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香港》——地理篇(续)

且歌且行-V

<h1><b>红磡烟雾弥漫</b></h1> <h3>  如果有上帝视角,在阳光普照晴万里的日子,你会看见红磡的上空袅袅而升无数的幽灵、神仙,浮游着瞎荡悠,兴致来了相互侃侃大山,聊聊每天新加入的小伙伴。香港七家殡仪馆,居然有三家在红磡畅行道6号、8号、10号,福泽殡仪馆、万国殡仪馆、世界殡仪馆,不知道的还以为香港连殡仪馆都行业集约化了。</h3><h3> 出殡过众多明星的世界殡仪馆设有15间礼堂,最大的世界大礼堂占地800平方米,是亚洲城市中最大的殡仪礼堂之一。很多人不知道,这些殡仪馆的对口政府管理部门,竟是食物环境卫生署,听起来有些怪怪的感觉。</h3><h3> 集中的殡仪业带旺了邻近的相关生意,机利士南街、必嘉街、曲街、观音街,散布着十数家礼花店、长生店。所谓"长生",指的是"长生福寿",店内卖的就是"寿"棺材。因此长生店就是专门售卖棺材的店铺,通常是祖传生意,还兼售其他殡仪用品,并提供殡仪服务。</h3><h3>因为需求旺盛,红磡区衍生的供临时摆放及供奉先人骨灰的楼上骨灰龛场也不少。据香港媒体报道,红磡曲街一个位于唐楼内的龛场,面积仅20多平方米,却供奉了逾200个骨灰位。龛场中客人可在规定时间内上香为防火警特意准备的短香。纵使如此,楼道中依然烟雾弥漫,惹来不少邻居投诉。</h3> <h3>  一边是鬼,一边是神。跟畅行道一街相隔的差馆(警察局)里,有一间香港最闻名的观音庙:红磡观音庙。每年农历正月廿五日晚子时是"观音开库日",每年的这个日子都有千千万万的信徒涌到观音庙祈福及借库,祈求财运亨通,香火蔚为鼎盛。</h3><h3> 再往南走,在宝其利街与宝来街交会处,灯红酒绿、车水马龙,茶餐厅、电器铺、超市密集。然而窄窄的人行道边上却生生筑起一座一人半高的佛龛,佛龛前蹲着一长约2米的长方形大香炉。买菜的师奶、下班的白领、商场打拼归来的CEO,路过时不约而同地燃一炷香,恭恭敬敬鞠三躬,插上。因而炉中终年烟火不断,香烟缭绕。国际大都市的繁华街道中央捧着一大香炉,或许只有漫天飞舞的不明飞行物,才会觉得毫无违和感可言。</h3> <h1><b>欣赏维港的人,去红磡海滨长廊足矣</b></h1> <h3>  综艺节目《中国好歌曲》的选手苗小青在比赛中唱了一首《海的对岸有你》,从未见过大海的他把内蒙古的大草原比作大海,寄托跟女友一同见证海洋的愿望。在香港居住期间,我深深体会到海滨城市的魅力,那忽而飘渺不清的朦胧,忽而海天阔地的壮丽,向囿于城市石屎森林的人们展现了世界的无穷可能性。</h3><h3> 我和一个祖籍西班牙的朋友一次闲聊时,他说他可以生活在任何地方,只要有海。我当时深深为这句话打动,好一段时间热爱在海滨地带运动,或骑自行车或跑步,呼吸着迎面吹拂而来的潮湿海风,鼻翼上似有似无的盐分让人兴奋,伴随着的还有远方摇曳着三角旗幡的帆船、轮船拖出的长尾鳞光、橘红色的暖暖夕阳。</h3><h3> 红磡海滨长廊满足了许多香港人对于大海的丰富需求和幻想,它贯通了红磡和尖沙咀的海滨,经红磡海逸豪园、大环山公园海滨长廊、红磡海滨长堤、红磡海滨花园,利用梳士巴利道的天桥行人道,更可直达尖沙咀海滨花园及星光大道,整条海滨长廊长达4公里,沿途可尽览维多利亚港海景,为香港市民和游客提供一条漫步海滨、品味维港的线路。</h3><h3> 真正希望欣赏维港的人,不必去挤人头涌涌的星光大道,环境优美、宽敞平坦的红磡海滨长廊才是香港本地居民海滨悠闲生活的真正体现。每天傍晚过后,跑步的、散步的、遛狗的、垂钓的、闲逛的、驻足的、摄影的、弹唱的比比皆是。繁忙的市民在这里得到释放,沿路高低起伏的绿荫草坪抚慰烦躁的心情。