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蘇的罗马假日

蘇蘇

<h3>原创文字摄影by: 蘇蘇</h3> <h3>   <b>《到此一游篇》</b></h3><h3><br></h3><h3> 首先慎重声明一下哈,笔者的到此一游,指的是在景点留影的到此一游,绝对不会也绝非是在古迹上刻字的荒唐之举哦,千万莫要产生误会😆😆。对独游侠而言,留下到此一游的留影实属不易,尤其是在欧洲,特别是在意大利。朋友告诫再三,相机千万不要交到陌生人手上,否则人和相机会转眼不知去向😇😇。</h3><h3><br></h3><h3> 您还真别不信,笔者倒是亲眼见过并亲身经历过几次被贼惦记的滋味。亲身经历的故事另外写入故事发生地巴塞罗那的游记里,有兴趣想了解事情原委的话,可以读一读笔者《<span style="line-height: 1.8;">用指尖触摸巴塞罗那》</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的美篇文章,这里要告诉大家的故事是笔者亲眼目睹的真实事件。</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br></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事情发生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笔者与家人一起旅欧休假,也是在罗马。笔者与同行的田儿妈妈一起到超市购买零食饮料,田儿妈妈早笔者几步先行结账,站在收银出口处不远的地方等待笔者。忽然听见田儿妈妈高声用中文喊了一句 "你要干吗?",这一喊不打紧,吸引了超市里许多人的眼光。正好我已结完账,赶紧跑过去,忙问发生了什么事。只见一位约摸三十来岁的欧洲男士,身穿T恤戴着墨镜,左手拿着一张报纸,脸上挂着笑容,嘴里连声说着 "Sorry, sorry." 便急忙离开了。田儿妈妈惊魂未定,前言不搭后语地告诉我,她正在收拾超市找回的钱,准备放进钱包,那位男士走了过来,接着用报纸盖在她数钱的手上,男士的另一只手在报纸下抢夺她手里的钞票。她一喊叫,男的便罢手了。我说别让他跑了,便要追出去,田儿妈妈说: 算了算了,一分钱也没丢,别麻烦了。在门口看了看,刚才那男的早就没影了。事后想起来,这意大利的小偷还真是特别,说是明目张胆地抢吧,可还用一张报纸遮羞; 你说是偷吧,他是硬从别人手里抢,真是无奇不有啊。这就是意大利的偷技,没见识过吧😛😛。这位 "绅士式抢劫" 高手今儿栽在中国大姐手里,也是没想到的。一般人肯定被这种赤裸裸的硬抢行为惊诧呆掉,而这位大姐的钞票不仅抓得牢,而且还可放声斥责,这样的状况,出乎意料,意大利惯盗高人碰到如此强手,也只能佯佯地败下阵来,没有得手的可能😊😊👌。</span><br></h3><h3><br></h3><h3> 至于笔者如何解决旅拍困难的,高招还是有的,否则,那些留影又是如何完成的呢。不过,高招一般密而不传哦😏,只在本篇透露哈☺😆。如果想请人拍照,一定找游客代劳,而且是互相帮助。而游客最好找那些携妻带孩子的,就更保险了,我从来没失手过,我的单反一直妥妥地随我闯荡江湖,游历世界大好河山。只是运气好时,游客代拍的废照片儿会少一些😊😊😊。</h3><h3></h3> <h3></h3> <h3></h3> <h3>   《圣保罗教堂篇》</h3><h3><br></h3><h3> 罗马圣保罗教堂(Basilica di San Paolo fuori le Mura),是罗马天主教的四座特级宗座圣殿之一。<span style="line-height: 1.8;">圣保罗教堂座落于台伯河西岸,教堂建筑在圣保罗墓地的上方,是由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下令建造的。</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br></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后来,在公元386年,狄奥多西一世下令扩建这座教堂。到五世纪时,教堂规模甚至比旧的圣彼得大教堂还大,成为罗马当时最显赫的教堂。可惜在1823年,教堂失火,遭受毁灭性破坏,只有很小的一部分得以幸存。现在看到的教堂圣保罗大殿是按照四世纪时,教堂极盛时期的原貌重建的。整座教堂的外观典雅庄严,包含着深刻丰富的神学意涵与建筑艺术成就。</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br></span></h3><h3> 进入圣殿,有三座大门。中间的正门最为显著,全门以青铜铸就,高7.48米、宽3.35米,分成两扇,由中间开启。门扇分为十二个方格,雕刻着伯多罗和保罗的事迹。由意大利雕刻大师Antonio Maraini (1886-1963)在1929到1931年间完成。</h3><h3></h3> <h3></h3> <h3>  教堂正门顶端的三角山墙上,画笔线条细腻,色彩鲜艳。