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之旅 2017

雨后

<h3>英国之旅,我们走进了解该国。‘英格兰 (England)苏格兰 (Scotland)威尔士 (Wales)∵北爱尔兰(Northern Ireland)现在的英国是过去一千多年中几次合并的结果。<br>1284年威尔士被英格兰控制。到1535年,英格兰国王通过《联合法令》将威尔士纳入其领土范围,成为英格兰王国的一部分。<br><br>1603年,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驾崩后,因其所在的都铎王室没有任何继承人,因此,跟她血缘最近的、当时的苏格兰国王詹姆士六世继承了英格兰王位,史称詹姆士一世,是英格兰和苏格兰两国共有的君主。<br>伊丽莎白一世是詹姆士一世的外公(詹姆士五世)的表姐/妹...我查了半天,还咨询了几位朋友,总算弄清楚了,这个关系,叫姑外婆。伊丽莎白一世是詹姆士一世的姑外婆<br>1707年,英格兰和苏格兰正式合并为大不列颠王国。1801年,大不列颠王国和爱尔兰王国合并,组成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英国国旗的变迁1922年,爱尔兰的六分之五脱离联邦,成立爱尔兰自由邦,爱尔兰北部仍由联合王国直接管辖,由此便有了今日的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h3> <h3>英国一眼看去全是绿色,他们不长庄稼,就长草坪。</h3> <h3>我们刚下飞机直接去游览皇家城堡温莎城堡与伦敦的白金汉宫、爱丁堡的荷里路德宫一样都是英国王室的行政官邸温莎城堡(Windsor Castle),位于英国英格兰东南部区域伯克郡温莎-梅登黑德皇家自治市镇温莎,目前是英国王室温莎王朝的家族城堡,也是现今世界上有人居住的城堡中最大最古老的。温莎城堡全部由浅灰色石头筑成,共有近千个房间,是英国旅游的必到之处。在温莎城堡,您可以领略英王朝历代君王变迁留下的历史痕迹,也可以感受到伊丽莎白女王生活的气息。玛丽王后玩偶屋,带给女生无限的梦幻体验;卫兵交接换岗仪式,满足男生的士兵梦;圣乔治教堂,历代君王的墓碑向游人诉说着英国历史的传承;城堡内,无数的珍奇异宝,让英王朝的奢华与霸气展露无遗。参观温莎城堡与其说这是一次简单的游览,不如将其看成一次心灵的升华。它占地10.5公顷,分为三个区域(称为Wards),共拥有951个房间。下区(Lower Ward)是大众最熟悉的区域;中区(Middle Ward)环绕着诺曼山丘,上边有圆塔,里边存放着皇家档案和皇家历史照片;上区(Upper Ward)有皇家公寓,围绕着一个开放空间——方庭(Quadrangle)。温莎城堡的建筑本身是千余年逐渐发展的结果,这其中,有四位君主发挥了特别重要的作用。首先是征服者威廉,他始建了温莎城堡,并为城堡的建设立下了大致的计划。爱德华三世将城堡重建成了宏伟的哥特式风格,并在上区添加了皇家公寓。之后,查尔斯二世将上区改建成了洛克式的宫殿。最后,乔治四世修复了城堡的外观。在王室喜庆的日子里,以及圣诞节等重要的节日,女王便会选择在温莎城堡设宴,举行隆重的庆祝活动。在英国上流社会,人们都以能够参加温莎城堡的盛典而骄傲。温莎城堡里面有皇室收藏的各种珍品,国厅里展示的各种盔甲、瓷器、钟表、油画都让人为之震撼,只可惜不能拍照,只能拍拍室外的城堡和可爱的卫兵。从城堡上远眺温莎小镇,景色也十分宜人。苏格兰温莎堡,是英国王室的家庭城堡,也是现今世界上有人居住的城堡中最大的一个。温莎堡是世界文化遗产,这里的街道号称是“全球景色最佳的马路”。走进迪曼森的《温莎城堡》温莎,就像一幅色彩丰富色调温暖的油画展现在我的眼前温莎,对于皇室、对于贵族第一次有如此近距离的时空交错感无论是视觉还是心灵的震撼都历久弥新迪曼森《温莎城堡》系列无论是线条,或是演绎的大马士革,亦或是团花都富有历史、富有人文庄严、秀美、精致有了它,家成了艺术的城堡时间也渐渐地慢了下来……城堡的地板面积大约有45,000平方米(484,000平方英尺)。与伦敦的白金汉宫、爱丁堡的荷里路德宫(Holyrood Palace)一样,温莎城堡也是英国君主主要的行政官邸。一</h3> <h3>参观英国大本钟Big Ben英国伦敦著名古钟,即威斯敏斯特宫钟塔,英国国会会议厅附属的钟楼 (ClockTower) 的大报时钟的昵称。建于1858年。安装在西敏寺桥北议会大厦东侧高95米的钟楼上。大钟由当年负责工务的专员本杰明爵士监制,故名“大本”。钟重14吨,钟盘直径7米,时针和分针长度分别为2.75米和4.27米,钟摆重305公斤,每走一小时,发出深沉而又铿锵的报时声。1923年起,通过广播,钟声远及世界各地。<br>  (BigBen,坐标:51°30′02.2″N, 00°07′28.6″W),或称大笨钟,即威斯敏斯特宫(Palace of Westminster)钟塔,英国国会会议厅附属的钟楼 (Clock Tower) 的大报时钟的昵称。位于威斯敏斯特桥的南面桥头,与英国议会大厦相连,英国议会大厦的北角,钟楼高79米,钟楼四面的圆形钟盘,直径为6.7米,是伦敦的传统地标。坐地铁可以在威斯敏斯特桥站下车。作为伦敦市的标志以及英国的象征,大本钟巨大而华丽,重13.5吨,四个钟面的面积有两平方米左右。大本钟从1859年就为伦敦城报时,根据格林尼治时间每隔一小时敲响一次,至今将近一个半世纪,尽管这期间大本钟曾两度裂开而重铸。现在大本钟的钟声仍然清晰、动听。自从1859年投入使用后,英国政府每隔五年就要对大本钟实施维护,包括清洗钟体、替换大本钟的报时轮系和运转轮系等。</h3> <h3>来到伦敦,有太多“必须游”的地方,比如西敏寺,(Westminster Abbey),常常被称作西敏寺大教堂。其实这个翻译还挺不准确的。在英文里,教堂可以指Cathedral(座堂)、Abbey(修道院)、Church (教堂)、Chapel(礼拜堂),各自因为修建时候的历史传承不同,被冠以不同的名称。伦敦还有一座西敏寺座堂(Westminster Cathedral),就在维多利亚火车站附近,既是一座英国圣公会的教堂,也是一个挺有名的BSF课程的英国总部所在地。据说这个课程在北京和上海都有开设。西敏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1世纪,那个时候欧洲还属于漫长的黑暗中世纪时期,还挺原始和落后的,也还没有英格兰。英王忏悔者爱德华曾发誓要去耶路撒冷朝圣,最后却没有去,于是教宗叫他重建西敏寺赎罪。建成之后,献给了本笃修会。现在的西敏寺首先是一座圣公会的教堂,也是重要皇家仪式的举办场地。最近的一次大型仪式当然就是威廉王子和凯特王妃的婚礼了呀!