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读罢未曾谋面的老乡兼文友陈虎在朋友圈发的软文《放牛记忆》,我思念的闸门顿即打开。并当即评论“我也放过牛,也有放牛记忆,就是不会写……”,旋又追贴“我也要写一篇,你等着”。</p> <h3><font color="#ff8a00">(本文背景音乐和配图均自网络,文字原创)</font></h3><h3><font color="#808080"> </font></h3><h3><font color="#808080"> </font></h3> <p class="ql-block"> 掐指算来,距我当放牛娃已有三十多年了(按六至十二岁计算,初中以后基本就是寒、暑假间习了)。</p><p class="ql-block"> 放牛是虎锅童年生活中最有乐趣的事,而放牛于我多半是为生计所迫且不大情愿。</p><p class="ql-block"> 我在家排行老幺,父亲为煤矿矽肺病人且劝返在家,母亲生我不久因摔伤亦体弱多病。在那个靠计工分饱肚子的日子,只有大姐算个劳动力,其余几个哥姐尚是半大的孩子,半劳动半学习。我呢,最轻松的活儿——放牛则落在身为老幺的我身上。</p> <p class="ql-block"> 与虎锅在乌钵池放的黄牛不一样,过去我的老家茅岗头是个盛产“贡米”的地方(国土面积只有两个生产队),所以我放的牛是那种长着一对弯弯长角能下水田耕田赶趠的那种弯人佬大水牛。</p><p class="ql-block"> 我对放牛不大情愿且有所畏惧的原因之一便是那头大水牛爱弯人,它曾经将我哥顶起来甩到了几米开外。也因为这个错误我父亲把牛拴住用粗竹鞭伺候了一饱顿,乃至这牛后来每看见父亲总是瞪着一对红眼睛。所以在我们几姊妹的印象中,那条弯人佬牛跟西游记里面的牛魔王一样可怕!</p><p class="ql-block"> 虽然畏惧虽然不大情愿,但在那个不知何谓苦累的懵懂少年的日渐斑驳的记忆中,与放牛相关的童年趣事还是不乏可陈的。</p> <h3> (一)野炊</h3><div> 我母亲的娘家在一个叫宝山坪( 隶属湖北宜昌玉宝村)的地方,距我家约五华里。每到假期我则雄纠纠气昂昂地“牛”放玉宝,约上舅妈家里及附近年龄相仿的几个小伙伴牵着牛去群牧。</div><div> 记得那年中秋还是国庆,我们到一个叫窖湾的地方去放牛,那里一条清澈小溪蜿蜒曲折,溪水淙淙,狭小谷地间满布着收割后泛着金黄的稻茬,缘溪则长着密密麻麻启发鲁班祖师爷发明锯子的芭茫。这种茫草边缘有着锋利的齿,总是将放牛的我们手臂上腿肚上划开一道道口子,奇怪的是牛却能用大舌头一搅,然后慢条斯理地有条不紊地咽了下去。</div><div> 出发前我们早已是有备而来,舅妈家的带头大哥已安排备至,带了简单锅碗厨具,田家小哥则“偷”了家中的几丁点儿腊猪油(那年代可是稀罕物)、酸盐菜。一边放任牛儿吃草,一边我们则卷起裤腿儿到稻田里逮泥鳅。扯起一窝稻茬,半干的沙壤坑里不时就会有一汪水,三两条泥鳅则蜷缩在里面等待我们去捞。半小时的工夫,便逮到了两斤左右的大小泥鳅。</div><div> 于是石块垒灶,枯枝作薪,锅儿烧红,猪油下锅哧哧地响着。田家小哥兴奋地在一旁搓着手怪叫着“熬、熬、熬……”(猪油用锅铲按着紧靠锅壁才会冒油,称为熬。熬油剩下的渣渣儿亦是美味),结果被在附近山腰劳作的他妈给好好痛骂一顿(当地人称决人)。然后是泥鳅下锅挣扎,煎炕至泛金黄色后加水,最后放酸盐菜。不待文火煮开,香气四溢,小伙伴们已吞着涎水,急不可耐地享用起来。记得锅底儿朝天的时候,大家觉着不解馋,谁还加了碗水涮锅。</div><div> 那次美味,如今想来还是那么香,那么馋,却不是现在三里店或远安土泥鳅所能比拟的。