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游记——见闻猎影

圆周率

<h3>  埃及,全称为阿拉伯埃及共和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汩汩流长的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哺育了一代又一代河口三角洲地区的埃及人。</h3><h3> 我们一行28人历时十天的埃及之行,对这个神秘又古老的国家有了初步的了解。</h3> <h3>从机场到开罗市区的道路两傍建筑</h3><h3></h3> <h3>有些象中国十多年前的多层住宅小区</h3><h3></h3> <h3>也有不少有特色的建筑</h3><h3></h3> <h3>但更多的是一些象烂尾楼一样的房子。据导游说,埃及家庭房子是每生了一个儿子,就往上建一层房子,所以楼房都不封顶。房子层数越多,就说明家丁兴旺。</h3> <h3>都是没有封顶的房屋,顶上都装了很多卫星电视天线</h3><h3></h3> <h3>如果不是屋上有那么多的卫星电视天线,不会相信里面住了人,从天线的数量看,住的人家还不少</h3><h3></h3> <h3>到了埃及首都开罗,城市就有些现代气息</h3><h3></h3> <h3>道路交通也发达,车水马龙</h3><h3></h3> <h3>但还是有不少外墙不装饰,像烂尾楼一样的房屋夹杂其中</h3><h3></h3> <h3>从高处远望的开罗市</h3><h3></h3> <h3>埃及是个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在埃及各地随处可见这样的高塔,上面装有高音喇叭,是用来播放《古兰经》的。</h3><h3></h3> <h3>埃及的阿拉伯女性,都要戴头巾</h3><h3></h3> <h3>金字塔下的游人</h3><h3></h3> <h3>狮身人面像前的游客</h3><h3></h3> <h3>旅游景点附近的纪念品商店</h3><h3></h3> <h3>虽然埃及是个伊斯兰教国家,但也有信基督教的,只占人口的10%以下,这是开罗为数不多的一个基督教堂,空中大教堂。</h3> <h3>埃及9成以上的都是阿拉伯人,信奉伊斯兰教,所以清真寺就随处可见。</h3><h3></h3> <h3>我们到埃及的前几天,正好是埃及伊斯兰的开斋节,民众都放假三天,很多家庭都一家大小出去游玩。</h3><h3></h3> <h3>我们进入了清真寺的内部参观,埃及导游讲解。</h3><h3></h3> <h3>埃及导游大军先生给我们讲解伊斯兰教的风俗习惯,还有朝圣的过程。</h3><h3></h3> <h3>较大的清真寺周围,也是商业和休闲旅游发达的区域,附近有很多餐饮和商品集市,平时也很多伊斯兰人和游客聚集。</h3><h3></h3> <h3>在清真寺傍的汗哈利利集市,据说是中东第一大集市。</h3><h3></h3> <h3>集市卖的都是小有当地特色的小商品,旅游纪念品。导游也说了,很多小商品是中国义乌生产的。</h3><h3></h3> <h3>紧靠集市边是个露天酒吧,我们美女团友在试抽埃及的水烟。</h3><h3></h3> <h3>其实露天的部分更象了中国的茶餐厅或大排挡,逛集市走累了来这里座座喝杯饮料吃点东西。埃及人对我们中国人很友好,见到我们都会微笑致意。</h3><h3></h3> <h3>埃及小姐妹向我展示她们的纹身图。</h3><h3></h3> <h3>化妆成卡通人的两姐弟给我们拍照。</h3><h3></h3> <h3>好象连婴儿都关注我们这些亚洲人的面孔。</h3><h3></h3> <h3>很多当地埃及人喜欢和我们的美女团友合照留念。</h3><h3></h3> <h3>有时甚至围得水涉不通,堵塞了道路。