基督以君王姿态端坐在宝座上,象征天国的大光环圈住身形,十字架光圈照射基督头顶。<span style="line-height: 1.8;">基督君王</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左手执</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拿</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展开的书卷,右手</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祝福众生。拿着钥匙的伯多罗和举着剑的保罗,陪侍在基督两侧。</span></h3> <h3></h3> 圣保罗教堂的建筑特色是圆柱与拱形穹顶的奢华精美装饰,以其恢宏气势与高贵典雅著称。特别是圣保罗圣殿的建筑,此特色尤为显著突出。<h3></h3> <h3></h3> <h3></h3><h3> 图片展示的便是圣保罗圣殿。一进殿,便有一股威严气势扑面而来,令人心生敬畏。半圆弧形的拱壁中,装饰着彩石镶嵌画,这些画作是教宗Honorius三世召叫威尼斯名匠前来制作的,工程在<span style="line-height: 30.6px;">1216-1227年间完成。</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30.6px;"><br></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30.6px;"> 镶嵌画</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风格与威尼斯的圣马可大殿(Basilica of Saint Mark)很相似,工匠来自同一地区,艺术工艺应该是类同的,我想游历过威尼斯圣马可大教堂的人们,也会有同感。</span></h3><h3><br></h3><h3> 整个大殿长131米,宽65米,高30米,四列大理石柱将大殿分为五个空间。这些柱子的高耸与精致的天花板镀金装饰,使得大殿看上去金碧辉煌贵气逼人,其庄严华美令人叹为观止。</h3><h3></h3> <h3></h3> <h3></h3> 《西班牙台阶篇》<h3></h3> <h3></h3><h3> 这里是座微型广场,有一级一级的台阶,通向山坡上的圣三一教堂,台阶取名为西班牙台阶。电影《罗马假日》外景地在此拍摄,电影的获奖与盛传,使得西班牙台阶因此闻名遐迩,西班牙台阶从此成为完美假日浪漫之地的代言。<br></h3><h3><br></h3><h3> 在台阶高处安坐下来,气定神闲地观看下方广场的人头攒动, 很自然地会产生一种慵懒心情,漫无目的地欣赏街景与悠闲放松的舒适度。</h3><h3><br></h3><h3> 西班牙台阶上建有古代埃及的方尖塔,方尖塔的后面是圣三一教堂,俯瞰整个广场。</h3><h3></h3> <h3>  这艘石舟形象逼真, 由整石雕刻而成。</h3><h3><br></h3><h3>  这座石舟喷泉是贝尔尼尼父亲的作品,创意来自于特韦雷河的一次决堤,一只小舟被水推到这里而搁置的灵感。</h3> <h3>  石舟喷泉的供水来自山中清泉,一直潺潺不断。水质纯净甘甜, 游客们拿着矿泉水瓶子,接满清泉与家人分享。有的少年直接用嘴对着水流喝,溅到脸上,顺势就洗把脸,真是清凉惬意。</h3><h3></h3> 《美食与就餐环境篇》<h3></h3> <h3></h3><h3> 罗马城中古迹遍布,游客擦肩接踵,但是要找这样闹中取静的就餐环境,还是很容易找到的。意大利餐饮业历来异常发达,饭菜也非常可口,普通的通心粉就可作出上百种的花式,舌尖上的意大利不可小觑。<br></h3><h3></h3> <h3></h3> <h3>  就餐前,先品尝一杯鸡尾酒,一来解解乏,二来也可以打发等待食物的时光。</h3><h3></h3> <h3>  这种巧克力与美酒的绝配,还真是一件口福之人的机缘巧遇。刚开始,那些由纯巧制作的小杯子,并没有引起我的过多注意。后来发现许多过路的游客都会停留品尝,好奇心便被勾了起来。</h3><h3></h3> <p class="ql-block">  仔细观察后便效仿其他食者,也来了一份,记得好像是5个欧一份。在纯巧克力制作而成的小杯里, 倒进威士忌, 杜松子, 香槟或其它种类的酒 (有若干种选其一种,看个人爱好),连同小杯一起嚼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巧克力的醇香甘甜配上酒的浓烈辛辣,在咀嚼的配合下,产生出一种极致混合,滋味幻妙,回味无穷,真的是美味到直冲脑门儿 ! 这种吃法也不知是哪位美食大家发明的,太能捉摸了,想像力忒丰富,真得好好感谢一下他的这项奇思妙想的发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有一种酒心巧克力,可能就是来自于这种意式传统吃法,虽然路数差不多,但是味道就完全没有可比性了,是天壤之别的差距。