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英雄的道峰山营指战员</h3> <h3><br></h3><h3>1955年4月,解放军接收苏军驻大连旅顺第7机械化师的全部重装备,组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机械化师。该师是我军第一支全机械化步兵师,全部苏式装备,是我军有史以来机械化程度最高的快速机动力量,也是我军现代化建设的标兵部队。第1机械化师的前身,是步兵64军190师,当年华北战场上我军头等主力师之一,久经战火考验,英雄辈出,功勋卓著,曾经为共和国建设和军队强大做出过突出贡献。本文摘自著名军史作者朱晓明先生的东北野战军雄师系列,曾刊登于《党史博采·2011年第01期》</h3><h3><br></h3><div>从华北抗日爆火中走来</div><div>190师前身是1937年11月组建的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4军分区,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以该分区部队为基础组建冀晋(陈正湘)纵队第3旅,首任旅长马龙,政委傅崇碧,下辖第1、10、12团。1946年6月,该旅改为晋察冀野战军第4纵队10旅,旅长邱蔚,政委傅崇碧,下辖第28、29、30团。1948年5月,该旅改称华北军区第4纵队10旅。1949年1月,全军整编,10旅改番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4军190师,师长陈信忠,政委袁佩爵,下辖第568、569、570团。</div><div><br></div><div>抗战期间,190师前身部队在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领导下,深入华北敌后,以袭击、伏击、阻击、破坏交通等手段广泛开展游击战争,先后参加了百团大战、神仙山保卫战、反“扫荡”、反“蚕食”、反“封锁”和战略反攻等270余次战役、战斗,歼灭日伪军8300余人。</div><div><br></div><div>解放战争时期,该师转战冀、晋、热、察、绥、陕、甘、宁等8省,参加了大同、张家口、保南、正太、青沧、保北、清风店、石家庄、察绥、平津及太原、宁夏等29次战役,歼灭国民党军37000余人,在血与火的战场上,屡建奇功,涌现出大批英模人物和荣誉单位,为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卓越贡献。</div><div><br></div><div>据统计,整个64军在解放战争时期产生6名特功功臣,全部出自190师,292名大功功臣,190师又占了106名。虽然该师历史并不算很老,但干部队伍强,整体素质高,作风硬朗,长于进攻,战斗力强,历经抗日烽火的熏染和解放战争的锤炼,成长为华北我军的头等主力师之一。</div><div><br></div><div>568团的前身是1939年2月以晋察冀军区学兵营为基础,并有军区军政干部学校机构大部组建而成的晋察冀军区教导团,主要承担培训干部任务,其最早渊源可追溯至井冈山时期我军第一个军官教导队。1943年2月,教导团改称第30团,转为战斗部队,为4分区主力团。抗战胜利后,先后为冀晋(陈正湘)纵队第3旅1团、4纵10旅28团、190师568团。该团基础特别好,素质高,战斗力强,是军、师主力团。</div><div><br></div><div>569团前身是1943年4月成立的晋察冀军区独立营,1945年2月,以该营为基础补入行唐、灵寿、平定支队各一个连扩编为4分区47团。抗战胜利后,先后为冀晋(陈正湘)纵队第3旅10团、4纵10旅29团、190师569团。