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我的母亲有多好……

一枝独秀

<h3> 我的母亲在一年半前去世了,去世时65岁。当我参加完葬礼,从老家回到北京时,我婆婆为我做了一桌菜。可我端起饭碗时,大颗大颗的泪珠却掉到了碗里。我婆婆安慰我说:“父母老了,总有一天会走的。六十多了,要走也可以走了,你看开点,多吃些,不把身体搞垮了。”我听了,哭得更伤心了。</h3> <h3>  接下来的一个月里,我总是避免不了伤感和心痛。母亲的音容笑貌一直在我眼前浮现,我始终不能接受她离开的事实。我想拿起笔写点什么,来渲泄心中的情感。可思绪还未打开,早已哽咽了。我眼睛患有结膜炎,哭多了会发红,所以我不得不中止了用文字追思母亲的行动。</h3> <h3>  今天,借着"美篇"这个平台,我只想平静地追忆我的母亲,只想无比骄傲地对所有人说:你不知道,我的母亲有多好……</h3> <h3> 她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大字不识,但却有远见。我们三兄妹都是七零后出生的。那个时候,农村孩子不流行读书,只流行学技术或到南方打工挣钱。我们村里的男孩子大多小学或初中毕业后便相继辍学了。女孩子,基本上小学毕不了业的。而只有我们的父母,仍然坚持含辛茹苦供我们读书。如今,我们能靠知识吃饭,怎能不感谢父母?尤其要感谢我的母亲,因为她是家里的主心骨,里里外外一把手,父亲都听她的。</h3><div><br></div> <h3>   她是一个勤劳的人,她的口头禅就是:人没有做事做死的,经常活动的人,身体好。从我有记忆起,母亲便是辛辛苦苦的劳动者的形象。她跟一般的劳动者不一样,她特别拼命。忘不了那个酷暑天她喷完农药后回到堂屋晕倒的情形,忘不了那个月黑风高的夜晚父母用船运回水稻而后她连夜挑担子的情形,更忘不了在寒冷的冬天里她弯腰屈膝地为他人磨豆腐的情形……这一切,都仿佛发生在昨天。正是因为母亲的勤劳,我们的庄稼地长势最好,菜园子的菜最水灵,白花花的棉花总是卖一等价格……所以现在,虽然母亲离开了,但我们都还记得她的教导:到哪里工作,都不要把力气看得太珍贵,要多干活,哪个领导都喜欢勤快人!</h3><div><br></div> <h3> 她是一个能干的人。做农活的好手,做小买卖的好脑子,做厨子的好舌头。现在单说她的好厨艺吧!作为一位民间厨子,她厨艺好,口碑好,远近闻名。每到年底,许多人都提着礼品慕名而来请她。只要抽得开身,她都会帮忙,当然别人也会付工资(不多,两天三百)。不过,有的富人家客席多,硬要多给,母亲也会拒收。村里有个叫红平的,儿子周岁那天,母亲忙了一整天,却拒收工钱。看着母亲满脸的疲惫,听着她喉咙里发出的咳咳声,我心疼地责怪她:“都六十几岁的人了,服老吧,以后别帮别人下厨了!都累死了,还不收工钱,您做慈善呀?”母亲微微一笑:“红平是个可怜人,帮帮他……”那一刻,我受到很大的触动:母亲是个普通的农村妇女,自己并不富裕,却能心系有困难的人,并能力所能及地帮助别人,真的让我敬佩。</h3> <h3> 提起她的善良,还有一件小事让我刻骨铭心。那年我大约十一二岁,我们兄妹三人都快开学了,家中经济困难,报名费还没筹齐。父亲有一辆打谷机,日夜为村里人打谷子,挣个辛苦钱。由于父亲有技术,生意还不错。几天后,贺家湾的一男子也买了一辆打谷机,开始营业。可这个男子不懂技术,一天下来,稻穗堵塞了机器,电机也出了故障。我心想:谁叫他跟我们家抢生意呢?活该。可当天晚上,父亲一回家,母亲便叫父亲去给贺家人修机器。我不解,说:“独家经营,挣钱更多,干嘛去修?”母亲又是一笑:“帮帮别人呀!这世界上的钱,一个人又挣不完?”我的心又被触动了!</h3> <h3>  她还是一个节俭的人。她不讲究吃,不讲究穿,不讲究享受。近些年,随着农村人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村的许多人家里都盖了楼房,老人们多数都跟着儿孙住进了高楼大厦。就说我们这个付家台吧!以前十户人家,现在有九户都乔迁新居了,只剩父亲和母亲在这个孤台持守。