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马观花游欧洲~火热西班牙与古朴葡萄牙

老头儿

<h3>从法国图卢兹继续南下,穿过比利牛斯山脉,我们就进入了位于伊比利亚半岛上的西班牙,开始了一次名为“艺术之旅”的西葡旅行。</h3><h3><br></h3><h3>(十一个小专题:上篇 火热西班牙:一、巴塞罗那的主题~流浪;二、鬼才建筑师~高迪;三、风情万种~弗拉门戈;四、马德里~一座多彩的历史名城;五、Tapas、海鲜饭和火腿~不一样的异国美食;六、托雷多~优雅的古都;七、萨拉戈萨~因戈雅而生辉;八、圣塞巴斯蒂安~法国人的后花园。下篇:古朴葡萄牙:九、里斯本~曾经的帝都;十、罗卡角~欧亚大陆的天涯海角;十一、辛特拉~一座童话般的小城)<br></h3> <h1><b><br></b></h1><h1><b>上篇 火热西班牙</b><br></h1><h1><b><br></b></h1><h3>无论是国土面积、人口,还是经济规模,西班牙在欧洲也算得上是一个大国。西班牙历史,特别是近代历史可以这样简单的概括如下:</h3> <p style="text-align: left;">1492年,在卡斯蒂利亚王国和阿拉贡王国联合的基础上成立了西班牙王国。同年,哥伦布首次扬帆出海寻找新大陆,揭开了西班牙帝国兴盛的序幕。18世纪,西班牙又开始了一个新的王朝——波旁王朝,由法国太阳王路易十四的孙子开始统治这个国家。18世纪和19世纪之交的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在全欧洲引起了混乱,法国最终占据了欧洲大陆包括西班牙的大部分区域,这又引发了一场成功的、但又是毁灭性的独立战争,这场战争最终拖垮了西班牙,造成的政权空缺又引起了西班牙美洲大陆殖民地的相继独立,西班牙逐渐退出了一流大国的行列。</h3><p style="text-align: left;"><br></h3><h3>我们游览的第一站是巴塞罗那。<br></h3><h3></h3><h3></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 兰布拉斯大街是她的正式名字,但大多数人记住的却是她的另一个名字:流浪者大街</b></h3><h3><b><br></b></h3> <h1><b>一、巴塞罗那的主题~流浪</b></h1><h1><br></h1><h3>余秋雨先生曾这样描述巴塞罗那:“每一座城市都会有一个主题,往往用一条中心大街来表现。是尊古?是创新?是倚山?是凭海?是厚土?是广交?……巴塞罗那的主题很明确,是流浪。”</h3> <h3>兰布拉斯大街是巴塞罗那的灵魂,用英国作家毛姆的话来说,它是世界上最美的街道。也有人将它比做是西班牙的“香榭丽舍大街”。在鲜花市场和各种古典建筑的陪衬下,这条大街的主题就是来自世界各地的自由艺人、流浪艺术家在这里卖艺卖物,真的是让人大开眼界。</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 和平门广场上的哥伦布纪念碑</b></h3><h3><b><br></b></h3> <h3>兰布拉斯大街东端直通地中海,海边的和平门广场中央矗立着高达60米的哥伦布纪念碑是用来纪念1492年哥伦布第一次从美洲探险凯旋归来的,它表达着西班牙人对这位发现美洲大陆航海家的尊崇。可以这样说,是哥伦布开启了西班牙的黄金时代,拉开了西班牙对南美殖民统治的序幕,奠定了西班牙帝国大厦的基础。今天,大批的南美移民操着西班牙语又回到了他们祖先的老家,历史好似开始了一个新的轮回。</h3><h3><br></h3><h3>哥伦布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流浪者,为了争取海上的流浪他先在各国之间流浪,直到他在这里得到费迪南国王特别是伊莎贝尔王后的资助,才开始了远航。不过,这么有远见的国王和王后的雕像却被安放在了纪念柱子的底部、哥伦布的脚下,我们确实有点儿理解不了。巴塞罗那是第一个听到哥伦布正式宣布发现新大陆和描绘奇异新世界的地方。但不知道为什么,这座纪念碑顶部的哥伦布手指并没有指向他发现的美洲大陆而是指向了非洲北部的阿尔及利亚方向。</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 流浪者大街上的真人雕塑艺术家</b></h3><h3><b><br></b></h3> <h3>在流浪者大街的不同路段有许多流浪画家在为游客作画,或者是真人雕塑艺术家在表演。他们一丝不苟地化妆、认认真真地装扮、一动不动地造型,确实令人肃然起敬。这种真人雕塑表演欧洲不少城市都有,但像巴塞罗那这样集中、这么多的,不多见。</h3> <h3>有些游客想沾点儿小便宜,站在“雕像”旁边拍照,故意不与他接触,以为可以不付钱。但快门一响或闪光灯一亮,“雕像”立马警觉,手向地上的装钱容器一指,众目睽睽之下,没有几个人好意思“逃票”了。</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位于流浪者大街边上的皇家广场精致典雅</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h3><h3>流浪者大街的这个地方有一个蜡像馆,我们在这周围走过几个来回,竟然以为坐在车上的女郎是一个真人在招徕游客,她总是这样一动不动引起了我们的疑虑,仔细一看,原来是一尊蜡像,太逼真了!</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 你能看出坐在人力车里边的女郎是蜡像吗?</b><br></h3><h3><b><br></b></h3> <h1><b>二、鬼才建筑师~高迪</b></h1><h1><b><br></b></h1><h3>说到我们非常向往去巴塞罗那旅游的理由,不得不说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高迪和他那些惊世骇俗的建筑。之前,我对高迪基本无知,一个偶然的机缘,我看到了有关高迪建造圣家族大教堂的故事,结果马上产生了去看一看的强烈冲动。</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 安东尼奥•高迪(1852~1926)</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这张照片是</b><b>1878年,高迪26岁时拍摄的</b></h3><h3><br></h3> <h3>作为一个建筑师高迪在1883年接手圣家族大教堂工程时刚刚31岁,谁也没想到,这一干就是44年,而且只造成了计划的三个立面中的一个立面~诞生立面。实际上诞生立面的四个钟楼是在他因车祸去世四年之后~1930年才彻底完工的。</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 圣家族大教堂的诞生立面是由高迪主持建造的。就在它即将大功告成的前夕,高迪却因车祸不幸罹难</b></h3><h3><b><br></b></h3> <h3>按照高迪的规划和基督教的传统,圣家族大教堂将建有三个拱形立面:一个是诞生立面,朝向东方;一个是受难立面,朝向西方;一个是荣耀立面,朝向南方。半圆形后殿的对立面则朝向北方。</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 圣家族大教堂受难立面是1977年完工的,距高迪建造的诞生立面完工过去了整整47年</b></h3><h3><b><br></b></h3> <h3>受难立面的四座高塔专门展示了雅各等四名圣徒。