红磡海滨长廊将"营造一个宁静舒适的海滨地带供市民享用"的设计概念实现得淋漓尽致。</h3><h3> 有一次细雨纷飞的夜晚,我照旧来到海滨长廊跑步,漆黑的夜中大海异常平静,默默延伸的长廊如同悄悄融入海面的雨滴般默然无语,似乎成了另一片海。我奔跑在海的中央,渐渐明白,无论日与夜、晴天或雨天,海滨的姿色,便是香港灵气的所在。</h3> <h1><b>新界印象:郊区之所以为郊区</b></h1> <h3>  在香港行政区划分的十八区之中,其中有九个区位于新界地域,除了沙田、葵青、荃湾三个区以外,其他诸如北区、大埔区、屯门区、元朗区,在香港人眼中基本上被视为"郊区"的范畴,这也是为什么像大埔、屯门、元朗这几个地方都有"市中心"的称谓,如"屯门市中心"。所谓的"市",大抵是繁华商业集中地的意思。</h3><h3> 当然,香港人眼中的郊区只是相对意义上的郊区,遍布全港的7-11便利店、惠康百佳超市、各式茶餐厅、日本料理等商铺依然占领着所谓的郊区角角落落。从生活的方便程度来说,如此便利的"郊区"可真不典型,几步路就是一个24小时便利店,24小时麦当劳,24小时酒吧这大概是世界上商业的触须伸展得最无所不及的城市之一了。</h3><h3> 然而<span style="font-size: 16px;">因寻求城市发展空间、深港城市接洽融合,新界的感觉已经渐渐变得没那么郊区了,上水、粉岭已沦为水客据点,元朗、屯门、天水围的幼儿园接收了众多跨境学童,新界地区的商业近年兴旺了不少。再加之内地大学生赴港进修的人数逐年增加,就读于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身处或靠近新界地区的院校的内地学生越来越多,不获提供学校床位的内地学生逐渐将东铁沿线的上水、粉岭、太和、大埔墟、大围、沙田等地变成了"宿舍区",带旺了当地房租、地价之余,也贡献了不少GDP在香港限制外地人购房之前,在东铁沿线直接买房落脚的内地学生也不算少了。</span></h3><h3><span style="font-size: 16px;"> </span><span style="font-size: 16px;">然而相比九龙、港岛,郊区之所以为郊区不是没有原因的。我曾在大埔区住过大半年,跟市区相比,新界最典型的特征就是安静,跟周末的旺角、尖沙咀、铜锣湾相比,太和、大埔墟这些地方简直就像天堂。因为车少,马路显得特别宽;因为楼少,楼间的距离让你发现原来香港也不是尽是"握手高楼";因为人少游客少,身边突然多了不少鸟语花香。在林村河边漫步,你会发现眼中的香港有点不真实:眼界为什么那么开阔,河边的绿树为何如此清晰,水面上疾驰的白鸟为何那么洒脱?这里更像是日本动画里的一个小镇。</span></h3><h3><span style="font-size: 16px;"> 而最让人逃不出"郊区"感觉的,是只要在工作日走出户外,你会发现社区活动室、街心公园、茶餐厅,到处都是老头老太香港社会老龄化严重一叶知秋。餐厅里炒菜的,吃饭的,端茶的,都是上了年纪的人,仿佛时间快转几十年一撕黄历就到了今天。都是老街坊,彼此之间一个眼神就知道对方所求。"例牌!"服务员叫道。当你遇上这种感觉时,你很难不发现自己身处郊区:时间溜得快,空间转得慢。</span></h3> <h1><b>香港街坊的幸福是等来半价面包的那一刻</b></h1> <h3>  "如果你说你在下午4点来,从3点钟开始,我就开始感觉很快乐,时间越临近,我就越来越感到快乐。到了4点钟的时候,我就会坐立不安,这让我发现了幸福的价值。"这是圣-埃克苏佩里笔下的狐狸对何谓"幸福"的一段阐述,在香港生活的某个时刻我突然感受到了狐狸口中的这种幸福,那就是某天傍晚等待楼下的面包店6点半后打半价的时候,巧合的是,那家面包店也叫王子Prince Bakery, 王子面包店。