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当新兵的日子(原创:军营往事之一)

方木

<h1>今年的八月一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九十周年纪念日。</h1><h1></h1><h1>看到朱日和沙场大阅兵的恢宏场面,让每一个曾经的战士都热泪盈眶。</h1><h1>四十三年前,我有幸成为这支伟大军队的一员。<br>回想第一次穿上新军装,走入军营的那段日子,我感慨万分!</h1> <h1>“一颗红心头上戴,革命的红旗挂两边”。<br>打开珍藏的锦盒,每每看着当年佩戴过的红领章红帽徽,英风豪气不由涌上心头。<br>那是我青春最美好的见证,那是我人生最难忘的经历。</h1> <h1>孩提时代就有那个梦:“当将军,骑战马,建功立业闯天下”。<br>无论在“官兵捉强盗”的嬉戏之中,还是于“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的玩耍之间,“胯下青竹竿,手舞小木刀,‘驾驾’尖声叫,颠颠满街跑”, 那是儿时百玩不厌的游戏。<br>尤在文革那个“全国山河一片红,男女老少一身绿”的年代,当兵更视为人生最神圣的事业。<br>一顶绿军帽,一身草绿装,远比如今的西装革履更为时髦。<br>当年盛行一时的抢军帽风,现时的人们一定难以理解。<br>总之,当兵实在是人人羡慕、个个向往的好事。</h1><div><br></div> <h1>那时我正在“广阔天地炼红心”,五年的农村锻炼,虽不说五大三粗,膀宽腰圆。却也筋骨强健,肌肉结实。尤其在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中,我亦作为“改造”好的知青代表,屡受当地政府表扬。</h1><h1>可那时社会讲究“根红苗壮”,要想当兵,政审至关重大。我出身既非“红五类”,又是下放农村的外来户,“竞争资本”实在可怜。</h1><h1></h1><h1>这年公社的征兵名额仅八个,而应征者却超三百,僧多粥少,眼看今生梦想将成泡影。</h1><h1>谁知时来运转,一个机遇终于改变了我的命运。</h1><h1><br></h1> <h1>在欢迎带兵首长的晚会上,公社文艺宣传队奉命演出。</h1><h1>在听惯了样板戏,看厌了忠字舞后,我的一曲二胡独奏《赛马》令人耳目一新,赢得满堂喝彩。尤以那位带兵首长“络腮胡”特别得劲,除了带头鼓掌外,还不断向周围人打听我的情况。</h1><h1>以后才知晓,正是我那一曲《赛马》,勾起了这位骑兵出身参谋长的骑士魂。出于对知青的特别青睐,此后他一口咬定,非带我走不可。尽管公社书记千方百计想把他那患有色盲的儿子“夹塞”进来,但最终还是让我穿上那久盼的军装。</h1><div><span style="font-size: 20px;">镜头前,那个穿着肥大棉军装,戴着海富绒棉军帽的我,激动的连手脚都不知如何摆放,真是傻乎乎的“新兵蛋”。</span><br></div> <h1>那年的冬天特别冷,想到即将跨入人生新旅途,我浑身热血沸腾。还没等领章帽徽下发,就迫不及待跑到响水河大闸去拍照留念。</h1><h1>船上的艄公好奇的问我,拍照干嘛要蹲船板啊?我喜滋滋地说:讨个好彩头啊,我就要跳出“农门”啦!</h1> <h1> ( 前排左为本人,其他为农场同宿舍农友 )</h1><h1>回想五年前,为了这身绿军装,我从学校第一批报名来到江苏生产建设兵团五图河农场。可四年的农场生活,别说军装了,连枪把子都没摸过一回。