一百多个雕塑则描绘了基督的受难和死亡。</h3><h3><br></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诞生立面有三扇门:信仰之门、感恩之门、希望之门,展现了与耶稣降生有关的情景。</h3><h3 style="text-align: left;"><b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 诞生立面细节:圣母加冕位于感恩之门顶部</b><br></h3><h3><b><br></b></h3> <h3>高迪建造圣家族大教堂的经历极富传奇色彩:他终身未婚;虽为西班牙人,他却不会讲西班牙语,只会讲当地的加泰罗尼亚语,所以不得不雇佣会讲西班牙语的助手与他人沟通;在他生命最后的20多年中,他把自己关在圣家族大教堂内,吃住都在那里,全身心投入到这个作品中去;高迪遭遇车祸被路人送到了医院,抢救无效又被送进了停尸间,他的衣物间找不到任何有关他身份的记号,没人知道这个白胡子老头儿是谁,几天后,工地上终于发现找不到高迪了,大家才慌张起来,四处查访,结果是一声叹息。<br></h3><h3><b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 大教堂立面的山形墙上,高迪采用无花果、柿子、玉米穗、栗子等各种水果造型来进行装饰</b></h3><h3><b><br></b></h3> <h3>高迪是一个极其崇拜大自然的人,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身体的疾病帮助他培育起了这份情愫。高迪很小的时候就患有风湿病,行动不便,他不能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一个人静静地看着各种花草树木和小虫子,哪怕一只蜗牛出现在他的眼前,他也能静静地观察它一整天的时间。小时候的这段经历深深地影响了他的建筑作品,随处可见这种师承自然的风格。</h3><h3><b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 教堂的中央大殿是一片树形的石柱林,宛如一棵棵大树,在向生长的过程中,长出了分叉</b></h3><h3><b><br></b></h3> <h3>这个教堂从1882年动工到现在已经建造了135年,仍然没有完工。据说建设方争取到2026年,即高迪去世100年时全部建成。导游告诉我们,其实,巴塞罗那当局并不那么着急是有原因的,一是虽未建成,但大教堂已经是世界文化遗产了,不影响它的知名度,反而激起了人们一睹真容的好奇心(我们就是这样的心态);二是现在每年慕名来访的游客有300多万人,带来4000多万欧元的收入,而真正用于教堂建设的费用不过几百万欧元,着急干嘛?听起来蛮有道理。</h3> <h3>不仅仅是圣家族大教堂,在巴塞罗那,高迪的身影处处可见,照片上的这栋建筑就是著名的巴特罗之家,也是高迪老爷子的一个神来之笔。</h3><h3><br></h3><h3 style="text-align: left;">巴特罗之家是一栋外形标新立异的公寓楼,位于巴塞罗那市中心著名的不和谐街区。整栋楼的外墙面贴着彩色的马赛克、屋顶的样子酷似龙鳞,处处充满了魔幻色彩。</h3><h3><br></h3> <h3>这栋楼的外部装修是讲述了一个有关王子、公主和恶龙的童话故事。一个个阳台看上去就像骷髅头造型,整个建筑就如同一副被恶龙吃掉的人骨。内部则像是一个梦幻的宫殿,屋顶上可以看到琉璃瓦拼成的龙脊。当然,这种装修风格和实用性肯定是矛盾的,有些“中看不中用”的感觉,但是,每当遇到这种矛盾时,高迪总是要保留创造性,因为老爷子笃信:直线属于人类,而曲线属于上帝。</h3><h3><br></h3><h3>与巴特罗之家紧挨着的是另一位建筑大师的作品~阿马特耶之家。两个并肩而立的建筑,一个梦幻,一个端庄,似乎不和谐,但又很般配。<br></h3><h3><br></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h3><h3>米拉是巴塞罗那的一个富翁,他和妻子参观了巴特罗之家后羡慕不已,决定出钱造一座更加令人叹为观止的建筑,于是他找到了红极一时的建筑师高迪,请他来设计、建造,并答应给他充分的创作和行动自由,不过事后才发觉,他低估了高迪的疯狂程度。米拉之家里里外外都显得非常怪异,甚至有些荒诞不经。但高迪却认为,这是他建造过的最好房子,因为他认为,这是 “用自然主义手法在建筑上体现浪漫主义和反传统精神最有说服力的作品”。</h3><h3 style="text-align: left;"><br></h3><h3 style="text-align: left;">大约80年后,人们终于接受了这个疯狂的建筑,1984年,米拉之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文化遗产。</h3><div><br></div><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 高迪的米拉之家</b><br></h3><h3><b><br></b></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h3><h3>奎尔伯爵是巴塞罗那的一个地产商,也是高迪的保护人和同盟者,他不在意高迪那乖张古怪的脾气,反而认为,“正常人往往没有什么才气,而天才却常常像个疯子”。可惜,奎尔的这句话用在商业上就正好相反了。</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 奎尔公园正门</b><br></h3><h3><b><br></b></h3> <h3>1900年奎尔先生突发奇想,决定建造一座花园式城市,为此,他在巴塞罗那郊区买了一座光秃秃的山头,打算就在这里建设“奎尔公园”——巴塞罗那上流社会的富人居住区,高迪满腔热情地支持老朋友的这一计划。但他们俩谁也没考虑这个选址离市区太远,地势也太高了,对当时唯一的公共交通工具马车来说,这样的陡坡是上不去的。就是在今天,人们除了使用两部大型升降梯代步外,还得走很长一段陡峭的山路才能到达那里。难怪当时就有不少人认为,选择这样的地方建住宅区简直是发疯了。</h3><h3><b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 奎尔公园门口的小屋,原来是社区门卫室,</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现在是巴塞罗那历史博物馆的一部分</b></h3><h3><b><br></b></h3> <h3>但正是在奎尔公园这里,高迪成功地将大自然与建筑有机地结合成一个完美的整体。这里的一切~小桥、道路和镶嵌着彩色瓷片的长椅,都蜿蜒曲折,好像在漂荡流动,宛如诗一般的意境。作为居民休息场所的中央广场,建有柱廊。而百柱厅(实际上只有84根)其中的柱子没有一根是笔直的,就像森林中的树干那样自然而然。</h3><h3><br></h3> <h3>这里处处能带给人惊喜,整座公园就像一个童话世界,又像一件悬挂在空中的巨型艺术作品。</h3><h3><br></h3><h3>奎尔公园从建筑艺术上说是一个伟大的成就,但在商业上却是一大败笔(烂尾楼)。园内规划为私人住宅建筑用地的16块土地,仅售出了一块,还是高迪自己买下来的。原因很简单:巴塞罗那人不想天天翻山越岭,他们不是山羊!