话说那一天,地铁那叫一个堵…(扯远了)。关于西敏寺的资讯已经太多,今天咱们重点来聊聊西敏寺纪念和埋葬的那些牛人们。在西敏寺正面的墙上,雕刻了10位著名的二十世纪基督教殉道者的像。这些雕像,是经过英女王确认,被认为最值得纪念的十位信仰先驱,其中包括波兰神父圣国柏(St. Maximilian Kolbe; 1894—1941年)、因信仰被父母杀死的南非原住民少女梅思默拉(Manche Masemola;1913—1928)、乌干达圣公会大主教鲁温(Janani Luwum;1922—1977年)、俄国的圣伊丽莎白(St. Elizabeth of Russia;1864 – 1918)、美国黑人民权领袖及牧师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 Jr.;1929—1968年),还有一位中国牧师,曾在云南武定县侍奉,于文革时候殉道,1980年被平反。他叫王志明,苗族人。说起埋葬在西敏寺的牛人,我们中国人比较熟悉的,当然首推艾萨克.牛顿,然后是达尔文和狄更斯了。另外,英国废奴运动领袖威廉.威伯福斯和他的好友,英国历史上最年轻的首相小威廉.皮特、著名的文豪乔叟、写出“如果“你厌倦了伦敦,你就厌倦了生活”的著名诗人赛缪尔.约翰逊、被称为“最伟大首相”的丘吉尔,就在进大门处。许许多的牛人,统统都安葬在西敏寺。还有他们那些无声的、激动人心的碑文影响多少仁人志士和许许多多平民百姓参观者!前段时间网上疯传的西敏寺的一段碑文“当我年轻的时候,我梦想改变这个世界;当我成熟以后,我发现我不能够改变这个世界,我将目光缩短了些,决定只改变我的国家;当我进入暮年以后,我发现我不能够改变我们的国家,我的最后愿望仅仅是改变一下我的家庭,但是,这也不可能。当我现在躺在床上,行将就木时,我突然意识到:如果一开始我仅仅去改变我自己,然后,我可能改变我的家庭;在家人的帮助和鼓励下,我可能为国家做一些事情;然后,谁知道呢?我甚至可能改变这个世界。”据说曼德拉就是读了这段碑文后之后,立志要改变自己的国家,就从改变自己开始西敏寺大教堂星期日(礼拜日)和平日下午5点(一小时赞美诗敬拜)时间是不对外开放参观游览的,但如果你愿意参加礼拜或赞美敬拜,教堂非常欢迎,而且是免费进去的哦!我常常觉得,去看这些名胜古迹的时候,最好能预先知道一些些历史、传说、故事、段子,这样在眼睛得到满足的同时,也能运用自己的想象力,遥顾那些值得纪念的片段。我最喜欢的娱乐活动之一,就是顺路去大英图书馆看那本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圣经手抄本(免费的,就在一楼,天天开放),无数次想象背后的故事,那些传承的艰难、保存和发现、理解和争论,并且试着辨认那些文字,一边想象着,当天上的父神看到我们游客的时候,是否会微笑呢?‘</h3> <h3>参观白金汉宫。这里是英国的王宫,建造在英国伦敦威斯敏斯特城内,位于伦敦詹姆士公园的西边。宫内有六百多个厅室,宫外建有宽阔的广场及御花园。白金汉宫是英国国家庆典和王室欢迎礼举行场地之一,也是一处重要的旅游景点。历史上每逢英国欢庆或是危机时刻,这里也是不列颠人民一处重要的集会场所。i</h3> <h3>到达剑桥的旅游大巴大多会在皇后街停下,游客们沿银街走上3分钟就能看见剑河,以及剑桥的标志性建筑—皇后学院的数学桥,传说这座桥是牛顿设计的,没有一颗铆钉,但后来有一位学生不服气,将这座木桥拆掉,重新搭建的时候不得不使用了铆钉。每年6月,会有很多参加完考试的学生从这座桥上跳入剑河游泳。剑河中来来往往的都是乘船的游客,右手边可以看到国王学院,左手边便是国王学院的“后花园”,经过克莱尔学院桥,左手边的克莱尔学院花园幽静迷人,然后是圣约翰学院的叹息桥,到达耶稣绿地旁的水坝折返。</h3> <h3>  附上《再别康桥》现代诗人徐志摩脍炙人口的诗篇。全诗以离别康桥(就是今天的剑桥大学)时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br>语言轻盈柔和,形式精巧圆熟,诗人用虚实相间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构成了一处处美妙的意境,细致入微地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对往昔生活的憧憬,对眼前的无可奈何的离愁,表现得真挚、浓郁、隽永,是徐志摩诗作中的绝唱。<br>在康河上撑一支长篙 再别康桥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h3> <h3>圣体钟是一个大型的雕塑时钟,在英国剑桥大学基督圣体学院泰勒图书馆外面的街道上,位于本笃街与特兰平顿街路口,正对国王街。它是由约翰·C·泰勒构思和资助。圣体钟被《时代周刊》列为2008年最佳发明之一,并出现在印度电影《父亲》中。圣体钟的钟面是24克拉镀金不锈钢圆盘,直径约1.5米(4.9英尺)。作为公共艺术作品,它以一种戏剧性的方式提醒观众:时间必然流逝。岁月是个残忍的小偷也许它会带走你的青春和勇敢,但别让它给你留下无奈和遗憾,剩我们现在都还有时间就算你容颜苍老,鬓伴白霜我们会一起经历更多的未来。老去不只是一个构想,趁走得动,珍惜现在,珍惜时间。</h3> <h3>我们没时间乘船,那就沿银街向前,到国王街(King’sParade),马上就看到了剑桥另一个标志性建筑—国王学院的礼拜堂,亨利六世建造这所学院之初,是为了接受伊顿公学的毕业生,直至1865年才有第一位非伊顿公学的学生入读。学院建筑显示出王室的气派,但那座礼拜堂刚开始修建,玫瑰战争就打响了,王室资金紧张,直到亨利八世时,礼拜堂才修建完毕。如今,让这所礼拜堂闻名天下的是国王学院唱诗班,每年圣诞夜,BBC都会转播国王学院唱诗班在礼拜堂中的演出。如果时间凑巧,游客们有机会听到唱诗班的晚课。走进国王学院的庭院,穿过剑河,来到后花园,就能看到徐志摩的诗碑,一块岩石上刻着他那句“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徐志摩当年到国王学院听课,但并没有在这里拿到任何学位。这所学院最受推崇的毕业生是经济学家凯恩斯,学院旁有一过道名为“凯恩斯过道”。小说家E.M.福斯特终老于国王学院。沿国王街继续向前,就是举行毕业典礼的评议堂,然后是冈维尔与凯斯学院,这所学院中最著名的院士是剑桥大学一个智力的象征—斯蒂芬·霍金,学院中的斯蒂芬·霍金楼,是剑桥标准最高的学生宿舍,从2006年10月起为本科生提供住宿。学院的三道门分别叫作“美德”、“谦逊”和“荣耀”,“荣耀之门”正对着评议堂,只有毕业典礼或哪一位院士去世,这座门才会打开。所谓“学院”,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学生宿舍、食堂、教堂和图书馆。