</h1><h1>眼看朝夕相处的同伴一个个跳出农门,表现好的推荐上了大学,出身红的参军进入军营,有门路的调到兵团工厂,患疾病的病退返城回家。而我既无“资格”,也无“门路”,只能期盼新的环境。在父亲的努力下,我离开农场调到全家下放的响水县农村。</h1><h1>临别农场时,同宿舍朝夕相处的农友们一路送行,并在五图河边合影留念。</h1><h1>现在,“曲线救国”等来了“柳暗花明”,我终于圆了当兵梦啦!</h1><h1><br></h1><p><br></p> <h1>农场同室好友得知我当兵的消息,特地赶了几十里路来响水送行,还赠我一本当时价格不菲的笔记本,在上面端端正正提词留念,我保存至今。</h1><h1>新兵出发了。带着父母期望、好友祝福,我穿着崭新的军装,背上统配的被褥,肩上还多了一具蒙上绿油油皮套的小提琴。</h1><h1>那皮套是父亲特地请县上的皮匠定制的,为了符合部队伪装的需要,特地挑选了绿色的皮子。以致送行人群中有人发出惊叹声,以为我背了什么新式武器。</h1><h1>来到县上集中点,我们坐上部队的大卡车。一夜颠簸,黎明前到了一个不知名的铁路小站。各县的新兵 都在这里汇集,我们一起登上一长列的铁皮焖罐车,开往部队所在地山东胶县。</h1><h1><br></h1> <h1>带着憧憬我来到这支有着传奇色彩的英雄部队。<br>新兵誓师大会上,参谋长给我们介绍了部队的光荣战史:<br>它诞生于炮火纷飞的抗日战争年代,在一次日寇对山区进行的残酷大扫荡中,一座与世无争的村庄遭到了灭顶之灾。在野蛮的“三光政策”肆虐之后,幸存的乡亲含泪掩埋了死去的亲人。他们怀着复仇的怒火揭杆而起,操起了大刀长矛、斧头菜刀,牵上了耕地拉套的毛驴骡马,投入到滚滚的抗日洪流,从此又一支新的人民武装诞生了。</h1><h1></h1><h1>几十年来这支部队南征北伐,战功累累。从当年几百人的杂牌队伍,成长壮大为甲级编制的野战劲旅。</h1><h1>与传统部队三三编制不同,甲级部队采用“四四编制”。从基础连队开始,每连除三个步兵排外,还配有四0火箭筒的反坦克排。每营除三个步兵连外,还配备拥有四管高射机枪和八五无后座力炮的机炮连。每团除三个步兵营外, 还有团直属的摩托化特务连和拥有多种通讯手段的通信连。</h1> <h1> ( 前排中为新兵营崔营长 ,后排右二为本人 )</h1><h1>“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每年老兵复员新兵补充,军营都有大批的兵员进行轮换。今年新增的兵员足有一个营,主要来自江苏响水和山东淄博两地。</h1><h1>我们师是“王牌师”,抗美援朝一仗打出的威风。师部设在胶县城郊,而我们团则在离城十多公里的农村建立了营房,新兵营就设在团部。</h1><h1>进了军营一切都那么新鲜。</h1><h1>营房是一式的灰色砖瓦平房,每间房间有六张上下铺的木床,一班十二名新兵正好分配一间。</h1><h1>来响水带兵的特务连崔连长担任了新兵营营长,他是个说话诙谐风趣,外表略带匪气的精干汉子,一开始就获得新兵们普遍好感。</h1><h1>我们新兵一连的连长是作训股的参谋,他可是个能文能武的全才。尤其听他训话可有趣了,夹生的苏北普通话不时蹦出几句诗词来,听的响水兵哈哈大笑,却让淄博兵满头雾水。</h1><h1><br></h1><p><br></p> <h1> ( 中为胖排长,左为本人,右为无锡老乡沈建强 )</h1><h1>新兵排长由各连抽调经验丰富的班长来担任,他们是久经沙场的老兵油子,训练我们这些新兵蛋子绰绰有余。</h1><h1>而新兵班长则从我们当中挑选,每十二名新兵组成一个班,三个月任期的班长只能算是临时的吧。