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刘洪彪眼中的金伯兴其人其书》视频文字整理

皂荚书屋

<h3>按:艺术网将《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刘洪彪眼中的金伯兴其人其书》的讲话视频播出后,书坛反响强烈。由于视频音响效果有限,有网友要求文字解读,现根据视频整理文字发上,并附金先生近期部分题字作品,供大家欣赏。</h3> <h3>  这个片子看了以后,我觉得非常好,虽然不长,25分钟吧,但是很精致,很准,无论是事先的策划、构架、编剧、导演、摄像,还是里面的摄色、用光、构图、配字、配音,包括音响、音乐,最后字幕的呈现等等,整个很完整,很讲究。在此我要向创作这个片子的戴总和他的团队致敬,他们为湖北,为中国书坛拍了一个好片子,给湖北的,全国的书法家、书法爱好者,提供了很好的一个素材。</h3><h3> 金伯兴先生出生在、生长在浙江嵊州——王羲之晚年逗留的地方,长眠的地方。我去过嵊州,去过金庭,拜见过王羲之之墓。在这样一个地方,遥想当年,稍稍有一点文化,就会把王羲之放在心里。浙江这个地方,是敢为人先的一个地域,浙江人从古到今都是这样,浙江人是很有一股子闯劲的,很有创造力。后来金先生又当兵,二十多年军旅生涯,军队又是一个什么样的集体,大家都知道,坚毅、果敢、豪放、雄强、厚重,这些肯定是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他。最后金先生转业安排在湖北,从事机关工作,再后来到书协工作。湖北又是这样一个积极向上的地方,湖北人呢?我就不举例啦!世人对湖北人的看法,积极的一面,正面的一面,在金先生身上,也都体现啦!我对湖北也有非常正面的印象,我对湖北人的那种精神,湖北人的那种气度,湖北人的那种作为非常崇敬,从古自今,包括李娜这样的标杆。所以说金先生在浙江,在军队,在湖北这些地方长期生活、工作,一定会有这些地方的地域气象,地域色彩。</h3><h3> 金伯兴先生的字真的是涉猎广博,就像胡抗美先生说的融通,他把自己涉猎过的诸多传统经典熔冶一炉,化为己有,写我心,写我的人,写我法,真的是成了自己的,真的是独此一家,别无分店。因为以上种种,我才会有这样的定论和预判——金先生的书法会留得下来,传得下去。我这不是胡说的,也不是奉承,因为金先生和我接触也不太多,也没有特殊的关系,我也不需要巴结他。这是我的客观看法,主管意愿,我环顾左右,当代书坛,像金先生这个年龄段,能写成这个样子的,真是凤毛麟角。我这么说也许会得罪一些人,但实际上是这样的。</h3><h3> 中国书法的表达方式有好多,有文人的表达,也就是传统的表达,也有艺人的表达,也就是现代的表达,也有文艺兼容的表达。当代书法家既要有浓重的文心,把古代书法家那些非常好的东西,主流的东西拿过来,又要符合时代审美,与时俱进,写出我们这个伟大时代应有的面目,留给后人。不能只是尾随在古人后面跑,从来不超越,从来不敢超越,从来不思超越。我们可以没有古人那么高的高峰,但是我们可以在旁边垒个土包。金先生实际上就是这样做的,我觉得我们的心是相通的。金先生的很多观点我是很赞赏的,他就是要写出自己,写我法写我心。其实不管学了多少古人的东西,最后写出来是我的,这就是创新,继承和创新,古代和现代,这才是真正的艺术。他是原创的,独一无二的。新的艺术家能不能站起来,立得住,留得下,有没有独特的面目,有没有独特的笔墨语言,这是一个最重要的依据。所以我说金先生他无论是人的修为、修养,还是他对艺术的思考、研究和实践,都做到了一定的程度,才有现在这样的表现。我们可以想象得到,看得到,像他这个七十多岁,八十多岁的年龄段,其实有很多功夫很深的,学问很大的,人品很好的老书家。但是他们还是一种文人的表达,完全是一种传统的表达,就是把字写到了这个程度就不变了,几十年如一日,写一百张就这样。但是金先生是不满足这样的,他要变法。他要是搞一个个展,肯定不会写成一个样,大字小字、横的竖的、粗的细的、密的疏的,他一定会极尽变化之能事。这是艺术家的意识,艺术家的作为,这是这个年龄段极其难得的。这个年龄段的人一般都比较保守,甚至比较顽固,不肯接受新东西,对新人的一些尝试持质疑、反对、否定的态度,这是比较多的。但是金先生绝对不会排斥,他甚至非常推崇,赞赏这种东西,所以他身边才有一大帮的年轻人。我跟他说你这个年龄,又抽烟,又喝酒,又打牌,这是个真实的人,这是一个本真的人,这是一个自然的人,关键是一个正常的人。</h3><h3> 最后,我衷心的祝福金先生快乐健康长寿,艺术生命常青,还有三十年、五十年的艺术生命,可以创造更多的精品力作,留给今天,留给后世。</h3><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