该团组建时间晚,但基础较好,进步很快,在多次战役中,表现出色,发挥了关键作用。 </div><div><br></div><div>570团前身是1938年8月由反正的驻保定、满城伪警防队第3纵队6区队改编的晋察冀军区游击军。经过整训改造和不断补充,逐渐成长为坚强可靠的主力兵团。1942年2月,以游击军第3支队全部和第2支队两个大队为基础,编成3分区42团。1943年2月,补入军区老2团第3营和骑兵团第7、8连,极大地增强了团队的战斗力。抗战胜利后,先后为冀晋(赵尔陆)纵队第1旅3团、4纵10旅30团、190师570团。该团基础亦好,战斗力较强,为军、师主力团。抗战期间参加过著名的神仙山保卫战,受到军区通令嘉奖。该团前身经历曾被拍成红色经典电影《野火春风斗古城》。</div> <h3>大战清风店,突破石家庄<br></h3><div>1947年10月,晋察冀野战军围攻徐水,本为打援,却与敌人形成对峙。17日黄昏,我军调整部署,主力西转,待机歼敌。部队正在运动时,突知驻石家庄的敌第3军军长罗历戎率所部主力第7师及配属1个团北上保定,野司首长当机立断,决心挥师南下将其围歼。4纵分三路立即南转,经27小时连续强行军120公里,于18日晚提前4小时抵达望都以东地域。19日下午,敌第3军进至清风店以北、望都以南地区,被我军主力合围。</div><div>20日拂晓,战斗打响,10旅29团率先向北合村攻击。2连攻占敌前沿一房院,后续部队遭敌猛烈炮火拦阻,该连顽强固守,连续打垮敌5次反扑后,我伤亡严重,弹药无几。排长刘铁妮积极搜集弹药,安慰伤员,鼓舞大家“坚决守住阵地,争当英雄连队”,带领大家又击退敌3次反扑,为攻下北合村起到了重要作用。战后他荣立特等功。</div><div>在我迅猛攻击下,敌被分割在南合营、高家佐和东、西南合村。4纵命10旅并指挥11旅31团,集中33门大小火炮,首先歼灭南合营敌第7师19团。旅长邱蔚大胆用兵,将10旅3个团全部作为第一梯队,于21日晨从村东、村西、村北同时发起攻击。28团仅5分钟就突入村内,29团、30团相继冲入与敌激战,残敌企图逃回西南合,被我29团5连迅速插至村南口堵住去路,敌拼死突围,又遭我28团和29团在南合营和西南合之间预置火力截击,经40分钟战斗,10旅将敌19团全部歼灭,俘敌团长以下1100余人。当日下午,敌机向我投弹扫射,10旅旅长邱蔚受伤,参谋长钟天发牺牲。</div><div>22日4时,我军对敌最后一个据点西南合发起总攻。在我炮火掩护下,10旅从村东北向西攻击,突入村内后,连续打垮敌反冲击,与敌展开激烈巷战。28团以炸药炸开敌第7师指挥所防御阵地,将其捣毁,敌顿时陷入混乱,我军乘势将敌分割,各个歼灭。11时30分,战斗结束。清风店战役歼敌1.7万余人,是华北战场空前的大胜利,为解放石家庄创造了极有利的条件。10旅在此役中表现突出,发挥了重要作用,获得军区通令嘉奖。</div><div>石家庄是华北敌人的重要军事基地和政治堡垒,以外市沟、内市沟和市区主要建筑物为骨干设置三道防御阵地,有大小碉堡6000多个。在清风店战役后,守敌兵力空虚,士气低落,我军决心乘胜攻击,再创大捷。4纵奉命在石家庄东北担任主攻任务。</div><div>11月6日,4纵扫清外围,逼近外市沟。石家庄东北角距外市沟600米有一制高点,叫云盘山,从山顶到山腰,用钢筋水泥修筑了3层碉堡群,并有壕沟连接。守敌1个加强连,弹药充足,叫嚣“铁打的云盘山”。在10旅政委傅崇碧的指挥下,30团3营担负突破任务。7日17时,9连在炮兵掩护下,向云盘山发起进攻,因爆破外壕的坑道测量不准,爆炸后未形成冲击斜坡,在敌火力压制下,我伤亡惨重,攻击未果。30团调整部署,精心准备,改由8连主攻。次曰晨,我军再次发动攻击,爆破一举成功,8连顺利通过外壕,迅速冲上核心工事,歼敌大部。夺取云盘山,极大地鼓舞了我军的胜利信心。