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吴马列"是我到部队后遇见的第一个大师级人物,他是在不知不觉中令人折服的。</h3>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新兵到连队不久,我被推选为理论骨干,参加了团里的理论骨干培训。那天讲课的是吴马列,内容是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我至今还清楚地记得,当时他往讲台前一坐,好像是刚抽过烟,手头不经意地摆弄着个火柴盒,同大家聊天般的即兴道来。桌上没有讲稿,看似信口开河,却将原本枯燥的内容讲的生动活泼、妙趣横生、条理分明,既好听又好记,让我们每一个学员都听得如醉如痴。 </p><p class="ql-block"> 事后我才得知,那天讲课的非一般教员,他是我们师最高政治长官,大名吴恩庆。吴是河北玉田人,1927年出身于一个贫寒的雇农之家。他小时没条件上学,但天性聪颖,在地主家干活时便偷着跟少爷识文断字,听书讲古,打下了一些文化基础。16岁那年,他为抗婚出逃,投奔到八路军的"红一团"。从此,他便将一生献给了这支军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吴马列的军旅生涯可谓是九死一生。他打仗有两个特点:一是不怕死,二是机智灵活。累立战功使他脱颖而出,20岁便当上了大渡河连指导员。那年10月,他在一次战斗中带领全连冲锋陷阵,不幸头部中弹,战友们把他抬下来时,发现他已没了气息,都以为牺牲了,便买来棺材一副,准备将其掩埋。就在落棺将要填土之际,副指导员突然听到棺材里有响声,连忙和大家一起把棺材打开,只见其四肢正在蠕动,经过抢救,他又奇迹般活了过来。随后,他又参加了隆化攻坚、塔山阻击、宻云战斗、南下追歼、江西剿匪等多次战斗,多次身负重伤,但每次都大难不死。</p><p class="ql-block"> 全国解放后,他被第一批选送到南京军事学院学习。因成绩优异,颇得时任院长刘伯承元帅赏识。后来元帅去北京高等军事学院任职,便又将他抽调去任战役系教员,不久又升为教研室主任,在军院执教近10个春秋,积淀了深厚扎实的军事理论根底。</p><p class="ql-block"> 吴马列之号,是他在军事学院就有,还是到野战部队而得,我不得而知。若干年之后,战友们只要谈及他,几乎都会用这个称呼。吴马列之马列,在部队建设中体现为一种作风:严谨务实。他坚持以实战标准要求和建设部队,对任何弄虚作假的行为深恶痛绝。他认为,带部队就是要时刻准备打仗的。搞花架子败坏部队风气,战时必定会付出沉重代价。带部队只能按条例条令和规章制度办事,其他的怎么说都不行。上级来人检查,他讲究对口接待:军事主官来,由军事主官陪;政治主官来,由政治主官陪;副职来由副职陪,其他机关人员只能礼节性的见见面,不准陪饭。他的这些做法,对一些讲排场的人来说,似乎不近人情,但使机关干部从迎来送往中解脱了出来,扎扎实实做事,这是事实。</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吴马列对自己也很马列。那些年,每逢上级领导来检查工作,或是他给部队作报告,他从不要手下人员写讲稿,总是自己列几条纲目即兴发挥,而且讲得十分生动实在。听他讲话是一种享受,一些机械、死板的东西,经他一讲便活灵活现,让人留下深刻印象。他的每次讲话只要稍加整理,便是一篇针对性、逻辑性很强的好文章。据说师里当年对越自卫还击作战方案,大都是由他对着地图用口述方式,把作战意图、兵力配置、突击方向、后续战斗等一系列方案说出,由司令部的同志们整理而成的。战后长达数万字的作战总结,也是由他口述、部下记录整理而成。在调离163师之前,他还把机关人员集合起来,对着地图讲了两天一夜,没用一片稿纸,将我师整个作战过程表述得非常系统,经验教训一一列出,有条不紊,使人一目了然。在这场战斗中,163师主官决心坚定、部署得当、靠前指挥,部队作风勇猛顽强、不怕牺牲、不怕疲劳、连续攻坚,各兵种密切协同、战术运用灵活、后勤保障得力,取得了同登、谅山地区进攻战斗的辉煌胜利。整个55军毙敌10843名,俘敌108名,而其中163师就毙敌5293名(不含鬼屯炮台、二三星洞窒死之敌),俘敌38名,战绩位居29个参战陆军师之首。如今想来,那两天一夜的战例分析,是多么的意味深长啊!或许,那是吴马列特意留下的一份珍贵的礼物?</p> <p class="ql-block"> 在当年163师流传这么一句话 :"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吴马列来检查。"这是说吴马列抓工作非常严、非常实,谁也唬弄不了他。谁想蒙混过关,一旦被发现,不论是谁他都毫不留情。记得有年夏天,某团为应付上面检查,买来十多棵荔枝树,在团部栽成一排,煞是好看,还得到有关上级领导表扬。可是检查过后没几天,这批树就枯萎下来。吴马列得知这个情况后怒不可遏,立即叫团长、政委跑步过来,在炎炎烈日之下立正一小时,而他却在旁边欣赏其军姿:哼!还没什么小动作嘛!接下来,又是书面检查、开会检查、整改措施等等,连续几天的搞得其焦头烂额.....据说他离开163师时,曾与部分干部交换过意见,他深沉地说:部队是要打仗的,带兵人平时不严,一上战场就会要命!血的教训告诉我们,慈不掌兵啊.....</p> <p class="ql-block">我回老部队时,在这块牌子下站了很久。我想文眀之师和威武之师,应该是有其历史渊源的。</p> <p class="ql-block"> 当年,吴马列的德才是有目共睹的,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又取得了那么辉煌的战果,为什么没有提拔到更高的领导岗位?这里面有一段不能公开的秘密。传说他当年在军事学院任教时,正处于文革时期,军委组织人抄一位老帅的家,吴也奉命参加了.....传说不知是真是假,现已无法考证。</p><p class="ql-block"> 吴马列的言传身教如春风化雨,无形中对我们那一代官兵产生了深远影响。三十多年后, 他的部下好些人成了将军。当年听他授课的理论骨干,也有的成了战斗英雄,有的走上了相当的领导岗位,有的成了公司老板,大都有过轰轰烈烈的人生。回首几十年的历程,许多人都会惊奇地发现,在人生观、价值观和处事作风方面,多少都有些他烙下的印痕,从而纷纷感激他当年的谆谆教导和严格要求。而倍受大家崇拜的他,晩年却默默蜗居桂林直至终老,其景况是我们当年所料不及的。听说有些日子他还身着旧军装,在繁华的桂林街头拾易拉罐,我的心底不禁冒出一股酸楚。每当战友们谈及此事,那易拉罐拖出的叮叮当当的声音似乎就在耳边,总会重重敲打着我的心灵.....</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