国王学院由亨利六世创建,冈维尔与凯斯学院1348年由冈维尔牧师创立,约翰·凯斯医生在1557年至1559年担任学院的院长,他为学院提供了大量的资金,并扩建了学院的建筑。这所学院有良好的医学传统,因为第一个详细论述血液循环的威廉·哈维就是这所学院的院士。这些古老学院构成剑桥绝对的“市中心”,老学院的大多数宿舍都提供给本科生和院士居住,申请进入剑桥大学学习的人同时要向某一个学院提出申请,学院可以接收各个专业的学生,这样不同专业的学生住在一起,旁边就住着院士,以形成一种“复杂的生态”。只有3所英国大学采用这样的“学院制”,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学院是一种私有制,每个学院都有自己的传统,自己的财产,比如三一学院就是英国的大地产商,他们计划买下伦敦的“千年穹顶”,出租场地举办音乐会,他们在法国有自己的酒庄,是剑桥最富裕的学院。冈维尔与凯斯学院是剑桥大学历史上第四古老的学院,也是目前第三富有的学院。而大学是一种公有制,大学由各个系构成,各系的建筑散落在剑桥市的周边地区。一位剑桥博士这样说:“在这里拿个博士没什么特别的,但如果你是从伊顿公学、拉格比公学毕业,在剑桥或牛津读了本科,那就很特别了。这说明你在人生最关键的成长期接受了最好的教育。至今英国还有‘剑桥帮’‘牛津帮’‘伊顿帮’的说法,可见一所中学也会很了不起,奥威尔怎么样?伊顿公学毕业,没上过大学,也没拿过博士学位。”剑桥的学院的确把老宿舍留给了本科生,三一学院、冈维尔与凯斯学院和圣约翰学院感到研究生人数过多带来的压力,在1964年联合出资创立了只招收研究生的达尔文学院,名字是为了纪念达尔文家族,而达尔文本人毕业于剑桥的基督学院。i剑桥1869年建立了只招收女生的格腾学院,距市中心4公里,之所以这么远就是为了让女生躲避剑桥男生的骚扰。格腾学院直到1977年才接收了第一个男院士,1979年才开始招收男生,学院院长史翠珊女士(MarilynStrathern)这样向我们解释“学院制”的特色:“大学的各个系,主要是以讲课的方式介入学生的生活,而对许多学生来说,学院的老师才起到督学的作用,各系图书馆是学生们的专业需要,各学院的图书馆是学生们自学的需要,学院对学生起到‘看不见的教育作用’,不同专业的学生住在一起,分享各自的兴趣,划船队、晚餐、戏剧社都是由学院来组织的,生活从来不应该是统一步调和统一框架下的,学院制就是要让学生们生活在一种‘复杂性’之中,要让学生们有一种在不同场合转换自己的能力,一个人有许多侧面,但还是一个完整的人,学生们必须在一种‘复杂性’中生活,才能认识一个超越大学的世界。”1871年建立的纽纳姆学院是目前剑桥大学唯一只招收女生的学院,学院的导师(seniortutor,除院长之外最有权力的人)阿普特女士(TerriApter)说:“培养绅士和淑女。∵<br></h3> <h3>剑桥大学的三一学院门口有一棵很小的苹果树,早春的季节里,树叶刚刚吐芽,隐隐地泛着绿色,和整个剑桥的无限春光相比,实在是不起眼。但在剑桥大学读书的人,都会把朋友带到这里来,老远就指着它郑重地介绍说,就是这颗小苹果树的祖宗老苹果树,在某一个夏天把果实掉到了牛顿的脑袋上。</h3> <h3>英国泰晤士河被称为世界上最优美的河流,它将伦敦昔日的萧瑟与喧嚣相映心河,掩映着英国千百年的兴衰,倒映着今日两岸的繁华。所经之处,尽显伦敦的文化精髓。而如今游泰晤士河也成为欧洲旅游来英国的旅人所必去之处。泰晤士河是伦敦的象征之一,孕育了伦敦经济上的繁荣,也给这个城市增添了灵气。当然,泰晤士河的桥有很多有趣的故事,各种文娱活动也总少不了它的身影,比如牛津剑桥两校每年的划船比赛,比如今年女王钻禧时的巡游,都在这里举办。也正是这些故事吸引着游客前来观光。其次,在泰晤士河上,几乎每座桥都有一段传奇。其中,资历最老的当属伦敦桥。在精品应用《一本书读懂英国史》中介绍到,其实伦敦桥本是一座木桥,后来被英国卖给了美国的地产商。其实这也是英国人和美国人开的一个玩笑,因为当时美国看中的是伦敦塔桥,结果却买来了一个名不经传的伦敦桥。而如今屹立于泰晤士河上的伦敦桥已不是原桥,而是在原址重建的一座普通的水泥结构桥。如果提到这里的故事,不得不说的还有滑铁卢桥,因为《魂断蓝桥》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也由此,滑铁卢桥成了凄美爱情的见证。另外一座游人必去的桥便是“塔桥”,它以其巧妙的设计和磅礴的气势闻名于世。如今,夜游泰晤士河已逐渐成为一大热点,在豪华的游船上,大家不仅可以看灯火辉煌的夜景,还可以享受音乐、舞蹈与美食。</h3> <h3>尽赏英国伦敦泰晤士河两岸经典建筑。</h3> <h3>今天游玩了伦敦眼,伦敦眼坐落于伦敦泰晤士河畔,原是世界上最高的“悬臂梁支撑”的摩天轮,(现在排行世界第三)名列伦敦各旅游点榜首,是伦敦城内最著名的标志性景观。可通过一组数字,解读伦敦眼的秘密...今年伦敦眼17岁啦!伦敦眼是为了庆祝公元2000年而兴建的,原定获准运作5年,由于总投资额为1.2亿美元的英国“伦敦眼”建成开放的第一年,就吸引世界游客300万人次左右,伦敦旅游市场经济效益增加了10%,同时还带动伦敦旅游就业约1万人,当地市议会于是决定长期保留伦敦眼。目前伦敦眼每年接待3500多万游,是伦敦最吸引游人的观光点之一。伦敦眼一共有32个座舱,由序号1排到33。由于西方认为“13”是个不吉利的数字,因此没有13号座舱。因舱内外用钢化玻璃打造,所以设有空调系统。每个座舱可以容纳25个人,整个伦敦眼一次大约可以容纳800人。回转速度约为每秒0.26米,即一圈需时30分钟。天气晴朗的时候,从伦敦眼的最高点可以眺望40公里以外的地方,几乎是到温莎城堡那么远。伦敦眼的高度为443英尺,相当于64个英国红色电话亭首尾相连的长度伦敦眼单个座舱的移动距离是32,923英里,相当于地球周长的1.3倍。伦敦眼的造价约为7千万英镑。伦敦眼的车轮型设计隐喻着二十世纪末和时间进入新千年,是一个夫妻建筑师团队David Marks和Julia Barfield的创意。图四摄于4D电影场面</h3> <h3>伦敦街一侧</h3> <h3>圣保罗大教堂(St.Paul's Cathedral),坐落于英国伦敦,位于伦敦泰晤士河北岸纽盖特街与纽钱吉街交角处,巴洛克风格建筑的代表,以其壮观的圆形屋顶而闻名,是世界第二大圆顶教堂。是世界五大教堂之一,世界第五大教堂。它模仿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是英国古典主义建筑的代表。圣保罗大教堂(St.Paul's Cathedral)是世界著名的宗教圣地,世界第五大教堂,英国第一大教堂,教堂也是世界第二大圆顶教堂,位列世界五大教堂之列。