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乌江是长江上游右岸最大的一条支流,流域面积8.82万平方公里;有南北两源,从南源至河口全1037km,天然落差2124m,河口多年平均流量1690立方米/秒,年径流量534亿立方米。全流域水能资源的理论蕴藏量1043万千瓦,其中干流580万千瓦。</h3> <h3> 乌江地理位置适中,河川径流丰沛、稳定、含沙量少;河道天然落差集中,坝址地形、地质条件优越;电站规模适当,工程量及水库淹没损失相对较小,前期工作基础较好,便于梯级连续开发。</h3> <h3>乌江水系示意图</h3> <h3>一、乌江干流规划</h3><h3> 1988年8月审查通过的《乌江干流规划报告》拟定了北源洪家渡水电站,南源普定水电站、引子渡水电站,两源汇口以下东风水电站、索风营水电站、乌江渡水电站、构皮滩水电站、思林水电站、沙沱水电站、彭水水电站、银盘水电站、白马水电站12级开发方案,其中贵州境内规划建设水电站9级,重庆境内规划建设水电站3级,总装机容量867.5万千瓦,保证出电量323.74万千瓦,年发电量418.38亿kW·h。</h3> <h3>乌江干流水电站分布图(贵州)</h3> <h3>乌江干流水电梯级开发(贵州)</h3> <h3>剖面图</h3> <h3>二、各级水电站简介</h3><h3>第一级:洪家渡水电站<br></h3><div> 2005年9月投入使用,乌江流域水电开发的龙头(北源)电站,总装机60万千瓦,是乌江水电梯级开发中同时获得鲁班奖和詹天佑奖的水电站。</div> <h3>鲁班奖</h3> <h3>詹天佑奖</h3> <h3>第二级:普定水电站</h3><h3> 1995年3月投入使用,乌江上游南源三岔河的中游,总装机容量7.5万千瓦。<br></h3> <h3>第三级:引子渡水电站</h3><h3> 2000年11月投入使用,乌江上游南源三岔河的下游,总装机容量36万千瓦。2007年度荣获国家优质工程银质奖。</h3> <h3>第四级:东风水电站</h3><h3> 1987年12月投入使用,总装机69.5万千瓦,大坝为双曲薄拱坝,坝高162m,厚高比仅为0.163,是世界上强岩溶地区已建成投运最薄的双曲混凝土拱坝。</h3> <h3>第五级:索风营水电站</h3><h3> 2006年投入使用,总装机60万千瓦,电站单位造价低于5000元/千瓦,创造了同期国内水电工程单位千瓦投资最优的业绩。</h3> <h3>第六级:乌江渡水电站</h3><h3> 1980年1月投入使用,我国岩溶地形上的第一座大型水电站,后经扩机增容,装机容量达到125万千瓦。</h3> <h3>支流:大花水电站</h3><h3> 2007年12月投入使用,总装机20万千瓦,是乌江支流清水河梯级电站的第一级。</h3> <h3>支流:格里桥水电站</h3><h3> 2010年3月投入使用,总装机15万千瓦,是乌江支流清水河梯级电站的第二级。</h3> <h3>第七级:构皮滩水电站</h3><h3> 2009年12月投入使用,总装机300万千瓦,大坝高232.5m,是世界上强岩溶地区已建成投产的最高混凝土双曲拱坝,是贵州“西电东送”标志性工程,也是乌江水电基地规划中最大的水电站。</h3> <h3>第八级:思林水电站</h3><h3> 2009年12月投入使用,总装机105万千瓦,首次采用国内最高的土石过水围堰(高54m),成功解决了狭窄河谷大流量施工期导流的技术难题。</h3> <h3>第九级:沙沱水电站</h3><h3> 沙沱水电站位于贵州省东北部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境内,距乌江汇入长江口250.5km,系乌江流域梯级规划中的第九级,乌江干流开发选定方案中的第七个梯级,坝址控制流域面积54508k㎡,占整个乌江流域的62%。上游120.8km为思林水电站,下游为彭水水电站。电站以发电为主,兼顾航运、防洪及灌溉等任务。属“西电东送”第二批开工项目的“4水工程”之一。电站枢纽为二等工程,主要水工建筑物为二级建筑物。水库正常蓄水位365m,死水位353.5m,总库容9.10亿立方,调节库容2.87亿,属日周调节水库。电站总装机容量120万千瓦。</h3> <h3>第十级:彭水水电站</h3><h3> 2007年10月投入使用,位于重庆市彭水县境内,总装机175万千瓦,是乌江梯级电站的第十级。</h3> <h3>第十一级:银盘水电站</h3><h3> 位于重庆市武隆县境内,是兼顾彭水水电站的反调节任务和渠化航道的枢纽工程,是重庆电网的主力电站,总装机60万千瓦。</h3> <h3>第十二级:白马水电站(规划中)</h3><h3> 位于重庆市武隆区境内,是乌江干流最后一级梯级,是兼顾渠化航道和银盘水电站的反调节任务的枢纽工程,该电站是以航运、发电为主的航电工程,总装机52.5万千瓦。</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