8连指导员朱文义代表全连接受了当时正在前线指导的朱德总司令的当面嘉奖。</div> <h3>勇夺云盘山据点的30团8连勇士们</h3><h3><br></h3><h3>8日16时,我军向外市沟发起进攻。10旅以29团在云盘山以西、小沿村以南300米的地段上实施主要突击,28团和30团在左、右翼助攻。29团在距敌仅50米的交通壕里突然发起冲击,10分钟突破前沿,击退敌1个连在装甲车掩护下的反扑,并向纵深发展。10日16时,我军总攻内市沟,29团又担主攻,再展雄风。该团突击队第1、6连,用新发明的折叠式合叶梯过沟攻碉,用连环雷加米袋炸药炸毁敌铁丝网和碉堡,仅15分钟完成了突破任务。在伤亡很大的情况下,两个连打垮了敌1个连至1个团的7次反冲击,巩固了突破口,保障后续部队进入巷战。战后,4纵授予该团“东路先锋”锦旗一面,军区也给该团记集体功。6连班长张喜顺两次负伤不下火线,一人打退敌3次反冲击,荣记特等功。<br></h3><div>11日晚,各部队在向敌核心工事进击,10旅30团2连行动最快,从北道岔向大石桥穿插时,临机冒充敌军,在夜幕掩护下直捣敌大石桥指挥部。敌最高指挥官32师师长兼警备司令刘英正在开会,解放军从天而降。他趁乱一头钻进床下,被2连战士揪出。10旅政委傅崇碧立即审讯刘英,迫其向部队下达投降命令。战后,《晋察冀日报》刊登“活捉床下将军刘英”的消息,2连获得“挖敌心脏”奖旗一面。</div><div>11月12日午时,残敌投降,石家庄宣告解放,我军共歼敌2.4万余人,朱德总司令赞誉此战为“夺取大城市之创例”。</div> <h3>云盘山工事</h3><h3><br></h3><div>1951年4月22日18时30分,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正式打响。19兵团64军为志愿军右翼突击集团第一梯队,执行战役穿插任务,首先歼灭高浪浦里之敌,同时夺取临江桥,强渡临津江,以勇猛动作直插议政府,断敌退路,阻敌北援,协同正面兄弟部队歼灭敌重兵集团,并相机占领汉城。64军决心以191师和192师为第一梯队,并肩穿插迂回,190师为第二梯队,随时准备投入战斗。</div><div>23日凌晨,64军第一梯队已有4个团另2个营渡过临津江,进至南岸江湾地区的风于岘、德岘洞、廉安里一线,遭到了美军坦克群的陆地封锁和飞机大面积轰炸的疯狂阻击,发展缓慢。两师与敌对峙激战,没有向议政府边打边插。拂晓时分,美军一方面依托预设阵地继续坚守抗击,另~方面以大编队飞机对我过江部队狂轰滥炸,地面机动部队亦在飞机、坦’克和炮火掩护下连续实施反冲击,64军过江部队因两师指挥所及配属炮兵被阻于江北而失去战场指挥和炮火支援,部队伤亡惨重,前进受阻。</div><div>19兵团鉴于情况紧迫,遂令第二梯队65军前往增援,并要求64军以大部分兵力钳制敌人,以一部分兵力迅速突破,向纵深发展,必须完成志愿军总部赋予的分割迂回任务。23日下午,190师投入战斗。当晚18时30分,569团3营加强l营机炮连过江后,因天黑,以为团主力已跟上,遂在副团长李振堂、营长宋进才率领下以迅猛的动作,突破前沿,毫不恋战,向敌纵深穿插。军侦察支队(以190师侦察连为主组成)也随该营之后过江,一边猛打一边猛插。这样,64军终于有两个分队一箭独发,冲锋在前,直指议政府以南的道峰山。</div><div>190师后续部队开始过江时,65军2个师和朝鲜人民军1军团1个师也赶到高浪浦里桥头,一时间,人群如潮,4个师挤在一起,各部争先恐后,自相堵塞,严重拖延了过江时间。24日拂晓,过江后的569团主力遭敌炮火杀伤严重。190师师长陈信忠、政委栗秉臣率师指、568团进至麻山里、东汶里地区。570团在25日晨攻占了207.6高地和205高地,也与敌对峙激战,无法继续前进。志愿军5个师的指战员们拥挤在临津江南岸20平方公里的狭长地带里,遭到敌炮兵、航空兵的连续火力袭击,伤亡很大。