圣保罗大教堂最早在604年建立,后经多次毁坏、重建,由英国著名设计大师和建筑家克托弗.雷恩爵士(Sir Christopher Wren)在17世纪末完成这伦敦最伟大的教堂设计,整整花了45年的心血。圣保罗教堂另一个建筑特色,是少数设计、建筑分别仅由一人完成,而非历经多位设计、建筑师的教堂之一,教堂内还有一个雷恩的墓碑,上书“If you seek his monument, just look around”(如果你在寻觅他的纪念碑,只需要看看周围)。圣保罗大教堂是伦敦的宗教中心,建筑为华丽的巴洛克风格,是世界第二大圆顶教堂,17世纪末建成。教堂是文艺复兴风格,覆有巨大穹顶,高约111米,宽约74米,纵深约157米,穹顶直径达34米。这座宏伟建筑设计优幽完美,内部静谧安详,是建筑大师莱恩最优秀的作品。塔顶是眺望伦敦市区的绝佳地点。1981年举行过戴安娜王妃与查尔斯王子的婚礼大典</h3> <h3>旅游时每去一地博物馆好像总是在大家的必去清单上博物馆是时间、文化、空间的缩影打动你心的也许是馆内的一件藏品也许是她在城市中显露出的一角屋檐最美的博物馆不仅有丰富的馆藏让人大开眼界博物馆本身也是建筑设计的精品我们随团来到大英博物馆(British Museum),又名不列颠博物馆,位于英国伦敦新牛津大街北面的大罗素广场。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伟的综合性博物馆,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博物馆收藏了世界各地的许多文物和图书珍品,藏品之丰富、种类之繁多,为全世界博物馆所罕见。目前博物馆拥有藏品600多万件。由于空间的限制,目前还有大批藏品未能公开展示。</h3> <h3>游玩英国伦敦千禧桥千禧桥是泰晤士河上又一座名桥,全长370米,宽4米(步行桥),是一个三跨浅悬索桥,跨度分别是81米、144米(主跨)和108米。千禧桥连接了分别在泰晤士河两岸的圣保罗大教堂和泰特(TATE)现代艺术馆。1996年,世界即将进入新的千年之即,伦敦桥梁主管部门决定在泰晤士河上再建造一座桥梁,并以“千禧桥”命名。此后,主管部门共收到了150份桥梁设计方案,这一次不是通过委员会选定,而是由盖茨亥德的居民投票选出最终方案。获得最高选票的是英国建筑师诺曼·福斯特(Norman Foster)。伦敦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城内遍布各个历史时期的建筑和桥梁,泰晤士河上大部分桥梁都充满了凝重的历史艺术气息,但伦敦也是一个与时俱进的都市,在历史建筑的丛林中,也出现了许多现代桥梁,千禧桥便是其一。诺曼·福斯特的设计理念是“Blade of light”,即“光之刃”,显然,取意于未来、简洁、明快。自然,金属是最理想的建造材料</h3> <h3>今天要去牛津大学。告别走马观花的伦敦伦敦眼 -伦敦塔 -格林威治公园 -大英博物馆 -泰晤士河格林威治小镇15世纪初,亨利王朝在这里设立了皇家庄园,修建了普拉森舍王宫。面积广大的格林威治公园内,现保留有旧皇家天文台、建有航海博物馆、伦敦三一音乐学院和格林威治大学。这里曾是防守伦敦的要塞,英国王室在此设置了大炮炮台和瞭望塔,监视泰晤士河上的舰船。1675大英帝国为了实现跨越大洋,扩张势力央的“英国梦”,需要研究星象,为远洋航海提供“GPS”导航,而在此修建了皇家天文台。发现彗星的哈雷、提出天体运行理论的哥白尼,曾是这里的台长。它是航海博物馆的翼楼,后面那栋两个对称塔顶宫殿式建筑群,现在是格林威治大学。<br>象大椅子的建筑是伦敦千喜巨蛋,它比长安街巨蛋还要大,号称世界第一巨蛋。只是不同的是上面插了五个筷子。接下来的是伦敦市区游览,我们在沃森大厦前下车。沿托西尔街向东步行至威斯敏斯特中央会议中心,左拐进入盖特街;穿过马路步入骑兵卫队路,行至禁卫军纪念碑,在阅兵场观看皇家骑兵卫队换岗仪式。然后,穿过骑兵营营房进入白厅街,沿白厅街向南行至国会街。顺国会街走至国会广场对面的十字路口,在那一片国会大厦、大苯钟、西敏寺大教堂、泰晤士河、伦敦眼都集中,只要按照指定的地点和时间回到车上应该就不会丢下。街上聚集了好多老兵,感觉英国男人到了很老了都给人干净利亮的感觉呢,看到他们胸前戴的花一问才知道,正值第一次世界大站纪念,如果我们戴的话,一英镑一朵算是捐款。夜幕降临前我们在伦敦水务局大楼更显魅力。伦敦塔城壕被88万朵红色陶瓷罂粟花点缀成血的海洋,每一朵罂粟花代表着一位一战中阵亡的将士。晚上近距离观看,在灯光的衬托下,《血染大地》场景,巍巍壮观,令人震憾!伦敦塔桥是泰晤士河上214座桥中最为壮观的一座,它是伦敦著名地标性建筑,也是泰晤士河上最为靓丽的风景。</h3> <h3>游览比斯特购物村,同行者购物,我们溜达一圈,都是大牌产品,欣赏欣赏[呲牙]我朋友买了心爱的包包。</h3> <h3>我旅游坚持不购物,可我朋友喜欢。我欣赏并陪行,偶尔动心,但尽量克制行动[呲牙]。英国最繁忙的购物街,伦敦第一购物街,伦敦60年代的“街头博物馆”,伦敦奢侈品专卖店的聚集地,高级手工定制男装的圣地,70年代朋克诞生地,最好的独立店铺,最有名的古董市集波特贝罗路跳蚤市场,同时坐拥世界著名百货公司哈洛德百货公司(Harrods)和夏菲尼高(HarveyNichols)。</h3> <h3> 牛津大学(University of Oxford,简称:Oxon.)是一所位于英国牛津市的公立大学,建校于1167年,为英语世界中最古老的大学。牛津大学享有世界声誉,它在英国社会和高等教育系统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有着世界性的影响,英国和世界很多的青年学子们都以进牛津大学深造作为理想。牛津大学也是世界上现存第二古老的高等教育机构。因各种因素而获评为是世上一流及最著名的学府之一。<br> 牛津大学(University of Oxford,简称:Oxon.)位于英国牛津市,是英语世界中最古老的大学。虽然牛津大学的确切创立日期仍不清楚,但其历史可大约追溯到十二世纪末,迄今已有九个世纪。1209年,在牛津学生与镇民的冲突事件过后,一些牛津的学者迁离至东北方的剑桥镇,并成立剑桥大学。自此之后,两间大学彼此之间展开相当悠久的竞争岁月。有“全球本科生诺贝尔奖”之称的罗德奖学金,每年在全球选取80名最优秀大四本科生去牛津大学攻读硕士或博士,这些罗德学者之后在全世界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力。<br>  牛津大学是英国研究型大学罗素大学集团、欧洲顶尖大学科英布拉集团、欧洲研究型大学联盟以及Europaeum中的核心成员。在九个世纪以来,牛津大学一直是全英国乃至于世界级的顶尖学府。