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中央红军长征七十周年重走长征的“中国见证长征行动组”三剑客——赵学著(前)、卢成锡(中)、赵丛建(后)从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广场出发。</h3> <h3>“中国见证长征行动组”一行七人,在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江西省于都县长征第一渡口纪念碑前合影——二零零四年十月十八日十七时整。</h3> <h3>中央红军长征第一山——江西省瑞金市云石山。亦即中共中央党政军机关长征出发所在地。</h3> <h3>中共中央党政军长征出发第一村——瑞金市云石山乡梅坑大村。</h3> <h3>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于都县委宣传部副部长袁尚贵当年为“中国见证长征行动组”题签。时间二零零四年十月十八日上午九时许。</h3> <h3>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前,毛主席居所——于都县城关贡江镇文教路何屋。“中国见证长征行动组”也是于七十年后的二零零四年十月十八日十七时从这里启程,开始徒步见证长征的。</h3> <h3>毛主席长征到陕北后的一九三六年七月十七日照。作者,美国进步作家埃德加.斯诺。</h3> <h3>毛主席题词。</h3> <h3>毛主席的手书真迹《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一九三五年十月。</h3> <h3>见证长征出发前,三剑客在瑞金水井园留影。</h3> <h3>三剑客在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于都县长征广场合影。</h3> <h3>长征中最佳搭档、长胜军团红一军团一、二号首长:林彪(右)、聂荣臻(左)在陕北保安合影。时间,一九三六年七月十七日。</h3> <h3>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毛主席与自己同行长征的恩师徐特立合影。时间,一九三六年七月。</h3> <h3>中央红军强渡乌江智取遵义(一九三五年一月五日凌晨)的红一军团红二师红六团政委王集成(右)与他的警卫员合影。时间,一九三六年七月。</h3> <h3>《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记》一九五五年版本。朴素地、真实地记录了中央红军长征的基本过程。</h3> <h3>“中国见证长征行动组”准备渡贡水(于都河)。时间,二零零四年十月十八日十七时三十分。</h3> <h3>渡过贡水后,与船家李有福大哥合影留念。</h3> <h3>这就是当年中共中央党政军纵队船桥渡河的地方——但我不相信。</h3> <p class="ql-block">中央红军长征第一仗旧址——固营朱氏宗祠。江西省安远县双芫乡固圩村固营自然村。作战部队:红一军团红一师。粤敌。</p> <h3>中央红军长征牺牲的第一位高级将领洪超(红三军团红四师师长,湖北黄梅人)的遇难地——江西省信丰县新田镇百石村。山半坡就葬着英烈的遗骨。时间,一九三四年十月二一日夜十时许。</h3> <h3>“中国见证长征行动组”徒步长征至信丰县大塘埠镇时,热情的邮电员为我们发送传真。</h3> <h3>中央红军长征经过的瑶山(瑶族三口子自然村)赵姓一家母子女五人在自留坡上砍山。穿红运动衣的大小伙赵春才,送我到东坑,我随后经东坑口至上西坑村宿营。</h3> <h3>上西坑村的李正兴书记与他临产的爱妻陪我晚歺。时间,二零零四年十一月八日。</h3> <h3>向红山镇新白村死难的三六位无名烈士致敬!</h3> <h3>与中央红军突破第四道封锁线潇水旁道县原党史办主任蒋元神老师合影。</h3> <p class="ql-block">在道县县委二楼与湖南省安仁县文化长征小组人员合影。</p> <h3>中央红军长征突破第四道封锁线时的湘江第一渡口——界首(广西区兴安县镇)。时间,一九三四年十一月二六日,红一军团红二师红六团。</h3> <h3>突破第四道封锁线战斗最激烈的脚山铺。