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抢情结

李仕强

<h3 style="text-align: right;">何谓“双抢”,双抢就是抢收抢种,即是抢收</h3><h3 style="text-align: left;">成熟的早稻,抢种二季稻。在南方由于地域差异双抢的时间有所差异,而江西的双抢开始于七月十号左右到七月底结束,不能超过时间,若超过立秋栽二季稻,晚稻则会达不到相应光照长短而减产甚至绝收。家乡双抢的持续时间因使用工具、气候等差异会有所不同,上世纪双抢时间约为二十多天甚至一个月,进入二十一世纪由于机械操作双抢时间也要有半个月左右,随着产业化大生产,机械化操作全面实施双抢时间还在逐渐缩短。</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b><font color="#ed2308">双抢,让我心悸、惧怕与敬畏,双抢让我</font></b></h3><h3 style="text-align: left;"><b><font color="#ed2308">得到锤炼,让我永生。双抢的艰辛苦涩磨炼了我,养我学会了隐忍、无忍、无畏、坚强!</font></b></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小时候记忆下的双抢的艰辛谈不上,可双</h3><h3 style="text-align: left;">抢中折射出一幕幕情景让我记忆犹深,那就是在人民公社的年代中有不少到农村锻炼上山下乡的城镇知识青年,他们来到农村与村民一起进行双抢,在用镰刀割稻子时由于操作不当被镰刀割伤了手,血顿时流了出来,他们压住割伤了手指忍着阵痛等待止血止痛,那时谈不上规范消毒、清洗、包扎伤口,本地农民此时忙着在农田田埂上四处寻找镰刀草,找到镰刀草后用嘴嚼烂然后敷到伤口上进行止血止痛。在稻田插秧时,被蚂蟥叮到脚,他们吓得发抖不敢抓掉只好等待久经此难的村民帮他抓下。客观来说刚下放到农村的这些青年开始真的过不下这种生活,晚上碰到老鼠哭鼻子大声叫求助的人常发生,可经过一段时间适应他们也与我们打成一片,干活技艺得到大幅度提升,在这广袤的农村大地上得到了锻练,体验到了农村生活的艰辛苦涩,也与我们结下了不解的兄弟姐妹等深厚的情谊。前年有一批上了年纪上海来的老知青来到我村寻找昔日的足迹、手足情。</h3><h3 style="text-align: right;"><br></h3> <h3>割稻子</h3> <h3>蚂蟥(水蛭)</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读小学时,双抢时我的任务主要帮家里拨</h3><h3 style="text-align: left;">秧、晒谷、放牛、割草喂牛、在家做午饭减轻母亲的劳累。记得在小学五年级时,在老师指导下在学校自留稻田里插秧一上午,由于人手多而只有一亩来田很快完成一点都不感觉累,中午吃上了老师做的美味午餐,吃得特香,心情特爽,那时我觉得双抢就是高兴的一份事儿。</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中学时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此时全国上下</h3><h3 style="text-align: left;">分田包干到户,我家分到六亩多田,远的稻田在院前门口离家将近有4里路,不方便出行的是山垄里的田不走山路走弯道也有3里多路。那年代的双抢真的很累很苦,苦累其一表现每天劳动时间长,起早摸黑,早上四点左右起床赶凉下田,晚上常奋斗到九点到家,父母比孩子更幸苦,母亲往往是凌晨三点左右弄好早饭备好午饭,午间又要到烈日下的晒谷场清禾叶、翻谷子,父亲则往往在深夜十二点去稻田灌溉水,此时的人则应验了“人是铁,饭是钢,吃饱了饭的人则变成钢,不管怎样摔打都不变形”这句话;苦累其二表现为劳动强度大、杂、繁、细,从收割稻子到把秧苗栽种下去,这里面程序太多、烦,累得我们精疲力尽,收割稻子后要把稻子用箩筐或土车运回家,特别是到了中午忍受饥渴,饱受烈日炙烤但还必须把收割好稻子运到家,到家的时候有时是中午一点半,全身无力、手脚发软,马上倒在家里房子地面上纳凉休息后再吃午饭,下午三点左右又要出去双抢,繁琐表现在还要晒谷、风车扇谷、入谷仓,耕田工序多,如犁田、耙田、滚田、耖田,锄草扶埂,然后抢种,每项工序都要抢抓时间,抓时间节点,不能拖沓一下;累苦其三表现双抢时间太多,在这高强度劳动环境下至少有二十多天,那时劳作均是使用原始工具,收稻子用镰刀割,用禾斛打谷,后发展用打谷机打,栽种二季稻要经过耕田(耕田用牛)、拨秧,在田里先拉格子再把秧插下去。