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二班7月份幼儿观察记录

Met、相识

<h3>观察时间:2017.07.18</h3><div>观察地点:蒙二班</div><div>观察人物:刘羽杉</div><div>观察教师:刘聪聪</div><div>观察事件:帮助其他小朋友</div><div>观察内容:又到了蒙氏操作的时间了,小朋友都选好了自己的教具在操作,只有淼淼小朋友还没找到工作毯,这时我引导淼淼去找工作毯,羽杉看到淼淼不去找工作毯,连忙站起来去牵淼淼的手,说:“淼淼,那是你的工作毯,你去工作吧”</div><div>建议:在发现孩子的优点时,要及时给予一定的表扬与鼓励,放大幼儿的优点,增强幼儿自信心,</div> <h3>观察时间:2017.07.20</h3><div>观察地点:蒙二班教室</div><div>观察人物:孙鸣阳</div><div>观察教师:刘聪聪</div><div>观察事件:和老师交流</div><div>观察内容:下午上完第一节课后,我带着孩子们做一个折纸折飞机的活动,鸣阳小朋友坐在了我的身旁,开始在折飞机时,鸣阳晃了晃我的胳膊,“老师,你可以帮我折一个飞机么,谢谢老师辛苦啦!”折了一会后,“老师,你可以给我换一个新的么?”</div><div>建议:,家长要仔细倾听孩子的说话,多和孩子进行交谈活动,了解孩子的思想,表扬鼓励孩子养成喜欢和他人进行交流、交往的兴趣,</div> <h3>观察时间:2017.07.20</h3><div>观察地点:蒙二班</div><div>观察人物:张瑞阳</div><div>观察教师:刘聪聪</div><div>观察事件:能手口一致的点数</div><div>观察内容:蒙氏课上,挨到瑞阳来玩“小鸡吃虫”的点数游戏,他先数了数小鸡身上的点子数量,“1,2,3。”数好之后,他就在草地上捉了三条虫贴在小鸡身上。之后,他又数了数,给每个小鸡都贴上了与点子数量相应的虫子。</div><div>  </div><div>建议: 掌握5以内的点数是小班蒙氏数学目标中的一条,看瑞阳的操作,他已经掌握得较好,</div> <h3>观察时间:2017.07.21</h3><div>观察地点:蒙二班</div><div>观察人物:李梓贤</div><div>观察教师:刘聪聪</div><div>观察事件:吃饭时东张西望</div><div>观察内容: 梓贤小朋友刚来了三四天,很多方面都慢慢的适应了,但是在吃饭方面还是需要加强。梓贤小朋友吃饭时自己不拿勺子,总是需要老师提醒她,督促着她吃饭,老师一离开她,她就盯着饭菜在玩,</div><div> 建议:建议家长在家里让孩子养成自己动手吃饭的好习惯,培养孩子的独立性,</div> <h3>观察时间:2017.07.20</h3><div>观察地点:蒙二班</div><div>观察人物:赵芯妍</div><div>观察教师:刘聪聪</div><div>观察事件:喜欢看图书</div><div>观察内容:今天我和孩子们一起复习了学过的儿歌,然后开始了自由活动。只见有的孩子选择了夹夹子的工作,有的选择了插硬币的工作,芯妍选择的是语言区的图书,只见她从放图书的柜子上拿了一本书,然后坐到自己的位置上看了起来,</div><div>建议:自由操作是孩子们比较活跃的时候,有的孩子总是喜欢日常生活去区的工作,或者是蒙氏数学区的拼图,对看图书并不喜欢。我发现芯妍她对看图书是比较感兴趣的,她的讲述能力很强,</div> <h3>观察时间:2017.07.21</h3><div>观察地点:蒙二班</div><div>观察人物:董润熙</div><div>观察教师:刘聪聪</div><div>观察事件:不爱吃部分蔬菜,挑食</div><div>观察内容:中饭时间到了,孩子们自然地吃起来,一个个就像小恶狼,吃得香喷喷,我们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可是熙熙却不爱吃蔬菜茄子,只是把菜花吃掉了,于是我不停地讲解吃蔬菜的好处,而且不断地鼓励她,效果还不错,把茄子吃了一大部分。</div><div>建议:给孩子积极的暗示 吃饭时,我们要表现出对食物极大的兴趣,可以边吃边赞:“真好吃!”“我们都喜欢吃。”孩子得到积极的暗示后会主动地模仿。为孩子树立效仿的榜样 </div><div>孩子最喜欢得到别人的称赞,可以在挑食的孩子面前,大大称赞不挑食的孩子,从而使孩子因羡慕而积极地效仿。