</p> <h3>  阿拉伯餐厅门口招揽食客的舞者与后面偷插进来的点赞男👌😊😊。</h3><h3></h3> <h3>  进完餐后,顺便逛逛这些酷酷的橱窗。</h3><h3></h3> <h3>  今年的年轻人时尚,便进去给爱子选了两套。</h3> <h3>  选好款式与颜色之后,立刻现场制作,在运动衫背部喷涂上所喜爱球员的名字。真的很酷!</h3> <h3>  在一条小巷里,看见这样一幅涂鸦,感觉涂鸦者实在是既风趣又淘气。也不知这家房屋的主人,是否知晓后窗上有如此这般风景😊😊。</h3><h3></h3> <h3> 《古罗马斗獸场篇》</h3><h3></h3> <h3></h3><h3> 古罗马斗兽场位于罗马市中心威尼斯广场的东南面,是古罗马帝国和罗马城的象征。也是罗马古迹中最卓越、最著名<span style="line-height: 30.6px;">、最壮观</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的代表,它位居当今世界八大名胜之一席位。</span></h3><h3><br></h3><h3> 斗兽场建于古罗马佛拉维奥王朝,在公元72年,维斯巴西安皇帝为庆祝征服耶路撒冷的胜利,强迫几万名犹太俘虏修建。公元80年落成,工程历时八年。在文艺复兴时期,罗马大兴土木,斗兽场的许多石块被挖去建造宫殿和教堂,遭到不同程度的严重损坏。此后又经过多次修整,才使这座古老而雄伟的建筑得以残缺地保留下来。</h3><h3><br></h3><h3> 斗兽场从始建至今,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span style="line-height: 1.8;">从建筑时间来看,罗马斗兽场历史悠久于其它雷同建筑,它是欧洲也是全世界保存至今的最古老、最宏伟的斗兽场、竞技场。</span></h3><h3></h3> <h3></h3> <h3>  斗兽场在建筑史上,堪称典范杰作和奇迹,以庞大、雄伟、壮观著称于世。现在虽只剩下残缺的骨架,但其雄伟之气魄、磅礴之气势犹存。站在高处往下看,斗兽场平面呈椭圆形。有关资料介绍,场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外围墙高57米。建筑为四层结构,整座建筑外部,均由大理石包裹。下面三层分别有80个圆拱,柱体极具特色,建筑学上将其分为多立克式、爱奥尼式和科林斯式,第四层则以小窗和壁柱装饰为主。</h3><h3><br></h3><h3> 场的正中间为角斗台,台长86米,宽63米,也是椭圆形,相当于现在的一个足球场面积。角斗台下是地窖,关押猛兽和角斗士。角斗台周围的看台分为3个区。底层的第一区是皇帝和贵族的座席,第二层为二区,是罗马高阶层市民席,第三层为三区,为一般平民席,再往上就是大阳台,也就是没有座席的站立观看区。</h3><h3><br></h3><h3> 几个观看区总共可容纳观众5万多人,在底层地面有八十个出入口。如有紧急情况发生,可确保在15分钟至30分钟内,将场内5万观众全部疏散离场。</h3><h3></h3> <h3></h3> 到哪儿总能遇见好心人,一位罗马人见我跑过来走过去地忙活取景,给斗兽场拍照。便告诉我一条路线可以绕到斗兽场对面的小山包上,那儿可以找到比较好的取景角度。依言前往,果然不错,这儿游客也不多,便有了许多取景上佳,观感不一样的斗兽场画面,真的要感谢这位好心人😊😊。<h3><br></h3> <h3></h3> <h3>  去过一些有古罗马剧场遗址的其它国家,如约旦<span style="line-height: 1.8;">、</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利比亚</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叙利亚</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伊拉克</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突尼斯等,还有在希腊等地,见到的剧院遗址大都是半圆形的,也有圆形的。表演台在剧场前端或中间的最低处,观众席位形成半圆或圆形围绕表演台,一阶一阶的向上,形成一个半圆形或圆形的剧场。这样的剧院有很好的扩音效果。古时是没有音响设备的,完全靠剧院建筑设计来实现最佳扩音效果。可以说,剧院的建筑艺术,体现了伟大的智慧卓越结晶。</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br></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斗兽场的建筑形态与古罗马剧场的半圆形都是起源于古希腊时期的剧场,当时的古希腊剧场都傍山而建,呈半圆形,观众席就在山坡上层层升起。