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杭州,是一座如西子般温婉、美丽的城市;七月的杭州,在40度高温炙烤下却成为又一座“火炉”城市。整整十天的研修过程,在我县领导的策划与组织下、在浙大老师的周密安排下、在全体学员的互助互学下,我们的学习热情也如火般炙热,我亲身感受到了大学之“大”,从中领悟到一些大学之道,触动了自己的思考,为更好地做好教育工作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h3><div><br></div> <h3><br></h3><div> 打出“组合拳”,跳出小框架</div><div> 清华大学首任校长梅贻琦先生认为:“大学之大,非大楼之大,乃大师之大”。本次培训的课程设置多样、涵盖面广,内容包括教育、金融、国学、互联网+、艺术素养、心理调适等,其内涵丰富、知识量大、专家水平高,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让我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从西方到东方、从教育领域到其他领域的思维碰撞过程,视野在研修中不断被拓宽,认识在学习中不断被刷新,犹如一场知识与理念的盛宴,值得好好品尝与回味。</div><div> </div> <h3> 例如,心理咨询师李红以丰富事例为载体论述情绪管理的意义和方法,与学员有效地进行沟通与互动,从中领会科学处理情绪的方法:复述、聆听、肯定、共情……刘力教授引经据典、针砭时弊,宛如心灵鸡汤,让我们在会心一笑中领悟优秀教师的关键品格和必备能力;思维缜密的熊卫平教授以连珠炮式的语言论述学校危机管理的路径和方法,让我们领略了浙大“名嘴”的魅力;老当益壮的博导计翔翔以朴实的语言谈古论今,讲述博大精深的国学;楼迎军博士以幽默风趣的语言化生涩的金融问题为通俗易懂,整场讲座笑声不断、氛围浓厚;著作等身的盛群力教授以厚实的理论为我们论述对学习与教学的新认识;具有高深音乐素养的张博老师为我们呈现了高雅艺术,让我们看到了高品质的生活方式……</h3><div> </div> <h3> 多种领域课程的融合,有利于我们跳出教育的框架,以更广阔的视野看教育,有利于理念的转变、能力的提升。</h3> <h3> 学出“精气神”,干出新业绩</h3><div> 古人云:树活风雨土,人活精气神。把“精气神”这个概念移植到本次研修及今后的教育工作中,就要求我们做到:</div> <h3> 精——精益求精,推动工作迈上新台阶。要汲取本次研修的精华,用于改进自身的工作,以更新的理念引领教师,以更强的能力指导教学,想方设法让自身的工作在原有基础上取得发展。<br></h3><div> 气——朝气蓬勃,以更饱满的热情对待工作。有比较才有差别、有差别才有动力、有动力才有进步。与大城市相比,柘荣存在许多短板,如经济发展滞后、收入水平不高、教育观念不强……但我们也不能妄自菲薄,而应立足本职岗位,在岗在职在状态,鼓足干劲,增强责任感,把工作当成事业来干。</div><div> 神——观其形悟其神,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大师、专家先进的、高大上的理念不止于此,我们要继续强化学习,不断扩充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努力让自己成长为教师素养提升的引路人。</div><div> </div><div><br></div> <h3> 研修虽已结束,但学习还在继续、思考还在延续、实践在延续、成长在延续……</h3><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