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打理头发,小时候叫剃头,长大了就叫理发;在农村叫剃头,到城市就叫理发。剃头最历害的恐怕当数清末重臣曾国藩,别人剃头是把头发剪下来,而“曾剃头”是把人家的脑袋拿下来,直接割脖了,曾因严酷、杀人多,为他博得“曾剃头”的绰号。虽然曾的名气最大,但人家仅是绰号,倒是电影《剃头匠》中的九十余岁的敬大爷,名副其实的地地道道的挑担子老北京剃头匠,真人就是北京什刹海老胡同的剃头匠靖大爷。</h3><div><br></div><div><br></div><div> 上初二时,我把一头长发自作主张剪成只头顶有片头发的茶壶盖,我觉得既凉快又精神,却惹来同学和老师的嘲笑,那年代茶壶盖发型只有葫芦娃的年龄才留。想不到的是,这发型稍作改进,竟成了这几年大街小巷、明星大腕、平民百姓男人的最时尚发型。晚上看电视剧《林海雪原》剧中不论解放军还是土匪都有这发型,让儿子乐的合不上嘴。</div><div><br></div><div><br></div><div> 我理发一般都在彩霞美发店,居民社区店,好用不贵,起码有二十多年,彩霞店其间至少换过三次店址,但我一直是忠实顾主,时间久了,和老板娘关系很融洽很默契。我曾心血来潮去知名美发机构体验过一次,给我指派的美发师三十来岁,黑裤白衬衣,头发朝天竖着,还有一撮白的,绝对时尚。他说他从业十五年了,刚从大连进修回来,他老师是xx,国内知名美颜美发师,美发一次收费6千,经常给歌坛一姐那英剃头。我心头一惊,赶紧让他把价目单拿来,选了很便宜的80元的方才踏实把头交给他。这位取来一只银光闪闪的小箱子,啪的一声打开,里面各种各样的美发工具锃光瓦亮,他拿起一把剪刀,在手上飞速的正旋一圈倒旋一圈,如电视中神枪手摸到匣子枪。进入状态后,一把剪刀时上时下、时左时右,脚步闪转腾挪,小腰风摆杨柳,每次收剪出剪都会在手中旋转一圈,动作花捎夸张,舞蹈一样。经过这一番折腾,使我感觉良好、精神抖擞走到大街上,但遗憾的是不论生人熟人,看到我都没啥反应,竟根本没人关注我80块钱的头!生气。又一想,他老师给那英剃过头,他给我剃过头,我的头和那英的头岂不是有了某种关系?释然。</div><div><br></div><div><br></div><div> 美发师剪不出啥效果,也很正常,初入行的学生不经意间却能出大彩,让人印象深刻。</div><div><br></div><div><br></div><div> 1995年初夏,我们到联运往成都发小麦,那时候火车皮很紧张,特别是发往上、广、柳、成几个路局的车皮更紧张,一般这边火车皮甩过来,那边工人师傅掂着撬杠、肩着披单就过来了。但今天有点怪,车皮丟下一会了也不见装卸工人过来,货运员说,午饭后,向华技校来了一群学生,免费给工人理发,这会都快四点了,早该理完啦。我们正想派个人去喊时,拐角处走来一个工人,装束依然,但头发没了——光头,再出现一个——还是光头,又出现一个——仍是光头,来的一群工人师傅都是光头!在午后的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闪闪放光,煞是好看。我们没有不乐的,贺珠笑得趴在自行车座上直不起腰:“想拍电影少林寺吗?!都要出家啊?!”雷班长宽厚的笑笑说:“学生手不高,还没学成呢,剪一遍后有的长有的短,长的修剪后变短了,原先短的又长了,结果一会剪一会推,剪了一遍又一遍,推了一回又一回,就是修不整齐,时间没少费,头发都推完了,最后干脆都剃成光头。”想想那个场景,一群学生在院子里给一群工人理发,学生手忙脚乱,工人打趣取笑,也没有镜子照,剪成啥样旁人知道而自己一点不知道,看着别人的阴阳头可笑岂不知自己的也是。那场景拍录成视频放到网上一定会火。货运员问道:“卷毛,你头发恁金贵咋舍得剃了?”卷毛看来还怨气未消:“我就不想占这便宜,没打算剃。”