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培训】永州教育在行动

A新生活

<h3> 【快讯】师大,我们来啦!</h3><h3><br></h3> <h3><br></h3><div><br></div><div> 7.24,来自永州市各县区的35位永州名师及15位县区名师,一行50人,冒着酷暑,顶着热晴,怀揣寻找教育真理、探寻教育本质,为永州教育的腾飞找寻真经的梦想,来到省会长沙,湖南教育领域最高学府——湖南师大,参加永州市名师培训班的培训活动。</div><div> 湖南师大背靠秀丽岳麓山,毗邻源远流长养育湖南人民的母亲河——湘江。这里风光旖旎,人杰地灵。</div> <h3>  【第一篇】领导高度重视,培训准备充分</h3><h3><br></h3><h3> 本次培训是永州市教育局张建坤局长站在全市"十三五教育规划"的高度精心谋划,经局党组成员专题研究决定的,体现了永州市教育局坚决执行市委、市政府的"建设教育强市"的战略方针。</h3><h3> 开学典礼上,永州市教育局李谋韬副局长对培训班学员提出四点要求。即进一步拓宽教育视野,要能够建言献策、建构理论;进一步活化教育思维,善思善谋善创;进一步提升教育的站位,更深理解教育的本真;进一步强化教育定力,慧眼,守正,成为本地、本学科的压舱石。做好三个学习:一是向老师学习,二是向同学学习,三是自主学习。</h3><h3> 李局长的讲话犹如春风,给学员带来了思想的启迪。</h3> <h3>  湖南师大资环院领导、永州市教育局领导与永州市名师培训班学员亲切合影。</h3> <h3>培训班的菜?不,我们的菜单!</h3> <h3>  为加强管理,搞好本次研训工作,在永州市教育局石少腾科长的指导下,在湖南师大资环学院培训中心何宇红主任的协助下,7月25日下午,永州市名师培训班临时党支部、班委会成立了,由唐作明担任书记,杨国斌担任班长。随即,在杨班长的组织下,召开了班委会成员会议,进行了分工部署,对培训的相关服务工作作了周密安排。</h3> <h3>临时党支部、班委会名单:</h3> <h3>学员分组</h3> <h3> 【第二篇】课程精彩纷呈</h3> <h3>  7.25上午,湖南省政府教育督导专家高阳平教授为培训班讲授第一课——《现代教育背景下的课程改革、教学管理与评价》,从当前的教育现状入手,指出了教育改革的基本方针。</h3> <h3>  7.25下午,长沙市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湖南省特级教师丁丽主讲《从教学迈向研究,从专注步入专业》,现身说法,讲述了名师工作室的建设途径。</h3> <h3>  7.26上午,湖南师大教育科学院辛继湘教授主讲《让教学智慧成为生命智慧》,强调教学智慧是对生命完整性的尊重、对生命独特性多样性的尊重、对生命能动性的充分信赖。</h3> <h3>  7.26下午,湖南师大教育科学院常思亮教授主讲《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阐述中小学学习型教师团队建设的基本思路。</h3> <h3>  培训班的学员在认真聆听:</h3> <h3>  始终充满激情的成少华老师积极回应主讲教师抛出的话题:</h3> <h3>  张新军老师在课堂上提出自己的困惑:</h3> <h3>  刘朝晖老师试图从专家身上找到研究思路:</h3> <h3>  唐作明所长在课堂上就数学奥赛一事提出质疑:</h3> <h3> 【第三篇】培训笔记</h3> <h3>7.25上午8点30分,培训班开学典礼如期举行。</h3> <h3>高阳平教授主讲《现代教育背景下的课程改革、教学管理与评价》的笔记:</h3> <h3>丁丽特级教师主讲《从教学迈向研究,从专注步入专业》的笔记:</h3> <h3>辛继湘教授主讲《让教学智慧成为生命智慧》,笔记如下:</h3> <h3> 【第四篇】培训的前拓后展</h3> <h3>身先士卒——培训班班长、永州市教科院杨国斌所长代表第一组为辛继湘教授主持暖场活动。</h3> <h3>精心准备——培训班班长、永州市教科院杨国斌所长为辛继湘教授主持暖场活动的主持词</h3> <h3>永州名师、永州一中语文教师周志恩为辛教授的课作小结。</h3> <h3>永州名师、新田一中地理老师宋立新隆重介绍常思亮教授。</h3> <h3>  何新茂老师就常思亮教授的课作小结发言。</h3> <h3> 【第五篇】培训感悟</h3> <h3> 听高阳平教授报告有感</h3><h3> 永州市教科院所长 唐作明</h3><div>明辨教育改革的是非增强方向感,</div><div>把握教育改革的趋势增强时代感,</div><div>读懂教育改革的目标增强使命感,</div><div>看到教育存在的问题增强紧迫惑,</div><div>感受教学名师的份量增强责任感。</div><div><br></div><div><br></div><div> 关于永州名校——马坪学校的点评</div><div> 永州市教科院所长 唐作明</div><div>马坪学校课改所取得的成功凝聚了原校长周大战和现任校长吕海龙两位开创者的心血与汗水,体现了两位校长的教育责任与担当,彰显了永州教育人的教育智慧与自信,是永州基础教育的自豪与骄傲。