但是到了古罗马时期,设计师们开始利用拱券结构技术,将观众席架起来,并将两个半圆形的剧场对接起来,因此形成了所谓的圆形剧场(amphitheatrum),并且不再需要靠山而建了,完成了剧院建筑设计的创新。</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br></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罗马斗兽场就是罗马帝国时期的剧院设计创新的杰作,斗兽场呈椭圆形,长轴187米,短轴155米,周长527米,中央为表演区。地面铺上地板,看台层层拔高,围绕表演区。可以这样理解,古罗马剧场是在古希腊剧场的基础上,演变创新升级的建筑艺术产物。</span></h3><h3></h3> <h3></h3> <h3></h3> <h3>  《君士坦丁凯旋门篇》</h3><h3></h3> <h3>  君士坦丁凯旋门在斗兽场的西侧不远的地方,是古罗马凯旋门中最大、最著名、也是保存最完好的一座。<span style="line-height: 30.6px;">据说当年,拿破仑·波拿巴来到罗马,见到了这座凯旋门,大为赞赏,尔后,这座凯旋门便成为</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法国巴黎香榭丽舍大街凯旋门的建造蓝本。</span></h3><h3><br></h3><h3> 君士坦丁凯旋门因当年罗马帝国的皇帝君士坦丁而得名,君士坦丁大帝是罗马历史上的一位传奇帝王。他在位时期,统一了罗马全境,他也是第一位公开信仰基督教的君王。君士坦丁凯旋门是为了纪念君士坦丁大帝战胜了他的强劲对手—马克森提<span style="line-height: 30.6px;">、</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统一了罗马西部而</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修建的。</span></h3><h3><br></h3><h3> 古罗马时代共有21座凯旋门,多数毁坏无存,<span style="line-height: 1.8;">现今罗马城中仅存三座。君士坦丁凯旋门就是其中最年轻的一座。建于</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公元315年,凯旋门为三拱式,门高21米,宽度超过25米,中拱高而大,侧拱矮而小,均以哥林多式石柱作为框饰。</span></h3><h3></h3> <h3></h3> <h3>  门上的浮雕精美绝伦、恢宏大气,虽千余年逝去,残迹斑斑,伤痕累累,却依然屹立于风雨中,与古罗马角斗场共同见证古罗马的昔日辉煌。</h3><h3><br></h3><h3> 这座拱门上面的绝大多数装饰品<span style="line-height: 1.8;">多半是从当时罗马帝国的其他建筑上搜集而来,组合拼装成君士坦丁凯旋门。众多浮雕中最为著名的是凯旋门顶端的八块浮雕,他们是从马克·奥尔略皇帝纪念碑上拆卸而来,真品如今珍藏在卡匹托尔博物馆。</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br></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这座凯旋门集合了众多不同时代的罗马雕塑的君士坦丁凯旋门,平衡了众多风格的雕塑风格,在静态中展现特有的恢宏气质。</span></h3><h3></h3> <h3></h3> <h3>   《<span style="line-height: 1.8;">喷</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泉篇》</span><br></h3><h3></h3> <h3>  <span style="line-height: 30.6px;">特雷维喷泉</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Fontana di Trevi)</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30.6px;">又被称为</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许愿池,</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是罗马市内最大的也是知名度最高的喷泉。喷泉建筑风格属巴洛克式,因而这座喷泉也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巴洛克式喷泉。</span></h3><h3><br></h3><h3> 在电影《罗马假日》风靡全球后,喷泉名声更加随之大噪,吸引了世界每个角落的目光。每天游客背对喷泉掷币许愿,络绎不绝。工作人员在清理水池时,每天能收集到游客投掷的硬币,平均达3000多欧。