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文:杨丽君 制作:东山翁</h3> <h3> 从广州飞到海拉尔,《呼伦贝尔大草原》《我和草原有个约定》在我心里吟唱了百转千回。入住酒店后,稍作休整,我们便迫不及待租坐越野车,一头扎进了一望无际的草海中。</h3><h3><br></h3><h3> </h3> <h3> 看惯了珠三角高楼林立的水泥城市,看多了粤东西北山区“两岸青山相对出"的峰回路转,呼伦贝尔广袤辽远的一览无遗,着实给了我们一种全新的体验。</h3> <h3> 作为目前我国保存最完好的草原,呼伦贝尔大草原水草丰美,有“牧草王国“之称。在几个小时的车程里,我们给自己长期盯着电视电脑手机的眼晴放了一个“大假期”,深绿、浅绿、黄绿,塞满我们的眼,怎么看也看不腻。但是,因为草很短,所以并没有“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只有豁然开朗的旷达与苍茫。</h3> <h3> 牧草紧密厚实地抓住肥沃的土地,马牛羊群东一堆西一堆,悠然闲散地吃草漫步,享受大自然馈赠的丰盛美餐。白色的蒙古包,东几顶西几顶散落着,远远望去,像一朵朵美丽的小花。</h3> <h3> 驱车直入草原深处,草地上本没有路,走的车多了,便轧出了两道深深的车辙,如绑在壮实的蒙古牧民腰上的两条腰带。</h3> <h3> 在穿越草原的半途中,司机特地找了一个制高点停车,长约290多公里的莫日格勒河赫然展现在我们的眼前,如少女般的妩媚娴静,蜿蜒曲折一直飘向远方。但凡美景,总会令人文思泉涌。但美到极致,却常使人笔尖语塞。乍见莫日格勒河,便让我产生“词穷"的感觉。</h3> <h3> 这被老舍誉为“天下第一曲水"的河流,九曲十八弯仿若一条矫健的玉娇龙,东行,西走,南奔,北游,一路欢歌跳跃,探索着草原深处的美丽和秘密,滋润着流淌过的每一寸土地,供养着居住在这里的成群的牲畜。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雕刻出如画的飘逸线条、如书法的酣畅墨意,果然名不虚传。</h3> <h3> 如果呼伦贝尔的绿让人沉醉,那么,草原上的天空是令人惊叹的。水洗般纯净的蓝色里,形态各异的白云如“棉花糖”般静静地悬挂在头顶上,似乎伸手即可触摸到。尤其在碧绿如玉平坦无垠的大草原上,蓝天俯下身子亲吻着大地,草天相接,会让人产生一路狂奔过去拥抱那片碧海蓝天的冲动。</h3> <h3> 在第二天,我们游览“蒙突室韦"俄罗斯风情小镇、白桦林以及根河湿地公园时,恰逢凉爽阴天,阳光躲了起来,蓝天遮上了面纱,草地和森林随之黯然失色,景致也打了折扣。看来,呼伦贝尔的色彩,素来属于阳光,只有蓝天和草地相互映衬,才能更加相得益彰。</h3> <h3> 在室韦前往额尔古纳的路上,除了广袤的草原、茂密的森林,还会时不时跳出一大片金灿灿的油菜花地和绿油油的麦地。</h3> <h3> 不同于南方高山地形层层叠叠梯田上种植水稻和油菜花,呼伦贝尔大规模种植的油菜和麦苗是平缓舒展地铺在山坡上的,黄灿灿的油菜花是阳光的颜色,绿油油的小麦叶子是草的颜色,黄绿迭替,如一块块亮丽的花布缀在草原的绿衣裳上,随着光影移动,呈现出深深浅浅梦幻般的色彩。</h3> <h3> 第四天,我们进入牧民的家庭体验生活。骄阳如火的夏季正是放牧的好时节,勤劳朴实的牧民们早早出门放牧、挤奶,那一片片黑土,就是他们一生的依恋。他们常年曝晒在日照时间很长的阳光下,夜宿全方位接受阳光笼罩的蒙古包,通常都皮肤黝黑,身体壮实。如脚下黑土一般闪亮的黝黑肤色,是呼伦贝尔另一独特的色彩。</h3> <h3> 牧民们说话直爽却又热情好客。他们为我们端上了蒙古小吃,饮一碗纯正的酸奶、醇滑的纯牛奶、醇香的马奶酒,再抓一把喷香的炒米,塞在嘴里嚼得嘎吧响,一切都是草原的味道。</h3> <h3> 除了草原特色食品,蒙古美食以手把肉、涮羊肉为主,但首推烤全羊。这是从元代宫庭宴飨继承下来的一种整羊宴。在清代颇受清廷青睐,并称“诈马宴",常招待蒙古王公。我们提前订了一只公羊,经过六小时以上的秘法腌制烤炙,外面的一层羊肉入口酥酥脆脆的,再蘸点孜然和辣椒粉,咸辣香脆有劲道,满嘴流油又不腻,令时刻惦念减肥的我也忍不住大快朵颐。</h3> <h3> 饭后,再来一场热辣四射的篝火晚会,在蒙古姑娘小伙动感十足的歌舞带动下,我们也手拉手围着熊熊的篝火热情洋溢的舞动着,激情得到了酣畅淋漓的宣泄。</h3> <h3> 五天的行程很快结束了,我们尽兴而归。蓝天牵我手,绿草绊我脚,是谁依依不舍?期盼有生之年能与呼伦贝尔再来一次约会,赠我更加绚丽多姿美画卷。</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