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凉山布拖火把节之“朵洛荷”

涂静

<h3> 摄影 张芸 涂静</h3> <h3>  2017年7月20日,在布拖县火把广场上 转动着数个"朵洛荷"圈舞,忽如一夜金风来,千朵万朵黄花开,场面蔚为壮观…… <br></h3><h3> 彝族“朵洛荷”舞是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即火把节)活动中的主要项目,火把节唱的歌统称为“朵洛荷”,朵洛荷”节目是仅限女子集体表演的一种歌舞形式。”朵洛荷”彝语又称“东洪”,是一种彝族民间曲牌,泛指边唱“朵洛荷”边舞的活动,后来人们又把这种舞蹈和选美结合在一起,统称“朵洛荷”选美。</h3><h3> 朵洛荷的歌词内容,主要包含了世间万事万物的起源,历史人物,神话故事,风土人情,地域特色,生产劳动等,歌词除固定的唱词外,大多由领唱者即兴创作而成。</h3> <h3>演出前的准备</h3> <h3>演出开始</h3> <h3>  身穿彝族服饰的女子打着黄油伞,唱起优美动人的歌曲缓步出现。舞者们微低着头,踏着轻盈的舞步,哼着当地彝族的歌曲,边唱边舞,优雅动人。 </h3> <h3>  身着节日盛装的舞者手持黄油伞,右手牵着前人的荷包带,形成圆圈缓步而舞,边歌边走,边走边舞,由一人领唱,其他人齐唱齐舞,场面十分壮观。</h3> <h3>  朵洛荷的历史久远,它伴随着彝族祖祖辈辈的脚步,伴随着火的内涵日益丰富而走到了今天,在固有的形式下以其自身独立发展而延续下来,凭借独特的民族特性,鲜活地反映彝族人民在生产生活上的艺术情志,它深植于彝族人民的心灵,是彝族极为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素有“火把节之乡”美誉的布拖县,在“朵洛荷”舞蹈的传承上最能体现出彝族人民的非凡智慧,我们衷心祝愿朵洛荷这朵灵动的艺术之花在未来更加艳丽夺目。</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