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电子科技大学原名成都电讯工程学院,成立于1956年9月,是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部署下,由交通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的电讯工程系、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的电讯系和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的无线电系合并创建而成的新中国第一所无线电大学。</h3> <h3>电子科大宣传片</h3> <h3><br></h3><h3><br></h3><h3><br></h3><h3>沙河老校区</h3> <h3>学校成立以来,随着国务院机构改革的进程,先后归属二机部、一机部、三机部、四机部、电子工业部、机械电子工业部、电子工业总公司、信息产业部负责管理。建校之初,学校定位为中国培养无线电工业干部(人才)的主要基地,重点为中国无线电工业部门培养专业技术人才。</h3> <h3>1955年,国际形势仍然比较紧张。第一个五年计划确定把工业布局的重点放在内地,重要工矿企业内迁。同时根据全国工业的布局和国防建设的需要,对高等学校的布局进行调整,沿海地区的个别高等学校也要内迁。1955年3月30日,高等教育部党组根据中央方针,提出并上报国务院《关于沿海城市高等学校1955年基本建设任务处理方案的报告》。其中提出:“将交通大学机械、电机等专业迁至西北设交通大学分校(具体地点和陕西省委商定)。准备在两三年内全部迁出。”, “将华南工学院、南京工学院、交通大学等校的电讯工程有关专业调出在成都成立电讯工程学院。” 5月,国务院同意高等教育部的报告,并决定由高等教育部和第二机械工业部共同负责筹建成都无线电工程学院。</h3> <h3>1955年7月21-28日,在北京第二机械工业部会议室,召开成都无线电工程学院的筹备会议;会议决定,成立成都无线电工程学院筹备委员会以及下属秘书、基建、教务三个组,并从即日起开始办公。</h3><h3><br></h3><h3>1956年2月4日,中共四川省委常委会议正式决定,学院院址设在成都市东北郊府青路以东、沙河以西的保和乡地区。随后开始大规模基建工作。</h3><h3><br></h3><h3>1956年9月初,沙河校区电子通信大楼、教学主楼两翼和4幢教职工眷属宿舍15639平方米、3幢教职工单身宿舍15505平方米,以及教职工食堂1329平方米,均以竣工。</h3><h3><br></h3><h3>下图为建设路沙河老校区原样</h3> <h3>开拓奋进:</h3><h3>1956年9月29日下午3时,全校3000多名师生员工和来宾,在主楼东边体育场隆重举行了成都电讯工程学院首届开学典礼;中国的科学巨匠、一代文学大师郭沫若手书的“成都电讯工程学院”校名已经成为学校创建的象征载入史册。</h3><h3>1958年,设夜校部,创办夜大学。</h3><h3><br></h3><h3>下图为成电第一届毕业生合影</h3> <p class="ql-block">1960年,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p><p class="ql-block">1961年,划归国防部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管理;被确定为七所国防工业院校之一。</p><p class="ql-block">1970年,划归四机部和解放军总参通信兵部共同管理。</p><p class="ql-block">1971年,招收工农兵学员。</p><p class="ql-block">1977年,恢复高考招生。</p><p class="ql-block">1978年,恢复研究生教育。</p><p class="ql-block">1988年,更名为电子科技大学;建立成人教育学院。</p><p class="ql-block">1992年,成立电子工程学院、信息材料工程学院。</p><p class="ql-block">1993年,成立管理学院、人文社科学院。</p><p class="ql-block">1994年,成立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p><p class="ql-block">1997年,成为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成立体育系。</p><p class="ql-block">1998年,国家冶金部所属成都冶金干部管理学院并入电子科技大学。</p><p class="ql-block">2000年,独立建制划归教育部管理;建立研究生院。</p> <h3>2001年,成为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大学;成立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院、物理电子学院、光电信息学院、自动化学院、机械电子工程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应用数学学院、外国语学院、示范性软件学院、体育部。</h3><h3>2002年,成立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h3> <h3>2003年,成立电子科学技术研究院。</h3><h3>2004年,成立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h3><h3>2006年,教育部、信息产业部签署共建电子科技大学协议;成立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空天科学技术研究院。</h3><h3>2007年,成立经济与管理学院、东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研究院;占地3800余亩的清水河校区投入使用。</h3><h3>2008年,成立国际教育学院。</h3><h3>2009年,成立英才实验学院、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数学科学学院。</h3><h3>2010年,成立无锡研究院。</h3><h3>2011年,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成立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h3><h3>2012年,成立资源与环境学院、航空航天学院、成都研究院。</h3><h3>2013年,成立格拉斯哥学院;与四川省人民医院共建医学院。</h3> <h3>2014年,成立基础与前沿研究院。</h3><h3>2014年1月,四川省编办正式下文,四川省人民医院成为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医院,正式开始了医学院的建设。</h3><h3>2015年,成立网络空间安全学院。</h3><h3>2016年,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和教育部共建电子科技大学;四川省肿瘤医院加入共建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行列。</h3><h3>2017年,四川省人民政府正在将成都铁路卫生学校并入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基础医学部。</h3> <h3>科学研究:</h3><h3>根据2015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5个,四川省重点实验室3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个,四川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科学技术研究院3个,校级研究中心2个,学科创新引智基地(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5个。