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知青岁月是一代人的共同记忆,知青情结已深深地落在一代人的心里,知青忆文表述的是一般人难以理解的怀旧情感……每个知青都有一堆故事,透着青春气息,一篇又一篇,让自己、让他人重返那个无法复制粘贴的磋砣岁月一一</h3><h3><br></h3><h3> </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难 忘 的 红 舞 裙</b></h3><h3><b><br></b></h3><h3> 裙子是女人宠爱的夏装,穿裙的女孩行走起来轻盈而飘逸,举手投足间便多了几分温柔。</h3><div><br></div><h3> 40多年前,我曾渴望拥有一件漂亮的连衣裙,可高中毕业还没来得及换下简朴的学生装,便匆匆去农村插队了。想不到,上山下乡的岁月竟圆了我的裙子梦。</h3><div><br></div><div> 我插队的地方四面环绕着群山,村旁有一条小河,河的对岸驻守着一支工程兵部队。那年夏天,从军营里传来消息,“八一”建军节部队将与我们村开联欢晚会。不用说,村里参加联欢演出的人选非知青莫属。</div><div><br></div><h3> 我们几个十八、九岁的女孩子成天在大山洼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正苦于生活单调闷得慌,难得有机会登台亮相施展一下,大家真是乐坏了。</h3> <h3> 编排文艺节目对于走出校门不久的我们来说是件轻松愉快的事,女生小合唱、女生独唱、相声、舞蹈……分工合作,按特长各人扮演自己的角色。大家十分投入,彩排效果感觉不错。只是临近“八一”,演出服没有着落让人愁眉不展,特别是经过精心准备的两个舞蹈穿不上舞裙大家心有不甘。</h3><h3><br></h3><h3> 上哪儿去弄舞裙?县里文工团倒是有服装,可人家团里有规定演出服一律不外借,派去的人白跑了一趟。</h3><div><br></div><h3> 那年月,村里每逢开大会或是在田间劳作,总要插上几面小红旗,有人灵机一动,何不就地取材利用彩旗自制舞?这的确是个好主意,那个年代化纤产品少,的确凉、三合一之类不适合做裙子,而随风飘动的彩旗是纯绸缎面料,做舞裙再好不过了。如此,姑娘们紧皱的眉头舒展了,大家纷纷行动起来。</h3> <h3> 我们用几面小彩旗做成一组青年舞的短舞裙,而朝鲜民族长裙舞需要四面大红旗。当时一个大队部只有一面大红旗,为凑齐裙料,民兵营长曾冒着酷暑,行走几十里山路从别处借来两面。尚缺一面,我床上的红绸被面就派上了用场。</h3><h3><br></h3><h3> 我们找来彩色皱纹纸剪成长条,编成蝴蝶结别在胸前当飘带,在大红旗上打上一些褟子,用大头针均匀地别在衬衫上……穿上自制的舞裙,一个个婀娜多姿!<br></h3><div><br></div><h3> . “八一”晚上,山村里回荡着阵阵锣鼓声,部队营房演出大厅挤满了观众,全村老少像看大戏似的早早到场占好座位,邻村村民、知青也来了不少人。这一晚,知青表演的舞蹈博得的掌声最多,一组青年短裙舞《阿佤人民唱新歌》跳的活泼欢快,一组朝鲜民族长裙舞《延边人民热爱毛主席》尤其令观众为之倾倒。明亮的灯光下,鲜红的曳地长裙映衬着洁白的上衣,优美的舞姿合着轻柔的乐曲……还有姑娘们动人的笑脸,赢得了一阵阵掌声。</h3> <h3> 难忘那一晚,老队长特从家中拿一包白糖送到知青点。他说村里人夸我们舞跳的好,穿上红裙子真漂亮,今晚村里仙女下凡了……白糖给大家泡碗糖水润润嗓子。那个年代,白糖对于山区村民来说是很珍贵的,当时我们几个正沉浸在盛装晚会愉快的气氛之中,谁也没去泡碗糖水喝,谁也没想起说声谢谢!<br></h3><div><br></div><h3> 许多年过去了,如今,已是花甲岁数的我拥有很多款质地精良的服装,而当年那自制的红绸舞裙仍时时在眼前飘动着,不能忘怀的还有那份纯厚的乡情!</h3><h3> </h3><h3><br></h3><h3> 附安徽省前文联副主席精彩留评一一</h3><h3> 给我难忘的是《难忘的红裙舞》这篇。但凡心灵没被污染或稍被污染的人,追求真善美是他们的天性,其中追求美的人又最为广泛。这篇文章写的就是在那个没有色彩的年代里,一群男女知青、一位民兵营长,怎样出智出力制作成了一批红舞裙;一群山村老少,一群工程兵,一位送来白糖的老队长,还有邻村的乡民,怎样被这支“硬件”无比简陋的红裙舞,陶醉得掏心掏肺。这一切都验证了纵然是在审美极度饥饿的环境里,人们对美追求的天性是永远不会被磨灭的。</h3><h3> </h3><h3><br></h3><h3> 附南京老同学一粒沙精彩留评一一</h3><h3> 《难忘的红舞裙》一文我连续看了三遍,用这么短的篇幅来圆少女红舞裙的梦,语言自然质朴,内容亲切抓人。