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水与尘说英国作家

若水

<h5>大尘,你一直不太喜欢这种走马观花式的游学。<br>旅行中既感不到春风得意马蹄疾,更不可能几日看透一座城或一个国。<br>然而,凡事都有然而的一面。<br>然而,如果我们先学再游后思呢?<br>至于老子、康德式的不出户知天下的境界,还是等咱须发尽白时再来体悟吧,让我们且过这种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万种人的快意人生。</h5> <h5>行前,老师给我们开了系列的英国作家书单,并建议选择几本精读。<br>我很认真地照单全购(书架上已有的自然是除外),没有电子书,没有挑选,而是全部。<br>原因你一向都知道,这里再强调一下:<br>1、所谓经典,是经过十年、百年甚至千年以上的人类中最有鉴赏力的人帮助你已精读过的;<br>2、伟大的作家寂寞地坐在他们的小书桌前埋头苦干若干年月,倾注了当时他们全部的智慧、情感与想象,而我们只需要付出一餐的费用就能有所收益,这是再合适不过的学习捷经了;<br>3、纸质书便于我们批注、勾划、遇见。<br>好吧,我从书架中抽出了侯会著的《讲给孩子的世界文学经典》(上下册),它们被冷落有三年之久了!你用红笔在目录中将英国作家勾出,开启了正式的英国文学之旅!</h5><h5>那一刻,我是感恩的,感恩有这次旅行,有时,我们真需要外在有一个小鞭子高高地扬起,我们的内在动力才能驱动。</h5> <h5>两天的阅读后,我们有个奇异的发现并列了个表。</h5><h5>我们发现,除毛姆、哈代、萧伯纳外,大部分人都中了“才高寿短”的魔咒,且很多人得的是肺病。</h5><h5>(随后的阅读原著中,又甚觉困惑,他们笔下的女主角女配角都非常虚弱,稍一激动就晕倒!!)</h5><h5>至于原因,尚未有时间研究!</h5><div><br></div> <h5>你们冒雨去了勃朗特故居,这样的天多适合体会三姐妹一生的凄楚与多情啊,若是山雨呼啸岂不更好。<br>在读《勃朗特》三姐妹的传记时,我既能感受到并同情她们居住在偏僻山谷中的寂寞,我又羡慕这种寂寞。<br>有时,我真可怜你们这些孩子被课业被喧嚣的世界所填满,不能在寂寞中生长出强劲的想象力和细腻的情感。</h5><div><br></div> <h5>这是谁的书桌?这里又写就了谁的寂寞与向往?</h5> <h5>为了减轻生活的悲苦,她们从小就以写作自娱,把作品写在一张张一寸见方的小纸片上,装订成一本本小书。这些珍贵的手稿都陈列在故居吧。</h5> <h5>我在和你交错时间阅读《简爱》及《勃朗特》的过程中,多次被深深触动。</h5><h5></h5><h5>事实上,我已很久不读小说了,大量阅读世界名著还是在上学期间呢。</h5><h5>而今不惑之年再来读经典,居然能从种种细节中体会出人生况味。<br>所以,有一天,我对大尘你说:“儿子,我非常感谢你,因为有了你,我仿佛一次又一次地重新领略了生活。”<br>是我在引领你吗?其实,也是你在引领我!因为有你,每一天我都觉得能在神那里领到新鲜出炉的美味面包。</h5> <h5>你读《简爱》,觉得慢,就看电影,二十分钟后,你主动弃影,你说,电影没有小说好看。<br>我心中为你暗自鼓掌,电影的确很难表现比喻和联想,很难立体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简爱》里大量的内心独白是闪光的珍珠啊。</h5> <h5>你一向没有兴趣读《哈利波特》,你拒魔幻而迎科幻。</h5><h5><h5>你一本一本地痴迷地读科幻书,还迫我读《三体》。</h5><h5>这次,你躲不开《哈利波特》,你选择了看电影 ,但你读了《哈利波特的母亲——JK 罗琳传》,你还在乘地铁的几天内读完了奥斯汀《傲慢与偏见》……</h5>没有英国之行,怎能这么集中阅读英国作家?</h5><h5>游学还未开始,已然有所收获。</h5><h5>你说,做人做事认真是不是很合算?!哈哈!</h5> <h5>然而,我想对大尘强烈推荐的并不是这几位女作家。</h5><h5>而是莎士比亚、狄更斯和毛姆,不仅要读他们的作品还要读他们的传记。</h5><div><br></div> <h5>莎士比亚是无与伦比的语言大师,我在《简爱》里、在《大卫科波菲尔》里都或多或少地读到了莎翁的风格。<br>尘,你有兴趣探究吗?</h5><h5>一个13岁就走上社会,一个曾仅仅在剧院门口为富人看马车的卑微之人,如何能如此地才华横溢?如此地具有蓬勃的创造力?</h5><h5>那是不是需要一种强大的对世界的好奇心,对生活的激情以及永无止境的自学精神?</h5> <h5>我最爱的是狄更斯,以至于那天早晨醒来还未张开双眼,就已叹出:伟大的狄更斯啊!<br>他的伟大之处我们早已交流过,这里就不赘述,唯愿世间任何苦难都不会磨灭我们人性中的光明!</h5> <h5>还记得那天,你到卫生间里用手沾了些凉水,跑出来握住我的手说:“啊,我是一个多么卑贱的人……”</h5><h5><h5>我会心一笑,你在模仿狄更斯笔下的恶棍“希普”,他的手总是又粘又湿又冷,像蛇、象青蛙、像鱼……让人恶心。</h5><h5>我也模仿了一位太太,反复说:“我永远不会抛弃米考伯先生……米考伯先生具有各种资格,具有很大才干——我应该说,具有天才,——而另一方面,米考伯先生没有任何适当的职位或差使。这责任该由谁负?显然,社会应该来负责。”</h5>我们两个哈哈大笑!</h5> <h5>是的,这就是狄更斯的风格,他笔下的人物都是漫画式的,夸张地突出了他们各自的特点。</h5><h5>你一生不会忘记这些人物,因为他们饶富人性的深度!</h5><div><br></div> <h5>大尘,做为男生,不读毛姆,真是人生缺憾啊!当然这是我的偏见,我想,你会因为爱我而爱我的偏见。<br>他的书常年在我目所能及的地方,在我深爱的地方!</h5><h5>我随时需要他的智慧,需要他的人生洞察力,以及从他那娓娓道来的名家八卦中能一窥大师们的小样儿,从而消解一下日常生活的无趣。</h5> <h5>毛姆在他的《人生的枷锁》写过:</h5><h5><h5>在我看来,一个人仿佛是一个包得紧紧的蓓蕾。</h5><h5>一个人所读的书或所做的事,在大多数情况下,对他毫无作用。</h5><h5>然而,有些事情对一个人来说确实具有一种特殊意义,</h5><h5>这些具有特殊意义的事情使得蓓蕾绽开一片花瓣,</h5><h5>花瓣一片片接连开放,最后便开成一朵鲜花。</h5>我衷心地祝福我最亲爱的大尘,在此次英国文学之旅中,绽开一片或者两片花瓣。</h5> <h5>爸爸很喜欢你给他选的莎士比亚时代的钢笔!</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