</h3> <h3>国家级重点实验室:</h3><h3>通信抗干扰技术重点实验室</h3><h3>微波电真空器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h3><h3>极高频复杂系统重点学科实验室</h3><h3>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h3><h3><br></h3><h3>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h3><h3>国家电磁辐射控制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h3> <h3>教育部重点实验室:</h3><h3>综合电子系统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B类)</h3><h3>神经信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h3><h3>光纤传感与通信教育部重点试验室</h3><h3>光电探测与传感集成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B类)</h3><h3>多频谱吸波材料与结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B类)</h3> <h3>四川省重点实验室:</h3><h3>电力系统广域测量与控制四川省重点实验室</h3><h3>显示科学与技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h3><h3>网络与数据安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h3><h3><br></h3><h3>科学技术研究院:</h3><h3>东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研究院</h3><h3>电子科技大学空天科学技术研究院</h3><h3>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学技术研究院</h3><h3><br></h3><h3>校级研究中心:</h3><h3>信息医学研究中心</h3><h3>大数据研究中心</h3> <h3>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及负责人:</h3><h3>1)电子信息工程科学创新引智基地, 聂在平</h3><h3>2)集成电路与集成系统创新引智基地, 康凯</h3><h3>3)神经信息创新引智基地, 尧德中</h3><h3>4)微波材料与器件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张怀武</h3><h3>5)光纤传感与通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饶云江</h3> <h3><br></h3><h3><br></h3><h3><br></h3><h3>清水河新校区</h3> <h3>科研成果:</h3><h3>根据2015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2006-2014年,学校获国家级奖励14项、省部级奖励181项,发表论文(专著)31000余篇(部),申请专利4500余项。</h3><h3>其中2012年度,学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1项,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3项,国防科学技术发明奖1项。</h3><h3>该校科学研究各类获奖详细情况统计表请参考资料。</h3> <h3>航拍清水河新校区</h3> <h3>馆藏资源:</h3><h3>根据2015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图书馆馆藏总量达983万册,其中纸质文献261万册,数字文献722万册(其中学位论文366万册)。网络学术资源系统达66种,含170余个数据库。自建大量特色数据库,如该校SCI论文查询系统、该校研究生学位论文数据库、成电人著作收藏库、重点学科导航系统、教学参考书系统、中文电子期刊导航系统、西文期刊和会议录导航系统等。</h3> <h3>学术刊物:</h3><h3>《电子科技大学学报》</h3><h3>由教育部主管,电子科技大学主办,分为自然科学版和社会科学版,被美国《工程索引》的Ei Compendex数据库、美国《数学评论》、美国《CSA》、英国《INSPEC》、德国《数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中国《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等20个数据库和文摘杂志摘录。</h3> <h3>《Journal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h3><h3>Technology》</h3><h3>由教育部主管,电子科技大学主办,</h3><h3>被INSPEC、CA、DOAJ、CAOD、</h3><h3>Sciencepaper Online、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外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数据库全盘收录。</h3><h3><br></h3><h3>《Photonic Sensors》</h3><h3>由教育部主管,电子科技大学和德国Springer公司联合出版的英文学术期刊,被EI Compendex、Scopus、中国光学期刊网收录。</h3> <h3>师资力量:</h3><h3>根据2016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教职工38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2100余人,教授445人;有7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专职院士,59位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含“青年千人计划”),1名“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6位长江学者,14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8位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优秀教师和全国师德先进个人。</h3><h3>国家级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人):黄廷祝、彭启琮</h3> <h3>质量工程:</h3><h3>根据2015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4个,国家精品课程18门,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7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12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教学团队5个,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h3> <h3>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h3><h3>电子实验教学中心</h3><h3>通信与信息系统实验教学中心</h3><h3>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h3><h3>电子信息材料与器件实验教学中心</h3><h3>机电与控制工程实验教学中心</h3><h3><br></h3><h3>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h3><h3>电子与通信系统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h3><h3>信息与网络安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h3><h3>光电信息技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h3><h3><br></h3><h3>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h3><h3>管理与信息技术复合型人才培养实验区</h3> <h3>学生荣誉:</h3><h3>根据2015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该校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及交叉学科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CCTV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国际大专辩论赛等国内、国际比赛中成绩斐然,其中2011、2012连续两年获得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特等奖和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特等奖,2010、2012年两次获得亚太大学生机器人竞赛总决赛冠军,2009年获得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唯一特等奖——“NEC电子杯”,2005年获得国际大专辩论赛冠军。