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巴尔干这个历史上各种族,各势力,各宗教相互纷争,相互渗透,相互残杀的区域,我们在2017盛夏花了24天将其走了一遍。同团出行的20人中,我俩竟然是年龄最小倒数第三第四位!绝大部分的驴友都是在走遍了欧洲各地,最后来此"捡漏"的了。目前国内旅行社对巴尔干,尤其是大巴尔干地区线路的策划还是不多,景点的文化背景和历史功课做的很粗。其实来到此地后,你才会发现,这里存有古希腊,古罗马,拜占庭,奥斯曼帝国,奥匈帝国以及斯拉夫人上千年的遗迹,可看可圈可点的实在太多。或许正是由于历经沧桑却又深藏于此,于是缺少了许多现代繁华的外观,却保存下了特有的古风古朴,而这正是我们选此线路的精髓之处。</h3> <h3> 出门之前,朋友们都问:去那干啥?24天要走10个国家,36个城市--实在是有点浮光掠影!可是一路走下来,感触之深,内容之多,让人沉思,让人感叹,让人流连忘返。其实10国,其中六国是由前南斯拉夫一国分出来的,所以我的美篇也就顺理成章地从前南斯拉夫的塞尔维亚为开始。</h3> <h3> 我们塞尔维亚的旅行是从贝尔格莱德以北70公里处的第二大城市诺维萨德开始的。诺维萨德(Novi Sad)是巴尔干半岛上的一座重镇,扼守着多瑙河上下游和两岸的交通运输,就如同扼守着塞尔维亚这个“欧洲十字路口”的咽喉,在交通不发达的时代,曾是兵家必争之地。诺维萨德的生活区和商业区位于河道内侧冲击而成的平原上,大部分房屋定型于18至19世纪,间或有几座历史能追溯到中世纪的教堂。绝大多数时间,诺维萨德都是世界上最大的塞尔维亚城市,在塞尔维亚人没有形成自己的自主国家的情况下,诺维萨德以其众多的博物馆、艺廊和纪念碑闻名,被认定为塞尔维亚的文化重镇,充当了塞尔维亚政治和文化的中心,并获得“塞尔维亚的雅典”的美称。</h3> <h3>诺市胜利广场上的天主教堂</h3> <h3>另有一处圣乔治东正教堂我只是在高处拍到顶尖,就是照片中最左边的那个。</h3> <h3>诺维萨德市政厅</h3> <h3> 无意中拍下了这张照片,因为发现中国长春市与该市结为姐妹城市。</h3> <p class="ql-block"> 俯瞰多瑙河以及对岸诺维萨德全城景色的最佳观赏地点就是位于河面上一块40米高的火山岩石上的彼德罗瓦拉丁要塞,它也曾经是多瑙河上坚不可摧的要塞。</p> <p class="ql-block"> 这座城堡被称为“多瑙河上的直布罗陀”,于1692年直到1780年由犯人修建完成,共经历了94 年漫长的岁月。</p> <p class="ql-block"> 城堡上最特别的是那标志性的钟楼,它的分针和时针的长短是颠倒的,长针指"时",短针指"分"。据说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在多瑙河上捕鱼或者远处的人都能看清楚时间。大钟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寒冷的日子走得稍快,炎热的日子走得稍慢,这样设计同样也是为了让船家更好地掌握航速,它和城堡要塞共同成为诺维萨德市的地标。</p> <h3> 整个城堡的上下层都是连通的,由于时间紧,没能实地走走。</h3> <h3>诺维萨德的风景被多瑙河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位于巴奇卡地区,另一部分则位于斯雷姆地区。</h3> <h3> 在公元前4500年的石器石代,诺维萨德地区就有人类居住,最早的定居点是在多瑙河右岸,位于今天的彼得罗瓦拉丁一带。</h3> <h3>多瑙河对岸的诺维萨德市景</h3> <h3> 在参观完要塞后,接下来的目的地是首都贝尔格莱德了。临近城区的一霎那,我突然被一种莫名的熟悉感所笼罩着!仿佛是自己开着车,由谢烈梅捷沃机场出来沿着大环到卢布大街匝道口下进入莫斯科市区,太不可思议了。何处而来的这般兴奋?是想起了那句俄罗斯塞尔维亚是兄弟?是因为在外交公寓与前南斯拉夫的人为邻居?是因为可以用俄语直接与人交流?不是,全都不是!所有的一切全因是我终于来到了小德的家乡!真的好激动!</h3> <h3> 贝尔格莱德从古至今都是巴尔干地区的交通枢纽,曾遭遇过奥匈帝国和土耳其奥斯曼帝国近百年的拉锯争夺。</h3> <h3> 这是进入市区外围路上见到的最有特点的建筑。沿路有许多类似莫斯科外环的火柴盒式的居民楼。感觉市貌破旧,但偶尔也可见到一些老房子。