吴师傅快人快语:“架不住人家女老师三句好话,说给他找个好点的,不剪头也该清清边了。谁知道那孩子笨里狠些,边清的象狗啃的一样,只能再剪,剪着剪着头发搞完了,刮脖子里汗毛还挨了一刀,淌血啦。”雷班长替吴师傅总结:“卷毛是做梦娶媳妇——光想好事,没想到偷鸡不成摸一手溏鸡屎。”卷毛反击道:“人家再笨也比你的拙媳子强,才过门时和面,水多了添面,面干了兑水,腰累突出了面还没和好,死面饼子吃了几天啊?”看着这些光头大男人干着活,听着他们调侃取乐,想着学生的紧张窘态和那个拙媳子和面的情景,让人不禁感叹,其实生活的许多乐趣是“笨”人创造的,更是劳动创造的!</div><div><br></div><div><br></div><div> 学生实习,剪不齐头发,很正常,但很好的美发厅有这种情况发生,也是真事。</div><div><br></div><div><br></div><div> 我们球队的冯帅哥,高1米85,大眼晴高鼻梁,堂堂正正,特别是一头板寸,倍精神,小万人迷。公众人物对自己的形象肯定要在意一些,所以去理发的地肯定是象彩霞这样的社区店所难比的,据说号称本市平头王。美发师对冯帅哥的头一番剪剃后,手掌一拍——毕了,但冯帅哥对着镜子左看右瞄感觉不对:“头发理歪了吧?你给我修整齐啊。”理发师可不象学生那么听话,自信地说:“不可能,怎么会歪呢!”这时,我们球队的老板闫大帅哥正好进门,冯帅哥赶紧请闫总鉴定,闫总一看,的确歪了!理发师口出妙语:“您再仔细看看,头发一点也没歪——是头长歪了!”我们闫总大笑,冯帅哥既羞又乐,头摆在那二三十年了,就到这发厅歪了。无论如何,这理发师的辩才及想象力实在让人佩服。</div><div> 曹大师曾讲过,他村有一村民腿有残疾,行走不便,但村民既不叫他瘸又不称他拐,而是喊他“路不平”!这头歪和路不平何其异曲同工之妙!民间真有大智慧,再看前苏联作家肖洛霍夫的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静静的顿河》有关“路不平”的描写</div><div><br></div><div><br></div><div> 格里高力的顿河武装被红军打散,五个人逃到顿河的一个荒芜小岛上,不敢生火,只能吃半饱:他们和和气气地相互搂着,坐到沙地上,丘玛柯夫用低沉的粗嗓门唱起一支快拍子的跳舞歌来,司捷尔里亚德尼柯夫再也憋不住:他跳起来,一面弹着手指头,在沙地上拖着那条瘸腿,跳起舞来。丘玛柯夫一面唱着歌,一面拿起马刀,在沙地上挖了一个不深的坑,这才说:</div><div><br></div><div><br></div><div> “等一等,瘸鬼!你一条腿短,在平地上跳起来不方便……你要么在斜坡上跳跳,要么把一条长些的腿放在坑里,另一条腿就在外面。来吧,瞧,这样多好……好,跳起来吧!”</div><div><br></div><div><br></div><div> 司捷尔里亚德尼柯夫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很听话地把那条好腿放进丘玛柯夫挖的坑里。</div><div><br></div><div><br></div><div> “真不错,这样舒服多了。”他说。</div><div><br></div><div><br></div><div> 丘玛柯夫笑得喘着粗气,拍起手来,用快拍子唱起来,于是司捷尔里亚德尼柯夫的脸上保持着所有跳舞的人都有的那种认真表情,很灵活地跳起舞来,甚至还试着蹲下跳了一阵子…</div><div><br></div><div><br></div><div> 理发师的头歪,曹大师的路不平,肖洛霍夫的挖坑跳舞,幽默乐观看来是人类的共性,是不分南北不分远近不分民族的。</div><div><br></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