25日起,敌由北向南逐次后撤。</div><div>英雄的道峰山营指战员</div><div>道峰山,海拔716.7米,位于汉城和议政府之间,是敌西线防御纵深的交通隘口。4月23日晚,569团3营在穿插途中,于金谷里三面受敌,全营冒着猛烈炮火冲锋,8分钟突破敌阻击,继而在加野里又歼敌1个排。当通过加野里附近公路时,与敌坦克部队遭遇,3营指战员用炸药箱、手榴弹、60炮炸毁敌坦克4辆、汽车10辆。9连副班长张宝富无比勇敢,一人就炸毁坦克2辆、汽车4辆。24日14时,3营已穿插迂回20个小时,突破敌7次阻拦,歼敌百余人,前进60公里,终于到达道峰山。此时,侦察支队也胜利插上道峰山。</div><div>敌见要点道峰山被我占领,即以空、炮火力实施轰击,并令向南退却的部队组织围攻。道峰山上我两支英雄分队在敌众我寡、炮火连天和饥饿疲劳的情况下,坚守了三天四夜,直到28日与65军195师会合后,才奉命撤回。</div><div>第五次战役第一阶段结束后,志司和19兵团对64军未完成穿插任务提出了严肃批评,兵团党委给予两个先头师的师长、政委以降级或通令警告的处分。同时,为胜利插上道峰山并坚守三天四夜的两个英雄分队记功授奖,报请志愿军总部批准,授予569团3营“道峰山营”称号,授予侦察支队“道峰山支队”称号。3营每人立三等功一次,全营立集体二等功。副班长张宝富立一等功,并授“二级英雄”称号。</div> <h3>10旅部队向敌核心工事穿插迂回</h3><h3><br></h3><h3>历史赋予昀光荣</h3><div>1954年10月,中苏两国发表公报,宣布苏军于1955年5月31日前全部撤出旅大地区。1955年1月,志愿军第3兵团回国,接收旅大苏军防务。根据两国协议,苏军撇出旅大地区时,陆海空军的全部重装备均留下,由我军有偿接收。为接替和加强旅大地区的防御,2月24日,国防部电示,步兵第190师调出、64军建制,进驻旅大并接收苏军第7机械化师的全部重装备,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机械化师。4月15日,该师正式成立。</div><div>选择哪支部队改编为机械化师,中央军委非常重视,当时辽宁境内有3个野战军,40军驻辽西太远,39军驻辽南承担军区战备值班和沿海防御任务,均不能抽调。驻沈丹线的是64军,所属三个师中,190师一直表现优秀,尤其是干部素质高,部队整体具有顽强的突击精神,这正符合装甲兵部队的建设要求和战斗特色。将190师改建为机械化师,是历史赋予的光荣与使命,是强力推进我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举措。</div> <h3>第一机械化师师长吴忠</h3><div></div><div>在确定第1机械化师主官的时候,总干部部最初曾确定选一位副军长出任师长。后来经过半年多的考察、酝酿和讨论,并报经中央军委批准,正式确定第12军31师师长吴忠为第1机械化师师长。吴忠,四川广元人,1921年生,12岁参加红军,经历过长征、抗战和解放战争,担任过各级指挥职务,在军事学院接受过现代战争理论的教育,经受过抗美援朝战争的洗礼,既有丰富的实战经历和带兵经验,又对现代战争有亲身体验和深入了解。更重要的是,他思维敏捷,作风泼辣,工作大胆,勇于创新,具有探索机械化部队建设之路所必需的素质。1955年9月,34岁的吴忠被授予少将军衔,是我军当时最年轻的少将之一。</div><div>与吴忠搭档的师政委是龚纪明,江西石城人,1914年生,1933年参加红军,是64军资历较老,能力较强的一名优秀的政工领导。平津战役时,他指挥4纵12旅34团在新保安顽强阻击敌华北王牌35军,为主力部队包围该敌赢得了宝贵时间,受到总部嘉奖。调任前是64军192师政治部主任。1955年9月,龚纪明被授予大校军衔。