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画浅说

井下桃花庵主

<h3>  今人把黄宾虹的画捧得很高,人们一直迷恋黄宾虹临终时的那句悲催的预言:“我的画再过五十年才有人看得懂。”有点像凡高生前的自信,但他自己也没交待清楚他的画好在哪里。有的人认为黄宾虹的画,黑压压的一片,他到底在画些什么?真的欣赏不了。也有人说,他和陈子庄的画是逸品,逸品是中国写意画的最高境界,不管怎么说,今天在拍卖场上,他的作品的确是天价,特别是《黄山汤口》图。</h3> <h3>  《黄山汤口》图浑厚的笔墨是黄宾虹晚年的精品,传说是黄宾虹的决笔。作品有师古的影子,构图“三满一空”,笔墨虚实相生,意境空灵寂寥,寄托着作者审美的理想。</h3> <h3>  下一幅更妙,黄宾虹不仅画出了自己的风格,而且他的题款也道出了他崇尚南宗与他师古的来路。</h3><div>唐人算子学奴书,</div><div>道子吴装水墨无。</div><div>北宋荊关开画诀,</div><div>虚当求实法倪迂(倪瓒)。——宾虹</div><div>也就是说,黄宾虹看不起像唐代吴道子一样的画师,虽形神兼备,但也就是个能品,因学识过浅,最多就是个画圣,不会有逸品传世。他崇尚南宗师倪瓒,他认为山水画法开山鼻祖,代表最高水平的是南宗。</div><div><br></div> <h3>  黄宾虹有个最大的贡献是提出了“五笔七墨”的画法,最大限度的发挥笔墨的趣味性,特别他善用焦墨与宿墨来压住近景和实景。给原来灰的更沉,黑的更亮。</h3><h3> 另外,他的“减笔”法也颇具影响,所谓的“减笔”不是减少意境,而是减去多余的笔墨,让笔墨达到恰到好处。像八大山人的画,哪怕一幅画仅有一只鸟或一条鱼,都显得余味无穷,再也添不得半点东西。</h3> <h3>形而下为器,形而上为道。中国的山水画为什么不称为风景画,原因就是画家把自己的思想,精神寄托于笔墨上,在一定程度上与其说画景不如说是画自己的心灵。因此,我们读不懂黄宾虹,也就看不懂他的画。一个画家,特别是文人画,作者的文化修养越深厚,他的作品就越深邃,这跟书法的“丑书”一样,很多人欣赏不了,黄宾虹的画就是“丑画”,其实,黄宾虹的书法成就也很高,但被画名所盖,他跟吴昌硕有个相同点,就是把书法的篆,籀之法运用到绘画上。画面充满金石气味。</h3><h3> 他的弟子林散之的书法就是得到黄宾虹画的影响。林散之说,他的书法超过文征明,但见到王铎他也低头。他超出文征明很难说,但他绝对不如王铎。所以,林散之与他师傅黄宾虹一样,大气晚成,晚年才得到世人的认可,学问这东西,不是偶然,而是必然大气才晚成!正所谓: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h3><h3> 毕加索,高更,马蒂斯都说,真正的艺术在东方,说的就是这种理想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