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盲艺人:闯儿说书

李国华

<h1><b>李国华 摄影/撰文</b></h1> <h3>延川,黄土高原上一个县城,因境内黄河支流秀延河而得名,隶属陕西省延安市。黄河秦晋峡谷流经县境68公里,拐了5道“Ω”形大弯,形成独特的“黄河蛇曲地质公园”。这里文化底蕴深厚,是闻名全国的“艺术之乡”,剪纸、布堆画、秧歌、道情和陕北说书等民间艺术样式异彩纷呈。</h3><div><br></div><div>我对陕北说书的兴趣由来以久,但琐事迁延,直到2014年9月,我才在延川辗转找到了盲艺人张成祥。</div><div><br></div><div>张成祥的家在贾家坪镇文张家河村,离县城20公里。在延川,很少有人知道他大名,但要一提起“闯儿”,那可是家喻户晓。闯儿5岁拜师,从艺半个世纪,师父是当地著名的民间艺人贺能和白志义,可惜如今两位老人都已作古了。</div> <h3>第二次拜访闯儿,是在2015年2月24日,农历正月初六,闯儿全家加上亲戚近20口人,正在家包饺子。按陕北年俗,大年三十是为先人过的,正月初六才是给自己过的,叫“人节”,格外隆重。听见有客人来,闯儿夫妻二人一起迎出门来。闯儿的老伴儿名叫张娥女,也是盲人,她的眼睛没有视力,但是有光感,她站在院子里,总爱仰头望向天空。<br></h3> <h3>陕北人待客本来就热情,又逢大过年的,张娥女连忙生火煮饺子。张成祥从兜里抓出一把葵花籽,一边嗑着,一边陪我“谝闲传”。我问他为啥不帮忙?他大声笑起来,笑过之后,讪讪地说:“我只会说书,不会做饭。” </h3> <h3>拉起家常话,闯儿喜忧参半。喜的是,他的2个儿子和1个女儿,如今都已成家,孙辈又添4个男娃,2个女娃,可说是人丁兴旺;忧的是,老二家的男娃,也是他们最小的孙儿,今年3岁了还不会说话,路也走不好。大孙儿已经懂事了,在爷爷身旁听着,不免眼含泪花。</h3> <h3>常言道,夫唱妇随。吃罢饭,闯儿把乐器从窑洞里搬到院子里,先拉上一阵儿板胡,又跟老伴儿合唱一曲陕北民歌《蓝花花》。我发现,张娥女的嗓音犹如山泉一般清亮。</h3> <h3>闯儿的绝活儿,还是说书。陕北说书是流传于黄土高原的一种古老民间曲艺,融和了陕北戏曲、道情、信天游的曲调。说书人有的手持三弦儿,有的怀抱琵琶,连说带唱,其中唱的比重较大,正所谓“说是骨头唱是肉”。陕北说书有长篇,也有小段,唱词通俗流畅,句子不受字数的局限;曲调激扬粗犷,富于变化,素有“九腔十八调”之称。</h3><div><br></div><div>在旧时的陕北,说书一般都在盲人中间传承,明眼人是耻于跟盲人抢饭碗的。陕北人爽直,把盲人直呼为瞎子,并不含歧视的味道。陕北说书自然被叫做“瞎子说书”。盲艺人们一般都自发地组织起来,三五成群,互相搀扶着,走村串乡演出,不靠施舍,更不靠乞讨,而是靠自身的才艺,相对“体面”的活着。盲艺人们所到之处,民众都会尽力供养。这里面,暗含了乡土中国不成文的道德规矩。</div><div><br></div><div>闯儿说的是琵琶书,用的是从古代波斯流传而来的“曲项琵琶”。令人难以置信的是,闯儿的琵琶竟然是自制的!</div> <h3>说书人右手拇指上,拴着6片硬木片儿,俗称“麻喳喳”,用来打节奏。</h3> <h3>说书时左腿上绑着的3块硬木板,叫“甩板儿”,用来打鼓点儿。</h3> <h3>尽管不是第一次听书,可是当闯儿调好音,突然放声唱起来时,我仍然被震撼了:“怀抱琵琶我定起个音,众位明公你听分明……”</h3><h3><br></h3><h3>不!不是唱,是吼!那沙哑悲凉的声音,直上苍穹,直透人心。唱到忘情时,早已将烦恼和苦痛抛在九霄云外。这声音,夹杂着这片雄浑大地千百年来的风霜雨雪,混合着一介草民半个世纪的苦辣酸甜;这声音,如醍醐灌顶——让我即刻领悟到,离开了真实的百姓生活,到哪里去找什么民间艺术!</h3> <h3>傍晚,邻村有人邀请闯儿去说书。临别的时候,他一口气儿问道:“李老师,山东离这儿远不远?以后你还来不来?甚会儿再来?”我没有回答,只是用力握了下他的手。</h3><div><br></div><div>雪停了。这场雪过后,砍头柳很快就会吐出新绿,山丹丹花儿转眼也将漫山开放。寂静的乡村公路上,望着闯儿远去的背影,我只有默默地祝愿,老哥哥一家的光景能过得顺畅些,他正传承着的陕北说书这门古老的艺术,也能如砍头柳、山丹丹一般,在这片黄土地上焕发出新的生命!</div> <h3>作者简介:李国华,1962年生于山东济南,自由摄影师,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山东省当代艺术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h3><div><br></div><div>本稿件版权归李国华本人所有,如有采用,务请联系本人。电话:13806419948,拜托!</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