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题记:每次外出旅游除了照相外,还拍了视频,老伴常说有什么用?现在把它们找出来编入老美篇,以(2.0)版本重新发表。 2022.7.19.</p> <h3> 我们结束了文莱的行程,搭机飞往印度尼西亚巴厘岛。</h3><h3> 巴厘岛是印尼13600多个岛屿中最耀眼的一个,位于印度洋赤道南8度(我们第一次到达南半球),爪哇岛东部。是印尼33个一级行政区(相当于我国的省)之一。面积5620平方公里。人口约315万;岛民是由多种南岛移民,在约公元前2500年史前时代混血而成。热带雨林气候,动植物种类丰富,花卉常开不败,称为花之岛。</h3> <h3> 我们一出巴厘岛机场,地接导游即率酒店服务员给每个人戴上芬芳的花环,隆重地欢迎我们。</h3> <h3> 旅游业是巴厘岛的支柱产业,每年创造的产值占印尼旅游业的近二分之一,占全国GDP的1~1.5%。</h3> <h3> 我们下榻沙努尔天堂酒店,而且在巴厘岛没有换过。这给每天出行,带来许多方便。</h3> <h3> 犹如东南亚其他国家的一些酒店一样,这家酒店的大堂是一个大凉棚。</h3> <h3> 沙努尔天堂酒店入住率高,有许多西方人。每个房间里电源插座既有美式的、又有欧式的。可见店方对各不同国家的来客,尽心提供方便。</h3> <h3> 酒店装修豪华,花饰设计细腻。</h3> <h3> 庭院是个满布热带植物的大花园。</h3> <h3> 鸡蛋花是这里的名花,可观赏、又可美容。</h3> <h3> 有些花朵是第一次看到,叫不出它的名字。</h3> <h3> 淡紫色的三角梅,也是第一次看到。</h3> <h3> 当然天堂鸟花是少不了的。</h3> <h3> 热带酒店,游泳池更是少不了。</h3> <h3> 不能放过游泳的机会了。记得上次还是几年前,在泰国普吉岛礁湖艇俱乐部酒店游泳池游的。</h3> <h3> 餐厅布置别具格调。</h3> <h3> 早餐水果品种多样,还有一些难得吃到的,如蛇果。</h3> <h3> 约10世纪时,印度文明影响全东南亚,经爪哇岛传入巴厘岛。推动形成巴厘文学、艺术、社会组织和政治的雏形。13世纪,信奉印度教的爪哇人开始统治巴厘岛。公元1515年伊斯兰教传入爪哇,促使大批印度教僧侣、贵族、军人、工匠和艺术家逃亡巴厘,造成16世纪巴厘的黄金时代。</h3><div> 1908年,荷兰占领印尼及巴厘岛,当时的贵族几次为尊严而集体自杀,荷兰人统治巴厘34年。二战时,日本又占据了3年。</div><div> 1949年,在联合国干预下,荷兰退出印尼,巴厘岛成为独立的印尼的一个省。</div> <h3> 乌布王宫坐落在岛上艺术重镇——乌布市里,始建于16世纪。是有60间房的建筑群。</h3><h3> 这是进入院门内的正门。</h3> <h3> 院门内两侧,左右各有一只凉亭。木板铺地,人们脱鞋上去,可坐、可睡、可舞蹈……。一般民居院内,也有凉亭,规模小点。地接导游阿健(当地华人)把它称为“发呆亭”!想不到“发呆”现在竟成了一种休闲方式。</h3> <h3> 王宫内到处是精致细腻的手工石雕,有的地方用金箔镶贴。</h3> <h3> 照壁后又一个“发呆亭”。</h3> <h3> 再进去是王宫仪仗贮存厅,檐口木雕是贴金的,有王家气派。</h3> <h3> 里面存方了国王出行时用的轿子、伞盖、旗子等仪仗物品。</h3> <h3> 王宫里现在还居住着王族的后裔,他们和平民一样,需要自食其力谋生。他们的住所是不对游客开放的。</h3> <h3> 石雕像形象夸张,是另类的卡通。</h3> <h3> 这个石雕是变形的鸟:无喙有牙,四腿五趾。只有翅膀证明它是鸟。