</h3><h3><br></h3> <h3>高迪一生的作品中,有17项被西班牙列为国家级文物,7项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没有高迪,巴塞罗那的魅力将失去色彩!</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 奎尔公园门口的这间小屋现在旅游品销售店</b></h3><h3><b><br></b></h3> <h1><b>三、风情万种~弗拉门戈</b></h1><h1><b><br></b></h1><h3>西班牙的一半风情,蕴藏在弗拉门戈之中。</h3><h3><br></h3><h3>弗拉门戈是西班牙的一种综合性艺术,它继承了吉普赛舞蹈的自由随性、融合了欧洲的高贵华丽以及美洲的热情奔放。弗拉门戈融舞蹈、歌唱、器乐于一体,已成为最具西班牙特色和代表性的艺术之一。<br></h3><h3><b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 谁能想到,就在这个不起眼的小巷老门里,</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演出着火热的西班牙弗拉门戈</b><br></h3><h3><b><br></b></h3> <h3>去看弗拉门戈那天的经历给我们留下了颇为深刻的记忆。由于一些岁数大的团员没有按时到达集合地点,导游小李只好指派来过巴塞罗那一回的一个女团友带着大家先去剧场。走着走着连带路的女士也疑惑起来:路名不错,门牌号码也逐渐接近,怎么还是这么安静?</h3><div><br></div><h3>当大家确认这个不起眼的小门就是我们观看弗拉门戈舞的剧场时,不禁失望起来:莫非等待我们的是一次低劣的花哨表演?</h3><div><br></div><h3>门口的侍者带着大家穿过一条略显拥挤的走廊转过一堵挡眼幕墙,呈现在眼前的景象让我们大吃一惊,一个可以容纳七八十人的场子里座无虚席,一门之外,竟毫无痕迹。</h3><h3><br></h3><h3>观众围着一张张桌子坐定,服务员给每人送上一杯桑格莉亚(一种用红酒、冰块、植物叶子和其它饮料混成的饮品,味道酸甜),每个人谈话声音都很小,桌上烛光微动,气氛有些神秘。</h3><h3><br></h3> <h3>前方的舞台灯光转亮,演出开始。舞台的后边坐着吉他手、鼓手、小提琴手和歌手。三名体态丰腴的女郎和一名个子不高的男子,在节奏强烈的音乐和歌者高亢歌声伴奏下,开始了他们疾如风暴的舞步。</h3><h3><br></h3><h3>舞台上参与弗拉门戈表演的每个人都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但那个坐在后排鼓手旁边只负责歌唱的女士,她高亢又略带沙哑、悲怆的声线让我至今难忘。</h3><h3><br></h3> <h3>弗拉门戈表演中给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片段是,一个女舞者,一手提起长裙一角,完全不看四周,低头敛目,另一只手臂和身体展动似飞鹤,如急风般旋转。就在人们怎么也想不到的瞬间,音乐、歌声、旋转嘎然而止,舞者提裙鹤立这时台下观众发出一片“Ole”之声。</h3><h3><br></h3><h3>弗拉门戈是一项需要观众情绪介入的表演,观众的喝彩是表演的一个组成部分,表演现场此起彼伏的“Ole”声是一大特点。“Ole”在西班牙语中是“兴奋、快乐、开心”的意思,是对表演者的鼓励以及对表演者情感上的支持,它也是表演者在观众那里获得的应和。</h3><h3><br></h3> <h3>表演的高潮来自这位高挑瘦削的男舞者。当其它男女舞者退下后,只见他一脸愁楚,一出场就把自己的脚步加速成夏季的雨点,稍长的卷发有节奏的飘动着。他下肢如此剧烈地舞动而上身没有半点摇晃。</h3><h3><br></h3><h3>他独舞的时间很长,像是在述说一个故事,可惜我们看不懂。</h3> <h3>巴塞罗那的另一个热点当然是足球。看过弗拉门戈,我似乎突然领悟了西班牙足球成功的秘籍,就像巴西的桑巴足球,一个弗拉门戈跳的如此动感的国度,足球怎么会不受到浸染呢?</h3><h3><br></h3><h3>尽管时间不充裕,我们还是去参观了一下巴萨俱乐部的博物馆,看看科曼、克鲁伊夫,还有梅西他们获得欧冠时的全家福并给小儿子买了一个球队的围巾,他是球迷。</h3><h3><b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 再见,巴塞罗那</b></h3><h3><b><br></b></h3> <h1><b>四、马德里~一座多彩的历史名城</b></h1><h1><br></h1><h3>熊抱树是马德里的标志,而关于马德里这个名字由来的各种说法中,有一种传说倒是很有意思:古时候马德里这里有大量的熊出没。有一天,一对小朋友在玩捉迷藏走远了,妈妈担心孩子的安全就去找他们,一只熊悄悄地跟在了她的身后。小朋友看到后大叫“妈妈,快跑,妈妈,快跑”,他希望妈妈赶快离开这个危险的地方。勇敢男孩儿的故事就此在人们中间中传说。西班牙语里“妈妈快跑”就是Madre Id, 连写就是Madrid, 翻译成中文就是马德里。尽管这只是一个美丽的故事,但还是感动了游客的心。</h3><h3><b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 太阳门广场上的熊抱树雕塑是马德里的标志</b></h3><h3><b><br></b></h3> <h3>我一直对欧洲各国王室的复杂血亲关系感兴趣。去西班牙旅游当然要去看一下西班牙王宫了。</h3><h3><br></h3><h3>1700年,西班牙哈布斯堡王室最后的男丁,卡洛斯二世的去世,结束了哈布斯堡家族对西班牙历时5代的统治。卡洛斯二世的遗诏是把王位传给了他的外甥,来自波旁王室的法国太阳王路易十四的次孙安茹公爵菲利普,而非他的奥地利表亲。路易十四捍卫孙子继承权的强硬立场,导致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于1702年爆发。</h3><h3></h3><h3></h3><h3>战事持续到1711年,此时波旁王室已在西班牙站稳了脚,并且表示愿意为英荷两国商人提供贸易优惠和保障,这导致了哈布斯堡联军的瓦解。</h3><h3><br></h3><h3>1714年,西奥两国签署和约,奥地利哈布斯堡王室承认波旁王室入主西班牙,但腓力五世及其后代必须放弃对法国王位的继承权。想想看,若不这样规定,说不定哪一天法国和西班牙就合并成一个国家了,而那时候的西班牙还拥有广袤的西属美洲、西属荷兰和意大利的一部分,这也太恐怖了。自此,西法两国波旁王室正式分家,也揭开了波旁王室对西班牙断断续续的三个多世纪统治的序幕。</h3><h3><br></h3><h3 style="text-align: left;"></h3><h3><b>▼ 位于马德里的西班牙王宫气势恢宏,是仅次于巴黎凡尔赛宫和维也纳美泉宫的欧洲第三大皇宫,建于1738年,历时26年才完工,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而且最精美的宫殿之一。现在的国王费利佩六世2014年6月登基。</b></h3><h3><b><br></b></h3> <h3>法国大革命爆发后的1848年波旁王朝在法国的统治最终结束;1860年波旁王朝在意大利的统治告终;波旁王朝在西班牙的统治于1936年被推翻,但于1975年第三次复辟,就是现在的西班牙王室。