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山西之---王家大院

尘封

<h3>  王家大院,位于晋中灵石县静升镇,距平遥古城35公里,由静升王氏家族经明清两朝、历300余年修建而成,包括五巷六堡一条街,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整座建筑保存完好,依山势,藉风水,居高临下,负阴抱阳,层楼叠院,气势恢弘,让人神往!<br /></h3> <h3>  "王是一个姓,姓是半个国,家是一个院,院是半座城"。</h3> <h3>东大院东堡门,现今开放的王家大院分为东大院(视履堡)和西大院(恒贞堡),其面积还不到总面积的四分之一。</h3> <h3>王家太大了,以至于我拍了N多照片,也不能将其完整地表达出来,挑出这些具有代表意义的片子发上来,朋友们看看,如果想仔细研究的话,您不妨亲自出马前往。</h3> <h3>从这个角度来看,很容易就可以理解"一座大院就是一座城"的含义,遇有兵荒马乱的年头,只要关起四周的堡门,依托居高临下的有利地形,就完全可以抵御兵匪贼寇的侵袭骚扰。</h3> <h3>王家大院内部的街道横平竖直、四通八达,规划整齐,结构严谨,站在通观全局的高处才能更加被其恢宏的气势所折服。</h3> <h3>王家大院入口</h3> <h3>门环上厚厚的灰尘,仿佛写满了昔日的繁华。</h3> <h3>进得门来之后,是这样一条由低向高的马道,使人不得不采取向上仰视的姿态,一种渐入深境后艰辛和卑微的心理不知不觉产生!</h3> <h3>王氏十七世孙王汝诚宅,王汝诚官拜诰授奉政大夫、布政司理问,系正五品,拿到今天相当于地(厅)级干部,地委书记、地区行署专员之类。</h3> <h3>门前高挂起的大红灯笼,门前高出一级的上马石,以及檐墙上高大的砖雕,彰显着主人非同凡响的身份和荣誉。</h3> <h3>高耸的墙垛从地拔起,在狭小的空间内最大地形成了纵深感,从整体上给人一种威压逼近的气势,时刻提醒外人,此处主人有着显赫的地位。</h3> <h3>高大的院墙,狭长的通道,人为地制造出严肃、收敛、庄重的氛围,处处可以感受到礼制家法的无形束缚。</h3> <h3>晋商的宅院与徽商相比,少了些外在的精致和灵动,却多了许高深的庄严和敬穆。</h3> <h3>长长的楹联和繁琐讲究的雕饰则对住在此间的人们起到无声的教化作用</h3> <h3>院落中也有这样精心的点缀和修饰,使得灰色的建筑主基调得到一定程度上的调整和缓和!</h3> <h3>二楼为家眷,特别是女眷的居住之所。</h3> <h3>东宅内院二层的房屋,采取的是下窑上房的形式,上方绣楼的木构布置,与下层的窑墙实现了砖木材料的巧妙转换。</h3> <h3>看似诺大的大院,留给女眷的活动空间却极为有限!</h3> <h3>亲临楼宇,不禁感叹!那些女眷的行为绝无自由之处,穷尽一生之所见,不过是四角的天空和重叠的屋宇而已。</h3> <h3>如此粗壮的木柱自然用在宅院内部最为重要的地带,这里当然是一家之主的私人天下!</h3> <h3>着短短的一十三级台阶,不知阻隔了多少高居楼上、缠着小脚的女子,连同一起被束缚的,还有她们那心灰如铅的重重幽梦。</h3> <h3>想想看,常年只有这么一块地方张望,在深宅大院的森严之中,在士绅商贾的闲情逸致背后,始终掩藏着封建礼教的压抑。</h3> <h3>遥想当年的院中人,守住一方院落,安享富贵悠闲。纵使当年千般繁华,如今已是人去楼空!</h3> <h3>富人家小姐的闺房也不过如此而已。</h3> <h3>而楼下的正堂,则是这样的另一番景象。</h3> <h3>尽管王家大院内部极尽奢华,但仍然保留着窑洞里饮食起居的特色,这是因为窑洞具有冬暖夏凉和防火隔声的优点,只是进深过大时,有些不利于采光通风。所以王家大院窑洞的窑口除卧室外,其他窑洞都开得比较宽阔!</h3> <h3>据说慈禧太后曾在王家大院小憩,她曾休息过的房间一直被主人精心保管着,杏黄色的床榻代表了皇家的独特待遇。但我却从这里仿佛看到了明十三陵的痕迹。</h3> <h3>晋商也是重视教育的,王家大院里专门开辟有书房,供王氏子弟读书学习!</h3> <h3>晋商造就的院落大多给人以压抑、沉闷和束缚之感,除了色彩单调之外,也有建筑构造特点之故。</h3> <h3>垂花门后面的那个世界,遥远神秘而又难为外人所知。</h3> <h3>王家大院里的绿地极少,这是唯一的后花园,盛夏时节,只有这么一小块地方能够享受到些许阴凉和惬意。</h3> <h3>王家大院以北的高地为王氏家庭的坟茔地,民国末年还有人看守,防止樵牧,但在&quot;文化大革命&quot;中悉数被毁,现已化为良田。</h3> <h3>王家大院的木、砖、石三雕也展示了主人的特殊地位,极尽繁冗复杂之能事在每一个细节上都精彩卓绝,将释、道、儒的内容,琴、棋、书、画的雅好,以及福、禄、寿、喜的俗愿,还有历史人物和民间传说等等,融汇贯通在统一的风格之中。这些装饰种类之繁多,内容之丰富,均出色地表现出了户主为学之清雅、为商之富庶、为官之显赫。</h3> <h3>感受历史的沧桑,被儿子成功抢镜!</h3> <h3>回过头来,再来审视王家大院,实在不愧中国的民间故宫这一美誉。</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