</h3> <h3>学科建设:</h3><h3>根据2015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4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5个,二级硕士学位授权点69个,具有电子与信息领域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和7种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设有博士后流动站13个。[1]</h3><h3>根据2017年3月10日最新ESI数据显示,电子科技大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学科首次进入ESI前1%,成为继“工程学”“材料科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化学”后第6个进入ESI前1%的学科。</h3><h3>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h3><h3>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光学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h3><h3>博士后流动站(13个):数学、物理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h3> <h3>合作交流:</h3><h3>根据2015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已与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所大学、科研机构、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同一批国外知名高校签署了学生交流及联合培养协议,与美国威廉玛丽学院、韩国浦项工科大学成为姊妹学校。自2010年实现留学生规模招生以来,学校已招收来自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余名留学生。学校每年主办十余次国际学术会议,选派大批教师赴海外访学进修、合作研究和参加国际会议。</h3><h3>INTEL、MICROSOFT、TI和IBM等跨国公司在该校设立联合实验室、研发中心和奖学金项目等,直接参与该校的人才培养。</h3><h3>学校与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建电子科技大学格拉斯哥学院;与法国蒙彼利埃二大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建孔子学院;与美国和葡萄牙名校开展IMBA和DBA合作办学项目。</h3> <h3>历任校长:</h3><h3>吴立人 1956.6-1958.1</h3><h3>谢立惠 1958 -1978</h3><h3>王甲纲 1978.5-1983.4</h3><h3>顾德仁 1983.4-1986.4</h3><h3>刘盛纲 1986.6-2001.4</h3><h3>邹寿彬 2001-2009.6</h3><h3>汪劲松 2009.7-2013.1</h3><h3>李言荣 2013.4至今</h3><h3><br></h3><h3>历任党委书记:</h3><h3>吴立人, 1956.6-1959.1</h3><h3>蒋崇璟, 1959.2-1960.7</h3><h3>孙泱, 1960.7-1962.7</h3><h3>羊君度, 1965.3-1971.3<br></h3><h3>庄玉铭, 1973.7-1981.2</h3><h3>宋大凡, 1981.2-1983.7</h3><h3>原钧, 1983.7-1986.4</h3><h3>张中瀛, 1986.4-1988.10</h3><h3>王明东, 1990.5-2001.4</h3><h3>胡树祥, 2001.4-2009.7<br></h3><h3>王志强, 2009.7-2017.01</h3><h3><br></h3><h3><br></h3> <h3>首任校长吴立人(下图左二):</h3><h3>吴立人先生是河北省保定人,读过北平华北大学,“12·9学生运动”的活跃分子,抗战前参加地下党。</h3><h3>1938年3月,吴立人同志协助时任冀西民训处特派员的杨秀峰同志在冀西成立了以杨秀峰(中华人民共和国首任高教部部长)为校长、吴砚农为副校长的冀西抗日军政干部学校。而他作为直南特委宣传部长、冀游委员会宣传委员,邀请129师的师、团级干部来校讲“开展山地和平原游击战”的一些课程,为办好冀西抗日军政干部学校做了大量工作。</h3><h3>1938年8月经北方局批准,杨秀峰亲自指派吴立人同志协助院长杨秀峰创办河北抗战学院。</h3><h3>1943年4月至1945年8月,吴立人同志协助校长彭真和副校长林铁、胡锡奎、李葆华办晋察冀分局党校,培训党政和军队高级干部,时任秘书长。</h3><h3>解放初曾任绥远省副省长,后又担任石家庄首任市长。随后又当过内蒙古自治区主管文教的副书记以及政务院第—机械部七局局长。</h3><h3>1955年5月,在时任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的亲自部署下,在成都组建新中国第一所无线电大学——成都电讯工程学院。</h3><h3>1955年11月,时任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七局局长的吴立人被任命为成电的筹委会主任,首任院长兼党委书记。他奉命在短短—年内,将三校电讯系迁到成都,以此为基础,合并重建新院,并要求必须在1956年秋季按时招收新生开学。这在全国筹建大学的历史上是空前的。</h3><h3><br></h3><h3>吴立人校长委托:</h3><h3>吴敬寰老师负责新院招生工作</h3><h3>童凯老师负责筹建新院图书馆</h3><h3>毛钓业老师负责采购新院仪器设备工作</h3><h3>刘树杞老师负责筹划聘请苏联专家工作</h3><h3>林劲先老师负责筹备新院的教学工作</h3><h3>李嗣范老师负责秘书工作</h3><h3>陈尚勤老师负责上海交大的迁校工作</h3><h3>吴桓基老师负责实验室线路的设计安装</h3><h3>唐茂成、虞厥帮老师负责重庆转运站</h3><h3>张志浩负责负责三校搬迁及新院总务</h3><h3><br></h3><h3>吴立人全部用教师搭建成筹备组的工作班子,他的指导思想是多重用懂教学的人参加建院,一则提高了工作效率少走弯路,二则增加了教师对新院的热爱,他尊重知识,尊重教师。吴立人常到学生的宿舍询问大家是否吃得惯红白灶,到寝室与同学谈心,检查被子是否受潮,他乐于助人,待人慷慨。</h3><h3><br></h3><h3>2015年9月3日,吴立人校长之子吴淳先生捐资千万,在电子科技大学成立 “立人教育发展基金”。教育发展基金协议签署前,吴淳先生和李言荣校长来到投入使用不久的电子科技大学二号基础教学楼前,共同为 “立人楼” 石碑揭幕。“立人楼”的命名,饱含着成电师生对学校奠基人吴立人先生的缅怀。</h3> <h3>名师篇:</h3> <h3>两院院士</h3><h3>序号 姓名 院士类别</h3><h3>1)刘盛纲, 中国科学院院士</h3><h3>2)张景中, 中国科学院院士</h3><h3>3)李朝义, 中国科学院院士</h3><h3>4)陈星弼, 中国科学院院士</h3><h3>5)李乐民, 中国工程院院士</h3><h3>6)李言荣, 中国工程院院士</h3><h3>7)陈霖, 中国科学院院士</h3><h3>8)李小文, 中国科学院院士</h3><h3><br></h3><h3>双聘院士:</h3><h3>1)吴伟仁, 中国工程院院士</h3><h3>2)林为干, 中国科学院院士</h3><h3>3)郭光灿, 中国科学院院士</h3><h3>4)谭述森, 中国科学院院士</h3> <h3>长江学者:</h3><h3>饶云江,特聘教授</h3><h3>汪劲松,特聘教授</h3><h3>李烨,讲座教授</h3><h3>李小文,特聘教授</h3><h3>刘新芝,特聘教授</h3><h3>柳清伙,讲座教授</h3><h3>张怀武,特聘教授</h3><h3>刘濮鲲,特聘教授</h3><h3>肖强,讲座教授</h3><h3>李言荣,特聘教授</h3><h3>马建国,特聘教授</h3><h3>张翼成,讲座教授</h3><h3>蒋亚东,特聘教授</h3><h3>谢康,特聘教授</h3><h3>郑建成,讲座教授</h3><h3>尧德中,特聘教授</h3><h3>夏明耀,特聘教授</h3><h3>左明健,讲座教授</h3><h3>林媛,特聘教授</h3><h3>蒋田仔,特聘教授</h3><h3>蒋华北,讲座教授</h3><h3>邓龙江,特聘教授</h3><h3>宫玉彬,特聘教授</h3><h3>Alexander Govorov,讲座教授</h3><h3>刘永,特聘教授</h3><h3>王平安,讲座教授</h3> <h3>林为干教授:</h3><h3>1919年10月生,广东台山县人,中共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全国劳动模范,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电子学会理事,IEEE微波理论与技术学会北京分会主席。