</h3><h3></h3> <h3>可爱的埃及小男孩。</h3><h3></h3> <h3>埃及的小青年。</h3><h3></h3> <h3>埃及的一对伊斯兰情侣。</h3><h3></h3> <h3>埃及的伊斯兰美女</h3><h3></h3> <h3>抽水烟的埃及美女。</h3><h3></h3> <h3>不知是不是埃及的小美女</h3><h3></h3> <h3>因为当地长年高照度的阳光,造成埃及人的睫毛长得比较长,以阻挡阳光射眼,所以埃及人不管男女的眼睛很好看。</h3><h3></h3> <h3>这个黑头纱很有特色。</h3><h3></h3> <h3>刚从清真寺出来的伊斯兰妇女,可能是在等去了逛集市的亲人。</h3><h3></h3> <h3>清真寺门前卖大饼的。</h3><h3></h3> <h3>有些远道而来的家庭,累了就在路边休息,看来他们很多都是常常来的,都知道带上地布给小孩子睡觉。</h3> <h3>来清真寺的伊斯兰大妈,不知她们晚上会不会去跳广场舞呢。</h3><h3></h3> <h3>在去红海度假村的路上,沿途是一片无边的撒哈拉沙漠。</h3><h3></h3> <h3>在靠近红海的沙漠地区,就建了很多风力发电机。</h3><h3></h3> <h3>撒哈拉沙漠是世界最大的沙漠,几乎占满整个非洲北部,最神奇的是沙漠最低的地方,竟比海平面还要低133公尺,在埃及的盖塔拉洼地。</h3><h3></h3> <h3>红海在埃及有很长的海岸线,沿线有很多的旅游点和度假村,吸引大量世界各地的游客来旅游。</h3><h3></h3> <h3>埃及的高速公路服务区。</h3><h3></h3> <h3>服务区集商场餐馆和休闲一体,比中国的要高档次,物价也不算贵,但这种服务区不多,没有中国的密集。</h3><h3></h3> <h3>服务区内部餐厅。</h3><h3></h3> <h3>骑毛驴的女孩</h3><h3></h3> <h3>很多埃及农村小朋友都喜欢带个毛驴,给游客拍照或骑行,可以收点小费。</h3><h3></h3> <h3>这个地方的服装很好看。</h3><h3></h3> <h3>卢克索是在尼罗河边,去卢克索路上就可以见到当地农民很多都用毛驴来做交通和运输工具。</h3> <h3>埃及的“面的”,招手即停,中国农村现在也不少,只是样子不同。</h3><h3></h3> <h3>每一个村,都有一个不同样式的排坊做标志。</h3><h3></h3> <h3>村庄里的房子,基本上都是“烂尾楼”一样。</h3><h3></h3> <h3>村口的村民</h3><h3></h3> <h3>村头的巴士站</h3><h3></h3> <h3>农村的小男孩,见到我们,显得很开心。</h3><h3></h3> <h3>埃及地处中东边缘,也是有恐怖主义活动的地方,所以埃及高速公路和主要道路上,都有不少的检查站和军事岗站。</h3><h3></h3> <h3>各岗站哨所都配备重武器、钢盾牌和汽车。</h3><h3></h3> <h3>所用的汽车不是日本丰田,就是日产。据说恐怖分子也是用这两种车多。</h3><h3></h3> <h3>离岗站两边约20米的地方分别有岗楼。</h3><h3></h3> <h3>岗楼伸出的冲锋枪。</h3><h3></h3> <h3>在有村庄的道路上,三二百米的地方,也有带冲锋枪的民兵把守。</h3><h3></h3> <h3>武装军警检查过往的车辆。</h3><h3></h3> <h3>当确认我们是中国来的旅客,一般都不用上车检查,以微笑相送。</h3><h3></h3> <h3>在去亚历山大城的路上,埃及安全部门还为我们旅游车专门配备了一名高大威猛的便衣警察。</h3><h3></h3> <h3>认真看才发现,这便衣警察腰后挂着一支微型冲锋枪。</h3><h3></h3> <h3>我们游玩拍照时,他总是手拿专用无线话机,警惕地察看着周围的情况,相信附近应该还有更隐蔽的更衣警察。