</div><div>马坪学校不畏艰难,不甘自弱,勇于创新,开拓进取的改革精神值得学习,马坪学校课改成功的经验值得进一步凝练与大力推广。愿马坪学校继续高举课改的大旗,继续坚持课改的方向,继续保持课改的定力,不忘初心,继续前行!永州教育因为有大家,我们有理由相信永州基础教育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永州加油!</div> <h3>  &nbsp;</h3><h3><br></h3><h3> 课堂是什么</h3><h3> 永州市教科院所长 杨国斌</h3><h3>  课堂是检验教育情怀的第一张试纸,有没有教育情怀取决于教师是否对课堂有着深深的眷恋,课堂是否是教师魂牵梦绕的地方。</h3><h3> 有教育情怀的教师一定是深深扎根于课堂,把课堂看成是师生生命相遇、精神相系、情感相连的地方,“用一辈子的时间备好每一堂课”,把每一堂课都当成生命的演绎,当成师生间一段独特的生命旅程,在课堂上能清晰地听见师生生命成长的拔节声,能诗意地欣赏课堂中的美妙“风景”。</h3> <h3><br></h3><h3><br></h3><h3> 教育纷纷攘攘,借你一双慧眼</h3><h3>——听高阳平教授讲座《现代教育背景下的课程改革、教学管理与评价》有感</h3><h3> 永州一中语文特级教师 成少华</h3><h3>卅载教育何臧否?</h3><h3>知识智慧抢头阵。</h3><h3>分数扰攘数为高,</h3><h3>火焰烈烈油中烹。</h3><h3>且向泰西拾牙慧,</h3><h3>概念各领几日新。</h3><h3>建构之声不绝耳,</h3><h3>多元智能更纵横。</h3><h3>食而不化近学步,</h3><h3>精致装潢俱失魂。</h3><h3>自我根柢伏荆榛,</h3><h3>言必希腊最服膺。</h3><h3>盘点千年教育魂,</h3><h3>总为天地立初心,</h3><h3>植根沃土不犹疑,</h3><h3>中华根基须守定,</h3><h3>民国教育淌精髓,</h3><h3>南渡悲笳旋北归。</h3><h3>以法治校揽全局,</h3><h3>守正出奇微创新。</h3><h3>教育本无急骤变,</h3><h3>多为静水常流深。</h3><h3>由教转学疑为本,</h3><h3>价值引领最本真。</h3><h3>立德树人千秋业,</h3><h3>万化归一生第一,</h3><h3>仰望星空疾徐走,</h3><h3>守望麦田养魂灵。</h3><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 <h3><br></h3><h3> 听辛老师《让教学智慧成为生命智慧》有感</h3><h3> 蓝山二中 李冠华</h3><div>教师职业的尊严感、成就感和幸福感不仅源自在讲台上的传授,更是源自讲台下的教学智慧。教学智慧是“教师面临复杂教学环境所表现出来的敏感、迅速、准确的判断和行动的综合能力”。它更是教师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的自然流露。 </div><div>课堂教学要追求课堂的温度、教育的宽度、知识的密度、学科的深度。教学智慧可让我们体验到课堂动态“生成”教育的惊喜;感受到教学智慧对生命独特性、多样性的尊重;释放出对学生生命能动性的充分信赖; 唤醒孩子们的“向上”、“向善”的内驱力;沐浴润物无声的丝丝清凉……。教学智慧可认帮助我们点燃优等生的激情,开启中等生的智慧,擦拭后进生的心灵!</div><div> “你在说话时,话也在说你”!教学智慧成就的不仅仅是学生,还有我们自己!教学智慧让我们领悟教学艺术,助力我们的专业成长!让我脱俗气、洗浮气、除匠气!</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 由辛老师的教学智慧所想到的</div><div> 永州零陵区千秋岭学校 韩智林</div><div>创建生态灵动课堂,</div><div>关注孩子身心发展,</div><div>成就诗意幸福人生。</div> <h3>  &nbsp;</h3><h3> 穿越生命的时空</h3><div>——听辛继湘教授《让教学智慧成为生命智慧》讲座后所作</div><div> 江永县三中 周启群</div><div>炎炎七月,岳麓山下</div><div>一道思想的亮光</div><div>穿越湘江</div><div><br></div><div>一个内刚外柔的女子</div><div>朱唇轻启,打开了一道</div><div>孩子健康成长的大门</div><div><br></div><div>难道是橘子洲头思想的沐浴?</div><div>还是,滔滔湘江之水的浇灌?