</h3><h3></h3> <h3>  罗马的街道很美,金色的阳光洋洋洒洒落了一地,地面反射着好看的光泽,行走在这样的场景里,好像是进了大片儿拍摄现场,拍出的照片儿一定很唯美。再看那些赭石色与橙色的房顶,在阳光下静静地释放着自身的古朴与典雅,一旁静观喷泉的花样年华。</h3><h3><br></h3><h3> 喷泉旁总是人山人海,水泄不通。隔着人群,欣赏着喷泉中央的海神踏浪而来,神情与肢体被精湛的雕技刻画得栩栩如生。喷泉得名许愿池的由来,是出自于一段历史典故。在远古时代,出征的罗马男子都会来到许愿池旁,投下一枚银币,祈祷自己能凯旋归来,与家人团聚。久而久之,这个期盼吉祥美好的举动被无数人效仿,喷泉得名许愿池。</h3><h3><br></h3><h3> 后来逐渐演变成一个传说,说是背对喷泉,右手执硬币,从左肩上方向后投入水中,就能实现自己的愿望。投一枚硬币,代表此生会再回罗马; 投两枚硬币,代表会与心爱的人结緣; 投三枚硬币,则是希望令自己讨厌的人快快离开。</h3><h3><br></h3><h3> 看着许愿池边掷硬币的人们,很想知道是否灵验,也真心希望他们能实现各自的愿望。</h3><h3></h3> <h3></h3> <h3>  贝尔尼尼设计的引人注目的四河喷泉(Fontana dei Quattro Fiumi),建在离天使堡不远的地方。四河喷泉中的雕塑分别象征着四条天堂河流 (多瑙河、尼罗河、普拉特河与恒河) 以及已知世界的四个角落(亚洲、非洲、欧洲和美洲)。</h3><h3><br></h3> <h3>  这是环绕中央主喷泉一周的视频,帮助了解喷泉全貌。Navona广场三个喷泉组合,主喷泉两边各有一个小喷泉,环绕三个喷泉的精美建筑,形成一个椭圆的广场。</h3> <h3>  喷泉的群雕,线条细腻灵动,人像面部的胡须都表现得生动鲜活,有飘动之感,这里不失为一处观赏雕塑作品的好去处。</h3> <h3>   《特韦雷河夜景篇》</h3><h3></h3> <h3>  到了晚上,不可错过特韦雷河的夜景以及岸边的人文风情。河的两岸搭建了不少供应吃食饮料<span style="line-height: 1.8;">、意式特色小礼品的廊屋,方便游客们走走停停。</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br></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可以将晚餐与观河夜景合并一处,会是极其浪漫舒适的安排。笔者选择了一张靠水边的露天座位,按照惯例,先来一杯餐前鸡尾,静静地享受特韦雷河的静谧与食物的美味,给一天的假日划上一个完美的句号,给入睡前再增加一段美好心情。</span></h3> <h3></h3> <h3></h3> <h3></h3> <h3>   《万神殿篇》</h3><h3><br></h3><h3> 万神殿(Pantheon)是罗马最古老的建筑之一,也是古罗马穹顶建筑艺术的顶级代表作,是一个到了罗马必须打卡的地方。<span style="line-height: 1.8;">万神殿建筑的神奇在于它巨大的圆形屋顶,那个时期没有钢筋混凝土,古代罗马人是如何实现完成如此巨大的穹顶施工呢?</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br></span></h3><h3 style="line-height: 30.6px;"><span style="line-height: 1.8;"> 罗马人用浮石掺入混凝土,制成一种轻质耐用的建筑材料,这种特制的混凝土被浇注入壳体,自下而上渐渐变薄,圆屋顶的底部有22英尺厚,而顶部仅有2英尺厚, 这种技术在建筑学领域被称之为 "</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穹顶覆盖的集中式形制" 技术。</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30.6px;">大</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30.6px;">圆顶的基座从总高度的一半的地方开始建起,殿顶圆形曲线继续向下延伸,形成一个完整的球体与地相接。这是建筑史上的奇迹,表现出古罗马的建筑师们高深的建筑知识与深奥的计算方法。</span></h3><h3><br></h3><h3> 看到此处,联想到伊斯坦布尔的索非亚教堂,也是穹顶式结构,圆屋顶,是拜占庭时期的最杰出建筑作品。</h3><h3><br></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神庙入口处的两扇青铜大门是万神殿仅存的原物,门高7米,宽而厚,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青铜门。</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穹顶正中有一个圆形大洞,直径8.9米,功能上是神殿唯一的采光来源,但又包含天机。