</h1><h1>也许因我一米八的个子排在队伍最前面引人注目;也许我在新兵集会时,自告奋勇担任领唱指挥,在与其他连队拉歌竞赛中表现得出类拔萃,崔营长指定我为临时班长。</h1><h1>我们排都是响水新兵,排长是个山东人,姓名已忘了,姑且称他“胖排长”吧。</h1><h1>他有一张胖乎乎的大圆脸,细细的眯缝眼,一笑起来仅剩二条缝。</h1><h1>他是我入伍后第一个“领路人”,至今我对他的印象深刻。与传统山东汉子的脾气耿直行事彪悍不同,他有点“娘娘腔”。说话慢声细气,做事婆婆妈妈。一个简单动作,他会不厌其烦地订正几遍,让你不服不行。</h1><h1><br></h1><p><br></p> <h1> ( 前为本人,后两位为响水县同入伍老乡 )</h1><h1>新兵集训开始了,一切从基础开始。训练内容不仅包括军人仪表、队列操练,还有射击、刺杀、投弹三项基本军事技能,甚至连铺床叠被都有严格要求。</h1><h1>打背包大概是学习的第一步。</h1><h1>回想从响水来部队的一路上,有多少新兵因背包“掉链子”,出了不少洋相。此刻,我们特别认真的听讲。</h1><h1>胖排长从背带的放置位置,到背绳三横二竖的捆扎步骤,一一讲解示范。等我们从手忙脚乱到稳定熟练了,他就开始卡秒表计算时间。并且,还要求闭着眼睛。</h1><h1>胖排长的苦心熟虑很快有了回报。几天后的一次夜间紧急集合,我们排的整体表现令人刮目相看。</h1><h1>那天的夜晚特别的黑,由于白天紧张的训练,此刻大家睡得格外香甜。只听一阵急促的哨子声把我们从睡梦中惊醒,窗外传来胖排长压低的嗓音:“紧急集合……”。</h1><h1>我一个鲤鱼翻身,迅速穿衣起床。“三下五去”打好背包,跑到门口集合。在胖排长带领下, 我们排第一个列队跑到操场。足足过了三分钟,才见其他各排陆陆续续赶到。</h1><h1>真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只见有的新兵衣冠不整,有的背包东倒西歪。甚至有的新兵抱着散架的背包,身后拖在地上的背绳拉得老长老长,真是丢人现眼啊。</h1><p><br></p> <h1>军人姿态是最基本的素质要求,往往当过兵的人,别人一眼就能看出来。</h1><h1>“站如松,坐如钟,二人行走并肩,三人出行列队”,这是对军人最基本的要求。</h1><h1>为了纠正走路背驼的习惯,胖排长让我紧贴墙壁立正。头上还顶着一本书,一站就是几十分钟,从中让我体会身挺背直的感觉。</h1><h1>为了学会标准的礼仪动作“敬礼”,我和战友对着厕所里的大镜子一遍又一遍地练习,毫不在乎那阵阵刺鼻的异味。</h1><h1>与五花八门的外军敬礼姿势不同,我军的敬礼阳刚优雅。一声“敬礼”令出,右手并五指,微曲掌,抬大臂,挥小臂,掌呈45度,中指贴着帽檐,刷一声举起,干脆利落,十分好看。</h1> <h1>队列训练从立正、稍息、向左/向右看齐、报数点名开始,然后练习向左、向右、向后转 ,齐步走、转向走、向后转走。这些动作虽然以前在学校都练过,但正步走的动作却是部队特有的,也是队列训练的重点。<br>每当看到银屏中大阅兵的恢宏场面,男女步兵方队通过检阅台时一定迈开正步。那整齐划一的坚定步伐,纵横一线的行进队列,会让你热血沸腾,惊叹不已。可要练到这一步,不下苦功是做不到的。<br>胖排长示范讲解要点,逐一对我们单个教练。正步时,上身挺直,半握拳头的手臂向前挥动,小臂自动弯曲,手腕线对准衣襟线,高度恰好与上衣第三个纽扣对齐。下身两腿交替,小腿绷紧,脚背绷直,向前踢出,待脚掌高度离地面约二十公分时,用力将全掌落地,啪啪啪的就像敲竹板似的。