<br></h3><div><br></div><h3>梳理一下这个线索:法王路易十四的奶奶是来自意大利佛罗伦萨美第奇家族的玛丽•美第奇、妈妈奥地利的安妮则是西班牙国王腓力三世的女儿,而西班牙国王腓力五世又是路易十四的孙子,所以现在的西班牙国王费利佩六世既有来自法国波旁王朝的血脉,也延续了文艺复兴后消亡的美第奇家族的血缘,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贵族血统吧。</h3><h3><b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 西班牙王宫的后花园</b></h3><h3><b><br></b></h3> <h3>马德里斗牛场位于城市东部,是一座古罗马剧场式的圆形建筑,外墙为鲜艳的红色,仿佛在呼应斗牛士的红披风,但在我看来更像公牛的血。</h3><h3><br></h3><h3>都说斗牛是西班牙的国粹,到了西班牙不看是一种遗憾。每年的3月19日到10月12日,是马德里的斗牛季,每周六周日都有斗牛表演,我们去的时间正好也是这个时节,不过说心里话,我和太太是不愿观看这种血腥表演的,幸好我们到马德里那天不是周六周日,所以有了不去看的理由。</h3><h3><br></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h3><h3>站在这座美丽的雕像前我在想,万千动物中,牛从来不与人类为敌,替我们耕作,为我们负重,供我们牛奶,累了多少年后还要把血肉供给人类食用,我们为什么还要以这种残忍的方式戕害它?要比赛勇气,为什么不去找更为雄健的狮狼虎豹一决高下,而偏偏要与牛过不去?大概只有一条理由,只因牛特别忠厚吧。好在巴塞罗那已经立法禁止斗牛了。</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 马德里大斗牛场前的雕塑</b><br></h3><h3><b><br></b></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h3><h3>马约尔广场是马德里最重要的中心广场,广场中央是费利佩三世在马背上的青铜雕像,当年就是他下令建造了这座广场。过去这里经常举办皇室婚礼或生日的庆典,也有斗牛比赛。这里也是西班牙宗教裁判和处决异教徒的地方,这些残忍的行径一直持续到1790年,当时的一场大火几乎摧毁了这座广场,后来又得以重建。</h3><h3><br></h3> <h3>我们去游览的那天,正赶上皇家马德里队和拜仁慕尼黑队欧冠四分之一决赛的第二回合主场比赛,整个马约尔广场以及附近的大街小巷挤满了从德国赶来助阵的拜仁球迷,他们身着红色的拜仁队服,大口喝着啤酒,高声唱着歌曲,动作中充满挑衅意味,完全不似平日里的绅士做派,让我们这些有些腼腆的东方人既兴奋,也有些“害怕”。</h3><h3><br></h3><h3>晚上那场比赛,皇马4-2大胜,总分6-3晋级半决赛,C罗独中三元。我们的团友中有几个超级球迷(还有女球迷),开赛几分钟后每人花了300多欧元买了黄牛票(开赛前要价800欧元!),现场看了比赛,大呼过瘾!</h3><div><br></div><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马德里街头的拜仁球迷</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h3> <h3>西班牙许多城市里都有西班牙广场,就像中国许多城市有人民广场一样。马德里的西班牙广场是市中心的一个大型广场和热门旅游目的地,离马德里王宫不远。广场上最有名的景点就是塞万提斯纪念碑了,以及塞万提斯石雕、前方的堂吉诃德和桑丘·潘沙铜像、代表堂吉诃德真爱的两尊石像:平凡的村姑罗任索和想象中的美女托波索。</h3><div><br></div><h3>不过真正吸引我到这里来一探究竟的是纪念碑身后的那座西班牙大厦,当年王健林买下它后准备改造翻建,结果引起了马德里市民的强烈反对,新上台的政府推翻了上届领导的承诺,逼得王首富不得不又卖了这座楼。不过换作现在,王老板恐怕也没钱或者没兴趣再买它了。</h3><h3><br></h3> <h3>欧洲的许多城市里都有“涂鸦”,就是乱写乱画。我观察,西班牙城市里的涂鸦相比较而言,还是美感大于“反感”。你看这一幅就有点儿像毕加索的画风。记得多年前有一部电影《午夜巴塞罗那》里也出现过不少西班牙式的涂鸦,引得不少影迷到取景地苦苦追寻。</h3><h3><br></h3> <h1><b>五、Tapas、海鲜饭和火腿~不一样的异国美食</b></h1> <h3>到马德里的当天,导游小李先领着大家走街串巷来到了这家餐馆~波丁餐厅。当小李念了餐厅橱窗上的一句话后确实惊着我们了:这是1725年开业到现在一直营业的全世界最古老的餐厅,其中烤乳猪所用的老灶始于18世纪,餐厅窗户上写着的是大文豪海明威的留言和签名。1725年大约是清朝雍正三年,300年前开业不稀罕,牛B的是从未中断,也不扩大营业面积,现在还需要提前几天订位子才能坐进去。</h3><h3><br></h3> <h3>没有预约,要下一次开业了300年的馆子是不行啦,我们只好去吃tapas来当午饭了。离这里不远的圣米盖尔市场里汇聚了众多的tapas小贩。</h3><h3><br></h3> <h3>塔帕丝(tapas)西班牙语的原意是“盖子”。据说在西班牙南方的安达卢西亚地区,人们为了避免小虫子钻进敞开的果酒杯中,常常用面包片盖在杯口并在上面放上一些小点心或小菜,权当下酒菜。久而久之这种“小吃”就被叫做塔帕丝了。</h3><h3><br></h3> <h3>现在,塔帕丝已经变成西班牙饮食文化中的一种料理风格,种类繁多,包括肉类、海鲜和素菜,不过都是咸的,其中又分凉食和热食。凉食部分,主要是面包夹,各种馅料配上橄榄油,洒些洋葱末、蛋黄层当加料。热食的塔帕丝多数是炸的,象炸乌贼、炸小墨鱼、炸鸡翅膀等,还有香烤咸酥虾、香蒜虾、蒜泥洋蘑菇,等等,真是琳琅满目。</h3><h3><br></h3><h3>一份塔帕丝的价格从一欧元到四欧元不等,我和太太每人花了近20欧元(含一杯饮料)点了不少种类,味道不错。不过说实话,还真没吃饱,无奈,我们出去又补了一顿海鲜饭。</h3><div><br></div><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猜猜看,这一盘tapas多少钱?12欧元</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h3> <h3>早就听说海鲜饭是西班牙的著名美食之一,我们在巴塞罗那和马德里分别吃了“黄色”和“黑色”的两种。海鲜饭种类很多,大多以黄色为主,这是用专门的海鲜饭原料调制的。这种原料就是最关键的材料~番红花,一种黄色植物粉末,它不仅充满香味,更可以去除海鲜的腥味。</h3><div><br></div><h3>对我们这些从小在海边长大的人来说,真没觉得海鲜饭有什么特别之处,大米饭粒比较硬也比较“柴”,当然体验一下还是蛮不错的。</h3><div><br></div><h3>有一件事情我们倒是感到很有意思,无论是在法国、意大利,还是在西班牙、葡萄牙,餐馆里的服务员绝大多数都是男士,有帅哥,也有“大叔”辈的。一打听知道了,欧洲这几年失业率很高,找份稳定的工作不容易,加上欧洲国家人与人之间的工资福利待遇水平相差不大,所以,大家普遍认同有份工作就行了,并不在意工作的所谓“高低贵贱”。或许这也是中国未来的趋势。</h3><h3><br></h3> <h3>西班牙的伊比利亚火腿是名扬世界的美食。