</h3><h3><br></h3><h3> 为了圆梦,找来小红旗大红旗,还不惜奉上自己的被面。民兵营长酷暑下行走几十里山路,老队长那包白糖里蕴涵浓浓乡情的描写让文章羽翼丰满。</h3><h3><br></h3><h3> 这是记叙蹉跎岁月的一篇美好的文章,读来如见花瓣缓缓飘落,地上浅浅的一层,不忍挪动脚步,生怕踩疼了她们。文章字字如花瓣那么美,都落在了恰如其份的位置。</h3> <h3><b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 <b style="color: rgb(1, 1, 1);">忆</b><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span><b style="color: rgb(1, 1, 1);">火</b><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span><b style="color: rgb(1, 1, 1);">桶</b><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span><br></h3><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火桶,或方或圆,以圆型居多,故谓之火桶。插队落户的三年间,火桶曾伴随我渡过了一个个漫长而寒冷的冬天,四十多年过去了,我一直忘不了皖南山区的火桶。每每到了冬天耐不住江南城市的严寒,便怀念起山区家家户户用来过冬的火桶。</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火桶取暖既舒适又节省。取几块上好的木炭放进盛有灶膛热灰的火盆里做底火,加进一些烧红的炭,上面仍以热灰覆盖,如此可保温一整天,临睡前还可利用余热烘烤鞋袜。</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那些年,每逢数九寒冬,当干完一天农活收工回来,晚饭后忙完杂事我们五个女孩子便很惬意地坐在火桶里,或看书、打毛线,或磕瓜子聊天……享受一天中最轻松的时光。</font></h3> <p class="ql-block"> 当年在贫困山区,谁家来了客人,热情的主人总是先把客人让进火桶,递上一碗热茶水,再从火盆里掏出香喷喷的烤山芋待客。这样,烘着火,边吃边聊,一会儿身上的寒气就驱散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曾经在一位老乡家里吃一回烤粽子,那只豌豆粽从火桶里扒出来黑乎乎的,可剥开粽叶香气扑鼻,十分诱人,食后余香绕齿不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山区交通不便,一年难得看上几回电影。一个寒冷的冬天,队里得知社里将放映故事片《洪湖赤卫队》,便让社员提前收工回家吃晚饭,以便早点赶路看电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一晚,知青点的五个人兴致勃勃地步行六里地去兰关公社看露天电影。等我们走到公社时,放映场地早已挤满了观众。没有凳子可坐,我们只好踮着脚、伸直脖子看屏幕。尽管滋味不好受,可片子好,大家不知道疲劳也忘了寒冷,直到跑片、换片时间到,这才感到腿肚子发胀,手脚已冻木了。</p> <h3> 真羡慕当地的村民,他们裹着头巾,一个个团坐在火桶里,似乎感觉不到山风的凛冽。我有幸被一位好心的大妈邀请坐进她家的火桶,虽然只坐到一点点板凳头,而那份暖意从脚下一直暖到了心头……<br></h3><h3><br></h3><div> 曾经在山区小学当过一年代课教师,记得那个冬天冷的早,当入冬的第一场寒流来临,我正担心一些衣着单薄、甚至连袜子也没得穿的孩子如何坐在冷冰冰的教室里上课时,没想到这天学生家长不约而同地送来了一只只小火桶。于是,孩子们每天早晨从家里拎着用废旧铁筒制作的盛火容器来学校上学,任凭室外北风呼啸,他们坐在火桶里听课、做作业,脸上烘得红扑扑的。</div><div><br></div><div> 中午路远的孩子不回家,喝着学校免费供应的白开水,吃着火桶里烘烤的热乎乎的玉米饼、烤山芋之类食物,午饭也就解决了。孩子们很懂事,碰到那个同学炭火不好,熄灭了,大家就从自己的火桶里夹块炭火鼓起腮梆帮忙把火吹燃,天寒地冻,他们知道离开了火是熬不住的。倒是我们这些教员,只有在下课时,才将冻的快捏不住粉笔的手伸进学生的火桶里暖和一下。