林为干院士是微波理论专家,由于其在国内微波理论方面作出的开拓性贡献而冠有“中国微波之父”的尊称。</h3><h3><br></h3><h3>林为干院士193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后留学美国获博士学位。在《中国科学》《J.A.P》《IEEEMTT》等国内外杂志上发表论文80余篇。培养出50余位博士,曾为全国之冠。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和四川省科学大会奖。著有《微波网络》《微波理论与技术》《电磁场工程》《电磁场理论》等。</h3><h3><br></h3><h3>2015年1月23日9点30分在成都逝世,享年96岁。</h3> <h3>刘盛纲教授:</h3><h3>1933年12月出生于安徽肥东,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电子学家,美国MIT电磁科学院院士。1955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无线电工程系并留校任教,1988年至2001年任电子科技大学校长。</h3><h3><br></h3><h3>其专著《相对论电子学》是国际上第一部系统论述相对论电子学理论的论著。在电磁慢波结构、电子回旋脉塞(ECRM)、自由电子激光、相对论电子学和相对论等离子体电子学等领域做了大量的原创性(Pioneer)工作,为电子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并获得陈嘉庚信息科学奖和国际K.J.奖。</h3><h3><br></h3><h3>中国科学院院士。1955年8月参加工作,1955年7月毕业于东南大学物理系电子工程专业,现担任山东科技大学电子学院名誉院长。</h3><h3><br></h3><h3>2016年9月27日,国际红外毫米波太赫兹学会将该领域的最高奖——特别贡献奖授予了刘盛纲教授,以表彰其在本领域的杰出成就。</h3> <h3>李乐民教授:</h3><h3>中国工程院院士,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博士导师男,浙江吴兴人,1952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电讯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1956年到成都电讯工程学院任教。1980年8月到1982年8月在美国加州大学圣迭哥分校做访问学者。电子科技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学科教授,博士生导师。信息与通信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导师。1989年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1997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是六、七、八、九届全国人大代表。从事通信技术的科研与教学工作近五十年,研究方向为数字信息传输与通信网,今年侧重通信网与宽带通信技术,发表论文200余篇,在IEEE通信学报发表的论文被国际学者多次引用。编著书四本,获国家部、省奖18项,为多项工程研制了关键通信设备,培养硕士生、博士生100余名(已毕业博士生34名),博士后7名。1. 获奖成果及本人排序“数字通信系统中传输性能与抑制窄带干扰的研究”1991年国家自然科学四等奖,排名1“140兆比特/数字彩色电视光纤传输系统” 1985年电子科技一等奖 排名 1“宽带综合业务局域网关键技术与系统” 1992年机电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排名1“ATM用户介入设备” 2001年国防科技进步三等奖。</h3> <h3>陈星弼教授:</h3><h3>1931.1.28出生于上海。微电子学家。教授,博士生导师,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1年加入九三学社。</h3><h3>1952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后在厦门大学、南京工学院及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工作。1956年开始在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工作。1980年美国俄亥俄州大学作访问学者。1981年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作访问学者、研究工程师。1983年任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系系主任、微电子研究所所长。</h3><h3>他著书7本,发表学术论文110多篇,申请中国发明专利20项(已授权17项),申请美国发明专利19项(已授权16项,另有两项已通知准备授权),申请国际发明专利1项。获国家发明奖及科技进步奖2项,省部级奖励13项,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军事研究项目、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项目多项。</h3> <h3>李言荣教授:</h3><h3>1961年7月生,四川省射洪县人。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共十七大代表。2011年12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电子科技大学校长。1992年在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随后在电子科技大学做博士后并留校任教。1995-1999年期间先后留学德国Karlsruhe国家科研中心、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并做客座研究员或访问教授。曾任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院院长、校党委副书记,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973项目技术首席专家。长期从事电子材料与元器件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承担国家973、863、自然科学基金等研究项目。曾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省部级奖8项,发表刊物论文26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2项目(授权20项),主编著作/教材4本。</h3> <h3>1947年3月2日,李小文生于四川省自贡市。</h3><h3>1968年,毕业于成都电讯工程学院(今电子科技大学)。</h3><h3>1978年,考入中国科学院地理所二部(遥感所前身)攻读硕士学位。</h3><h3>1979年,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地理系留学。</h3><h3>1981年,获地理学硕士学位。</h3><h3>1985年,获加利福尼亚大学地理学博士学位和电子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h3><h3>1986年底,学成回国任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图像处理室主任、中国科学院遥感信息科学重点实验室研究员。</h3><h3>1999年,就职于北京师范大学,同年创建了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中心。</h3><h3>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h3><h3>2002-2007年,任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所长。</h3><h3>2003年,联合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和北京师范大学组建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h3><h3>2005年,组建教育部创新团队。</h3><h3>2012年,兼任电子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首任院长。