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时常被合称为牛桥(Oxbridge),它们两所是英格兰最古老、最著名的大学。牛津大学的校训是Dominus illuminatio mea(拉丁文),意思是“耶和华是我的亮光”(The Lord is my light),出自《圣经》中的诗篇第27篇。牛津大学以自然科学和应用经济科学、商务管理哲学三大领域的不断进取与创新成就,震撼整个世界,同时也以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声名远扬:阅读、实验、导师辅导等多种方法结合,尊重学习规律,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出一代代堪称天之骄子的牛津精英。该校在心理学、生物学和法律、工程学、社会科学、经济、哲学、历史、音乐、化学、生物化学、文学、法语、德语、丹麦语、数学、物理、地球科学上均是行内之翘楚。在近900年的历史中,牛津大学培养了6位英国国王、26位英国首相(其中包括格莱斯顿、艾德礼、撒切尔夫人和托尼·布莱尔)、多位外国政府首脑(如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近40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以及一大批著名科学家,如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诗人雪莱、作家格雷厄姆·格林、化学家罗伯特·波义耳、天文学家埃德蒙多·哈雷等。就连200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维·苏·奈保尔,也毕业于牛津大学英文系。<br>  牛津的研究力量雄厚,在其教师队伍中,就有83位皇家学会会员, 125位英国科学院院士。在数学、计算机科学、物理、生物学、医学等领域,它都名列英国乃至世界前茅。牛津不仅在文科而且在理科、不仅在基础科学而且在应用科学研究中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br>  牛津大学是英国著名高等学府,全球排行榜名列前茅,也是许多中国学生向往的名牌大学。如此声誉卓越的大学,对中国留学生也提供各种奖学金,以下简单介绍中国留学生有资格申请的牛津大学奖学金。中国牛津奖学金(China Oxford Scholarship Fund, COSF)于1992年成立,提供已经取得牛津大学研究生入学许可的中国留学生申请,奖学金得主必须在学业完成后返回中国就业。奖学金申请人必须是中国、香港或澳门的公民,而且是研究生,研究专业不限,奖学金金额从1,000英镑至12,500英镑不等。中国教育部及牛津大学奖学金(Chinese Ministry of Education-University of Oxford Scholarships)是中国留学委员会和牛津大学合作出资的博士奖学金。这个奖学金每年有五个名额,是一个全额奖学金,包括学费和生活费。克拉伦登奖学金(Clarendon Fund scholarships)成立已届满10年,是牛津大学规模最大的国际学生奖学金,赞助非欧盟的留学生在牛津大学攻读本科以上的研究学位。但是从2011年9月起,克拉伦登奖学金(Clarendon Fund scholarships)的赞助对象不再限制于缴纳海外学费的学生,任何国籍的研究生都能申请。这个奖学金每年提供100多个名额,支付学费和生活费,2010至2011学年度牛津大学一共有297名来自46个国家的克拉伦登奖学金得主在进行各种研究。太盟牛津奖学金(Pacific Alliance Oxford Scholarships)是太盟投资集团(Pacific Alliance Group)支持的奖学金,专门资助学业优秀的中国留学生到牛津大学从事社会科学、数学、物理或生命科学等学科的博士研究。这个奖学金为期三年,支付学费和生活费,每年有两个名额,申请人必须是中国大陆居民(不包括港澳生)。牛津大学裘槎奖学金(University of Oxford Croucher Scholarships)是牛津大学和香港裘槎基金会(Croucher Foundation)联合提供的奖学金,赞助优秀的学生在牛津大学从事自然科学、科技和医学相关的博士研究。这个奖学金为期三年,支付全额学费和生活费,每年有两个名额,申请人必须是香港永久居民。</h3> <h3>今天我们游览了丘吉尔庄园。丘吉尔庄园建于1705年,当时安妮女王将牛津附近数百公顷的皇家猎场赐予了马尔伯罗一世公爵约翰·丘吉尔(温斯顿·丘吉尔的祖先),以表彰他在1704年8月击败法军的赫赫战绩。在丘吉尔庄园东门上立有碑文:在慷慨的君主幸运之光照耀下,这所房屋建给约翰马德罗公爵及其夫人萨拉,由温布勒先生在1705年到1722年建成。伍德斯托克的王室荣誉称号及该建筑物均由女王陛下安妮赐给,并经议会所确认。安妮女王当时还表示,英国能在战场上打败法国,在建筑方面也应高出法国一筹。   当马德罗公爵继续为他的女王不断带来好消息的时候,其敌对势力则想方设法破坏女王对他的厚爱。结果,批准给他建造庄园的资金没有到位。在1712年,建造庄园的所有工作被迫停止。女王安妮逝世后,马德罗公爵和夫人用自己的钱来完成这个庄园的修建工作。这座庄园工程浩大,总共花了17年才全部竣工,结果反倒是这位公爵在有生之年未能看到宫殿的全貌。而这时距离前首相温斯顿·丘吉尔的诞辰之日还有169年。地理位置<br>  有人说,古罗马人学会了奢华,就有了名利的庄园;英国人看透了工业,就有了乡村的庄园;俄国人得到了农奴,就有了贵族的庄园;法国人创造了葡萄酒,就有了飘满酒香的庄园。   英国保守党领袖鲍德温曾经说过,英国就是乡村,乡村就是英国。这是名言,也是标准英国人的箴言。英国的贵族们乐得做个乡下人。   我们来到位于牛津郡伍德斯托克镇附近的丘吉尔庄园。从牛津坐公交专线到丘吉尔庄园只要半个小时左右。英前首相温斯顿·丘吉尔于1874年诞生于此,死后葬于附近的布雷顿教堂。详细情况   丘吉尔庄园巨大的拱门之外,是一片开阔的碧绿草坪和一方无限高远的湛蓝天空。草坡起伏着向两边延伸,中间一条宽阔整洁的甬道,通向前面的金色宫殿。草坪上,湖岸边,殿堂下,阳光明媚,游人笑语不断。   丘吉尔庄园是英国最大的私人宅院,丘吉尔庄园的中心建筑是布 兰姆宫(以此纪念布兰姆战役),宫内装饰富丽堂皇,保存着大量油画、雕塑、 挂毯和许多精美家具。宏伟的大厅中是詹姆斯·桑希尔于1716年绘制的天花板:按照战争的顺序展开,展现了马德罗的胜利。长长的图书馆最初被设计 为画廊,这个55米长的房间显示了一些宫殿内最好的装饰。室内放有女王安妮、国王威廉姆尔伯勒马德罗二世和第一任公爵马德罗的全身雕像。