</h3><h3> 在香港有许多小作坊式西式面包店,尤其在稍稍偏远的地方,像太和、大埔墟、元朗这些郊区的社区里面,一两公里内总会有一家开了多年的小面包店。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生存下来不被大牌连锁面包店挤压生存空间,它们往往追求个性化的面包出品,同时在某一两款街坊市民所熟知的面包西点上下狠功夫,让其成为远近闻名的招牌面点。</h3><h3> 同样,王子面包店也采取了相同的策略,香港市民喜爱的大众化西点,如酥皮蛋挞、菠萝油(菠萝包中间切开夹一小块咸味黄油)、椰丝鸡尾包、老婆饼等出品虽不至于十分美味,但胜在价格便宜,薄利多销。而王子面包店最出名的,是提子松饼、鱼柳包和芒果糯米糍。每天新鲜出炉的提子松饼外脆内松,甜度适中,香软酥松;而其他面包店少见的鱼柳包,中间夹的鱼柳多汁入味,千岛酱渗入面包,味道甚至不比麦当劳的鱼柳包差,却更有家常滋味;至于我最爱的芒果糯米糍,7块钱有两个,口感松软柔韧,表面的椰丝着力够、不会四散,内里馅料十足,塞满了新鲜的芒果果肉,冻过后还有种冰甜冰酸的感觉,可谓一大享受。</h3><h3> 除此之外,王子面包店还有叉烧包、丹麦芝士条、特大提子包、猪仔包、咖喱牛肉包、奶油包等丰富包点,满足了街坊们对西式面点的各种喜好。当然,前面提到的每天晚上6点半过后所有面包打半价的销售策略,是它得以在笼络街坊衷情的另一法宝。</h3><h3> <span style="font-size: 16px;">像这样的性价比极高的小作坊面包店在大埔区绝不仅有,譬如大埔墟的炜成面包食品店,就以咖啡瑞士卷、绿茶红豆方包以及8块钱一份的蛋沙律三文治而闻名。每天新鲜出炉的2块5一只的牛油皮蛋挞和6块5一份的焗西米布甸因为物超所值,经常可以见到街坊排着长队购买</span><span style="font-size: 16px;">。</span></h3><h3><span style="font-size: 16px;"> 当六点半</span><span style="font-size: 16px;">点半快到、走在买面包的路上时,远远地我便闻到空气中似有似无的面包清香,那用心烘焙的超值面包,是街坊邻居共同享有的幸福源泉。</span></h3><h3><span style="font-size: 16px;"> </span></h3> <h3>  各位上帝,实在对不住,我这人就这毛病,想什么就做什么的,码字码到菠萝油……实在没忍住,就来吃了,给大伙儿来个特写!</h3><h3> 说到这呢!再给大家一个建议,这也是突然想起的,我的朋友圈有个土豪的朋友,在一次我发圈秀图时,他的评论"请拍张九龙冰室",说实话,我特不愿意回复,但想想,出于礼貌,还是给这位"天之骄子"科普了一下,</h3><h3> 全港,我最钟意的茶餐厅在庙街,因为在那里你可以感受到旺角卡门和春光乍泄的故事情节。这家茶餐厅有六十多岁了。当年的黄家驹在这里壮志未酬,《九龙冰室》、《春光乍泄》、《花样年华》和TVB 等多部港剧都是在这个《美都餐室》拍摄的,这个茶餐厅也因杜琪峰及王家卫的执导而在我们内地人眼里出名,从1950年营业至今,店址在油麻地庙街附近,非常接地气也很有人文的餐室,你能感受到很浓郁的老香港气息!与其说香港打造了庙街不如说庙街因为有了港片更具国际知名度。</h3><h3> 最后,就用王杰的这首《忘了你忘了我》(旺角卡门主题曲)慰藉大家一天的风尘吧,灿烂的明天就在你睁开眼那刻!</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