</h3><h3>2015年1月10日13时05分,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小文病逝,享年68岁。李小文堪称我国遥感领域的泰斗级人物,专长于遥感基础理论研究,是Li-Strahler几何光学学派的创始人,成名作被列入国际光学工程协会“里程碑系列”,在国内外遥感界享有盛誉。</h3> <h3>谭述森教授:</h3><h3>1942年出生,重庆开县人,中国卫星导航专家、总参某部高级工程师、兼职教授。</h3><h3>2016年2月1日15时29分,我国成功发射第21颗北斗导航卫星,这也是第五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北斗导航卫星向着全球组网的目标再次迈出坚实一步。</h3><h3>仰望苍穹,谭述森思绪万千。他已牵手中国北斗事业走过了22载,功勋卓著。他是北斗一代地面应用系统副总设计师、北斗二代工程副总设计师、中国第二代卫星导航系统重大专项工程副总设计师……他是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主要开拓者和建设者、中国工程院院士、某卫星导航定位总站高级工程师。</h3><h3>1965年7月毕业于成都电讯工程学院雷达专业,主要从事卫星导航系统研究及应用。</h3><h3>2015年12月被增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h3><h3>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91年、2001年、2003年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h3><h3>1992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h3><h3>2004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h3><h3>2006年获军队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h3><h3>2007年06月27日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签署命令、通令给总参某部高级工程师谭述森记一等功。</h3><h3>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地球同步卫星无线电测定系统》和《卫星导航应用系统现状与发展》等专著。</h3> <h3>苏联专家:</h3><h3>1956年9月建校后,成电从苏联的莫斯科动力学院、列宁格勒电工学院等5所院校和列宁格勒电工研究所聘请了弗·尤·罗金斯基、依·弗·列别捷夫等8位专家来校工作。其中列别捷夫曾任新中国高教部首席顾问,罗金斯基专家则同时兼任成电院长顾问。对于一个新建的工科院校来讲,国家为成电聘任的苏联专家人数之多、阵容之强大可见一斑。</h3><h3><br></h3><h3>罗金斯基顾问指出,一个工业大学的水平,首先要看他的实验室建得怎样。</h3><h3>列别捷夫帮助成立电子器件系后又在该系建立了超高频实验室,并从苏联带来了一套超高频测量用的设备,还指导试制成功3公分波导元件,并投入小批量生产。</h3><h3>日喀略夫到校后帮助电子器件系建立了电子束管实验室,试制成功了自动电子轨迹仪。这些仪器的试制成功不仅解决了当时某些教学科研急需设备特别是国外进口设备的燃眉之急,同时又为国家节约了大量外汇。</h3><h3>苏联专家们还尽力开出实验项目,并予以学生具体的指导。</h3><h3>电子器件系的布拉金为本实验室开出了多达20个的实验项目,对每一个实验从名称、目的到具体的内容、方法都给予了细致的关注和指导。</h3><h3><br></h3><h3>苏联列宁格勒电工研究所的S·N·奥捷列夫斯基和依·弗沃捷列夫斯基来校讲学,就有来自北大、清华、中科大、西安交大及工厂、研究所等全国17个单位的40多位教师前来听课;1960年3月,苏联列宁格勒电工研究所的A·A·波列沃布拉仁斯基举办的“永磁性材料”学习班,亦有北京大学、华中工学院、南京工学院等院校派来教师进修学习。</h3><h3><br></h3><h3>如今,成电已发展成为电子信息领域学科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特色性研究型开放式大学,站在了更高的起点上。我们对当初不远万里、不畏艰难,为成电的建设和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的苏联专家表示由衷的敬意。</h3><h3><br></h3><h3>让我们记住这些名字:</h3><h3>弗·尤·罗金斯基</h3><h3>依·弗·列别捷夫</h3><h3>包·依·布拉金</h3><h3>安·阿·日喀略夫</h3><h3>克·阿·沙波斯柯夫</h3><h3>依·弗·沃捷列夫斯基</h3><h3>阿·耶·哈雷宾</h3><h3>阿·阿·波列沃布拉仁斯基</h3><h3><br></h3><h3>下图为苏联专家列别捷夫在实验室对研究生进行辅导(1958年)</h3> <h3>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James Clerk Maxwell,1831〜1879):</h3><h3>出生于苏格兰爱丁堡,英国物理学家、数学家。经典电动力学的创始人,统计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1]。1831年6月13日生于苏格兰爱丁堡,1879年11月5日卒于剑桥。</h3><h3><br></h3><h3>1847年进入爱丁堡大学学习数学和物理,毕业于剑桥大学。他成年时期的大部分时光是在大学里当教授,最后是在剑桥大学任教。</h3><h3><br></h3><h3>1873年出版的《论电和磁》,也被尊为继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之后的一部最重要的物理学经典。麦克斯韦被普遍认为是对物理学最有影响力的物理学家之一。没有电磁学就没有现代电工学,也就不可能有现代文明。</h3><h3><br></h3><h3>他在前人成就的基础上,对整个电磁现象作了系统、全面的研究,凭借他高深的数学造诣和丰富的想象力接连发表了电磁场理论的三篇论文:《论法拉第的力线》(1855年12月至1856年2月);《论物理的力线》(1861至1862年);《电磁场的动力学理论》(1864年12月8日)。对前人和他自己的工作进行了综合概括,将电磁场理论用简洁、对称、完美数学形式表示出来,经后人整理和改写,成为经典电动力学主要基础的麦克斯韦方程组。</h3><h3><br></h3><h3>从麦克斯韦方程组,可以推论出电磁波在真空中以光速传播,并进而做出光是电磁波的猜想。麦克斯韦方程组和洛伦兹力方程是经典电磁学的基础方程。从这些基础方程的相关理论,发展出现代的电力科技与电子科技。</h3> <h3>院系简介</h3> <h3>根据2016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24个学院(部),59个本科专业。<br></h3><h3>电子科技大学英才实验学院</h3><h3>电子科技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h3><h3>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h3><h3>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院</h3><h3>电子科技大学物理电子学院</h3><h3>电子科技大学光电信息学院</h3><h3>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h3><h3>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工程学院</h3><h3>电子科技大学机械电子工程学院</h3><h3>电子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h3><h3>电子科技大学数学科学学院</h3><h3>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h3><h3>电子科技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h3><h3>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h3><h3>电子科技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h3><h3>电子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h3><h3>电子科技大学航空航天学院</h3><h3>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h3><h3>电子科技大学格拉斯哥学院</h3> <h3>电子工程学院:</h3><h3>电子工程学院是电子科技大学规模最大、成立最早的学院,由微波工程系、电子工程系、信息工程系、集成电路与系统系和电子实验中心组成。