这种火腿用的是野生放养的伊比利亚小黑猪,它们简直就是猪中贵族:在大自然中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自由的奔跑在草原上,吃着野生橡树的果实,天天运动,饮食健康,肌肉和脂肪配比非常合理。</h3><h3><br></h3><h3>这种火腿制作周期长而麻烦:火腿先要用海盐腌制并放置到通风良好的山谷里阴干,经过2~4年的春夏秋冬寒来暑往,火腿吸收了花草的芬芳,排出了内里的油脂,彻底风干了,形成了独特的、层次丰富的口感,这时就可拿来食用了。</h3><h3><br></h3><h3><b>▼ 伊比利亚火腿的价格从30欧元/公斤~200欧元/公斤不等,照片中间的那几片才是火腿,其余的是充数的火腿肠。</b><br></h3><h3><b><br></b></h3> <h3>伊比利亚火腿一定要生吃,慢慢品味。几乎每个人,不管你平时是否习惯食用鱼生等生食,只要吃过这种火腿,就再也无法忘记那种满嘴浓郁的脂香、丝丝微甜和咸香细腻的口感。西班牙人称伊比利亚火腿是“跑动的橄榄油”。</h3><h3><b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 我们买的火腿就是这个帅哥切的,他没跟我们单独要切火腿的钱</b></h3><h3><b><br></b></h3> <h3>伊比利亚火腿如此金贵,切火腿并把它在盘子里摆成漂亮的造型就成了一种艺术,一门手艺。伊比利亚火腿非常硬,切片要厚薄相宜呈现为楔形,这样吃到嘴里口感才好。西班牙人如果举行宴会请吃火腿的话,一只10公斤重的火腿请人一片片切好,需要花费200多欧元呢。</h3><h3><br></h3><h3>据说,全世界最会切火腿、收费最高的师傅是桑奇德里安,请他切一次要4000美元!看看都是什么人请他切火腿的名单就知道,为什么他这么牛B了:奥巴马、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一世、贝克汉姆、拉斯维加斯和澳门赌场、F1方程式赛车手,对了,还有好莱坞大牌的私人派对。</h3><h3><b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 圣马丁桥,走过这座桥就进入托雷多城了</b><br></h3><h3><b><br></b></h3> <h1><b>六、托雷多~优雅的古都</b></h1><h3><br></h3><h3>托雷多位于马德里西南70公里的一个山丘上,作为西班牙首都长达1000年,也是最具西班牙古老风情的城市。</h3><h3><br></h3><h3>托雷多最具代表性、最瞩目的建筑物,就是建在岩山上的阿尔卡沙城堡,这个城堡代表古时托雷多的重要战略地位。</h3><h3><br></h3> <h3>托雷多也是与之同名的托雷多省的首府。虽然面积不大,人口不多,却也是西班牙重要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中心之一。</h3><h3><br></h3> <h3>托雷多简直就是一个古建筑的博物馆:有保存完好的哥特式、摩尔式、巴洛克式和新古典式的各类教堂、寺院、修道院、王宫、城墙、博物馆等大型古建筑70多处,整个城市被联合国评选为世界文化遗产。<br></h3><h3><b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 托雷多外围有古城墙,建过无数的城门</b></h3><h3><b><br></b></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古城内那密如蛛网的中世纪街巷、城堡、教堂、塔楼,以及层层叠叠的老房子,诉说着西班牙两千多年的曲折历史。</h3><h3><br></h3> <h3>城区道窄坡斜,有些街巷最窄处,看上去似乎只可容一人穿过,大白天走在其中,也难见天日,让人感到有些异样。最不可思议的是这样窄的街巷,小汽车竟然也能风驰电掣地开进开出。</h3><h3><br></h3> <h3>多少年来,托雷多古城就像不老的传说,始终保持着中古世纪的面貌,时空仿佛停滞,等待着世界各地的人们前来寻梦。</h3><h3><br></h3> <h3>古道小巷挤满游客。远处高高耸立的尖塔就是托雷多最著名的、哥特艺术的巅峰之作~托雷多大教堂,这座气势宏伟的教堂始建于1226年,直至十五世纪末才竣工,用了差不多300年,不过欧洲比较有名的教堂工期都不短,这似乎是他们的传统。</h3><h3><br></h3> <h3>沿街出售旅游纪念品的商店、旅店、酒家、咖啡馆鳞次栉比。这里无一栋现代化建筑,全是古香古色的民宅,整个城市显得雅静古朴。</h3><h3><br></h3> <h3>托雷多的特色手工艺品制作享有盛名。我和太太徜徉在一间间美轮美奂小店里,不忍离去,虽然不好携带,我们还是买下了这个手工制作的挂盘。</h3><h3><br></h3> <h3>到了托雷多,我们体验到了一种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一个只有4万居民的小城,守着祖先留下来的建筑,时间似乎停滞,外界仿佛隔绝,日落日出,周而复始,这不就是异国他乡的世外桃源么?</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 托雷多的太阳门</b></h3><h3><b><br></b></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h3><h3>广场上坐着的市民悠闲自得,似乎与世无争,也不在意时间的流逝,这种生活态度当下的国人还做不到。</h3><h3><br></h3> <h1><b>七、萨拉戈萨~因戈雅而生辉</b></h1><h1><b><br></b></h1><h3>从巴塞罗那去萨拉戈萨的路上,基本都是那种干干的、植物矮小稀疏、甚至有些荒凉的景色。这种单调的旅途,大家很快就睡着了。当导游招呼大家说,萨拉戈萨要到了,涌入眼帘里的完全是另一种景象。</h3><h3><br></h3> <h3>萨拉戈萨是一座美丽并且有着悠久历史的城市,市区的主要景点都集中在这个皮拉广场。</h3><h3><br></h3> <h3>萨拉戈萨距离马德里、巴塞罗那、瓦伦西亚和毕尔巴鄂等城市均约300公里,这种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得萨拉戈萨从罗马时代直到今天,一直扮演着沟通和交易枢纽的角色。</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 皮拉广场东端有一座纪念西班牙大航海时代的斜面立体地图,别具一格,很是</b><b>夺人眼球</b></h3><h3><b><br></b></h3> <h3>从公元8世纪开始,阿拉伯人统治了萨拉戈萨差不多300年,留下了大量的伊斯兰风格建筑。到了12世纪,信奉天主教的阿拉贡王国建立,清真寺大部分都被拆掉了,但幸运的是萨拉戈萨人保留了清真寺优美的墙壁,并在清真寺的原址上建造了天主教堂 - 耶稣救主主教座堂(名字比较拗口)。<br></h3><h3><br></h3><h3>那天,我们围着教堂转了一圈,清真寺样式的墙壁搭配着具有罗马式的教堂基础部分、哥特式的内部和屋顶、巴洛克风格的钟楼和大门,混搭的别有韵味,怪不得导游一再劝我们一定要去看看这独一无二的 “天主教堂”。