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黎族是海南岛的最早居民,自远古时代以来,他们就繁衍生息在美丽富饶的海南岛上,许多生活用具长期使用流传至今。特别是黎族的藤竹编器,有着特殊的用途,它们原料绝大部分来自大山的竹材和藤条,在黎族山区,往往可见到藤编、竹编或是藤竹混编的各类手工制品,他们用途不一,但主要还是离不开生产或生活所用两大类。黎族传统的藤竹编织技艺,是黎族同胞勤劳智慧的文化结晶,该技艺在黎族民间广为流传,他们将砍来的山藤和老竹子,削成细条,经晒干处理后编成各种各样的藤竹器,主要包括藤编衣篓、腰篓、藤编箩筐、藤编腰织机带、藤编渡水葫芦、藤编槟榔盒等,其精美外观和独特技艺,令人赞叹。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的民间手工竹制品已逐渐被机械制作的木制品和金属品所取代,黎族传统藤竹编器正面临消失的尴尬境地,一些工艺精湛、器形特殊的黎族藤竹编器除了博物馆和民俗收藏家早年所藏之外,在黎族民间已越来越难于觅见了,它们正在一天天的离我们远去</h3> <h3>前不久,记者到白沙黎族自治县采访,在青年收藏家符建阳的家里看到了他收藏的一批工艺精湛的黎族藤竹编器,其中一个体型巨大的雕花刻字的藤编衣篓令人难忘。该衣篓高约1米,宽75厘米,在衣篓上部还有着一个长达45厘米宽的盖。符建阳介绍说,这个竹筐是黎家姑娘当年出嫁时,用来装衣服的陪嫁"衣柜"。2004年,符建阳在白沙黎族自治县七叉镇某村发现了它。他前前后后跑了三趟。又是拉黎族亲缘关系、又是讲文物收藏的意义、又是拿出大价钱来诱惑,又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后,那位老者含泪卖掉了陪伴她一生的这只嫁妆,因为她的重孙子读书需要用钱</h3><h3> 在黎族哈方言区,有一种精致的雕画藤篮,是旧时结婚的重要聘礼,而今日此类藤篮的拥有者多为八十岁以上的老人,藤篮一般高20公分,口宽28公分左右,藤篮做工精细,颇为考究,主要有两大部分组成:上方是纯藤编织的小箩筐,下方是用一种海南民间俗称为"藤春木"的软木料制成圆形底垫,令人惊奇的是,木片表面精心雕刻了反映黎族社会生活场景画面,绘有桫椤、生命树、鹿羊牧图和崇拜符等,这些图案全部出自于黎族民间艺人之手。正因为此类藤竹编器的制作精巧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常成为民间收藏爱好者的青睐之物。</h3><h3> 在收藏家符建阳的藏品中,也收藏着这样一个雕刻美丽图案的藤篮底垫。这是一个圆形竹圈,直径30厘米,岁月留下了旧旧的暗棕色。乍一看,几乎以为是个"废旧物品";再一看,大吃一惊,上面雕刻着美丽的图案,让人联想到印度岩画。</h3> <h3>在这个藤篮底垫上就可以清晰地看到非常类似印度岩画的这些图案!以磨刻、敲凿、线刻为三种主要制作手法;以色彩的深浅交替形成微妙变化;以准确的造型勾勒出动人形象如此成熟美妙的艺术作品,凝聚了黎族人民的聪明才智和高超的编织技术。"如今,懂得会制作这些图案的老人已不存在,制作技艺早已失传。"符建阳无奈地对记者说。</h3><h3> 据介绍,黎族手工藤竹编技艺是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的民间工艺,是人们适应自然、改造自然、创造生活的艺术结晶。它是在黎族同胞生活生产过程中形成的。许多藤竹编器本身是一件日用品,但都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和欣赏性。因此,大部分藤竹编器是实用与欣赏相结合的作品,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藤竹编器集实用、环保、艺术、审美、观赏等多种功能为一体,成为极具地方特色的乡土民间工艺品。如今,黎族藤编已成为海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因此古老的藤竹编器深受收藏家的青睐。</h3><h3> 在收藏家符建阳的家里,收藏着一只藤编衣篓,号称""筐王"。符建阳介绍说,这个竹筐是黎家姑娘当年出嫁时,用来装衣服的陪嫁"衣柜"。如今成了他放置黎锦和双面绣的"保险柜"。藤编衣篓是黎族家庭中的重要器物,对于黎族妇女而言,拥有藤编衣篓的多少,是一个妇女黎锦财富的象征,也是手工技艺精湛和勤劳的表现。藤编衣篓是黎族妇女的"专用衣柜",仅为女人所有,个别藤编衣篓上方配有一条"丫"字形特制藤条拉过盖,上锁防盗。在黎族社会里,一直有着比较浓厚的物权观念传统,在一个家庭中,未经女方同意,男人不会随便去打开藤盖去翻动衣篓中的私物。旧时,黎族女子出嫁时,母亲必须给女儿亲手织一至两套黎锦嫁妆,比较富有的家庭还要打制一套银饰佩戴,为了更好的保存银环、戒指等结婚礼物,往往精心制作有盖的藤编小篓或是藤包竹筒装存,与黎锦一起和放在藤编衣篓里,可以说,凡是藤编衣篓里的物件,黎族妇女大都视若珍宝,一般不会轻易示人,逢年过节或是婚礼等重大节日里,她们才会根据不同需要选择代表性的黎锦首饰参加相关活动。