建校以来,电子工程学院共培养了16000余名毕业生,他们遍布海内外IT领域,在国防科研战线,航空航天、电子领域,处处都有学院校友的风采。</h3><h3>学院拥有信号与信息处理、电路与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三个国家重点学科博士点和信息获取与探测技术博士点,设有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两个博士后流动站;拥有国家工科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基地、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实验中心(电子类)等两个国家级教学基地和“极高频复杂系统”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设有电磁场与无线技术、电子信息工程、信息对抗技术、电波传播与天线四个个本科专业。<br></h3><h3>学院有电子科大-ADI-DSP技术实验室、电子科大-Intel(英特尔)VLSI实验室、电子科大-IntelPCA实验室、电子科大安捷伦实验室、电子科大-美国半导体公司联合实验室、电子工程实践基地、大学生科技创新中心、单片机开放实验室等多个教学实验室。</h3> <h3>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h3><h3>他是原成都电讯工程学院最资深的院系之一。1956年称为有线电设备系,其主体是有线电、电报电话和通信三个专业。1977年学校专业结构调整,成立了无线电技术系(即一系),设有无线电技术、广播电视和电子测量三个专业。1995年3月正式成立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由三个系(无线电技术系、通信工程系、网络工程系)和两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宽带光纤传输与通信系统、战术通信抗干扰技术)、一个信息系统研究所组成。现在,学院有四个系(通信工程系、网络工程系、信息工程系和物联网工程系)和一个光纤传感与通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h3> <h3>电子科技大学英才实验学院:</h3><h3>依托学校强大的电子信息和数理基础学科优势和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按照电子信息大类和数理基础科学专业实行优秀本科生和硕博士研究生贯通培养,为优秀学生个性的充分发挥、潜能的充分发掘提供广阔的空间,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学院致力于培养基础厚、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全球视野和持久竞争力的电子信息和数理基础等领域拔尖创新人才。</h3><h3>2007年“成电英才计划”实验班首届招生,2009年成立英才实验学院。</h3><h3>生源来自高考成绩优异的高中毕业生,从报考电子信息类(“成电英才计划”实验班)的考生中,按提前批次择优录取,或从全校理工科专业的一年级学生中择优选拔。</h3> <h3>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院:</h3><h3>1956年,无线电零件系(称为三系)成立</h3><h3>1959年,更名为无线电材料与器件系</h3><h3>1972年,更名为无线电器件与材料系</h3><h3>1979年,更名为固体器件与电子材料系。</h3><h3>1983年,化学专业划归到三系,更名为微电子技术与电子材料系。</h3><h3>1989年,一分为二:半导体材料与器件专业和微电子所成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系”(三系);电子材料与器件、磁性物理与器件、应用化学3个专业和微观分析中心等成立“材料工程与科学系”(十五系)。</h3><h3>1992年,在原十五系基础上成立信息材料工程学院,下设电子材料工程系(简称十五系)、磁性工程系(简称十七系)、应用化学工程系(简称十八系)。</h3><h3>1994年,磁性物理与器件专业合并到电子材料与元器件专业。</h3><h3>2001年,微电子科学和工程系与信息材料工程学院合并成立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院,下设“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系”、“电子科学与技术系”、“应用化学系”。此后,学院一直都是这三个系。</h3><h3>2015年,电子科技大学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依托现有的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院正式成立,是教育部、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财政部和国家外专局等六部委联合批准成立的全国首批9所示范性微电子学院之一,也是西南地区唯一一所获得国家部委支持建设或筹备建设示范性微电子学院的高校。</h3> <h3>电子科技大学物理电子学院:</h3><h3>电子科技大学物理电子学院组建于2001年,是由应用物理系、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系、真空电子技术系、高能电子学研究所、应用物理研究所、现代物理研究所和太赫兹科学技术研究中心为中心组成的学科群。</h3><h3>物理电子学院建院宗旨:当今世界是一个伟大的变革时代,科技进步已成为各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成为国际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较量的焦点。</h3><h3>物理电子学院现设3个本科专业,应用物理专业(光信息科学与光通信方向),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真空电子专业。有权授予博士学位的学科有物理电子学、光学、无线电物理,有权授予硕士学位的学科有物理电子学、光学、无线电物理、等离子体物理,有物理电子学、光学、无线电物理学科博士后流动站,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生源供不应求,发展前景很好。</h3> <h3>电子科技大学光电信息学院:</h3><h3>电信息学院位于四川成都市建设北路二段4号(原电子器件系,编号5系)是建校时最早设立的几个系之一。1979年,电真空器件系更名为光电子技术系,2001年11月以光电技术系为主,加上应用物理研究所部分人员,组建成立了光电信息学院。</h3><h3>目前,本科专业为:电子科学与技术(光电工程与光通信、物理电子技术)、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h3><h3>研究生学科专业为:光学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材料与元器件、电路与系统、物理电子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与化学)、物理学(光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信号与信息处理)。</h3> <h3>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h3><h3>创建于1956年,是我国首批建立计算机专业的高校之一。1979年成立计算机系,1984年建立微机所,同年成立计算中心,1995年整合系、所、中心成立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h3><h3>学院设计算机工程系、计算机软件与理论系、信息安全系,拥有国家级计算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国家级信息与网络安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h3><h3>几十年来,学院共完成科研项目上千项。参加了我国第一代大型电子管计算机DJS-104的研制,自行研制成功西南地区第一台晶体管计算机441-B机和我国第三代高速集成电路数字计算机(保密通信专用计算机930),主持研制紫金II系列微机等,为我国计算机学科和计算机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h3> <h3>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工程学院:</h3><h3>自动化工程学院创建于1956年,前身为成都电讯工程学院无线电测量专业和1959年成立的自动控制专业。