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春云南行记—蒙自碧色寨

擎荷听雨

<h3>经常有朋友问我出行是否要做路书,自驾的人都明了,车行在路上,可变项太多,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路书仅供参考。</h3><h3>就如在蒙自的停留。原计划在罗平看油菜花,下午在弥勒品红酒泡温泉,可是雨天加上大雾,能见度二十米再壮观的油菜花海也是微缩景观。既然是回味那就放弃离开啰!弥勒的温泉酒店爆满,红酒的诱惑还没有原味葡萄汁的诱惑大,扛空了红酒庄仅剩的原味葡萄汁我们就赶到了计划中路过的蒙自。</h3> <h3>出行前研究过蒙自的攻略,抵达这里时仍让我惊艳,这个小城美丽富足。时间还早,开车围着南湖公园慢慢行驶,风景挺好,可惜当时拍的照片不知去向,毕竟这里是过桥米线那个动人传说的发源地。看着南湖桥想起那个动人的传说还真是亲切。</h3><h3>晚饭时间路过西南联大蒙自分校旧址(抗日战争期间,西南联合大学迁至云南,其中文法学院设在滇南重镇蒙自,朱自清,闻一多,冯友兰等著名教授均在蒙自任教,西南联大文法学院在蒙自的校舍,包括蒙自租界址的蒙自海关,法国临时署和哥胪士洋行和武庙街周柏斋的住宅"颐楼"等处。其中颐楼有名听凤楼,既是联大的女生宿舍,又是蒙自有地方特色的民居建筑,占地约2300平方米,主体建筑是一单檐硬山顶三层楼房,院中古榕成荫,典雅幽静。西南联大蒙自分校旧址是蒙自市文物保护单位。)也没有驻车停留,想着抽空去看看,结果此事就停留在想像里了。</h3> <h3>2100多年建县史的蒙自,在清末民初曾是云南省对外贸易的最大口岸,当时云南80%以上的进出口物资均通过蒙自转运。滇省的第一个海关、第一个电报局、第一个邮政局、第一家外国银行、第一条民营铁路、第一家外资企业、第一个驻滇领事馆、第一个火电站等先后诞生于此,这也凸显了它在云南近现代史上的重要地位。</h3> <h3>在雨中阳光下抵达蒙自百年历史记忆库,素有 “小巴黎”之称的【滇越铁路-碧色寨】。斑驳的法式建筑和古旧的铁轨,镌刻着它曾经不可磨灭的光辉岁月,现在是摄影师和画家最喜欢去的取景地点。</h3> <h3>有着历史感的地方,不敢瞎说,在度娘那里找到文字介绍放于此吧!碧色寨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县的草坝镇。1903年签订的《中法会订滇越铁路章程》使法国攫取了滇越铁路的修筑权和通车管理权。滇越铁路1903年动工修建,铁路穿越了云南的高山河谷,渗透了众多中国劳工的血汗,1909年通车至碧色寨,1910年全线通车。这里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的的火车站之一,火车经这里北上可以到达昆明,南下可以直达越南。碧色寨车站占地约2平方公里,至今仍在运营中。对研究滇越铁路和中国铁路发展史具有重要价值。</h3> <h3>碧色寨车站作为中国寸轨、米轨共存,中国第一条民营铁路所在地,充分反映了中国铁路发展的一段历史,其保存文物具有极强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科学价值。</h3> <h3>云南十八怪中有一怪就是“铁路不通国内通国外”,关于铁路的故事也很有意思,国民政府时期,山西王阎锡山就为了统治山西,不想让其他外部势力进入山西,索性就把火车的铁轨修窄,只有山西境内的火车才能通行,外面来的火车休想进入。碧色寨所处的是滇越铁路的中心地段,当年法国人有好几个选择修建火车站的地方,最终选择了这个依山傍水,景色秀丽的碧色寨。一百多年前,碧色寨已经成为欧洲巴黎咖啡馆内热议的话题。如今这里只有那口掉了指针的时钟依旧向世人证明自己是来自遥远的巴黎。</h3> <h3>推荐朋友们如果走过路过蒙自,可以适度停留,厚重的历史,停下脚步细品它的美好,一定会带给你惊喜!</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