周围人都劝母亲:“你们俩老也搬过去,那边热闹,儿女们又不是闹得不好?”母亲毫不心动,说老台住着清静。其实,我心里知道:母亲向来节俭,她觉得她和父亲这么大年纪了,又还能活几年呢?儿女们也都在外面安家置房,何必还要花这个冤枉钱?不值当!所以,不管谁给母亲做盖房的思想工作,她都是“油盐不进”。我们三兄妹知道母亲执拗,也改变不了她的俭朴思想,便也由着她,心想老人家顺心便好。</h3><h3> </h3> <h3>  不过,说起父母住的这老屋,年头真不短,好像我四五岁时盖的,至今也快四十年了。四十年的风风雨雨,像把无情的刀,摧毁了父母的青春容颜,也使老屋不可逆转地迎来了它的风烛残年。记得有年夏天骤降瓢泼大雨,堂屋和厨房多处漏雨,屋子里瞬间像个水帘洞。母亲连忙将家里所有的盆和桶都拿出来接雨。雨滴落下来,发出乒乒乓乓的声音,真有些“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意境。“天啦!这么多漏子,怎么住人?”我感叹道。母亲笑了笑,若无其事地说:“以前雨下得小,都没事,没想到今儿的雨这么大。以后叫人把瓦条换了,房顶修补一下,住十年没问题,你放心。”我没有应声,看着在“水帘洞”忙碌的父母,心里直感慨老人家的节俭。</h3> <h3>  这是夏天老屋的一个片断,也许你会觉就像大导演刻意编排的电影镜头。其实,我想告诉你,更震撼的场面,发生在冬季!有一天早晨起床时,我发现下大雪了,最“惊艳”的倒不是门外那铺天盖地的雪景,而是堂屋内这一片银色的世界:太壮观了,好像地上铺着的白地毯,更像冬雪覆盖的长白山天池。雪足有半尺深,踩在上面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母亲不在家,天亮时便去磨豆腐了。我便拿起大铁锹开始铲雪、清理现场……</h3> <h3>  这就是父母亲的居住条件:不仅简陋、偏僻、破旧,而且危险重重。近年来,在老屋中上演的危险故事不胜枚举:老屋进贼、毒蛇咬母、蜈蚣上床和睡梦中的浓烟……桩桩件件,都惊心动魄,这里不赘述。总之,作为儿女的我们,看着父母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真心痛,也真担心。可是,我们就是说服不了执拗的母亲,改变化不了她顽固不化的简朴思想。</h3><h3><br></h3><h3> (😥如果我们能早料到母亲会在这千疮百孔的老屋中病倒、在这远离人烟的老屋中因得不到及时的救助而意外死去,说什么都不会同意父母亲单独在这里住着。天意弄人,一切都已无可挽回,只留下我们无尽的悔恨与哀思……😥)</h3> <h3>  她就是这样一个节俭的人,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在短暂的几十年中,她用勤勤恳恳的劳动为子女们创造了安稳的生活,用兢兢业业的态度为整个家庭奉献了最美好的青春和生命。</h3> <h3> 所以,她更是一个甘于奉献、无怨无悔的人。“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是她一生的写照。</h3> <h3> 你不知道,我的母亲有多好……勤劳、节俭、聪慧、能干、无私、伟大……她是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但她身上却折射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她当之无愧地是世界上最美的母亲!</h3> <h3> 母亲再好,还是走了,留下父亲。</h3><h3> 父亲再坚强,还是哭了,伤不起!</h3> <h3>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希望天下的儿女们都能好好珍惜父母爱、回报父母情!祝天下的父母幸福安康!</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