其他师领导存第一副师长兼参谋长张怀瑞(1960年2月接任师长)、副师长尤贤英、炮兵副师长国经汉、技术副师长朱恒怡、政治部主任高书简等。</div><div>为保持190师的优良传统和战斗作风,在组建机械化师时,基本保持了机关和原来部队的建制。另调入北京军区独立重坦克团和63军炮兵第170团,还从各军区装甲兵部队抽调了222名干部和636名坦克乘员、508名修理工,这些专业力量主要组成师、团的技术处、坦克乘员训练教导营和坦克修理营、连。该师组建初期,直属军委装甲兵领导。1958年7月,转隶沈阳军区装甲兵建制。</div><div>第1机械化师机关设司令部、政治部、干部处、后勤处和技术处。下辖第1、2、3机械化团、坦克第31团(中型坦克团)、第32团(重型坦克团)、第1、2炮兵团和高炮团,师直编有侦察、通信、工兵等9个营,总员额13572人。全师配备中型坦克137辆,重型坦克22辆,100自行火炮24辆,152自行火炮45辆,装甲车23辆,各种火炮110门,高炮50门,各种汽车878辆。</div><div>以190师的步兵第568、569、570团依次改编为第1、2、3机械化团。每个机械化团均下辖3个步兵营、1个坦克营和8个直属连。全团2139人,装备中型坦克15辆,100自行火炮7辆,其他各型火炮24门,汽车和特种车145辆。</div><div>第1机械化师是我军第一支由机械化步兵、坦克兵、炮兵和高炮等兵种组成的合成战术兵团,是中央军委和沈阳军区的快速机动力量,可以独立进行战役战斗任务,也可加强给合成战役军团。它的成立,标志着人民解放军的陆军又向现代化迈进了重要一步。</div><div>第1机械化师,全部苏式装备,是我军有史以来机械化程度最高的快速机动力量,也是我军现代化建设的标兵部队,中央军委和各总部机关对该师的建设直接过问,从各个方面予以支持和指导。</div><div>师长吴忠深知机械化师肩负着艰巨而光荣的任务,上任伊始,就确定了发展规划:一年打基础,两年完成团以下分队的干部训练、基础训练和战术训练,三年完成师的战役、战术合成。由于干部和部队来自四面八方,有的互比高低,有的不懂技术,不少人有畏难情绪,为搞好人员团结和兵种团结,全师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反复强调机械化师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牢固树立合成观念和整体观念,在高度重视下,通过大量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使得全师上下团结一致,激发了高涨的练兵热情。</div><div>1955年11月,刚刚摸熟装备的第1机械化师参加了由训练总监部组织的、叶剑英元帅总导演的辽东半岛抗登陆战役演习,师机关率第1机械化团、第2炮兵团及师直通信营、运输营等部3300余人圆满完成了持续10昼夜的机械化师奔袭、行进中展开和对抢滩登陆的仓促防御之敌进攻等科目。彭德怀元帅、贺龙元帅、陈毅元帅、聂荣臻元帅、罗瑞卿大将检阅了该师参演部队,给予高度评价和鼓励。彭德怀对该师的表现非常满意,他认为如果陆军有10个这样的师,就可以裁减大量的普通步兵师了。</div><div>1956年春,第1机械化师的建设全面走上了正轨。师长吴忠立即把教育训练的重点转到了战术、战役合成上。</div><div>1957年11月底至12月初,第1机械化师出动履带车103辆,轮式车辆570余辆,人员5000余人,由师长吴忠任总导演,于金县亮甲店地区组织了“机械化师行进间向仓促占领防御阵地之敌进攻”的实兵实弹演习,取得了圆满成功,《解放军报》在头版头条予以报道。前来参观演习的军委总部、军区首长高度评价第1机械化师:“拉得动、展得开、合得拢、打得响、转得快。”</div><div>1958年10月至11月,第1机械化师又组织了“集团军滨海防御战役中机械化师的行动”实兵实弹演习。