如今,当年的小伙伴也劳燕纷飞,为各自家庭幸福在劳累奔波,其中的三两个偶而遇见还会念及当年的趣事。</div> <h3> (二)阿黄</h3><div> 阿黄是我放牧时的前哨,每次总在我们前面目光所及几十米开外警卫。它最可爱的是忠诚和灵性,家里所有亲人它几乎都认识。</div><div> 我年幼的时候,因营养不良面黄肌瘦,阿黄则长得高大结实,类似现在的德牧黑背。据说,它父亲可能是一只狼狗,而母亲则是本地田园犬。但它的性格一点也不像田园犬那样宅在家里护家看院,而是骨子里带着一种狼狗的兴奋基因,喜欢吐着舌头撒欢,喜欢在原野上奔跑追逐。</div><div> 那时老家茅岗头两个组的千亩平地上几乎全部种着水稻,成熟时金灿灿的一片,阡陌交通、纵横交错。为了避免牛吃庄稼,先要给牛戴个篾制的嘴笼子,然后赶到离田地稍远的柴山里面吃草。</div><div> 小学三年级以后,我已是个小书痴,《三国演义》、《西游记》早已看过。记得一次赶牛上山后,便找个地势比较高的岩包(石头)上坐下,啃的是《渡江侦察记》。看着看着书忘了看我的大水牛,结果牛跑到田里吃了隔壁左右邻居们的庄稼,回家自是免不了挨了父亲的小揍。用来揍我的是那种极细竹根做的鞭子,一鞭下去要过一会儿才出现一串竹节似的小疙瘩,十分地生疼。</div><div> 当我挨抽的时候,阿黄总是在旁边围着打转,嘴里呜咽着踱来踱去似乎在为我鸣不平。</div><div> 还一次放牛途中,阿黄闯祸了。那是一年夏天,我去小营头(传说中三国时蜀军的军营之一)放牛。阿黄同往常一样冲在前面,可能是天气炎热的原故,它一下跳进一户农家前的饮用水井洗了个冷水澡。结果被农家主人持棍棒赶得狼狈逃窜,留下我收拾残局一个劲儿地道歉了事。</div><div> 阿黄最后的结局,因误食有毒食品而病死了,于我心中则是永远的痛。</div> <h3> (三)偷吃</h3><div> 放牛那会儿我的梦想不是牧笛横指,而是骑在牛背上一边放牛一边看书。个中原由一是觉得骑牛跟骑马差不多亦能豪气万丈,二是心底里很有些骑青牛跳出农门的迫切和渴望。</div><div> 上小学时值八十年代初期,中央改革开放的春风还没有沐浴到我所居住的小村庄,农村家境整体落后。于是,我们这些熊孩子便会在放牧的空档攀树钻田,找些自认为美味可口、其乐无穷的食物打打牙祭。</div><div> 其时歪桃裂枣、黄杏青李都是我们的目标,往往是大的上树,小的在树下拣接。还有摘苞谷后的甜高梁梗子,稻谷收割时节的地盘果,中秋时节的橘柚……</div><div> 印象最深的是从家里到柳家院小学,穿过约三里平地,然后在哨望坪(三国时蜀军哨所 )处下坡约有500米左右的距离,全部为页岩风化后形成的山间青砂小径。那里小地名儿叫茅家(音ga)垴,径旁沙坡地里种着一片麻丸子(即豌豆),但不是那种可以带荚炒着吃的菜麻丸儿。</div><div> 这个茅家垴也是一众小伙伴儿放牛的好去处,除了山上的草肥美、溪里的水清澈外,那片麻丸尤让我们惦记。牛羊上山后,大家便潜伏进了那片并不茂盛的麦丸地儿偷吃。但这“偷吃”却是个技术活儿,一是要匍匐前行,二是要保持安静,否则易招来主人。三是要伪装现场,必须先选择嫩豆荚双手托住不离枝,然后轻轻掰开用嘴吮其里面的仁,最后还要捏拢豆荚再不动声色的撤离。</div><div> 那时,天真地我们认为即使主人以后发现了,那也是兔子干的。</div> <h3><font color="#ff8a00"><br></font></h3><h3><font color="#ff8a00"> 七零初的我们,青春已渐行渐远。人近半百,应知天命。但又有哲人说,半百才是人生的春天。同龄人往往都烙有同时代的印记,我们都是放牛娃。不同的是,虎锅放的是黄牛,而我则是大水牛。</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