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b>序言</b></h1><h1><br></h1><h1> 在那个崇尚革命又崇尚勤俭的年代里,我们的结合,既没有那么多浪漫的故事,也没有轰轰烈烈的婚礼,是民政局的一张纸,把我们紧紧地拴在了一起。它意味着我们的漫漫人生旅途正式起航。<br></h1><h1> 从那个时刻开始,我们风风雨雨,携手前行,一起走过了40个春夏秋冬。日子尽管平淡,但却温馨。一路走来,无论何时何事,总是心手相牵,共同面对。</h1> <h1><b>第一个十年( 1977--1987)</b></h1><h1><b> 相识相知 携手前行<br></b><b> </b>一间单身宿舍,一张写字台,一个挂衣橱,外加单位配发的一张双人床和两把椅子。这些就是新房的全部装备。<br> 五分钱一茶缸子肉炖大白菜汤,三个馒头,两个窝窝头,是我们那时的标准伙食。<br> 一个小方凳算是餐桌,马扎、小板凳就是我们"餐厅"的座椅。<br> 就这样开始了我们的婚后生活。</h1> <h1> 转年,孕育的生命降生了。<br></h1><h1> 自他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我们平静安逸的生活从此结束了。</h1><h1> 生活中增添的不仅仅是兴奋,随之而来的却是困难重重。母乳极少,奶粉市场没有,牛奶资源稀缺,加之双方老人都无遐顾及。可想而知,对于无任何抚育知识的年轻父母来说,有多么的艰辛。</h1><h1> 还好。我们两人的工作,一人在高校,一人在政府机关。工作虽忙,但压力不大;收入不高,生活规律稳定。生活中虽经常手脚忙乱,但却乐此不疲。</h1><h1> 就这样,我们在欢乐中度日,在艰辛中前行。看着孩子天天长大,内心充满着幸福与愉悦。</h1><h3><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h3><h1><br></h1><h1><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b><i><br></i></b></span></h1> <h1> 这十年,用匆匆忙忙来描述,丝毫不过分。孩子送托、集市买菜、生火做饭、上班工作,所有这些都是在紧张的环境下进行。<br> 回忆这十年,是幸福的十年;辛苦的十年;也是我们工作积极向上的十年。</h1> <h1><b>第二个十年 (1987--1997)<br></b><b> 心手相牵 共同努力<br></b><b> </b>婚后第二个十年,除了在单位积极工作外,在家庭事务中,就是为孩子的成长打好基础,奠定未来前途的十年。<br> 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确保孩子的身心健康,成为这个时期的侧重点。<br> 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们始终坚持用"言传"来开启孩子的智慧之门,培养和教会正确的学习方法; 用"身教"来影响孩子正确的道德理念和社会行为。<br> 这期间,故事不多,但任务繁重。儿子的学习和身心健康是我们的第一要务。<br> 十年寒窗换来了丰硕成果,一张重点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圆了全家人的梦,也给这十年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b><br></b></h1><h3><br></h3> <h1><b>第三个十年(1997--2007)</b></h1><h1><b> 相伴相随 </b><b>放飞心情</b></h1><h3><b> </b><span style="font-size: 20px;">孩子上大二了,已经完全适应了大学生活,而且年年享受奖学金。再者,他平时独立性就可以,自理能力较强,所以,我们总算可以轻松一阵子了。</span><br></h3><h1> 外出旅游,放飞心情。</h1><h1> 近郊"双休"日,远途趁假期,开始了我们结婚以来的旅游季。