演习在空军的配合下,连续进行了防空降、反突击以及向新的方向实施机动作战等科目,演习机动、战斗推演达180公里,机械化师的快速机动能力和整体突击能力,给观摩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演习实践表明,第1机械化师已经成为一支具有合同作战能力的机械化部队。演习之后,师长吴忠主持编写了《机械化师组建四年的基本经验总结》,对该师的建设进行了全面总结,提出了许多机械化部队建设的原则。《总结》上报后,受到总部和军区的高度重视,其中不少准则后来被解放军其他机械化部队所借鉴。</div><div>在不断创造辉煌的同时,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第1机械化师是当时中国陆军首屈一指的重量级主力部队,由于是参照苏军机械化师的编制组成的,规模较大,不便于协调和指挥,后来先后减编了第1炮兵团和坦克第32团。另外,以现在的我军观点看,乘建制内轮胎车辆机动最终徒步战斗的为摩托化,乘建制内装甲履带车辆机动的既可乘车战斗又可徒步战斗的为机械化。受当时的条件限制,“机械化”步兵还是乘坐汽车行动,火炮也是汽车牵引,确切地说,第1机械化师还只是摩托化而没有真正的机械化。</div> <h3>师政委是龚纪明</h3> <h3>师长吴忠(左)在勘察演习地域</h3> <h3>1961年8月31日,第1机械化师奉命恢复陆军第190师番号并调归沈阳军区第64军建制领导。第1机械化师的辉煌时代结束了,但它为实现我军陆军的装甲化和机械化摸索了大量宝贵的经验,也为后来发展机械化步兵师和机械化集团军作了准备。<br></h3><div></div><div>重归64军建制后,190师始终保持着第1机械化师的优良传统和昂扬斗志,加强学习,不断创新,80年代在激光训练器材改革上取得显著成果。1985年,某团赴京进行激光对抗演习,取得圆满成功,名扬世界。在百万大裁军中,该师整编为北方甲种摩托化步兵师。新时期以来,全师认真贯彻执行军委加强训练,实现军事过硬的指示,圆满完成了教育训练、战备值勤、军事演习和抢险救灾等急难险重任务,先后多次被总部和军区评为军事训练先进单位和新大纲编修试点单位。</div><div>1998年,该师所在集团军奉命撤消,师属“东路先锋团”被精简,整师转隶某机械化集团军。2003年,我军再次进行体制编制调整改革,该师缩编改建为沈阳军区第一个机械化步兵旅,在编制调整和更换装备后,真正实现了机械化。由第1机械化师到机械化步兵旅,这支铁甲劲旅走过了近半个世纪不平凡的探索发展之路。近年来,该旅先后完成远程跨区机动、“和平使命-2009”中俄联演等重大任务,均表现出色,被总部评为军事训练一级单位、军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先进单位。</div><div>在这支英雄部队60余年的征程中,培养了大批优秀指挥员,涌现出众多知名典型人物:邱蔚、傅崇碧、吴忠等。当年第1机械化师的年轻干部,许多人后来成为人民解放军的高级将领,仅在师作训科当过参谋的同志,就有4人被授予将军军衔。190师是名副其实的将军摇篮。据统计,在该师工作过的有60多人走上了军级以上的领导岗位,其中有20多人担任了大区级领导职务,4人被授予上将军衔,他们是:原任190师师长,后任沈阳军区司令员、兰州军区司令员、军事科学院院长的刘精松上将:原任190师炮兵团营长,后任军事科学院院长的王祖训上将原任190师副师长,后任军事科学院院长、副总参谋长的葛振峰上将;原任190师师长,现任兰州军区司令员的王国生上将。</div> <h3>机械化步兵190旅赴鸭绿江畔演习</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