2001年9月,以自动化系为主体,与校内相近专业进行调整组合,改建为自动化工程学院。</h3><h3>学院目前主要从事现代测试与控制技术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专业覆盖“仪器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等三个一级学科。设有“仪器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测试计量技术与仪器”、“检测技术与自动化化装置”等两个博士点学科,“测试计量技术与仪器”、“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等五个硕士点学科,以及“测控技术与仪器”、“自动化”、“电力系统自动化”、“环境工程”等四个本科专业,其中“自动化”和“测控技术及仪器”专业被评为四川省品牌专业,“测控技术及仪器”专业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h3> <h3>电子科技大学机械电子工程学院:</h3><h3>机械电子工程学院是电子科技大学八大工程学院之一。它的前身是建于1964年的电子机械系,2001年成立学院。</h3><h3>学院设有机械工程系、工业工程系、电力电子工程系、工程训练中心、教学实验中心、可靠性设计与故障诊断技术研究所、机电精密测试及自动控制研究所、微纳机电系统研究所、先进制造技术研究所、智能系统与软件工程研究所、数字化设计研究所,建有“智能机械系统”信产部重点实验室和“智能机电系统与工程信息化”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经过40余年的发展,学院拥有“机械电子工程”博士学位授位权,“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电子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精密仪器及机械”、“电力电子技术”工学硕士学位授位权,“机械工程”、“工业工程”、“软件工程”工程硕士学位授位权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电一体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工业工程”三个本科专业。</h3> <h3>电子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h3><h3>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学科基础是在1980年,在原无线电系(现通信学院)建立的“生物电子学”研究室,且在1980年就招收了相应方向的研究生。学院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设立于1986年,是我国较早设立的该交叉学科之一。1993年该专业获得“生物电子学”硕士点,1995年成为四川省重点学科,1997年“生物电子学”硕士点调整为“生物医学工程”硕士点,2000年,该学科专业获准建立“四川省网络化医学仪器人才培养基地”、同时获得“生物医学工程”一级学科博士授位权;2001年,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正式成立;2007年,“生物医学工程”成为四川省特色专业,同时获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批准,建立了“生物医学工程”博士后流动站。</h3> <h3>电子科技大学数学科学学院:</h3><h3>数学科学学院现有数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及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涵盖基础数学、计算数学、应用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运筹学与控制论五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为四川省重点一级学科。数学学科2013年和2014年连续两年进入上海交通大学“世界大学学术排名”数学学科世界两百强,两年排名都是并列第151名。学院拥有国家工科数学课程教学基地,该基地被教育部评为优秀国家教学基地。</h3><h3>设有应用数学系、信息与计算科学系、工科数学部、计算科学研究所、数学实验中心、数学建模人才培养中心、ACM程序设计人才培养中心。</h3> <h3>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h3><h3>经济与管理学院前身系1982年建立的管理工程系,2007年12月更名为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学院拥有管理科学与工程、企业管理、新兴技术管理、信息管理与电子商务、金融工程等五个博士点,管理科学与工程、企业管理、数量经济学、信息管理与电子商务、新兴技术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金融学、区域经济学、金融工程等九个硕士点。学院拥有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工商管理硕士(MBA)和项目管理工程硕士(MPM)等专业学位的硕士授予权。开办有国际合作教育项目国际工商管理硕士(IMBA)和工商管理博士(DBA)。</h3> <h3>电子科技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h3><h3>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原人文社科学院)始建于1993年,已形成博士、硕士、本科、专科多层次的学科结构和办学体系。学院现拥有2个博士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7个硕士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行政管理、应用心理学、宪法与行政法学、国际政治、传播学)、MPA专业硕士及行政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法学3个本科专业。是成长于理工科学校的特色文科学院。</h3><h3>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历史悠久,早在1956年电子科技大学(原名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建校之际,就成立了该院最早的前身――马列教研室,并于1978年了四川及电子部系统第一个马列主义师资班;1984年,人文社科系成立;1993年,成立了人文社科学院,是电子科技大学最早一批撤系建院的单位,也是全国同类高校中首批成立的人文学院;2006年,基于学校、学院的发展要求,该院正式更名为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h3> <h3>电子科技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h3><h3>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于2011年6月,是电子科技大学为适应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科学技术发展战略需要,进一步优化学科结构,拓展新学科而建立的从事电能源科学技术高端研究和人才培养的新学院。</h3><h3>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依托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电力系统广域测量与控制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省部级重点实验室,集中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工程学院、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院、光电信息学院和电子工程学院中长期从事电能源领域研究的中坚力量,致力于解决电能源短缺和电能源利用中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h3><h3>学院充分发挥交叉学科优势,在智能电网、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功率电子学、微波输能等研究方向承担了一大批国家、省部委的重大科研项目,已逐步形成涉及电能源科学与技术“材料—器件—系统—应用”各环节的高水平科学研究体系,在电力系统广域测量与控制、太阳能电池、电力电子应用、新能源汽车等相关研究领域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科技项目资助达100多项,累计申请专利120多项,发表论文200余篇,一批重要的科研成果已经直接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中。