</div> <h3>观察时间:2017.07.19</h3><div>观察地点:蒙二班</div><div>观察人物:刘桐迪</div><div>观察教师:刘聪聪</div><div>观察事件:用黏土做面条</div><div>观察内容:桐迪和桐嘉两个人坐在一起玩橡皮泥,看到我走过去,桐嘉首先举起了她做的橡皮泥对我说:“老师你看,我做的是小圆子”,师:“这个小圆子是什么啊?” 桐迪:“就是可以吃的”师:“有一点像我们吃的粘粘的、圆圆的„”还没等我说完,桐嘉抢先说:“做的是小圆子”,于是桐迪也开始做起了小圆子,一边做一边展示给我和桐嘉看。我对她说“除了小圆子,你还会做什么呀”,于是她把小圆子放在手中开始做起来,过了一会,她举起一个长长的东西对我说:“看呀,我做的是面条,给你吃。”</div><div>建议:在活动中教师可以适时的进入,给幼儿一些鼓励的话语。 在激励幼儿的过程中可以给他们一点建议来开拓幼儿的思维,因为经验有限他们有时会不知道要做什么,教师可以给他们适当的意见。</div> <h3>观察时间:2017.07.19</h3><div>观察地点:蒙二班</div><div>观察人物:张桐嘉</div><div>观察教师:刘聪聪</div><div>观察事件:用黏土做面条</div><div>观察内容:桐迪和桐嘉两个人坐在一起玩橡皮泥,看到我走过去,桐嘉首先举起了她做的橡皮泥对我说:“老师你看,我做的是小圆子”,师:“这个小圆子是什么啊?” 桐迪:“就是可以吃的”师:“有一点像我们吃的粘粘的、圆圆的„”还没等我说完,桐嘉抢先说:“做的是小圆子”,</div><div>建议:在活动中教师可以适时的进入,给幼儿一些鼓励的话语。 在激励幼儿的过程中可以给他们一点建议来开拓幼儿的思维,因为经验有限他们有时会不知道要做什么,教师可以给他们适当的意见。</div> <h3>观察时间:2017.07.21</h3><div>观察地点:蒙二班</div><div>观察人物:李斯羽</div><div>观察教师:刘聪聪</div><div>观察事件:用黏土做小花</div><div>观察内容:今天斯羽和润熙炫耀地告诉我:“我们做了一朵美丽的小花!”看到她们高兴的神情,我也用高兴的神情说:你们两个真棒,这朵小花真漂亮。”她们听了更加高兴了,她们两个一直玩到游戏结束。 在讲评中我特意突出了她们,斯羽笑得很开心。</div><div>建议:教师在日常的活动中关注比较内向、比较胆小的幼儿,经常给这些幼儿鼓励和表扬,给幼儿机会在大家面前表现自己, 可以找一两位比较会玩的、愿意交朋友的幼儿来带领内向的孩子,让内向的孩子能再各种活动中获得成功体验成功。</div> <h3>观察时间:2017.07.18</h3><div>观察地点:蒙二班</div><div>观察人物:安炳炫</div><div>观察教师:刘聪聪</div><div>观察事件:帮助老师做力所能及的事</div><div>观察内容:这几天我总是让淼淼充当我们的小助手,让他帮助我做一些小事情,比如:拿小垫子,拿水杯等,只要他一完成我就及时的肯定和表扬他,从淼淼腼腆的笑容里我读懂了淼淼内心的喜悦,后来,我又鼓励淼淼到隔壁班老师处帮我拿一个东西,当他回来以后,我就像发现新大陆似的搂紧淼淼惊呼:“淼淼这么能干啊,帮老师把东西给借回来了,你真棒!那你能帮老师把这个皮球还给刚才那个老师,你能行吗?”“行”</div><div>建议:孩子的心理尚未成熟,他们在完成某项活动后,理解做得好与差只是一种自我认识,与他在活动中达到的实际水平并无直接关系,他们只是从旁人的评价来衡量自己是否“行”。别人的批评和表扬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着孩子的情绪和行为,哪怕只是一句话,一个眼神。</div> <h3>观察时间:2017.07.21</h3><div>观察地点:蒙二班</div><div>观察人物:刘欣悦</div><div>观察教师:刘聪聪</div><div>观察事件:愿意与别人分享</div><div>观察内容:早上晨读时,我看到另一个老师领着悦悦走过来,我放下书本去接着悦悦,我刚领着她的手,这时她举起她的另一只手,手上拿这一大块面包,对我说:“聪聪老师,你吃一点吧,可好吃了”</div><div>建议:家长和老师要给予一定的表扬与鼓励,</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