<br>经过一番苦练,待我们掌握了机械式的动作要领,胖排长又开始训练集体正步前进。为了保持队列整齐划一,那行进的速度步伐,手臂和脚掌抬起的高度,都是其中的关键。全靠每个人心到眼到,才能手到脚到。</h1> <h1>射击、刺杀和投弹是战士三大基本功,作为步兵无论哪个岗位都必须掌握。<br></h1><h1>射击训练的第一课是枪械构造。</h1><h1>从拆卸、装配、擦拭,到持枪、行进、卧倒,继而出枪、瞄准、击发,一步步循序渐进。可整天趴在地上,三点一线练习瞄准,那真是考验人的意志力。</h1><h1>刺杀训练更多要凭勇气。</h1><h1>我们用木抢捉对厮杀,枪头上套着橡皮套,身上穿着厚护胸,横挡、挺刺,搅拌、反刺,个个练的不亦乐乎。</h1><h1>至于投弹,除靠臂力还需技巧,关健就在转身送胯、仰身挥臂的爆发力。我们从长柄教练弹到实弹投掷,人人练的手臂红肿,筋骨酸痛。好在我有体校训练的底子,手榴弹最远扔到了70多米。</h1> <h1> ( 我和老乡沈建强 )</h1><h1>一名标准的军人,除了过硬的军事素质,还须保持整洁的军容风纪。</h1><h1>军人外出必须带帽,军装风纪扣永远紧扣。除了平日着装,军容风纪还表现在内务整理上。</h1><h1>凡参观过军人宿舍的平民百姓,都会对房间里整齐干净的内务刮目相看。</h1><h1>洗涤毛巾对折挂成一排,折缝一律都在右边。漱口杯摆放一溜直线,连牙刷头都朝一个方向。褥子平整洁白,不见一丝皱纹。被子方方正正,叠的象块豆干。</h1><h1>特别是被子,有棱有角,叠层分明。要问如何做到这点?因为我们有“秘密武器”。那是二块尺长的光滑木板,有的甚至是老兵代代相传,被子的边角都靠它整压出来的。</h1><p><br></p> <h1>新兵的业余生活也十分精彩。</h1><h1>平日里我们一有空就吹拉弹唱,到了集训结束前夕,上级通知举办新兵文艺会演。这下,我带的小提琴可派上了用场。</h1><h1>我们几个有文艺特长的响水兵私下酝酿,准备编个苏北流行的淮剧震撼现场。剧本由我执笔编写,素材取自当初农场宣传队姚编导的话剧佳作。擅长淮调的梅大全负责配曲,面相俊俏的费陶泉担纲主演,记性极好的黄立瑟负责记谱。乐队是中西合璧土洋结合,我的小提琴则给主唱的“大悲调”独奏伴音。</h1><h1>剧本《继承》描写新兵下连队分配时,主角因分配当猪倌开始闹起情绪。通过他老革命父亲的忆苦思甜,再加连长的循循诱导,最后他转变思想,热爱本职工作的故事。</h1><h1>演出在会演上一炮而红,也引起了坐在台下的团部宣传干事和文化干事的注意。</h1><h1>胖干事兼着团宣传队的导演,他是个多才多艺,浑身活宝的怪才。瘦干事一表人才,是从军区文工团下放的演员,现在担任团宣传队的队长。</h1><h1>此次他俩特地来会场观摩,目的想为宣传队物色新的人才。没想到能发现这么有思想深度的剧目,还编演唱奏一应俱全。顿时他俩如获至宝,立马将演出人员的名单全部记下,为日后抽调我们到宣传队打下伏笔。</h1> <h1>  ( 后排最高者为本人,前排中为胖排长,炊事班长猜猜看 )</h1><h1>三个月的新兵集训很快结束了。</h1><h1>尽管训练十分刻苦,可我们每人都长胖了,原因就在于部队的伙食。</h1><h1>虽然平时以粗粮蔬菜为主,很少见到荤腥,但每逢周日必定改善伙食。包水饺、吃包子,有时还来个炸酱面。因为周日不吃早饭,所以中饭不限量,敞开吃,那可是新兵最开心的日子。</h1><h1>新兵大部分来自农村,即使来自城市也是凭票定量,不到逢年过节家中一般不开荤。如今每周有一顿美食,还不放开肚子大吃?</h1><h1>我当然也不例外。