</h3><div><br></div><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皮拉广场的西端就是著名的萨拉戈萨耶稣救主主教座堂,前边高高的建筑是教堂钟楼</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h3> <h3>皮拉圣母教堂是萨拉戈萨的地标性建筑,11个圆顶和4座高塔是它最显著的特征。进入教堂里边,抬头仰望,教堂圆顶上精美的湿壁画为戈雅所绘。</h3><h3><br></h3> <h3>说到萨拉戈萨,无论如何绕不过戈雅。</h3><h3><br></h3><h3>戈雅于1746年3月30日出生在萨拉戈萨附近的一个小镇,是西班牙浪漫主义画派画家。他画风奇异多变,从早期巴洛克式画风到后期类似表现主义的作品,他一生总在改变,虽然他从没有建立自己的门派,但对后世的现实主义画派、浪漫主义画派和印象派都有很大的影响,比如杜米埃、马奈、毕加索。意大利美术史学家文杜里这样评价戈雅:“他是一个在理想方面和技法方面全部打破了十八世纪传统的画家和新传统的创造者……正如古代希腊罗马的诗歌是从荷马开始的一样,近代绘画是从戈雅开始的。”这是绘画史上一个极高的地位!</h3><h3><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皮拉广场上的戈雅雕像</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h3> <h3>戈雅的许多重要作品收藏在马德里的普拉多博物馆。这个博物馆太大了,没有大半天的专门时间安排是参观不好的,我们只好放弃了。其实,从以下两幅作品,我们也可以大致地体会到戈雅的人格和画风:《1808年5月3日晚枪杀起义者》、《裸体的玛哈》。</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1808年5月3日夜枪杀起义者》 </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图片来自网络)</b></h3><h3><b><br></b></h3> <h3>1808 年拿破仑的雇佣军入侵西班牙,腐败无能的卡洛斯王朝不战而降,不甘心做亡国奴的西班牙人民奋起反抗。5 月2 日,首都马德里附近的爱国人士在太阳门下发动了反抗侵略的武装起义,起义不幸失败,法国军队逮捕了大批起义人士。法国军队未经过任何法律程序,于5 月3 日的晚间和次日凌晨,枪杀了数千名起义者!戈雅闻知这一惨绝人寰的事件,极为愤慨,挥笔创作了这幅揭露入侵者暴行,歌颂人民爱国热情的名画《1808 年5 月3 日夜枪杀起义者》。戈雅说:“我要用自己的画笔,使反抗欧洲暴君的这次伟大而英勇的光荣起义永垂不朽”。这幅作品的最大特点是,戈雅一改此前暖色调的画风,用深暗的色彩表达着画家的愤怒。</h3><h3><br></h3><h3>戈雅是一个有血性的爱国者。</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裸体的玛哈》和《着衣的玛哈》</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 (图片来自网络)</b></h3><h3><b><br></b></h3> <h3>戈雅所处的年代,西班牙是一个宗教法规严厉的国家,禁止描绘裸体,他敢于画《裸体的玛哈》(玛哈是西班牙语“姑娘”的意思),在那个年代绝对是离经叛道。由于被人告密,宗教机构第二天要来检查,戈雅连夜绘就另外一幅《着衣的玛哈》,度过危机,成为一段传奇。20世纪80年代西班牙将《裸体的玛哈》印成邮票,成为集邮界热门的收藏品。</h3><div><br></div><h3>戈雅也是一个艺术上的创新者。</h3><h3><br></h3><h3>以上两幅作品都收藏在普拉多博物馆。</h3><h3><br></h3> <h3>离开萨拉戈萨之前,我从这个角度再次仰望了宏伟庄严的皮拉圣母教堂大圆顶,这片土地上波澜壮阔的历史大剧一幕幕的呈现在眼前:</h3><div><br></div><h3>从公元前一世纪开始,这片土地先后被罗马人、日耳曼人、哥特人和摩尔(阿拉伯)人夺取占领过。12~15世纪前期成为阿拉贡王国的都城,19世纪这里也是法西战争的主要战场,战斗十分惨烈。时过境迁,硝烟散尽,留下的只有眼前这古老的街道和高高的圆顶。</h3><h3><br></h3> <h1><b>八、圣塞巴斯蒂安~法国人的后花园</b></h1><div><br></div><h3>圣塞巴斯蒂安是一座靠近法国的西班牙小城,这是我们西葡之行的最后一站,导游也没有安排通常的“广场、教堂、市政厅”必游项目,所以这一天基本是自由活动,非常轻松惬意。</h3><h3><br></h3><h3>历史上,这里曾经是一个军事要塞,易守难攻。19世纪拿破仑发动半岛战争时,大军翻过比利牛斯山一路上所向披靡,没想到在这里遇到了西班牙人顽强地抵抗,迟滞了拿破仑的进攻。200年后的今天,昔日的战场已经变成了度假圣地,旧时的敌人已经变成了和谐融洽的朋友。<br></h3><h3><br></h3> <h3>圣塞巴斯蒂安城区不大,有常住人口6万人,相对于面积,算是比较拥挤了。在海边一座400米高的小山顶上矗立着一尊耶稣的站立雕像,比较特别的是,耶稣头顶立着一根避雷针,导游解释说,上个世纪雕像遭遇雷击受损,没办法,只好委屈耶稣他老人家了,这大概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耶稣雕像了。</h3><h3><br></h3> <h3>这座看上去很像预警雷达的建筑其实是一家影剧院,每年9月,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就在这里举行。说实话,在导游小李介绍之前,大多数团友都不知道在这样一个小小的角落里,还有这么一个之前连名字都叫不上来的国际电影节,更不知道这个电影节和中国电影有着那么深厚的关联。</h3><div><br></div><h3>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是获得国际电影制片人协会承认的国际A类电影节,创办于1953年,最高奖是“金贝壳奖”。它是西班牙举办的最早、最大的国际电影节,也是世界上历史很悠久、影响力很大的电影节之一,在欧洲影视界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西班牙语系中最有声望、最有权威的电影节,影响力仅次于欧洲的威尼斯、柏林、嘎纳三大电影节。</h3><div><br></div><h3>中国电影和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的缘分不浅,中国影人曾10次获得过各种奖项。最近的一次是《我不是潘金莲》获2016年第64届最佳影片金贝壳奖的冯小刚和最佳女演员奖的范冰冰,大概很多人不知道。</h3><h3><br></h3> <h3>圣塞巴斯蒂安离法国只有一个半小时的车程。相比法国那边而言,小城物价便宜,三面环海,有非常漂亮的沙滩,大街小巷里各色餐馆聚集,tapas种类繁多,所以深受法国人喜爱。我们去的那天正逢周末,满大街车水马龙,人来人往,沙滩上满眼比基尼。我们从车的牌子上看,法国人居多。</h3> <h3>我和太太坐上这辆卡通样的游览车,用了35分钟时间环游了主要城区,我对太太说,上帝太不公平了,为什么把阳光沙滩、蓝天碧海、风和日丽、绿树成荫都给了塞巴斯蒂安?太太笑而不语。</h3><h3><br></h3> <h1><b>下篇 古朴葡萄牙</b></h1> <h3>葡萄牙有过一段对世界文明进程产生过深远影响的历史。