我家由于骨干劳动力少,双抢时我家总属于村里落后者,那时外公等亲戚不时到我家帮忙,借此向在九泉之下外公三躹躬,外公你在地下安好吗?对帮助我家亲人再次说声谢谢,感谢你们在我家苦累的时候帮助我们。</h3> <h3>担谷箩筐</h3> <h3>用禾斛打谷</h3> <h3>打谷机打谷</h3> <h3>拨秧</h3> <h3>插秧</h3> <h3>犁田</h3> <h3>耖田弄平田</h3> <h3>扇谷的风车</h3> <h3>土车(与家乡土车不同)</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高中毕业后经过高考来到省城南昌求学,</h3><h3 style="text-align: left;">可每年暑假依然不折不扣地加入到家中热火朝天的双抢劳动,我成为家庭主要劳动力,但由于个头小骨胳不如老二粗,其实挑重担子还不如读高中的老二,老二的耐力、体力远超过我,所以家中的重活我还不时躲在后面,偷偷懒,惭愧、惭愧。</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近十年来,母亲可能由于以前长期劳作,</h3><h3 style="text-align: left;">过度透支弱小身体,身体每况愈下,七十多岁人像八十多岁老人家,双抢时再也看不到那母亲的身影。多次劝说有点劳动能力的父亲把家中的良田转租给他人种,可他老人家固执不愿转租家中一分田,依然自己耕种,这让我们做子女有说不出的无奈,可每到双抢时出于孝心又不得不投入到双抢中,每年总有5天左右从事这种高强度、力不从心的劳动,由于平时从事体力劳动太少,再加年纪逐渐增大,每次双抢后会腰酸、腿酸、背痛,恢复到正常总要一段时间,想想现在自己这样脆弱,不知从前是如何挺过来的。这就是环境造就人、时势造英雄。</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今年我家只有畈上一亩三分良田播种了早</h3><h3 style="text-align: left;">稻,七月十八日下午接到老父亲电话说收收割机马上进入自家田收割稻子,我二话不说立即启程回老家投入家中双抢中,一亩三分田稻谷总共装了二十小袋,我顶着烈日一口气扛了十五袋,中途未做休息,然后用三轮电动厂分二次运到家,运回稻谷晚上匆忙回到黄埠。晚上入睡时全身像散了架似,腰隐隐作痛,这次双抢时间虽然很短,但刻骨铭心,深深觉得自己体力不支、器官在哭泣,难道是我在透支、或是身上器官在衰老。</h3> <h3>稻谷入袋</h3> <h3>扛谷,负重前行。</h3> <h3>把稻谷装上三轮车</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正是由于几十年双抢辛苦劳累经历,这</b></h3><h3 style="text-align: left;"><b>让我更加热爱生活、珍惜现今来之不易的幸福。珍爱生命但不畏死神、不畏艰辛、披荆斩棘,做好做美每一件事,过好过实人生每一天。</b></h3><h3 style="text-align: right;"><br></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b><font color="#ed2308">双抢,此生不知何时再见!抹不去双抢,</font></b></h3><h3 style="text-align: left;"><b><font color="#ed2308">断不了情结,忘不了的双抢。</font></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