拳大的白菜肉馅包子一顿能吃八个,用六寸饭盆捞面条,一口气能喝下三盆。至于饺子那更没数了,反正吃到胃胀肚饱打嗝为止。</h1><h1>临下连队前,我们全班新兵簇拥着胖排长在礼堂前合影留念,炊事班的伙夫头硬要挤在旁边凑热闹。也许他认为,我们长得那么福相全是他的功劳。</h1><p><br></p> <h1>也许新兵营一把手崔连长早就有意,也许直属连队有利于宣传队的集中。当我经过新兵集训,分配到通信连担任骑马通讯员时,心都要陶醉了。</h1><h1>“春风得意马蹄疾”,从小的骑兵夙愿如今将要实现了。</h1><h1>可谁曾想,随后的骑兵生活是如此酸甜苦辣,让我至今不能忘怀。</h1><div><br></div> <h1>  ( 前排为无锡老乡有线通讯排长和乘马通信排长 )</h1><h1>团直属通信连作为首长的指挥联络中心,是部队的中枢神经。</h1><h1>为适应战争不同环境的需要,通信连设有乘马通信、摩托通信、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四个排。</h1><h1>我和响水入伍的无锡老乡沈建强一起分在通信连,他在有线通讯一班,是爬电线杆拉线的。我在乘马通讯一班,干的是骑马送信的活。</h1><h1>我俩的排长恰好都是无锡老乡,他们都是七0年的兵。老乡帮老乡,很是照顾我们。</h1><p><br></p> <h1> ( 前排中为班长,左为副班长,右为济南老兵,第三排左为无锡老兵,其他与我都是新兵 )</h1><h1>我们骑兵一班四老四新八个人。</h1><h1>班长是个白面书生,小瘪嘴,一笑两酒窝。平日对我们一团和气,可上了训练场就“六亲不认”了。</h1><h1>与他搭档的副班长却是个黑脸张飞,满脸络腮胡,令人望而生畏。可深入接触,他待人特别热心,有点像胖排长那样婆婆妈妈。</h1><h1>还有二个老兵。高大的是无锡人,彪悍耿直。矮小的是济南人,明眉秀目。</h1><h1>一切都颠覆了传统印象。</h1><h1>我们的乘骑均来自新疆八一军马场,清一色的三河马中多半是去年刚服役的新马。由于新老交替,人马补充,训练任务相当繁重。每个老兵带一名新兵,既训人,也驯马。</h1><h1> </h1><p><br></p> <h1>骑兵的训练课目是循序渐进的。</h1><h1>从简单的口令训练、队列训练,到各种步伐的骑乘训练。继而是特技训练,包括跳跃障碍,跨越壕沟,负重泅渡,穿越火场等。最后是实战演练,科目有野外找“点”、长途奔袭、纵马骑射、卧马阻击等等,难度逐步加深。</h1><h1><br></h1> <h1>骑兵生活丰富多彩:难忘那横枪跃马之威风,野地驯马之艰辛,寒夜喂马之劳苦,黄昏遛马之谐趣(详见拙作《马鸣风萧萧》)。</h1><h1>这是我人生最珍贵的一段经历。</h1><h1>那成功的喜悦,那失败的煎熬,那艰苦的磨练,那征服的回味,此情此感,矢志不忘;今生今世,永远是激励我奋进向上的力量。</h1><h1 style="text-align: left;">无论前程上有多少困难坎坷,无论生活中有多少委屈挫折,我都会信心百倍地自勉:嗨!我是个骑兵!</h1> <h1>  ( 前排中为指导员,左二为副连长,左一是本人 ,后排都是高个子球员 ))</h1><h1>军营生活除了“紧张”、“严肃”,也有“团结”、“活泼”。</h1><h1>我在学校就是篮球爱好者,到了农场连队又是球队主力。这回人刚分到通讯连,我马上给副连长选中,进入连队篮球队。</h1><p><br></p> <h1>我们通信连的篮球队全师有名。<br>苏北籍副连长是球队队长,他的个子比我还高。