餐厅中,桌子与银色的镀金明顿餐具摆放在一起。大理石门上面,饰有公爵作为 罗马帝国 王子时的有两个头的鹰章。   这座充满田园气息的大庄园,号称比英国皇宫还美,花了整整17年才全部完成,不少英国人喜欢拿它跟 欧洲第一大的凡尔赛宫相比。沿着湖岸柔软起伏的草坡慢慢地踱到另一边去,怕是一个下午都踱不完呢,所以才会有穿梭两岸的小火车,载着兴奋得脸上红扑扑的游客们轧过草坪。草坡上星星点点地开着小花,湖水平如镜,映着蓝天与睡莲的倒影;偶有水鸟掠过,或者渔夫起竿,都不曾惊扰它半点儿,反而更显其静谧。 这座庄园目前仍然属于 丘吉尔家族,有贝尼尼(1598-1680,著名 意大利 雕塑家)的水神喷泉,詹姆斯爵士(1675-1734,英国著名画家)的天顶画,范布勒爵士(1664-1726,英国 建筑大师)的巨大几何形花坛,前朝赏赐的昂贵的波斯地毯及奢侈的银质和瓷器餐具等等,因此整个庄园仍然保持着非常私密的家园氛围。</h3> <h3>今天游玩英国巴斯城市。巴斯,城市、人物名称。城市巴斯位于英格兰埃文郡东部的小城巴斯,是英国唯一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城市。距离伦敦约100英里的路程,属于英克兰的埃文郡东部的科兹沃,巴斯就是一个被田园风光包围着的古典优雅的小城,巴斯的人口不足九万,巴斯,就是这样一个被誉为英国最漂亮典雅的城市之一的小城,它的典雅来自乔治亚时期的房屋建筑风格;它的美丽来自于风光绮丽的乡村风光。另有美国摔跤运动员,与城市巴斯同名。还有《死或生》游戏人物。</h3> <h3>图为日,月楼</h3> <h3>观游英国威尔士干禧中心,这里是英国重要的商业和服务中心。并漫步加迪夫湾,确巧今天这儿有足球决赛,热闹的人群疯狂醉入,一边观着足球比赛,一边饮着啤酒。</h3> <h3>英国旅游没遇上恐怖事件,却赶上欧州冠军杯足球决赛现场,很幸运。人山人海,现场直播,历来不喜欢看球赛的中国老人我激情也被现场燃烧[呲牙]当我们赶時间出来時,进口已全部戒严,迟来的人都不给进了。他们只能远远地遥望。</h3> <h3>今天游览了斯特拉福德小镇中莎士比亚故居、莎士比亚剧场、莎士比亚雕像。莎士比亚伟大的戏剧天才,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人物。他的作品,估计读过大学的人都能信口念来几部。尤其是那句汉姆雷特的台词:“是生存,还是毁灭,这的确是个问题”,更是能把路人的耳膜戳穿。但莎翁的真实生平,一直是一个模糊概念。记得大学时代翻了几页安东尼.伯吉斯的《莎士比亚传》,里面似乎尽是满腹狐疑。甚至对于有没有这个历史人物都有争议,还有他的那些不朽之作,有人考据出乃是17世纪弗兰西斯.培根的作品。不管如何,莎士比亚其人其事,多数英国人,尤其是离伦敦180公里的沃里克郡埃文河畔斯特拉福德小镇上的人们始终是坚信不疑的,因为一段在小镇圣三一教堂登记薄上写着“1564年4月26日,约翰.莎士比亚之子威廉”受洗的信息,让他们祖祖辈辈都深信此人不是都铎王朝的一朵传奇玫瑰,而是实实在在、有血有肉的普通而伟大的人物。当21世纪第十二个年头的春风又绿埃文河畔的时节,有幸朝圣了这位清晰而模糊的文学巨人。午后的骄阳温暖着小镇的每个细胞,街头游走、聚散着闲适的人们。亨利街丁字路口上醒目地矗立着一个小丑塑像,下书写“一个高贵的傻瓜,一个有价值的傻瓜”。另一面写到“傻瓜从不认为他是聪明之人,而聪明之人知道自己会是一个傻瓜”。道可道非常道,题词飞扬着苏格拉底之风,莎士比亚的幽默。 小丑塑像下写道一个“高贵的傻瓜,一个有价值的傻瓜”莎翁出生之地,原来是历代不断修葺的三联二层土坯小楼。粉墙木板框架起来的外观,典型再现了都铎王朝英国乡居格调,朴素得有些简陋,让人联想起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里面的布局更显原始,凹凸不平、狭窄局促的厨房、起居间、作坊实在令人寒酸,桌子上摆放着一些人工制作的手套,唤醒了16世纪中叶一个农户、手套工匠之家的艰难时世。二楼展出了18世纪以来前来朝圣瞻仰的许多文人画像。从这里,无疑淌出了一条英美文学之河,从中令人浮想联翩地发现了T.卡莱尔、W.司各脱、J.济慈、C.狄更斯、A.丁尼生、R.W.艾默生、N.霍桑、H.华兹华斯、M.马克吐温的足迹。院落,鲜花绽放,簇拥着这片传奇的土地。两位身着戏装两位女青年,向游客表演着莎翁剧作中的情节,细密的汗珠涔现额头,遮不住精神深处的敬业爱岗。她们应该为自己乡土上生长出来的这棵参天大树而感到永远的骄傲。莎士比亚,一个挥舞(shake)长矛(speare)的文艺斗士,在中古漫漫黑夜,用一种被法国人视为不登大雅之堂的乡巴佬语言,书写了英国人自己的文学,揭开了英伦三岛文艺复兴的帷幕。莎士比亚,不属于一个时代,而是一切时代!(图一、图二莎士比亚故居,图三、莎士比亚剧场,图五莎士比亚雕塑,其它莎士比亚笔下人物。</h3> <h3>游览了斯特拉福德莎士比亚居住的小镇一侧。</h3> <h3>曼彻斯特(英文:Manchester),国际化大都市。英国英格兰西北区域大曼彻斯特郡的都市自治市、城市、单一管理区,国际重要的交通枢纽与商业、金融、工业、文化中心。曼彻斯特发展新兴工业,成为以电子、化工和印刷为中心,拥有重型机器、织布、炼油、玻璃、塑料和食品加工等700多种行业的国际化城市。其市区总人口在英国排名第二,次于伦敦。曼彻斯特人称为Mancunians。从以工业城市发展成为以金融、教育、旅游、商业、制造业为特色的繁华的不夜城。图一至四,是该地市政府。</h3> <h3>举世闻名的老特拉福德球场拥有100多年的历史,是全英格兰三个欧洲足联五星级足球场之一,享有“梦剧场”的美誉。曼联队自1910年便开始以老特拉福德球场作为主场。球场举办过欧锦赛、欧洲冠军联赛决赛、奥运会足球比赛等各类重要比赛。说到这里还有一个小插曲,作为资深球迷,习<span style="font-size: 14px; font-weight: 400;">近平</span>此次访英本来想去曼联主场老特拉福德球场参观,结果被安排去了曼城主场……曼联和曼城,虽然同在曼彻斯特,却是彻头彻尾的死对头,而安排了这一切的两位曼彻斯特领导都是曼城队的死忠,他们想为自己拥护的球队增光添彩。曼联足球总部(图一至九)在曼彻斯特出名的足球俱乐部除了曼彻斯特城外还有曼彻斯特联,其中最让球迷为之盼望的还有曼联足球总部。空气中无处不弥漫着疯狂的足球文化。</h3> <h3>今天我们在英格兰北部乘船游览温德米尔湖区,它是英国最大的湖,现为国家公园。“我孤独地游荡,像一朵白云在山丘和谷地上飘荡,忽然间我看见一群金色的水仙花迎春开放......”这就是居住在湖区的,英国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威廉·沃兹沃思描述湖区景色的诗句。