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010101"> 7月25日,古城南京依旧蝉声四起,烈日炎炎。但这丝毫没有减退我们通州区“名师之路”会员们的求知热情。因为,每个人的心里,都深情期待着一场学术的饕餮盛宴。</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仰望天空 脚踏实地</b></font> </h3><h3><font color="#010101"> 上午由南京大学青年才俊,教育研究院院长助理吕林海教授为我们作了精彩生动的主题报告《学生学习的国际研究进展与中国本土视野——透视教师的未来实践方向》。 </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吕教授学识渊博,阅历丰厚。他向大家介绍了学习理论的国际进展和自己对中外学生学习特点的研究成果,他认为,学习的建构性、情境性和整合性,是目前国际上学习理论关注的重点,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教给学生知识的结构,学生掌握的结构层次越高、越精细,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越强。</font></h3> <h3></h3> <h3><font color="#010101"> 讲座结束后,区教师发展中心蒋忠主任对吕教授的讲座作了精到的点评,并对协会会员提出关注学科前沿,立足课堂实践的中肯建议。</font></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千言学记 流芳百世</font></b></h3><h3><font color="#010101"> 下午的报告同样让大家翘首企盼。在区教师发展中心特级教师任卫兵老师的隆重推介下,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王运来教授,用轻松幽默的语言带领我们进行了一场“千年穿越”,共同品味了经典著作《学记》中的芳香。</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王教授思想深邃,研究精深,他以陈宝生部长“四个回归”为切入点,展示了重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从《学记》流芳、《学记》赏析、《学记》智慧、《学记》启示四个方面对经典做出深刻解读。</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王教授追本溯源,沿着四书五经发展到十三经的历史脉络,阐释了《学记》的成书历程。在通览详解《学记》全文的基础上,王教授深入分析了其在教育作用和目的、教育制度和学校管理、教育与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师问题和教育弊端方面的智慧。他特别强调教学相长、藏息相辅、豫时孙摩、启发性、长善救失的教育与教学原则是《学记》最为精华所在。学古思今,《学记》丰富的教育智慧为反思当下学生厌恶学习、怨恨教师、饱受学习之苦、学习目的不明确等教育问题提供了有益启发。</font></h3> <h3></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专注聆听 对话碰撞</font></b></h3><h3><font color="#010101"> 我们专注聆听,唯恐精彩的话语擦肩而过;</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我们认真记载,前瞻的理论得以永久保存;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我们屏息深思,将智慧内化成自己的德行。</font></h3> <h3></h3> <h3></h3> <h3></h3> <h3><font color="#010101"> 教授们的前沿理论让大家耳目一新。机缘巧合的是,吕教授的前瞻性理论恰好与几位老师的研究课题相契合。</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于是,一场高端的对话悄然开场。偌大的报告厅内,只见渊博的吕教授侃侃而谈,与老师亲切互动,会场弥散着浓郁的学术气息。</font></h3> <h3></h3> <h3><font color="#010101"> 用前沿的理论来丰润自己,用古典的智慧来涵养自己。正如一位哲人所说,放眼世界,你可以开阔视野;回望历史,你可以寻找方向。</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让我们踏着这样的步履,充实地前行,一同去探寻古今融合发展的教育之路。</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