泰安人指导员虽然热衷篮球,可矮小的他只能打打“客串”。中锋大象(姓“向”)一米九五,他是我无锡老乡,身高臂长,三米篮下无人可挡。后卫淄博兵小虎(名“虎”),头脑机灵,运球娴熟,粘推拆挡,小动作防不胜防。而我自诩体育“健将”,在球队却只能当替补队员。<br>我们球队十人虽然来自湖东山南(太湖东,泰山南),可团结的象一个人一样。在全师比赛中,屡获殊荣。</h1> <h1>部队的文化生活同样丰富多彩。</h1><h1>每逢集合开会,或是观看电影,之前必定相互拉歌。因为我有了新兵连的先例,指导员指定我担任歌咏指挥,还要负责每周教唱新歌。</h1> <h1>不过,军营生活也有难以启齿的事。</h1><h1>刚入伍的新兵都是“毛头蛋”,青涩无邪,思维单纯。可免不了受“老兵油条”影响,时间一长容易“同流合污”。</h1><h1>我们都是二十来岁血气方刚的小伙,有时内心的欲火很难压抑!<br></h1><h1>营区周边紧靠村庄,每逢出操,只要场边有妇女观看,队伍就乱套了。</h1><h1></h1><h1>口令之下,动作千差万别。向右看齐,眼睛却飘向了左边的姑娘。向左转,却有人转到了右边。害得头碰头,身撞身,尽闹笑话。引的姑娘媳妇嬉笑嘲讽,队伍就更乱了。</h1><h1>到了晚上熄灯号响,铺位上还在拉呱扯谈。张家妹子长,李家妹子短的相互评论。思春人睡不着觉,忍不住就手淫起来。星期天晒被子,上面一片“世界地图”。可就有人不以为耻,反而炫耀自己功能厉害!</h1><h1></h1><h1><br></h1><div><br></div> <h1>部队的规矩很严。除了干部,普通战士是不准在当地谈恋爱的。一旦违规,马上作退伍处理。<br>可有些贫困地区来的兵,到了山东这块鱼米之乡,忍不住蠢蠢欲动起来。<br>于是利用休息时间,帮这家俏寡妇挑水,帮那家大妹子劈柴,套近乎,说黄段,千方百计勾引人家。</h1><h1></h1><h1>特别有些临退伍的老兵更是急迫,一挨手续办好,马上牵着对象的手,冠冕堂皇地出村入户,行影不离了。这对我们新兵,杀伤力犹大。</h1><h1>曾发生这样的事,一名老兵,因与驻地妇女乱搞对象,受到军纪处分,准备提前复员。眼看今后的前途肯定大受影响,令利智昏之下,他趁站岗之际,拿了冲锋枪,对着天上准备降落到附近机场的轰炸机进行扫射。飞机没射着,旁边打麦场上的社员看到此情景惊呼起来。该老兵一不做二不休,调转枪口对着老百姓扫射起来。结果,打死打伤了好几个。等到战士们拿着武器围上来,他自认罪责难逃,当场饮弹自尽了。结果,激起当地巨大的民愤。</h1><h1>因此,作为一名成熟的军人,还要培养意志,坚定信念。只有牢记军人宗旨,坚守军人底线,才能抵御风花雪月的诱惑。</h1> <h1>在新兵转化为老兵的过程中,我驯过战马,扛过火箭筒,当过文艺兵,也打过坑道。虽没经战火硝烟的磨砺,却也遇生死危难的检验。曾处酷热严寒的磨炼,曾受政治风雨的洗涤(详见美篇“入党的考验”)。</h1><h1>经过五年的锤炼,我终于成为一名成熟的军人。</h1><div><br></div> <h1>就在我当兵的最后一年,受参谋长的委托,我也去山东曲阜招收新兵了。期间,我顺便参观了孔庙。<br>面对祖国几千年来的灿烂文明,我深感作为中国人的自豪。作为一名祖国卫士,我更感到肩上责任的重大。</h1> <h1>一波一波新鲜血液染红军旗,一茬一茬新人成为捍卫江山的栋梁。</h1><h1>军营是热血青年理想的战场,部队是锻炼铁骨钢梁的炉膛。</h1><h1>我永远忘不了新兵成长的岁月!</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