</h3> <h3> 圣莎瓦教堂也算是贝市的地标性建筑了,巴尔干地区最大的东正教教堂。它有着浑圆的穹顶,据说是仿照伊斯坦布尔的圣索菲亚大教堂修建了,自1935年开始修建,至今也只不过是完成了外观部分。</h3> <h3>教堂外墙上的圣像</h3> <h3> 虽然历史上曾出现过多种宗教,但如今贝尔格莱德的宗教还是比较单一的。塞尔维亚东正教是信徒最多的宗教。</h3> <h3> 没有好好地在市区巷子里慢步细看,真是很遗憾。此次团中另外增加的所谓每人40欧得以贝城深度游,整个就是忽悠人。我们一行20人,在炎热之下跟着"地陪"在市中心大步流星,行迹匆匆,当她左手一指:这是财政部大楼,于是众人赶紧拍照,当她右手一挥:马路对面的是歌剧院,于是大家伸长着脖子遥望远方,真的很无语!😢</h3> <h3> 当年在科索沃战争遭北约空袭的国防部大楼:是对是错让岁月来理论吧......</h3> <h3> 已记不清是啥部门的大楼了,灰色的外墙几乎占了半条街。窗外统一挂着的空调像许多眼睛在四处张望。</h3> <h3> 而国家博物馆却因大楼的修复工作,已经关闭十多年了。</h3> <h3> 国家大剧院,即使在1999年北约轰炸南联盟时,它依然坚持对公众开放。</h3> <h3> 建于1808年的现称贝尔格莱德大学,是塞尔维亚最古老的教育机构之一。但不知何故那天有那么多人都聚集在学校外面,"地陪"说是学生罢考,能信吗?🤔</h3> <h3> 议会则是一栋漂亮的圆顶建筑。门前横拉着许多标语:有控诉阿族的恐怖分子对塞国犯下的罪行,也有许多在战时死亡人的照片。</h3> <p class="ql-block">下图中的新总统府,从外观上看还是比较的普通和简朴。</p> <h3>位于城南德迪涅山上的铁托纪念馆</h3> <h3> 纪念馆前的这个水泥作品我在许多游记里都看到过,如今当我亲临此地时,禁不住自问:这六个小水泥柱代表着啥呢?难不成是想表明铁托领导下的南斯拉夫分拆成六个国家?</h3> <h3> 铁托的墓是一座白色大理石砌成的长方形陵墓,就安放在当年他最喜爱的花房里。陵墓上镶有三行镏金大字:约瑟普·布罗兹·铁托1892-1980</h3> <h3>花宫外</h3> <h3> 照片中的孔子像是不久前才立起的,而像后被圈围起来的地方就是前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的遗址。据当地人说,此地已规划建中国中心,所以我们从外面是看不清中心区的那块用中塞双语写的石碑:谨此感谢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塞尔维亚共和国人民最困难的时刻给予的支持和友谊</h3> <p class="ql-block">老城西北角高地上就是卡莱梅格丹(Kalemegdan Fortress),又称贝尔格莱德城堡,是中世纪时期贝城的重要堡垒,其占地面积不小,目前是一个开放式的公园。</p> <p class="ql-block"> 在萨瓦河和多瑙河交汇之处远眺城市光景......靠胜利纪念柱这边的是萨瓦河,外面的就是多瑙河。长2800多公里的多瑙河,浩浩荡荡经奥地利到匈牙利的布达佩斯,然后向南一拐直奔贝尔格莱德与萨瓦河相拥后,再向东流去......</p> <p class="ql-block"> 山岗上是1928年修建的多利安式圆柱,又名胜利者纪念碑,碑高14米,顶端为青铜铸成的武士,左手托着和平鸽,右手拄着利剑,昂首阔视着多瑙河。这是为纪念一战萨洛尼卡战役胜利的纪念柱!</p> <p class="ql-block">颇有特色的军事博物馆就设在城堡的西面。</p> <h3> 照片中的是当年击毁F117隐形战机"夜鹰"的萨姆3地对空导弹与P73发射架。被打落战机的座舱罩,弹射座椅及发动机的残骸都静静地躺在博物馆内的橱窗里供游客观看。</h3> <h3>萨纳特塔楼(SAHAT TOWER)</h3> <h3> 我们的塞尔维亚观光之旅算走完了。时间太少,漏点很多。尤其是我很想去看看的那家有上百多年历史的问号饭馆,还有小德开的餐厅,在哪啊?小德,已成为塞国的名片,自2016红土法网夺冠,实现了全满贯和男子网坛唯一的"诺瓦克大满贯"后,突然失去了取胜的动力和欲望,跌落低迷,ATP排名更是落至第四。而他的祖国塞尔维亚由于战争和制裁所显现出来的败落和滞后,这是一种何等的无奈和苦涩!期待这个国家,期待小德能尽快地走出低迷,走出伤痛,再创辉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