投射进来的光,像是上神眼睛发出的神圣光芒,暗含殿堂与神灵相通的寓意。</span></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与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并称文艺复兴三杰的</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拉斐尔艺术大师,逝后安享殊荣,被安葬在万神殿。</span></h3> <h3> 《Vittorio Emanuele II 纪念馆篇》</h3><h3></h3> <h3>  1861年意大利统一后的第一任国王Vittorio Emanuele二世,<span style="line-height: 1.8;">维克多•艾曼纽尔二世是带领意大利统一的一位伟大君主。</span></h3><h3><br></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 威尼斯广场位于罗马市中心,几乎天天都要路过,因为它位于</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30.6px;">五条大街的汇合点,是重要的交通枢纽,</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是去各个景点的必经之地。广场的设计建造,是仿照威尼斯的圣马可教堂门前的方形广场模式而修建的。</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广</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场周边有许多历史建筑,博物馆、美术馆与各式纪念雕塑,都是不可错过的景点。</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span></h3><h3><br></h3><h3> 广场上最庞大最醒目的建筑,便是维克多·埃曼纽尔二世 (<span style="line-height: 1.8;">Vittorio Emanuele II) </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纪念馆,意大利每年6月2日的国庆日阅兵式,也在此举行。</span></h3><h3></h3> <h3>  这座庞然大物的纪念馆建筑,幽默的意大利人诙谐地称之为 “结婚蛋糕”、“打字机”。乍眼一看,还真是有点儿像。维克多埃曼纽尔二世纪念馆,是一座<span style="line-height: 30.6px;">白色的新古典主义建筑。是</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为了庆祝1870年意大利统一而建造。因为工程巨大,建造缓慢,</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耗时二十五年才建成主体,加上后期装修,直到1927年才正式完工。</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br></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纪念馆建筑宽120米,高80米,在刚刚落成时遭到很多争议,公众觉得体积过于巨大,显得有些突兀。</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br></span></h3><h3> 当年墨索里尼著名的 "阳台演说", 便是在这座纪念馆的二楼向广场上挤满的人群发表的。</h3> <h3></h3> 如果想观<span style="line-height: 1.8;">看罗马市容全景的话,登上纪念馆屋顶是最佳选择。从广场正面走进去,有一部小电梯是登顶观光电梯,登顶观光票20欧,可以看到罗马斗兽场,凯旋门,万神殿等建筑。</span><div><h3><br></h3><h3> 这里,展示几张从纪念馆顶层露台看过去的罗马市容图片。</h3><div><h3></h3></div></div> <h3></h3> <h3>   《梵蒂冈博物馆篇》</h3><h3><br></h3><h3> 梵蒂冈博物馆有六公里的展示空间,闻名于世的西斯廷教堂 (Sistine Chapel) 就在其中, 是欧洲排名第三的艺术殿堂,馆内珍藏真品丰富齐全。</h3><h3></h3> 罗马曾来过多次, 而每次只是在梵蒂冈大教堂里外观赏而已,从未进入梵蒂冈博物馆拜访,屡屡因为参观队伍太长而却步。<div><h3><br></h3><h3> 这次憋足了劲,一定要进馆看一看。于是便找了一家可以skip the line的旅行社购买门票,我们这些临时组合的游客有15人,由一位导游带领。谁成想,大家被蒙了,旅行社并没有获得优先进场的特许,照样还是要排队。