</h3><h3> 它难道是古印度神话中的巨鸟吗?</h3> <h3> 迦楼罗又译作伽鲁德(Garuda),是古印度神话传说中记载的一种巨型神鸟。在印度教中是三大主神之一毗湿奴的坐骑,它专食龙族——那迦(Naga)蛇族。</h3> <h3> 印度教原来是婆罗门教,是古印度宗教、哲学、文化、习俗和社会组织的综合。起源于灵魂不死、轮回转世之说。尊牛为神。</h3><h3> 吠陀时代晚期(约公元前600年)之前,婆罗门教的万神殿由三位一体的毗湿奴、湿婆和梵天统治。湿婆最受崇拜。</h3><h3> 印度教是于2世纪左右,综合各宗教、主要是婆罗门教产生的新教。由于它维护种姓制度,得到当时社会上层的支持。仍信仰梵,赞成并发挥造业、果报和轮回的观点。</h3><h3> 印度教也信仰多神。认为三主神中,梵天是创造之神,毗湿奴是维持之神,湿婆是破坏之神。并建立起僧团和寺庙。</h3> <h3> 印度种姓制度把人分为四个等级,分别对地位、权利、职业、义务等方面作严格规定。</h3><h3> 以僧侣贵族为主的第一等级婆罗门,拥有解释宗教经典和祭祀的特权。</h3><h3> 以军事、行政贵族为主的第二等级刹帝利,拥有征收赋税的特权。(佛祖释迦摩尼就出生在该等级家庭。)</h3><h3> 雅利安人自由民是第三等级吠舍,从事农、牧、渔、猎等,须以布施和纳税来供养前两等级。</h3><h3> 被征服的土著是第四等级首陀罗,只能从事农、牧、渔、猎及其他低贱职业。</h3><h3> 在四个等级外,还有贱民阶层(或称不可接触者),他们只能从事收尸、殡葬职业。</h3><h3> 还规定:各等级世袭;实行同等级通婚;严禁低等级男与高等级女结婚;首陀罗无参加宗教活动的权利。</h3><h3> 该制度到2014年才废止。</h3> <h3> 迦楼罗以人面鸟身、鸟面人身或全鸟形象出现。按《妙法莲华经》等佛经说法,是护持佛的天龙八部之一;也是观世音化身之一。</h3><div> 在东南亚,它是忠心的象征。在印尼国徽中,它以全鸟形象加入。</div> <h3> 我国先民将伽鲁德与大鹏形象混肴后,诞生了大鹏金翅鸟。</h3> <h3> 现代考古发现,唐代南诏国《南诏德化碑》的用语,多处反映受印度教影响。</h3><div> 1978年,在云南大理崇圣寺三塔大规模维修中,在主塔——千寻塔的塔顶,发现了银鎏金镶珠金翅鸟。民间将它称为“龙畏鹏”,以龙为食,把在洱海内兴风作浪的恶龙吃掉,保一方平安。</div><div> 这反映了印度教、佛教文化的民族化和地域化。</div> <h3> 我们在很多民居门前,发现插有高高的象鞭子一样的东西,问阿健是什么。阿健回答说是前不久过大节时,供奉的草龙。龙头朝下,上面挂下来的是龙尾。</h3><div> 回来查了资料,这个大节是印度教的“春节”——好利节,时间是公历2~3月间的望日。</div><div> 王宫当然也要供草龙。</div> <h3> 王宫外马路对面就是乌布传统市场。</h3> <h3> 确切讲是小商品市场,主打的是旅游商品。还有日用品。</h3> <h3> 逛完乌布市,午餐安排的是在田园景观餐厅吃竹筒活鱼和竹筒鸡。领略了印尼的农家乐。</h3> <h3> 餐厅四周,满眼都是稻田、浓荫和硕果累累的树木。</h3> <h3> 这里实行分餐制,犹如日本的“定食”,每人一盘饭菜。味道没给我留下深刻印象。</h3> <h3> 根据行程安排,刚吃过饭,又到乌布峡谷喝下午茶。</h3> <h3> Indus餐厅的观景平台紧靠峡谷。</h3> <h3> 向下望去,深不可测。峡谷全被绿树覆盖。</h3> <h3> 我们点了红茶。蛋糕做得不算精美,味道一般。</h3> <h3> 值得品味的是热带美景!