</h3><h1></h1><h3><br></h3><h3>15、16世纪的大航海时代是葡萄牙国家的全盛时代,在非、亚、美拥有大量殖民地,是真正的海上强国。这期间,不论在经济、政治、文化上,葡萄牙都已远远超越欧洲其他国家。</h3><div><br></div><h3>全盛时期的葡萄牙甚至和西班牙共同签署了托尔德西里亚斯条约,意图瓜分世界为两半。葡萄牙也是殖民历史最悠久的国家,自从1415年攻占北非休达到2002年的东帝汶独立为止,殖民活动长达近六百年。昔日庞大的殖民帝国,曾包括世界五十三个国家的部分领土,也使其官方语言葡萄牙语成为两亿四千万人的共同母语和世界第六大语言。但十九世纪开始,随着最大殖民地巴西的独立,葡萄牙的国势快速地衰落。在我们游览了这个国家最富裕的城市里斯本后,我觉得现在的葡萄牙充其量只是欧洲的一个二流国家、世界上的三流国家。</h3><div><br></div><h3>我们游览的第一站是里斯本。</h3><h3><b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 里斯本的自由大道</b></h3><h3><b><br></b></h3> <h1><b style="font-size: 20px;">九、里斯本~曾经的帝都</b></h1><h3></h3><h3><br></h3><h3>里斯本又名白光之城,关于它的来历,有一个充满葡萄牙式自负精神的神话:当年,奥德修斯在漫游时发掘建造了这座城市,因此它历史悠久,光环萦绕。<br></h3><div><br></div><h3>但这座建于七座山丘之上的城市,确实有如神助般的明亮发光,来自大西洋的海风吹走暗沉,而塔古斯河又像镜面反射光亮,所以在里斯本生活的人,似乎每天都享受着风和日丽。</h3><h3><br></h3> <h3>提起历史上地理大发现的大航海时代,首先应该提到的是欧洲小国葡萄牙的远航事业;提起大航海时代的葡萄牙,首先应该提到的是葡萄牙国旗上那一片绿色所代表的亨利王子。</h3><div><br></div><h3>亨利王子(也称恩里克王子)生于1394年,其父亲是葡萄牙国王若奥一世(约翰一世),母亲是英国人。</h3><div><br></div><h3>亨利王子一生中,如苦行僧般的长期生活在航海中心萨格里什,虽贵为王子,但他受到的排挤远远多于里斯本朝廷的支持。可以说整个葡萄牙的航海事业开始于亨利王子,整个欧洲的地理大发现开始于亨利王子,所以后世的葡萄牙人用国旗上那一片绿色向他致敬。</h3><h3><br></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航海纪念碑建于1960年,屹立在里斯本海边的广场上,气势不凡,已成为葡萄牙的象征</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h3> <h3>为纪念亨利王子逝世500周年,葡萄牙人建筑了这座航海纪念碑。纪念碑的外形如同一艘展开巨帆的船只,船头站立者即为王子,其后为其助手加玛,两旁则是一些随同出发的航海家、葡国历史上有名的将军、传教士和科学家。</h3><h3><br></h3> <h3>站在这座浓缩了那段不平凡历史的纪念碑下,500多百年前那些勇士航行壮举的一幕幕仿佛就在眼前:</h3><h3>1487年,迪亚士率船队沿非洲西海岸南下,归途中发现了好望角;</h3><h3>1492年,哥伦布率领船队横渡大西洋,到达今天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h3><h3>1497年,达·伽马绕过非洲,到达印度,找到了通向东方的新航路;</h3><h3>1519年,麦哲伦率领船队,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返回欧洲,完成了环球航行。</h3><div><br></div><h3>以上这些伟大的航海家中,除哥伦布外,都是葡萄牙人。</h3><div><br></div><h3>在地理大发现的时代,那些驾着漏水的破船,吃着发霉的食物、甚至蛆虫、老鼠,喝着变质的臭水,没有航海图、只能靠上帝决定航向,为看一眼新海岸的模糊轮廓就离家漂泊数年的航海者,的确是真正的勇士。在我们向亨利王子致敬的同时,也应该向他的那些意大利、葡萄牙、加泰罗尼亚、丹麦船长们致敬,也应该向他的勇敢的船员们致敬,不管他们曾经是战士还是贫民、是氓流还是囚犯,因为他们在人类的发展史上,跨出了一大步!</h3><h3><br></h3> <h3>贝伦塔就像一个饱经沧桑的老者,在里斯本的海边上一站就是500年,它见证过葡萄牙曾经辉煌的过去,也经历过葡萄牙国家实力衰微的无奈。贝伦塔历史上被用作海关、电报站、甚至是灯塔,也曾利用贮藏室改造成地牢作为监狱,在大航海时代,也是航海家们的起点。如今,贝伦塔的独特建筑风格和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为它带来了世界各地旅游观光者,成为里斯本最上游客镜头的一个景点。</h3><h3><br></h3> <h3>葡萄牙人喜欢用白色、灰色的小石块铺设城市的街道和广场。老城的这些石块已被岁月磨成了陈年骨牌,倒也雅致。只是不知道下雨天是否会湿滑。</h3><h3><b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 里斯本的28路有轨电车是环城运营的线路</b></h3><h3><b><br></b></h3> <h3>什么是里斯本这个曾经的帝国之都标志呢?不是世界文化遗产的修道院,也不是贝伦塔,更不是摩尔人的城堡,而是里斯本的有轨电车,确切说是里斯本的28路有轨电车。</h3><h3><br></h3><h3>里斯本电车公司创立于1872年,是葡萄牙最早经营公共交通运营的公司。在上世纪欧洲关闭有轨电车的风潮中,里斯本也停运了大部分电车线路。不过他们还是保留了5条电车线路,以及大约60辆老电车,所以,现在里斯本拥有欧洲最古老的电车,并且成了这个城市的标志。<br></h3><div><br></div><h3>看着里斯本街头这些充满历史感的老式有轨电车,我不禁为我所居住的城市的有轨电车命运感到担忧。我们这座城市原本就缺少历史的遗留,有轨电车是它为数不多的区别于其它中国城市的标识。小时候放学回家的路上看来来往往、色彩别致的电车是难忘的童趣。现在,仅剩的两条线路也时有声音说应该给小轿车让路而鼓噪拆除。若一个城市连这么几辆满载历史的 “老爷车”都不能包容,还会有什么品味?</h3><h3><br></h3> <h3>里斯本就是一座插进海洋的山城。老城区就像峡谷,脚下随处有小坡和台阶,古老的楼房紧挨街路,有轨电车和旁边行走的人似乎摩肩接踵。</h3><h3><br></h3><h3>走在建筑的阴影下,看着随处可见的橱窗里的酒、香料和手工艺品。爬上山顶,能看到整个里斯本,密集的红顶白房子,以及大海。</h3><h3><br></h3> <h3>你随处可以听见大航海时代的典故传说,但那只属于260多年之前的里斯本,那个1755年被九级大地震摧毁之前的里斯本。如今里斯本的一切,不管是崭新还是破落,三分之二是新物。</h3><h3><br></h3> <h3>奥古斯塔商业街是里斯本主要的商业区,像欧洲其它城市的商业街区一样,也是店铺林立,人头攒动,也有活人雕塑和露天酒吧。不过我注意到,在这条中心大街的中部,有几栋楼的窗玻璃碎了不少,墙面肮脏。问过导游,这些都是经济危机期间倒闭的商家,无人打理,也无人接手。在它们面前行走的路人对此无动于衷,看来他们已经习惯了这种衰败。