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7.13,一个永远刻在吉林市人民心头的沉甸甸的日子。那一天,洪水肆虐,那一天,家毁车淹,那一天,肝肠寸断。</h3><h3> 自7.13水灾之后,我每天在家里关注着水情的变化,救灾的进展,以及学校微信群里的讯息。真想自己能为受灾群众做点什么。</h3><h3> 7.17早上,看到学校微信群里发布了招募志愿者的消息,要求是五位男教师参加,我很激动,问了周校长一句,女教师可以参加吗?她同意了,我终于可以为灾民做些事情了!</h3><h3>这样,我们按规定的时间来到了托斯卡纳门口集合。</h3><h3> </h3> <h3>在局领导开会之后,我们领到了自己的任务,就是给行动不便的特殊家庭送矿泉水。</h3> <h3>我校六名教师,分成了三组:魏主任和王岩一组,周校长和苏言一组,我和王亚辉大哥一组。</h3> <h3>第一个任务,是给4号楼8楼的一家送水,我们两个人用手提袋装着满满的二十几瓶水,一边寻找目标楼,一边看着其他志愿者同我们一道忙忙碌碌,擦肩而过。托斯卡纳小区受灾严重,停水停电已经好几天,家里有青壮年的还能下楼去别处取点生活用水,苦了那些家里只有老幼病残的人家,家里没人能出去,几乎连饮用水都没有了。</h3><h3> 我和王哥找到了临街的四号楼,进到楼道里我当时就懵了,里面漆黑一片,地上还全是积水和杂物,我的视力很不好,半天不敢前行。王哥把水交到一只手上,另一只手空出来拿出手机给我照亮,借着那并不明亮的微光,让我得以在黑漆漆的楼道里艰难行进。</h3><h3> 终于来到了这家门口,按门铃后开门的是个慈祥的老奶奶,她得知来意以后,脸上皱纹笑的像一朵美丽的菊花。我们放下水,王哥说:“我们是船营区的志愿者,好好生活,有困难,找政府!”这二十几瓶水应该够他们维持几天了,出门的时候,我这样想。</h3><h3> </h3> <h3>那天特别热,从黑漆漆的楼道里出来时,衣服已经被汗水湿透了。第二个任务,3号楼七楼住户送水。那家的老人也在发矿泉水的现场,在领到水之后,执意自己拿水,说:“孩子,别看我78了,身体很硬实,你们去帮别人吧,我能拿得动。”一路上,他特别不好意思,总是认为他给别人添了麻烦。多么善良的老爷爷!</h3> <h3>从这个老爷爷家出来时遇到一个大姐,看到我们给送水,问:“20楼的能给送吗?我家邻居娘三个正在家哭呢!两个孩子都太小,她出不了门,急得不知怎么办。”我们说可以,她帮助我们联系上了那家人,我和王亚辉大哥去取水。</h3> <h3>我从小到大没爬过20楼,并且是负重前行,十几瓶矿泉水感觉无比沉重,腿像灌了铅,汗水流进眼睛里辣辣的,擦了还有,擦了还有,好像永远擦不完……5层了,8层了,10层了,11层,还差7层,还差5层,还差3层……一点点的数着,离目标一点点的接近……终于到了,放下水的那一刻,真感觉身心都无比的轻松。看着两个小宝宝在家里玩得那么开心,觉得没白挨累,心里舒服!</h3><h3><br></h3> <h3>从二十楼下来时手也抖,腿也抖,整个人感觉是突突的,我和王亚辉大哥来到了凉亭里歇了一小会儿,拍下了这张照片。虽然累得很丑,可是笑得很开心。我给照片起名字叫做“救援小分队”。工作继续……</h3><h3> 一天的志愿者工作让我感受到了一种温暖,一种力量。人,之所以为人的伟大之处,在于自强,在于互助,在于牺牲,在于贡献……</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