一直以来湖区就是英格兰风景最美丽的地区,湖区拥有英格兰最大最美的湖温德米尔湖。蓝天白云下连绵起伏的群山、翠绿参天的古树、天鹅绒般的草坂,缎面般宁静的湖水上千帆竞渡、水鸟翔集,翠生生的一幅还未干透的水彩画。这就是对于温德米尔湖的最好诠释,但温德米尔湖的美却远远不是文字能描述。我们都沉醉这仙境般的景色里。</h3> <h3>在英国温德米尔小镇上,我们如一群老顽童。</h3> <h3>英国温德米尔湖边小镇还是著名童话故事彼得兔的故乡,那可是英国家喻户晓的卡通形象啊,但是彼得兔的故乡就在英国湖区哦!彼得兔诞生至今差不多得有100多年了吧。真正赋予它生命的就是大名鼎鼎的波特小姐Beatrix Potter了。现在在波特小姐曾住过的小村Hawkshead,到处都有深受欢迎的彼得兔产品。她位于Hawkshead的家,也就是现在的波特小姐艺术馆[Beatrix Potter Gallery],是个简朴的两层小楼,陈列了很多与彼得兔相关的故事。而波特小姐所钟爱的英国湖区,也成为全球彼得兔迷的朝圣地。</h3> <h3>我们游观了英国逃婚小镇:铁匠为你证婚,奔向婚姻恋爱的自由从英格兰踏上苏格兰的第一个村落,在结婚的法律规定上面就截然不同。许多又无法获得家人认可的情侣纷纷为爱出走。因此这个名叫“葛特纳格林”的小村庄就成了世界闻名的逃婚小镇。葛特纳格林位于英格兰与苏格兰交汇处,十分优雅浪漫,浓郁的花草树木掩映着一幢幢白墙黛瓦、装饰典雅的小房子,房前、绿地、花丛中伫立着许多富有情趣的雕塑 ,最大的一尊是由两只长臂搭成的门状的雕塑作品,仿佛是在向前来举行婚礼的一对对幸福伴侣和来自世界各国的游客行拱手的欢迎礼。据说这是英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铁匠小镇。现在不再打铁,而成了旅游观光点。但是却保留了许多铁的农具和铁制品作为建筑装饰。还有许多雕塑遍布其间,都是展示男女之爱的。按照苏格兰法律规定:男孩14岁以上,女孩12岁以上,他们就可以结婚,无论是否有父母的首肯。结婚手续也十分简便,情侣只需在一个见证人眼前立下誓言,其婚姻就算成立。从18世纪中期开始,众多争取婚姻自主的英国男女纷纷到此办理登记手续,现存最古老的婚姻证书之一就是在1772年颁发的。逃婚男女来到这里,只需要住上一个星期,就可以在铁匠的见证下结为夫妻。18世纪时小镇人不多,农忙之时,全村只有铁匠 在镇上忙碌,他自然就成了这些逃婚而来的年轻男女的证婚人。铁匠和牧师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职业,但其工作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铁匠要把两块铁烧红,放在铁砧上敲打在一起,而牧师则是把两个人撮合成一个家庭。所以,把打铁用的铁砧当成教堂的圣坛为新人举办婚礼,成为绝妙的创意。老铁匠则成了“铁砧牧师”,而那块见证甜蜜爱情的铁砧也成为“幸运砧”。到1962年退休时,那位“铁砧牧师”共主持了5147对新人的婚礼。<br>现在那位功德无量的“铁砧牧师”早已过世,他的故居就在路旁的一所房子里。走进铁匠的故居里,右面墙上就是老铁匠为一对新人办理结婚登记的老照片。只见他左手按着摊在铁砧上的结婚证书,右手将一支用作签字的羽毛笔递给面带几分羞涩的新娘、新郎。由于年轻人容易冲动,结婚快离婚也快,后来就规定情侣必须在镇上住三个月,如果彼此没有丧失热情的话,才能结婚。如今时代已变,但葛特纳格林的婚礼风俗依然保留下来。每年有4000多对恋人从世界各地来到葛特纳格林结婚,占据了苏格兰婚姻的 13%,当然大多已不再是私奔者;而是想来这里讨个好口彩!此外,每年还有70多万游客来此感受原汁原味的“葛特纳格林式婚姻”。 当地的婚礼中,风笛声贯穿始终。风笛手先是演奏婉转的风笛乐曲迎接来宾,然后再吹风笛请新娘和她的父亲参加婚礼仪式。之后来宾们在风笛声中尽情狂欢,直到奏响婚礼进行曲,一切才宣布圆满结束……如今小镇还长年供给租用的漂亮马车和古董豪车,有为婚礼提供整套服务的教堂、礼堂、酒店、农庄和蜜月旅店供新人们选择,已经形成了婚礼产业一条龙服务。到葛特纳格林寻找爱情归宿的恋人们留下了许多传说,其中有的情节还被写入文学著作。<br>在简·奥斯汀的名著《傲慢与偏见》里有段情节:小女儿莉迪娅就曾瞒着父母计划与她的军中情人投奔到这个小镇结婚.....即使在今天,葛特纳格林也时不时成为关注的对象。英国王储查尔斯在王妃戴安娜去世之前就与卡米拉有私情。当时曾有传言说,查尔斯王储要与卡米拉到葛特纳格林登记结婚。当初小镇的历史带着无奈的浪漫,现在则是完全充满甜蜜梦想的地方。恋人们可以感受有情趣的婚礼,游人可以感受浪漫异域风情,还有老夫妻可以回忆逝去的美好岁月……在城镇外的田园上,你会发现田园和小镇是如此贴近。这样一个充满童话色彩的浪漫小镇,</h3> <h3>  今天我们游览了英国苏格兰首府爱丁堡。 巍然的城堡、庄重的教堂、历史悠久的建筑是这座城市的标志。同时,这里拥有众多古教堂和华丽的维多利亚时代建筑。在爱丁堡城堡中,看战火硝烟蒙太奇般展现;漫步于皇家一英里,触摸爱丁堡城市的脉搏;站在卡尔顿山上俯瞰爱丁堡全城,感受历史的厚重沧桑。</h3> <h3>游览苏格兰首府爱丁堡,皇家英里大道,探访历史古迹,领略地域风土人情和音乐,漫步于王子街花园。</h3> <h3>今天我们走进苏格兰威士忌酒厂。苏格兰威士忌是世界上最好的威士忌酒之一。苏格兰威士忌具有口感干冽、醇厚、劲足、圆润、绵柔的特点。苏格兰生产威士忌酒已有500年的历史,其产品有独特的风格,色泽棕黄带红,清澈透明,气味焦香,带有一定的烟熏味,具有浓厚的苏格兰乡土气息。苏格兰威士忌品种繁多,按原料和酿造方法不同,可分为三大类:纯麦芽威士忌、谷物威士忌和兑合威士忌。在英国,到处可以看到喝啤酒场面,有的站在门前台旁,有的边观看球赛边喝啤酒,有的在小庄园的草坪上对饮但不是一大杯一大杯的,杯内只有五分之一酒小口饮着,谈笑雅致。</h3> <h3>从英国苏格兰爱丁堡前往北爱尔兰。(图为游轮渡船上)</h3> <h3>北爱尔兰由六个郡组成——安特里姆郡、伦敦德里郡、蒂龙郡、弗马纳郡、阿玛郡和邓恩郡。北爱尔兰首府是贝尔法斯特。北爱尔兰的历史曲折、文化悠久,拥有迷人的神话传说。今天我们来到了国内最大景点之一——巨人堤道和堤道海岸,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气势恢弘的巨人堤是一个形成于一万五千年前的玄武岩柱,由火山爆发而形成,堪称一个非凡的奇迹。</h3> <h3>不知道是不是很多人把《泰坦尼克》这部电影与爱情画了等号,爱情终将流逝,人们也只能坚强地活在对爱情的回忆中,这是那个浪漫唯美的电影给爱情的一种宿命符号。全世界各地有不少于10个与泰坦尼克相关的纪念馆,分别位于美国的纽约、英国南安普敦、法国瑟堡港,以及北爱尔兰贝尔法斯特等地。