此为原桂黄公路脚山铺上坡田路段。阴暗处为红五团政委易荡平牺牲处。</h3> <h3>赵学著在爬青坪隘前竹海(广西全州县绍水镇大惠村辖)。</h3> <p class="ql-block">赵学著在华南第一峰猫儿山峰前。</p> <h3>赵学著在广西区龙胜县光明岩前的红瑶寨村口留影。</h3> <h3>赵学著在猫儿山峰巅上。</h3> <h3>赵学著与红军长征爱好者梁韧老师在陆定一红军亭合影。</h3> <h3>赵学著在老山界下的唐洞村与村委的一班人合影留念。</h3> <h3>终于爬上了广西濠前的寨前冲。</h3> <h3>猫儿山下的“红军故道”。</h3> <h3>向“尖顶”进发——行进在八十里大南山中。</h3> <h3>广西龙胜县龙舌岩。</h3> <h3>突破第四道封锁线上的大坪渡口——中央纵队突破口。</h3> <h3>“少共国际师”(红十五师)掩护中央军委机关过湘江后,又在这里——青坪界阻敌。</h3> <h3>突破第四道封锁线时红三军团一百余名将士遇害处——广西区灌阳县新圩镇酒海井。</h3> <h3>突破第四道封锁线时的中央纵队麻子渡至大坪渡口秘道。</h3> <h3>突破第四道封锁线时的凤凰渡口。其上行五百米为红八军团徒涉处。</h3> <h3>突破第四道封锁线时的屏山渡口。</h3> <h3>送杨成武到绍水梅塘的谭功文(脚山铺村人)老人。</h3> <h3>二零零五年一月十九日,遵义会议纪念馆馆员们为中国《见证长征》行动组赵学著签字留念。</h3> <h3>二零零五年一月二十日,与遵义会议纪念馆“遵义战役”镇馆画,北京爱新觉罗·怡然画师在创作时留影。</h3> <h3>《红旗飘飘》十三期中,关于土城之战回忆。</h3> <h3>曹丹辉(当时随红二师的军委电台主任)将军的回忆录。</h3> <h3>土城之战回忆(一)。</h3> <h3>土城之战回忆(二)。</h3> <h3>突破第四道封锁线湘江战役战斗最惨烈处——脚山铺(广西区全州县才湾乡脚山村。图片之觉山,为中央红军的指战员回忆中根据谐音的记载。当时,民国全县地图标名为爵山。当下,和我七十周年徒步长征到此时,为脚山村)。</h3> <h3>新圩阻击战旧址(广西区灌阳县新圩镇)。一九三四年十一月二六日,在红一军团红二师红六团夺取湘江第一渡口界首后的傍晚时分。红三军团前锋红五师(师长:李天佑,政委:钟赤兵)奉命刚离开文市向湘江开进中,突接军团首长命令,连夜赶往灌阳县新圩圩阻击桂敌,掩护主力突破湘江西进。时间,三天。因该师十三团过潇水后随军团部行动,红五师十四、十五两个团加军委炮兵营,在李天佑师长等的率领下,连夜奔袭新圩。二七日十一时左右,与桂军夏威军前锋打响了新圩阻击战的第一仗。最后,坚持到二九日晚,奉军团“中央纵队已全部过湘江,你部将阵地移交六师后,向湘江突击奔进”的命令。离开新圩战场……。</h3> <h3>突破第四道封锁线时的潇水道县浮桥。</h3> <h3>从这里进入九峰山地到九峰镇——九峰之一向日峰之武洞甬道。</h3> <h3>中央机关纵队就是从这里西走唐村(黄圃镇)的——九峰山之砖头坳上的湘粤界岭。</h3> <h3>突破第三道封锁线时的白石渡镇。一九三四年十一月十三日凌晨时分。中央红军左侧卫红一军团前锋红一师强占湘南煤都白石渡。与此同时,红三军团前锋红六师(工人模范师)奉命在连续奔袭一百二十余里后,傍晚也兵临宜章城下……。</h3> <h3>七十周年时,老红军赵复兴将军为“中国《见证长征》行动组”题词:“清原正本见证长征祝你们成功。赵复兴,二零零四年九二六”。</h3><h3>将军是中央红军“少共国际师”(长征至遵义会议时改编为红十五师)四三团二营长,遵义会议后,红一师一团司令部直属连指导员兼党总支书记。长征初,红十五师掩护中央纵队军委机关纵队长征至桂北资源县中峰镇。后归还红一军团建制。</h3> <h3>赵复兴将军(原湖北省军区司令员)与赵复仁(学著)堂弟,在将军大院12号合影于见证长征出发前。</h3> <h3>赵学著撰写的《见证长征》文本未发行本。</h3> <h3>赵学著编著的《见证长征日记》未发行本。</h3> <h3>赵学著见证长征后,撰写的新三字经,《新中国一路走来》四部曲《长征》未发行本。</h3> <h3>中央红军长征(一日一见证图)路线图。</h3> <h3>待续!</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