</h3> <h3>7月19日,三亚日报记者在崖州民俗文物收藏馆看到,藤竹编器有藤衣篓、竹腰篓、竹箩筐、竹吊筐、洗米筐、捕鱼笼等。据该馆负责人蔡宁介绍,这些黎族传统的藤竹编器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其种类繁多,丰富多彩,这种传统手工艺,主要是为了满足家庭生活的需要,在民间流传悠久,制作工序复杂,工艺精美,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相当高的工艺水平。 </h3><h3> 蔡宁是海南本土文化研究学者、民间收藏,自中学时代开始,收藏过钱币、邮票和老照片等,后受其曾长期在黎族山区从事教育工作的父亲启发和影响,从1995年起,对崖州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从此走村串乡,收集散落在琼南民间的传世史前石器、高古陶瓷、老黎錦、民俗旧器、黎族手工藤竹编器等,20多年来,收藏各类藏品2000多件,其中反映海南史前文化的各类石器1000多件,被誉为"收藏海南史前石器数量最多"的民间收藏家。</h3><h3>"这个竹筐就是民国时期黎族妇女经常使用的,我是从一名黎族阿婆那里收购来的,如今已收藏十多年了。"蔡宁说,他对这些黎族藤竹编器都很有感情,不惜精力保护着它们。他认为,这些都是黎族先人们留下的文化遗产。</h3> <h3>据蔡宁介绍,黎族手工藤竹器是黎族人民在使用藤竹的过程中,逐渐产生的,并成为黎族编织艺术中的一个门类。黎族男女,无论是外出干活,还是访亲探友大都在腰间佩挂一个腰篓,妇女挂的腰篓小巧玲拢、精致典雅,既是装饰品又能装小件的生活用品;而男子的腰篓则大而略为粗糙,主要用来装砍刀或钩刀,黎族男子外出必随身带刀,这是一种传统习俗。</h3><h3> 黎族男女都善于藤竹编技艺,工艺制作可分为编蔑类、丝蔑类、井合类三种。编蔑类主要有竹筐、竹箩、簸箕、竹箱、米筛和竹席等,这类竹制品蔑质讲究,做工精细、柔韧可叠、美观大方。丝蔑类主要有小腰篓、小竹篮等,这类物品一般由妇女编织,小巧玲现精致典雅,巨造型独 特,既有较强的实用价值,又有较高的艺术品味。并合类竹器主要有竹登、竹椅、竹桌、竹床等,这类竹制品古朴典雅、造型美观。</h3><h3> 海南岛盛产红藤、白藤。红藤一般用来编织大件的器物,如藤篓、藤箩、藤筐等;而白藤主要用来编织小件器物,如小藤篮、小腰篓、藤盘等。有时两种藤并合使用,如藤椅、藤箱等。无论是单独使用还是混合使用,每一件器物都凝聚了黎族人民的聪明才智和高超的编织技术。</h3><h3> 根据史料记载,早在唐代,海南就有人以野鹿藤编成含有花卉、鱼虫、鸟禽等图案的帘幕,手工技艺精美。唐开元至北宋元丰年间,岭南(包括海南)等地曾向朝廷进贡过皮藤、五色藤盘,说明藤编技艺在唐时期已经发展到了巅峰。清代初期,海南民间还一度出现了藤器作坊生产,织作藤器者日益增多。清代《黎民图册》记载,"黎生黄白二种藤,产于石岩之上,长数丈,外贩选察其中,雇黎人采取。黎之无业者,竞趋之,黎内生产藤为最饶。"</h3> <h3>藤竹编器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见证</h3><h3><br /></h3><h3> 资深媒体人、海南民俗文化研究者黄岱先生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一些手工制作的器具会越来越少,藤竹编器作为黎族人民的生活用品,会被其他新的生活用品所代替,这些手工技术和器具即将消失,但至今还有一部份的存在和被收藏,从这方面来说,它们的意义已不是一种生活用品了,而是一个时代的生活方式的见证,它记录着黎族人民在漫长的刀耕火种时代的生存状态,这是黎族文化的重要体现。</h3><h3><br /></h3><h3> 黄岱先生说,从历史长河角度来看黎族的藤竹编器,就觉得这种器具的意义非凡,因为正是有这样藤竹编器,从而让后人了解黎族人民的生活状态,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某种佐证,对研究黎族文化起到重量的作用。另一方面,藤竹编器作为手工技术制作的一种工具,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美学价值, 这更是藤竹编器值得收藏和保存的重量因素。</h3><h3> 当下黎族的藤竹编器已越来越少,但黄岱先生认为这并不令人遗憾,因为藤竹编器集实用、环保、艺术、审美、观赏等多种功能为一体,在当下技术的发达的情况下,完全可以将其技术开发成新的工艺品或旅游商品,对海南岛的黎族文化的旅游开发起到一定的作用,这也是对少数民族古老技术的一种传承和发展。</h3> <h3>竹腰篓</h3> <h3>竹吊筐</h3> <h3>崖州民俗文物收藏馆内的藤竹编器</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