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 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在即,我们红四方面军的后人,从南京出发一路向西,驶经鄂豫皖至陕川,在丛山峻岭中追寻着80多年前父辈征战的足迹。这是一条充满信念的路,一条血染不屈的路,一条通向胜利的路,一条我们朝圣的路!走在这条路上,总有一群身影与我们伴随,那就是我们的红四方面军父亲们!</b></h1><h1><b> 每当我们两脚踏踏实实地站在父亲们曾经站过的地方,面对一座座起伏的山峰和一条条纵横沟壑,回顾他们经历怎样的炮火连天枪林弹雨,体会他们置死地而后生的激烈战事,我们感慨万千,身心被重重地捶打!敬佩涌上心头!红军的战场是我们朝拜的圣地,父亲们所经历的一场场恶战,对已经不年轻的我们是一次次神圣的洗礼!</b></h1><h1><b> 人民军队中最忠诚、最勇敢、最非凡的红军,能够做你们的儿女,是我们此生最大的幸福!我们这一生和世代人,定要感恩那些牺牲了的和幸存了的红军先烈!我们过着超越他们理想的生活!江山不能辜负生命流血的代价!信仰不能被和平年代轻易丢弃! </b></h1> <h1><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b> 徐向前元帅,红四方面军领军人物。<br></b></span><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b> 1929年6月,受党中央指派,徐向前到达鄂东北,领导和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br></b></span><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b> 徐总指挥深谋远虑,运筹帷幄,出奇制胜!不畏强敌,力挽狂澜,无数次带领红四方面军突出重围!无数次险中取胜!无数次战场较量,打得国民党军队一败涂地!<br></b></span><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b> 永远敬仰您,徐向前元帅!功勋卓著的军事指挥家!红四方面军一面光辉的旗帜!</b></span></h1><h3><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br></span></h3> <h1><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b> 河南新县。<br></b></span><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b> 2017年5月30日,我们一群已不年轻的退休人员,到达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参观追忆80多年前,席卷大别山区的那一场赤色狂飙。</b></span></h1> <h1><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b> 本世纪二十年代末和三十年代初,随着徐向前、许继慎、曾中生、邝继勋等著名将领进入大别山,一只红色大军出现在长江以北、淮河以南、平汉路以东的广大地区,它就是曾创建了全国第二大红色根据地鄂豫皖苏区和川陕苏区的红四方面军。</b></span></h1> <h1><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b> 1932年由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苏维埃秘书方思归,书写在紫云区二乡一面青砖檐墙上的"中国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土地法令草案"。战争年代,该村群众用稻草和泥巴将其糊盖,才得以保存下来。1966年揭开,是全国唯一一处保存完整,书写在墙壁上的土地法令。1998年被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b></span></h1> <h1><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b> 在那穷乡僻壤深受国民党地主阶级压迫的山区,早期的共产党人组成的小队伍,号召吸收穷苦人加入红军,与国民党军队顽强作战,打出一方天地,建立苏维埃红色政权。</b></span></h1> <h3> 1929-1932年,反动势力不能容忍人民政权存在,鄂豫皖大别山区的红军与国民党军队和地主武装进行了许多次大大小小的战斗,从缴获中壮大了自己的装备,并取得以弱胜强、敢于出击、勇于胜利的战斗经验。</h3> <h3><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旧址。</span></h3> <h3><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1931年4月,中央政治局派张国焘出任鄂豫皖中央分局书记兼军委主席。</span></h3><h3><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任何一部历史都如奔泻的江流,不会笔直向前。对于鄂豫皖苏区和红军来讲,真正曲折、英勇和悲壮的年代就要开始。而这一切的发生,都与此人的到来有关。</span></h3> <h3><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陈昌浩1931年六月于张国焘同时到达鄂豫边苏区的南部。是中央派任的鄂豫皖苏区少共中央局书记。历任红四方面军政治委员等职务。1936年11月任西路军军政委员会主席。</span></h3> <h3><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讲解员介绍新县的地理位置和特点。</span></h3> <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这里原是富绅的大宅。</span> <h3><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1929年-1932年,大别山滚滚革命洪流中,有我们父亲参与的身影。</span></h3><h3><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1955年共和国授予他们将军衔荣誉。他们的身影也永远留在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里。</span></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