</h1><h1><br></h1><h1><br></h1> <h1> 鲁山、鹤伴山、小顶山、五莲山,山山尽收眼底;</h1><h1> 大明湖、淋漓湖、马踏湖、文昌湖,湖湖沁人心田。<br> 高山大海留下了回眸的身影,山村乡游品尝了山珍野味。<br> 这期间,旅游成了我们的经常项目,或参团,或随单位,乐此不疲。省内的景区景点,近郊的乡村季风,都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印象。</h1> <h1> 茫茫戈壁大漠,留下了我们跋涉的足迹;秀美西子湖畔带给了我们愉悦的心情。贵州黄果树的瀑布,张家界的三千奇峰,带给了我们无限的遐想。阿里山的千年森林,日月潭的粼粼湖光,只有外出旅游,才能真实的领略到祖国的秀美河山。</h1><h1><br></h1> <h1> 这十年期间,除坚持正常工作外,业余时间学学唱歌,练练太极;学学画画,练练书法,其乐融融。<br></h1><h1> 可以说,这十年 是我们放松的十年,愉悦的十年。</h1> <h1><b>第四个十年(2007--2017)</b></h1><h1><b> </b><b>不忘初心 退而不休</b></h1><h1><b> </b> 转眼间儿子学业完成,且以长大成人,定居南京,成家立业,开始了他们新的生活。</h1><h1> 孩子完成了一次人生转折,我们也就完成了做父母的一件大事。<br> 此时 我们也先后退出了工作岗位。准备接受新的任务。</h1> <h1> 儿子创业五年来,已初现成效。开发的"智慧法院"系统,得到了国家最高法院的认可和赞许,地方政府也对他们研发的项目给予了大力支持。目前管理着几百名高技术人才的团队,产品不断创新,每年都有新的经济增长点。企业的销售收入、实现利润、上缴税金年年翻番。其本人被授予"南京市创新型企业家"称号。</h1><h1> 看到这些进步和成绩,作为父母的我们感到由衷的欣慰。孩子能为国家作出贡献,成为社会有用人才,几十年的抚育和培养,总算得到了回报。</h1> <h1> 孙女、孙子,先后降临人间,给我们带来的是惊喜和欢乐,当上了爷爷奶奶的我们,内心充满了喜悦。</h1><h1> 我们带孩子时曾经的苦和累,不能再让他们品尝和经历,我们带孩子时曾经的为难,不能再在他们身上重现。<br> 带好第三代,让他们健康成长;做好后勤保障,让儿和儿媳安心工作。<br> 就这样,看似轻松实则辛劳的一副担子,就义不容辞地放在了我们的肩上。</h1> <h1> 锅碗瓢盆,天天弹奏着同一支乐曲,</h1><h1> 擦屎把尿,夜夜书写着同一篇文章。<br> 天天,月月,年年,在重复着同一件事情。<br> 买菜、做饭、带孩子,这就是我们生活的全部。<br> 说实在话,年近古稀之人,真是力不从心。有时候让小家伙们搞得确实身心疲惫,但是当他们恬着稚嫩的笑脸依偎在你怀里时,当他们一声声的喊你爷爷奶奶时,疲劳顿时消失得无影无踪。<br> 这十年,儿子事业有成,家庭圆满,可谓天随人愿。作为老两口,在每日辛勤劳作的同时,也享受着天伦之乐。正应了常说的那句老话:<br> "累并快乐着"!</h1> <h1> <b>后记</b><br> </h1><h1> 写完这篇短文,总觉的意犹未尽。<br> 回首望去,猛然发现,原来这四十年,竟是在热切的期盼中度过的。盼着孩子快快长大,盼着上小学,上中学,上大学;盼着孩子有一份好的工作,然后盼结婚,盼生子。随之而来的就是,再协助孩子带他们的孩子,再期盼着孙辈人慢慢长大。<br> 明白了,原来这一个"盼"字要陪伴我们一生啊!<br> 记得央视有则公益广告,耐人寻味:一位年轻的妈妈对自己的孩子说,盼你长大就好了,盼你上学就好了,盼你结婚就好了....。就这样,一年盼一年,一年又一年。年轻貌美的母亲,黑发慢慢变成了白发,光滑的脸庞慢慢变的粗糙起来,挺拔的身躯开始慢慢变的弯曲,手里开始拄着拐杖......<br> 唉,岁月无情。</h1><h1> 停笔吧,期待下一个十年。金婚之时再写续篇,可谁知到那时还能写否?</h1> <h1></h1><h1> 2017--5--16 初稿</h1><h1> 2017--7--22定稿于南京翠竹园 </h1><h1> 张泽润</h1> <br><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