</div><div>一枚哲学的种子,根植在</div><div>永州名师思想深处</div><div><br></div><div>盛开——</div><div>漫溯,追寻</div><div><br></div><div>教鞭,从有形到无形</div><div>在时空中延伸</div><div><br></div><div>生命,在智慧与智慧的碰撞中</div><div>灿烂教育的天空</div><div><br></div><div><br></div> <h3><br></h3><h3> 工作室建设有了标杆<br></h3><div> 祁阳二中地理特级、正高级教师 刘朝晖</div><div>17年一线小数工作经历,两届六年的市级名师工作室首席的资历,丁特的工作室建设抓住了三大活动,即理论夯实的学习活动、有问题聚焦的实践活动、深度参与的交流活动。很多都可以借鉴,例如共读共研、课例研修、同课异构、专题研讨、讲题解题赛、聆听大咖的讲座、注重成果提炼……备课要做到一览众山小,不仅关注教更关注学,学习是关键,不仅关注教师专业成长更关心教师身心健康,种种观点能激发学员的共鸣。</div><div>培训班学员、永州市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唐作明所长总结得很到位,我们应该向丁特学习其不断学习及孜孜不倦追求的精神。</div><div>在回答丁特抛出的话题——介绍您的教学研究心得时,我有三个方面的体会:个人研究很苦——没有名师指点,现在很幸运有各种高研班的资源,如湖南省高中教师高端研修班、湖南省首批教师培训师高研班等等;不仅仅是教学,更要关注教育,这是教育改革、回归的必然趋势,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个人研究成果推广难,假如依靠团队,很可能问题会迎刃而解。</div> <h3><br></h3><h3> 提升学习力</h3><h3>——听取常思亮教授《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nbsp;》有感</h3><h3> 永州市一中语文特级 成少华</h3><div>&nbsp;&nbsp;&nbsp; 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俗语说,活到老,学到老。这些中国特色的隽永蕴藉之句彰显了“一物不知、儒者之耻"的学习传统,惜乎只是应然的提倡而缺乏实然的大量事实佐证。特别从学理上讲,更缺乏实事求是的逻辑过渡。常教授重点聚焦《第五项修练一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阐释了科学意义上的学习力概念,飞速巨变的信息技术时代不容我们懈怠,消除职业倦怠突破专业发展瓶颈不容我们止步不前,达成优质高效轻负的教学境界不容我们苟且。就我而言,忝列名师,享受光环和利好,决不应该固步自封、得过且过而淡忘自已的示范、引领、辐射之功,更不应该懈怠止步。教书育人由教知识、教方法到教生话、上境界的层递来讲,更不应该懈怠退缩。生生不息,矢志探求,享受教育,溢彩生命,当是自觉的追求、本色的诉求,路在何方?路在脚下。</div><div>&nbsp;&nbsp;&nbsp;&nbsp; 在日趋竞争的社会格局中,惟有持续提升学习力才是不致落败甚至胜出的葵花宝典。同时,“独学而无友,孤陋则寡闻",值此开放、多元、跨界、融合的“互联网十"时代,借助或者引领学习型团队才能更好地回应“元学习时代",“如何学习学习"的时代,即时学习,泛在学习,全程学习,工作学习法,学习工作化。知行合一,知易行难,行胜于言,践履笃行。就现阶段自我发展而言,补齐教育理论缺失的短板,在语文教育教学遭遇到的原生态问题作为反思、研究、解决之对象,以助推学生发展为旨归,开展行动研究,叙事研究、个案研究、田野研究,当此时也。同时借助名师工作室平台,凝炼一个研修主题,培育一支同好队伍,打造一个团队品牌,不敷衍不委蛇,不走秀不沉沦。诚如常教授所言,抓实际教学中的困惑,指向实际工作的优化改进,做到研为教用,达成实效,超越感觉经验,步入道法术艺兼融之境。</div><div>&nbsp;&nbsp;&nbsp;&nbsp; 常教授指出,最好的教育原则就是“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要在常态的课堂教学实践中趋近、达到这一古老而弥新的目标,只能借助学习不断自我超越,同时改善心智模式,也许不能“做我所爱",却可以“爱我所做"。知天命之年,夫复何求?但士为知己者死,自不免奋力自行,更须引领一隅一校一方,当仁不让,慷当以慨,“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抱团学习,系统思考,追逐愿景,焕发五十岁特有的青春况味。</div><div>&nbsp;&nbsp;&nbsp;&nbsp; 不妨以句明志:</div><div>&nbsp;&nbsp;&nbsp;&nbsp;&nbsp; 人过中年岂有求?生生不息奔激流。莫笑霜花染满头,似有风光诱前头。学不可已古有训,五项修练引新猷。学习之力潜能涌,工作学习送春秋。一勤天下无难事,壮岁淬砺熔炉中。此中真味可言喻?满目青山任勾留。</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