排队的功夫,老天爷开始恶作剧,先是来了一场倾盆大雨,幸好有勤劳的小商贩,10欧买了一把质量低劣的雨伞抵挡了一阵,否则就不知会浇成什么熊样儿了😛😛。</h3><h3><br></h3><h3></h3><h3> 队伍一点儿一点儿的挪着,雨总算是停了,松了一口气。可没过一会儿,太阳出来了, 而且是那种来势汹汹的架势。不一会儿, 刚晒干的衣服又被大汗淋漓地湿透了,感觉很狼狈,这是老天爷要考验大家的诚意了。阳光很强烈刺眼,想起因阴天下雨摘下来的墨镜了,这才发现太阳镜不知去向,可能是被挤丢了,刚跟了我不到两年的范思哲,就这么没了😢,现在也只有眯着眼干晒着。</h3><h3><br></h3><h3> 近千名游客都被挤在大约300平米的庭院里,真是可惜了这座庭院,本应该仔细观赏的地方,被排队的人群挤得乌泱乌泱的。庭院四周全是美美的雕塑珍品,可是人挨人,挪不开步,根本没有了心情。里面的游客出来一拨放进一拨,在庭院里排队的时光好难熬,太阳暴晒下,汗珠子无休止地流淌着,人被热成了狗😛😛😐,这博物馆真不是那么好进的。</h3><h3><br></h3></div> <h3>  终于等到进入的那刻,入到馆内,空调环境让身体的酷热马上缓解得无影无踪了。进馆后往下行走,通过的螺旋楼梯,非常有艺术感。</h3><h3></h3> <h3></h3> 梵蒂冈博物馆果然不同凡响,收藏非常丰富,共有12个陈列馆和5条艺术长廊。珍藏着历代罗马教皇收藏的艺术品,汇集了希腊、罗马的古代遗物以及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精华。<h3></h3> 以希腊罗马时代的雕刻最为精彩,名作有 “克尼多斯的维纳斯” (Venus of Cnidus)、“沉睡的阿莉亚多尼” (Sleeping Ariadne)、“望楼的阿波罗” (Appool Belvedere)、“劳孔” (Laocoon)、以及 “望楼的躯干雕像” (Male Torso)等。<h3></h3> <h3></h3> 博物馆原本是罗马教皇的宫廷,后来被改造成为了梵蒂冈国家博物馆。主要以收藏艺术品为主,大部分是文艺复兴时期留下的艺术精髓。<div><h3><br></h3><h3>  有米开朗基罗创作的《创世纪》和《最后的审判》, 十分值得一看 (只是游客人数之巨超乎想像,极大影响了细细欣赏)。只能跟着人流移动,走马观花了。</h3></div> <h3></h3> <h3></h3> <h3></h3> <h3></h3> 西斯廷大厅的油画,幅幅都是珍品,无价之宝,其中有数幅<span style="line-height: 1.8;">达芬奇、</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拉菲尔等艺术大师们的真迹。如果要细细欣赏,在这一个厅花一天时间,都嫌不够。</span><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br></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此时的情势不能让人随愿,如果停留太久,后面的人进不来也不行,只能艰难的行走在游客群中,挪动着脚步,在忙乱与拥挤中拍了一些珍贵的但不完整的画面,只能将就了。</span></h3><div><div><h3></h3></div></div>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  蘇蘇的罗马假日,可说是丰富多彩。品尝美食<span style="line-height: 1.8;">、博物馆徜徉</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教堂沉思默想</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理性购物</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享受拍摄过程</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面对旖旎风景发呆冥想</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 这是个铭刻心间终生不忘的假日,这份美好,会珍惜珍藏。</span></h3> <h3><b>作者简介:&nbsp;</b> 作者蘇蘇(微名/笔名)为高级资深商务管理人士,出访世界各地,足迹遍布五洲六十国度有余。退休后重拾笔耕摄影爱好,将各地见闻经历以图片游记散文诗歌形式呈现,与读者分享各地见闻与精彩故事。作品图文均为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刊发公众平台,请尊重作者创作,维护版权有责,谢绝文字图片复制粘贴,谢谢支持发扬原创!</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