</h3><h3></h3> <h3>我们在红海的度假酒店。</h3><h3></h3> <h3>酒店餐厅,这里还是西欧旅客占多数,供应的都是西餐。</h3><h3></h3> <h3>酒店靠近红海边,有沙滩排球场。</h3> <h3>还有很多让客人看海景、吹海风的小亭子。</h3> <h3>泳池和花园的两傍是客房。</h3><h3></h3> <h3>大热天在泳池是最好的消暑好去处。</h3><h3></h3> <h3>奇怪的是西方人就是不怕太阳晒伤皮肤,近40度的高温下还去暴晒,在中国可是晒咸鱼的节凑。</h3><h3></h3> <h3>一对情侣在水里玩着玩着就啃了起来。</h3><h3></h3> <h3>海滩上寻宝的西方旅客。</h3><h3></h3> <h3>红海鱼类丰富,海里的鱼吸引了小朋友。</h3> <h3>酒店周边的景象。<h3></h3></h3> <h3>酒店商场陈列的首饰<h3></h3></h3> <h3>埃及无名英雄纪念碑,也是萨达特纪念碑。纪念碑本是为了纪念在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中阵亡的将士而建的。1975年10月6日,也就是战争结束两周年之后,工程正式完工,萨达特亲自揭幕,他没想到,6年后,自己也被葬在了这个仿古埃及法老陵墓、象征永恒与升华的金字塔式建筑中。</h3><h3></h3> <h3>这就是萨达特遇害的胜利广场检阅台。</h3><h3></h3> <h3>埃及国家历史博物馆正门。<h3></h3></h3> <h3>埃及博物馆位于埃及首都开罗市解放广场边,收藏埃及古代遗物约12万件,包含了大量埃及考古发现中的文物精华,是世界上收藏古代埃及文物规模最大的博物馆之一。<h3></h3></h3> <h3>埃及博物馆也是世界上收藏法老遗物最多的博物馆,被埃及国民称为”法老博物馆”。<h3></h3></h3> <h3>馆里面有一些世界独一无二的文物,其中有年轻的法老王-图腾卡门所有的陪葬品、黄金棺材、黄金面具、宝座等等。<h3></h3></h3> <h3>埃及博物馆是一座新古典主义风格的砖红色石质建筑,1896年由法国建筑设计师马塞尔•杜尔尼翁设计建造。建筑内部有高大宽敞的中庭,通过天花板上镶嵌的漫射玻璃和二楼的窗户采光,中庭里仿照古埃及神庙中的情形安置着巨大的神像。其余部分的展厅分为两层。<h3></h3></h3> <h3>一层按年代的顺序陈列,展出从古王国时期到公元5、6世纪罗马统治时期的文物,还陈列了新王国时期的艺术品,时间跨度约在公元前1550—1069年之间,这一时期有不少大型的文物,有雕像、桌子、石棺、石柱和浮雕墙等。<h3></h3></h3> <h3>陈列的文物来自埃及的最后两个王朝,不少来自法老图特摩斯三世、图特摩斯四世,阿蒙诺菲斯二世,哈特谢普苏特女王和朝臣麦赫珀里的陵墓。<h3></h3></h3> <h3>最引人注目的是从保存完好的图坦卡蒙和普苏森尼斯二世陵墓中发掘出的文物,其中,图坦卡蒙陈列室中的黄金面具、人形金棺、黄金御座等堪称埃及博物馆的镇馆之宝。<h3></h3></h3> <h3></h3> <h3>亚历山大城地中海边<h3></h3></h3> <h3>亚历山在图书馆<h3></h3></h3> <h3>埃及的列车,老旧老旧的。<h3></h3></h3> <h3>悠闲的市民,忙工作的是男人,这样悠闲地聊天喝茶的也只有男人。埃及女人不用工作的,平时也不会出来消闲。埃及酒店餐厅商场的服务员都是清一色的男人。<h3></h3></h3> <h3>埃及的车牌,看不懂。<h3></h3></h3> <h3>亚历山大城团友合照。</h3> <h3>金字塔团友合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