我们还是渐行渐远了

掌心的温度

<h1>  窗外大雨滂沱,车窗上的雨刮器尽管一直扭过不停,还是刮不尽玻璃上的雨水。 这天确实变得有些快,明明刚才还是阳光普照的。一个闪电过后,恶雷又迅速跟上,震得车窗嗡嗡发响,吓得程默双腿发软,这样的时候,她哪敢再往前开一步,只好停下,当是一次免费洗车罢了。</h1><h1> 手机的微信提示音响起,打开信息,是杨梦凡发的:“我没有时间陪你了,如果你有时间的话,请这样设置朋友圈权限。”并配图说明,彼此不看对方的朋友圈。</h1><h1> 程默想了想:“如果你不愿意我留在朋友圈,你可以直接删除。”</h1><h1> “我不删除,但也不关注了,留着名片,就当我的世界你来过!从今后再无牵挂,望安!”</h1><h1> 终于,他们还是渐行渐远了,眼泪止不住往下流,仿佛要赛过窗外的雨水。程默往上翻了翻信息,这是上个月与杨梦凡的聊天记录:</h1><h1> “默默,发一首你最近的诗来看一下!”<br></h1><h1> “对不起,我不会写诗!”<br> “你以前不是写了很多的呀,怎么叫不会写?”<br> ……</h1><h1> 其实,程默一直在写的,只是不再发给杨梦凡看而已。<br> 很久以前,对了,不是很久以前,应该是半年以前,程默与杨梦凡之间就有了罅隙,他们不再像以前一样心心相惜了,有时,还会相互攻击。</h1><h1> 那是杨梦凡去外省学习,发了图片在朋友圈,程默像原来一来,在他的朋友圈点赞并留言:“茫茫江中笛声脆,君出江南何时归?春水长天一色处,只见高楼不见君。”杨梦凡看到留言后了马上给程默私信:“请把你的东西删了!”<br></h1><h1></h1><h1> “为什么?”</h1><h1> “不为什么,我不想看到无病呻吟的东西?”</h1><h1> 曾几何时,程默的留言对杨梦凡而言是多么的宝贝,而今却变成了无病呻吟了。</h1> <h1>  程默是记得的,她与杨梦凡刚认识的时候,不管她写什么,杨梦凡总是细心地读,耐心地看,从来不会嫌弃和指责。她与杨梦凡是风格不一的人,杨梦凡的作品偏向于含蓄,意境深远,而她的就比较直接,让人一看就明白。为此,程默虚心地接受了杨梦凡的教导,所写的东西逐渐得到杨梦凡的肯定。他们常常给一个故事写出两种不同的情节,一个用男人的睿智来描述,一个用女人的细腻来书怀。也常常合写一首诗,一人出一句,意境出其地合拍。有时,根本分不清楚这诗句出自哪一个人。他们相约,在以后将合出一本诗集,甚至连诗集的名字都想好了,就用程默的网名《你是最美的遇见》。</h1><h1> 程默把这个当作了自己的目标,一个人一旦有了清晰的目标,就会为之而努力!最怕看书的她却把读书当作了最大的乐趣。凡是杨梦凡提过的人或书,程默必读。当然,也并非读了几本书,记得某个名作家的几句话就能装高雅,就能写出好诗,这点程默知道。</h1><h1> </h1> <h1>   稀里糊涂中,程默以为,自己是幸运的,遇到了这辈子最懂自己的人。她明白平行的如铁轨是他们最好的方式,站在两旁,彼此观望、彼此依赖,却永无交集,远比相交之后距离越来越远要好得多。所以她不敢靠得太近,一直小心的维持着这段看似坚不可摧的情谊。</h1><h1> 岁月无痕,流年苍苍,时间真的是一剂良药。在治愈伤口的同时,也在拉长着距离。</h1><h1> 看着微信中、QQ中、微博中,杨梦凡与圈中好友上蹿下跳,交谈甚欢,程默真的沉默了。她笑着默默地划屏而过,这是一个通讯爆棚的年代,任何一个软件上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谁还愿意像她一样在一堆穷酸文字下喂养相思?</h1> <h1>  在别人的故事中,程默笑得肆无忌惮,在自己的故事中却泣不成声。他们再也回不到从前,再也回不去了,与其让人讨厌,不如主动离去。在给杨梦凡的留言后:“我在你的面前从来没有娇柔造作,也沒有化妆。你看到的是真实的我,自然的我,生活中的我。 与朋友交,贵在愉悦。你既也产生了愤懑,我除了离去,别无他法!”她觉得轻松多了。</h1><h1> 不经意间,总是会想起那个为她写月亮,每天托付月亮照拂她的人。以至于在陌生的城市里,她还为了追寻像他背影的陌生人穿着高跟鞋跑了几站路!</h1><h1> 情深奈何缘浅,就像蒲公英的微笑,稍纵即逝。唯有抬头,笑看它随风而去,落地生根,绘出一地的繁华。</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