</h3> <h3> 餐厅院内栽种的植物也值得观赏。</h3> <h3> 石雕像又增添了活泼的气氛。</h3> <h3> 金巴兰海滩以浪漫的日落著称于世。但是因为游客太多,堵车了好长时间,赶到这里,太阳已落下,仅存余晖。</h3> <h3> 欣赏它的黄昏景致吧。</h3> <h3> 好在华灯初上,另有一恭。</h3> <h3> 晚饭的酒店,餐后有地方歌舞表演助兴。</h3> <h3> 我们入住的酒店在沙努尔海滩附近,每天清早总被旁边教堂的早祷吵醒。</h3><h3> 今天一天是自由活动,准备去海滩游玩,先到隔壁教堂看看。</h3><h3> 教友以妇女和儿童为主,以装束和早祷时间来推,应该是伊斯兰教。</h3> <h3> 她们也玩手机——高科技产品曾被保守的阿訇称为“魔鬼的艺术”。</h3> <h3> 一路上雕像、门楼、草龙随处可见。</h3> <h3> 沙努尔海滩东南面就是印度洋,海水比天空还蓝。</h3> <h3> 这里是天然游泳场,泳客中孩子占多数。</h3> <h3> 垂钓者也不少。</h3> <h3> 蓝天、碧水、白浪和绿荫组成缤纷的景色。</h3> <h3> 汽艇把深海泳客、划水或冲浪者带到外海。</h3> <h3> 我们向垂钓者借来鱼竿,装模作样照个像。</h3> <h3> 午饭在海滩附近的小饭馆里吃盖浇饭,分量足。</h3> <h3> 海神庙是巴厘岛最著名的寺庙,位于西海岸。这里海边悬崖陡峭,伸出的小半岛,被汹涌的海浪掏出天生桥。</h3> <h3> 白浪卷起千堆雪。</h3> <h3> 巨浪碰击悬崖。</h3> <h3> 海湾有聚集波涛能量的作用,宛如杭州湾造成钱塘潮。</h3> <h3> 惊涛拍岸。</h3> <h3> 又一大浪打来,人只能躲远远的。</h3> <h3> 海神庙始建于16世纪,坐落在海边一块巨大的岩石上。涨潮时被海水包围,寺庙与陆地隔绝;退潮时,人才可以上岛去庙里。传说海神以其神威,护佑周围居民免受海水侵虐。</h3> <h3> 又传说,寺庙建成时忽逢巨浪,殿宇岌岌可危。和尚(印度教僧人称和尚吗?)解下身上腰带抛入海中,腰带化为两条海蛇。它们镇住了风浪,从此海蛇成为寺庙的守护神。</h3> <h3> 看来海蛇还是一公一母,被塑造成龙的形象;面前有一黄一白伞盖,享受王家礼遇。</h3> <h3> 今天大潮,不能上岛,只能远眺。</h3> <h3> 人的塑像比较写实,面容生动。</h3> <h3> 这个塑像身材婀娜多姿。</h3> <h3> 行程中有一项是到海豚湾水上活动中心,自选参加付费水上运动。</h3> <h3> 项目品种很多,有快艇、帆船、滑翔伞等,任意选。</h3> <h3> 我们年龄大的游客在凉棚里等待参加活动的年轻旅友回来,赏赏海景,吹吹凉风,甚感惬意!</h3> <h3> 接下来,我们乘坐快艇到海上动物园——远离岸边的网箱群。</h3> <h3> 喂喂圈养的鲨鱼,看看不会动弹的海星。</h3> <h3> 最有意义的活动是海马放生。活体海马第一次看到,它的鳍扇动频率很快,但游动的速度很慢——鳍太小了。</h3> <h3> 你自由了,请投向大海的怀抱!</h3> <h3> 巴厘岛最后的行程是参观库塔洋人街。它并非是洋人在此开店的街,而是洋人到此游览的街。</h3> <h3> 这里有大型购物中心,里面有众多各种店铺。</h3> <h3> 它的后门外是库塔海滩,夜景真是很好。</h3> <h3> 晚上观看海浪,别有滋味。</h3> <h3> 清早,我们搭机离开巴厘岛。</h3> <h3> 航班越过海拔3142米的阿贡火山口。再见吧,世界的“肚脐”!</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