</h3><h3><br></h3> <h3>圣胡斯塔升降机也被算作里斯本的一个游览景点,让我觉得不可思议,难道只因它的设计者是巴黎埃菲尔铁塔设计者埃菲尔的学生?还是因为它建造于1900年?</h3><h3><b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 奥古斯塔街凯旋门最初设计是一座钟楼,但工期经过一个多世纪的拖延,最终变成了拱门</b></h3><h3><b><br></b></h3> <h3>我们在这个大街上走了几个来回,离集合时间还有四十分钟,太太说歇歇脚喝杯果汁吧。我告诉服务生我们时间不多,希望不要被耽搁,小伙子不停点头表示没问题。当我们等候时间超过了半小时,已经忍无可忍起身要走的时候,一个岁数不小了的侍者端来了我们点的两个中杯果汁,我们一边急匆匆的喝着冰凉的饮料,一边付款结账。收钱的先生一去就不见了身影,应该找给我们的几块钱零头也等不起了,我们悻悻的离开了。本来对里斯本还算不错的印象,让这两杯果汁改变了成色。</h3><div><br></div><h3>这不是悠闲,是慵懒;这不是教养,是取巧。以前听说,欧洲国家慵散排行顺序是希腊、意大利、西班牙,现在我觉得葡萄牙应当夺冠。一个曾经拥有一半地球的帝国,堕落成三流小国,历史有它内在的逻辑。</h3><h3><br></h3> <h3>无论在哪个城市,花季少女总是代表美好和欢乐,这群穿着统一制服的女孩子,正准备街头的乐曲演奏。</h3><h3><br></h3> <h3>奥古斯塔大街的尽头,出了那座钟楼变成的拱门就是胜利门广场了。这个广场的面积在欧洲算是很大了。一直走到底,就是塔霍河。</h3><h3><br></h3> <h3>那天,塔霍河边一个红衣女子胸前挂着手风琴做出一种引吭高歌状,有人在为她拍照。她是模特?是流浪艺人?还是电影明星?我们看了好一会儿,不得而知。</h3><h3><br></h3> <h3>里斯本的老城是最有葡式风情的城区,街道高低起伏,古老的街区集中了里斯本最经典的葡式建筑,其中最为亮眼的是每一栋房子的墙面上贴满的瓷砖。风格各异的瓷砖是葡式建筑最重要的特色之一,有繁复华丽的阿拉伯样式,也有代表当时潮流的中国白底青花样式,当然,上面也有现代人无限的想象力。</h3><h3><b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 这所被鲜花簇拥的小楼竟然是警察局</b></h3><h3><b><br></b></h3> <h3>古色古香的老房子、现代文明的小汽车、骑着高头大马的巡警,历史的层次既分明,又重叠,这就是里斯本呈现给我们的印象。</h3><h3><br></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谈到葡萄牙的美食,到过葡萄牙的人首先想到的一定是葡式蛋挞,而说到葡萄牙最有名的蛋挞店,也必然是这家叫Pastéis de Belém的饼店 ~贝伦蛋挞店。</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 贝伦蛋挞店是去里斯本的游客必去景点</b></h3><h3><b><br></b></h3> <h3>葡式蛋挞的起源有点儿传奇色彩。现在这个蛋挞店的旁边就是热罗尼莫斯修道院,18世纪的那个年代,修道院经常要用大量的鸡蛋蛋清给衣服上浆,剩下的鸡蛋黄修女们就用来做点心。后来葡萄牙国内发生革命,修道院被迫关门,失去生活来源的修女们只好沿街售卖这种蛋黄制作的甜点谋生。一个糖厂老板买下了蛋挞的配方,1837年,糖厂老板就用这个配方在这个地方开办了一个叫这个名字的蛋挞店。</h3><h3><br></h3> <h3>在这间位于里斯本贝伦区的百年老店里,你可以吃到现烤的最正宗的葡式蛋挞。这间店无论多么火爆,一百多年来始终坚持不开分店原则,如果人太多需要排队等位而你又急着赶路,门口处有外卖带走的服务,包裹蛋挞的纸盒子做工实在精美,我和太太在店里吃完后,只因太喜欢这个包装纸盒,又买了几只蛋挞带走了。</h3><h3><b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 颇有青花瓷风格的蛋挞包装盒,简约雅致</b></h3><h3><b><br></b></h3> <h3>吃过蛋挞,我去洗手间一趟,发现蛋挞店的洗手间艺术范儿十足。四周一看,只有我一人在享用,立马掏出手机,结果就留下了这张难得一见的“美拍”。</h3><h3><br></h3> <h3>从贝伦蛋挞店里出来,无处可去,突然发现那里有一个美术馆,决定进去看看。</h3><h3><br></h3><h3>这是一间私人美术馆,不收门票,里面的作品还算不少。除了有一幅毕加索的画外,其它的展品现代风格的居多。不懂葡文,只能走马观花了。</h3><h3><br></h3> <h3>这幅现代派的镜像作品倒是蛮有意思:选一个合适的角度,参观者就变成了作品的一部分。</h3><h3><br></h3> <h3>让我钦佩的是一群幼儿园的小朋友在老师的带领下,面对一幅画,席地而坐,认真地听着老师的讲解,时不时地与老师互动。西方教育十分重视孩子的艺术修养和品味培养,这一点确实值得尊敬。</h3><h3><br></h3><h3>门口坐在高高椅子上的青年显然是美术馆的管理人员,他就这样一动不动的坐在那里看书,我站在远处,观察了好久。他的心真静啊,佩服。</h3><h3><br></h3> <h1><b>十、罗卡角~欧亚大陆的天涯海角</b></h1> <h3>罗卡角是一个毗邻大西洋的海角,距离里斯本大约40公里,它最著名的标签是:整个欧亚大陆的最西端,是广袤的欧亚大陆的“天涯海角”。</h3><h3><b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 罗卡角山崖上的灯塔</b></h3><h3><b><br></b></h3> <h3>罗卡角山顶上建有一个面向大洋的十字架碑。碑上以葡萄牙语写了著名的一句话:“陆止于此、海始于斯”。</h3><h3><br></h3><h3 style="text-align: left;">罗卡角被网友评为“全球最值得去的50个地方” 之一,不过我倒是觉得,顺便去一次还是可以的,专门去嘛…</h3><h3><br></h3> <h1><b>十一、辛特拉~一座童话般的小城</b></h1> <h3>距离里斯本40分钟的车程,有一座童话般的小镇~辛特拉,拜伦称它为最美丽的小城,梦幻得如诗如画。</h3><h3><br></h3> <h3>辛特拉城中心有一座醒目的白色建筑,辛特拉王宫,建于15世纪,是历代葡萄牙国王和皇后的首选的行宫,这座中世纪宫殿的外表采取了简约哥特式的风格,最醒目和独特的特点是厨房顶上两个大圆锥形烟囱,这两个高耸的烟囱成为辛特拉的象征。</h3><h3><br></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辛特拉小城的色彩五彩缤纷,大胆的让人目不暇接,但给我们的感觉却是和谐而不突兀。</h3><h3><br></h3> <h3>这么窄的一个小巷,餐馆老板也要安放一个露天餐桌,这是我们吃中午饭的地方,游客从桌边擦身而过,我们也不觉得尴尬不适,可能这就叫氛围吧。</h3><h3><br></h3> <h3>在小巷口上自弹自唱的艺人,并不在意别人是否关注,完全沉浸在音乐之中。在欧洲,这似乎是一种风景,也是一种生活态度,我们的城市什么时候也能这样放松?</h3><h3><br></h3> <h3><b>敬请继续阅读《走马观花游欧洲(四)~狂野北欧》。</b></h3><h3><b><br></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