</div><div><br></div><div> 虽然城市的冬天有空调、电热器取暖,可我仍然留念皖南山区那古老、沿用至今的火桶。</div> <h3> </h3><h3> 40年过去了,山区的孩子下雪天仍拎着手炉去学校上学</h3> <h3><b><br></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民</b><b>兵</b><b>记</b><b>忆</b><br></h3><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42年前,亦即高中毕业那年,同学纷纷应征入伍,那时女兵少之又少,全县仅有一个女兵名额,同班同学杨敏是幸运儿。在一片锣鼓声及全班女生羡慕的目光中,杨敏同学胸佩大红花、着一身草绿色军装奔赴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大多数同学则被人们欢送到广阔天地当了新农民,当了民兵。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按年龄划分,知青都是基干民兵,参不了军,当一名女民兵也好,亦体验到了军人生活,只是一身老百姓装束。</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冬练“三九”,每年数九寒冬,由驻地解放军带领民兵集中军训,先是给大家上军事课,了解国内外局势及军事基础知识。现场练兵从列队报数、前后左右转、跑步入手,到练习投掷、扔手榴弹,练匍匐前进、摸爬滚打、实弹演习……训练过程毫不含糊、严格要求,各营还安排民兵夜间站岗放哨。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全公社100多民兵同吃、同住、同训练,年轻人在一起欢笑多,歌声多,每次练完三线对一线瞄准、打靶,男民兵高唱:日落西山红霞飞,战士打靶把营归……女民兵则爱唱: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40年过去了,当年激情飞扬的歌声仍时时在耳边回响……</font></h3> 1976年9月9日,国家主席毛泽东因病长逝,巨星陨落,全国上下顿成悲的海洋……为防止可能出现的外来侵犯,按照上级命令,基干民兵全部进入一级战备状态。大队民兵营长让各民兵排作好充分思想准备,随时随地将队伍拉出去……<div><br></div><div> 难忘一个夜晚,我们大队远处的山林着火了,上面通知基干民兵带上柴刀、干粮和手电筒紧急集合,要求急行军翻山越岭砍火道救火。深更半夜,几十个年轻人出发了,还好,那晚有些月光,山路隐约可辨。虽说有前卫、后卫,我们几个女知青仍感到紧张,也还有那么一种新鲜、刺激感……</div><div><br></div><div> 到底年轻,都有冒险精神,不知方位,只管朝着火光前进。大家发挥团队精神,互帮互助,不时提醒小心路滑、小心摔下山去……也不知走了多久,先锋人员折回来了,说山火已经灭了……当时我们也不懂,火光怎会消失!?后来,听当地上岁数的人说,山火有这个特点,自生自灭。</div> <p class="ql-block"> 一行人打道回府,上山容易下山难,夜露水的缘故,下山石路湿滑,我直挺挺地滑倒了几次……天亮时分,我们终于下了山,都饿了,大家席地而坐,就着军用水壶里的冷开水,一把接一把地吃干粮袋里的炒面,挺香的,都说比朝鲜战场上一把炒面就一口雪强多了。我们的干粮袋是统一制作的,也只用了那么一次。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虽然没有直接投入灭火战斗,但此次行动还是得到了上级的认可,说我们是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过硬的民兵队伍。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作为知青女民兵,夜间登山行动仅此一次,难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附:美友石岩留评</p><p class="ql-block"> 在深秋的季节,在阳光的午后,艾林提起记忆的俊笔,用隽永的文字,编织成一串串带着草根清香的青葱故事,将那岁月隔不断的绵绵知青情怀丟在风里,让她借着秋风飘向远方…… 我们历经过沧桑的知青战友向艾林表示敬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注:图片来自网络及微信群,致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