</h3> <h3>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h3><h3>外国语学院由原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外文系(始建于1984年)、后经2001年扩建为外语学院而成。学院现下设英文系、日文系、大学外语部等3个教学单位和语言培训中心、TOEFL考试中心、英语语言文学研究中心、多媒体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和对外服务机构。学院师资力量雄厚,办学体系完备。学院拥有2个硕士点,招收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英美文学、英美现当代文学理论、翻译与跨文化研究、对外汉语教学等方向的硕士研究生;拥有英语、日本2个本科专业。</h3> <h3>电子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h3><h3>成立于2012年1月,是电子科技大学较为年轻的学院,新学院的成立充分体现了学校进行学科拓展的战略思想。学院希望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发扬电子科大的优良传统,将资源与环境学院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学院。</h3><h3>通过前期论证,资源与环境学院拟定了四个学科方向:遥感科学与技术、地理信息科学、资源探测与信息技术、环境科学与技术。</h3><h3>遥感科学与技术方面,将开展遥感理论建模与反演、遥感信息获取与处理等方面的研究,争取在微波遥感与光学遥感协同方面做出特色。</h3><h3>地理信息科学方面,将主要从事GIS理论与方法、空间数据挖掘与信息共享等方面的研究,希望在地理空间认知与时空数据挖掘方面做出特色。</h3><h3>资源探测与信息技术方面,将开展油气资源探测、电磁测井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希望在电磁测井与油气勘探信号处理方面做出特色。</h3><h3>环境科学与技术方面,将开展地球环境科学、数字环保技术等方面的研究,结合西部特色及天府新区发展的新机遇,在数字环保方面做出特色,并在电磁环境方面寻找突破点。</h3><h3>在学科平台规划方面,2012年拟建成两个校级学科平台、一个联合中心,为科学研究提供支撑。近年将结合西部特点,申报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及教育部重点实验室。</h3> <h3>电子科技大学航空航天学院:</h3><h3>航空航天学院,2012年5月11日正式挂牌成立,学院在2006年成立的电子科技大学空天科学技术研究院基础上筹建。学院聘请了20余位航空航天领域杰出专家担任兼职教授,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中国工程院院士3名。学校任命秦开宇为院长、刘强为学院党委书记、李辉为副院长。汪劲松校长为新成立的航空航天学院授牌。</h3><h3>该学院2012年开始招收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专业(空天信息科学技术)本科生30名。专业实施小规模、高水平、开放式、中外合作的精英培养模式,每个学生全程配备“1+1”既“校内导师+校外行业领域顶尖专家”进行研究型教学,并制定“一对一”个性化培养方案。</h3><h3>在学科建设方面,学院将围绕“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努力构筑“空天电子信息系统及应用”学科平台,力争进入国家级创新平台建设计划;并拓展测控通信与导航控制、空天飞行器系统设计、人机工程与机器人、空间运行与交通管理技术等四个研究方向。同时,学院已向学校提交“临近空间信息技术”跨学科平台建设计划,并获得了学校的大力支持。</h3><h3>在科学研究方面,学院将以临近空间资源利用为牵引,以空间信息获取、传输、处理、应用和空天系统控制技术为主线,以信息科学技术为基础,围绕空间光通信技术等8个研究方向,以载人航天、无人飞行器和民用航空管理为切入点,进一步夯实以“863”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研究、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973”为代表的基础研究等4个任务体系,继续拓展任务渠道,落实科研项目计划。</h3> <h3>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h3><h3>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成立于2001年,是电子科技大学26个普通二级行政单位之一,是教育部和国家计委联合批准成立的全国首批35所示范性软件学院之一。</h3><h3>学院设有软件技术、大型主机、网络安全工程、信息工程、嵌入式系统、工业产品辅助设计及工程方向、数字动漫、信息获取与控制八个系,国家软件人才国际培训(成都)基地、IBM大型主机系统教育中心(成都)、对外合作科、中印教育中心等机构。</h3><h3>自建院以来,学院为国家和地方输送了四、五千名高级软件人才。学院本科设有软件工程专业,下设软件工程(软件技术)、软件工程(信息获取与控制)、软件工程(嵌入式系统)、软件工程(大型主机)、软件工程(网络安全工程)、软件工程(信息工程)、软件工程(工业产品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工程)等共计八个本科生培养方向;研究生设有软件工程专业,分别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和在职软件工程硕士。</h3> <h3>电子科技大学格拉斯哥学院:</h3><h3>2013年1月5日成立电子科技大学格拉斯哥学院,旨在实施电子科技大学-格拉斯哥大学合作办学项目(UESTC-UoGJEP)。 2012年10月电子科技大学-格拉斯哥大学合作办学项目通过了教育部的批准。该项目的培养模式是“4+0”模式,即全程培养在我校,双注册、双学士文凭。全英文授课,采用格大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和质量体系。2013年将在一本计划内招收理科生120人。对应电子科技大学的专业为电子信息工程,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的专业为ElectronicsandElectricalEngineering。每人学费每年6万元人民币。</h3><h3>格拉斯哥大学成立于1451年,是英语国家中历史最悠久的四大高等学府之一,以其开创性的成就享誉全球。格拉斯哥大学是国际大学组织Universitas 21的缔造者之一,也是英国“常春藤联盟”——罗素集团的发起者。名列QS世界大学2012-2013年排名第54位。格拉斯哥大学培养了一大批为人类做出杰出贡献的知名人物,如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热力学绝对温标的创建者开尔文、工业革命之父詹姆斯·瓦特和电视机发明人约翰·贝尔德等,另外还产生了7位诺贝尔奖获得者。</h3> <h3>航拍电子科大清水河校园中心区域</h3> <h3>航拍电子科大成都学院</h3> <h3>电子科技大学设有沙河、清水河、九里堤三个校区,占地面积5000余亩,校园学校环境优美,绿树成荫,湖水悠悠,银杏成海,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场所。</h3> <h3>“求实求真,大气大为。”在电子科技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言荣看来,学校之所以能够取得这些显著的成绩,根源在于电子科技大学的创新使命感:“60年来办学形成了两个好传统,那就是始终追求学术、崇尚学术,以学术为先、以学术为大;始终牢记创新使命,以振兴民族电子信息产业为己任”。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加强基础研究,攻克关键技术瓶颈,承担起科技创新的时代使命,做中国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的引领者。”这是每一个“成电人”的执着追求。
60年薪火相传。一个甲子沉淀下来的优秀办学传统与宝贵精神财富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成电人攻坚克难、勇往直前。60年华诞不仅是一座发展的里程碑,更是一个新的开始!期望母校的未来更加辉煌,引领时代的脚步,走向世界、走向美好的未来! <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