有时间有机会选一处游历,我推荐贝尔法斯特的泰坦尼克纪念馆。位于北爱尔兰的贝尔法斯特,并不是一个十分热门的旅游目的地,因为从英格兰或者苏格兰到达这里,需要漂洋过海。但依然有一些旅人,从世界各地来到这个港口城市,瞻仰这里有关“泰坦尼克号”船的一些痕迹,悼念一种被大海所吞噬的爱情,尽管这是一个编撰的传奇故事,但是,人们选择相信它真实地存在于沉入海底的“泰坦尼克号”,也许只有这样,人们才能从那巨大的人间悲剧中获得一丝安慰。我们到这里突然倾盆大雨仿佛在诉说着这永恒爱情。<br></h3> <h3>贝尔法斯特位于英国西部爱尔兰岛东北沿海的拉干河口,在贝尔法斯特湾的西南侧,是北爱尔兰的最大海港。城市始建于1888年,自1920年起成为北爱尔兰的首府。在这里,有一道著名的隔离墙——贝尔法斯特和平墙。今天我们游览此地。贝尔法斯特市内有着天主教区与新教区。多年来,两个教派社团屡屡发生冲突中。为此,从上个世纪60年代末到90年代末,北爱尔兰教派冲突此起彼伏,恐怖事件接连不断。为了缓解北爱尔兰激烈的教派冲突,政府从20世纪60年代起,在市区修建了总计14堵混凝土围墙,总长度约为15公里。这些围墙上方竖立金属板与带刺铁丝网,主要用来防止教派双方投掷石块与爆炸物。直到1994年北爱天主教派武装力量爱尔兰共和军宣布停火,1998年北爱和平协议签署,北爱尔兰才逐步进入和平进程政治壁画与和平墙是贝尔法斯特的一道独具特色的城市景观,也是了解北爱尔兰历史以及政治、宗教、艺术的一个重要窗口。北爱尔兰问题由来已久、错综复杂,既有历史原因、也有宗教因素,在过去一直纷争不断,甚至发生武装冲突。政治壁画以及和平墙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的。它通过壁画的方式表达了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群体的政治诉求和价值观念,以及对和平的渴望,因此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和宗教色彩。就壁画本身而言,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风格鲜明,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许多壁画都为名家之作,政治壁画与和平墙也因此具有更加广泛和深远的社会影</h3> <h3>我们来到了爱尔兰共和国首都一一都柏林。 这座“诗人的城市”以它的酒吧最为有名,但除了酒吧,都柏林还有华丽的格鲁吉亚广场、优雅的公共场所、安静的读书空间以及世界级的交互式博物馆。下园为都柏林三一学院。她是一座有着600年历史的综合性大学,探索其中,可以看到著名的《凯尔经》,也就是附有华丽装饰文字的圣经福音书手抄本。</h3> <h3>在都柏林我们参观了解一款高大上的黑啤——健力士黑啤,吉尼斯世界之最!世界数一数二的高端黑啤酒!健力士与吉尼斯世界纪录说到Guinness,除了喜好啤酒的人知道它是世界数一数二的黑啤酒以外,大部分人还是通过吉尼斯世界纪录得知的这个名字,没错,就是这个“健力士”啤酒的酿造商创造了“吉尼斯世界纪录”这个玩意儿,“健力士”和“吉尼斯”,翻译不同而已,都是“Guinness”。可以说先有健力士后有吉尼斯世界纪录。别以为健力士世界数一数二的排名是吉尼斯世界纪录内部办法给它的,它真算得上是数一数二的Stout黑啤酒,甚至有人把健力士当作Stout的开山鼻祖,它也是爱尔兰人最引以自豪的骄傲,现在健力士已经在50多个国家酿造生产,销往150多个国家,每年销量超过9亿升。健力士酿造历史1759年,阿瑟·健力士以每年45英镑共9000年的租约租下位于都柏林的从未使用过的圣詹姆士门酿酒厂(St. James’s Gate brewery),并成立了阿瑟·健力士公司,酿造Porter黑啤酒和一些Ale爱尔啤酒,1820年开始酿造现在的健力士Stout黑啤酒,1833年成为爱尔兰最大酿酒厂,并迅速开始扩张,1886年在伦敦建立了第二家酒厂,到现在在全球特许生产的国家已经超过50个,圣詹姆士门酿酒厂也成了都柏林标志性景点之一,而且它们还创造了“吉尼斯世界纪录”。健力士与吉尼斯世界纪录的故事健力士黑啤酒和吉尼斯世界纪录其实都是健力士公司的杰作,20世纪,英国基尼斯啤酒公司的执行董事休·比佛爵士发现在酒吧喝酒的时候,人们经常会借着酒劲吹牛,或争论一些没有定论的事情,诸如“什么鸟飞的最快”、“哪种狗跑的最快”等等,而且也没有人给出准确的答案来结束这种争论,所以他决定出版一本记录这种 “世界之最” 的书,既能帮人们找到吹牛的依据,助了酒兴,又能卖出更多的酒,酒吧会受益无穷。1955年8月27日,印刷厂完成了第一本《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的装订工作。这部仅有198页的小册子,当年圣诞节前即荣登英国畅销书榜首,因为还没有哪家公司能收集、认证并提供如此丰富、权威的有关世界纪录的资讯。《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以猎奇取胜,十分迎合西方读者的口味,并形成了一种“吉尼斯运动”,国外有许多人在千方百计创造各种离奇的纪录,以使自己的名字列入书中。这本书现已在70多个国家发行,并且有22个非英语版本,全球累计销量超过9500万册,它本身也被列入了世界之最,因为在英国图书馆里,被人偷走最多的一本书就是《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的名声远远超过了健力士黑啤酒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为健力士快速向世界范围扩张打下了坚实的品牌基础。每个参观的游客都可以品尝一大杯健力士黑啤酒。丰富而细腻的泡沫很容易就形成一种奶油状的盖子,还有比我之前喝过的任何一款黑啤酒都要深黑的颜色,还有浓浓的焦糖混合类似咖啡的烤麦芽味到,非常吸引人。喝起来,虽然有着明显的焦糖甜味,但入口也带着适中的酸度和苦度,结尾在口腔里留下咖啡的味道,不会让人产生腻味感。健力士是一款非常不错的Stout黑啤酒,甜、酸、苦味道加成的非常合适,区隔也很明显,把上发酵黑啤酒的风味体现的淋漓尽致,绝对是一款你不得不买一瓶尝尝的好酒,评分A没有异议。目市前面上比较流行健力士充氮装黑生啤健力士充氮装黑生啤特点:<br>和其他大部分啤酒不同:健力士的泡沫以氮气和二氧化碳的混合为主,所以口感就显得非常滑腻,而且酸感比较低。由于在易拉罐中加入了一个塑料小球装置,这款黑啤酒的泡沫及其丰富。在倒进杯子的刹那,泡沫的色泽像极了拿铁咖啡。泡沫也非常细腻持久,倒进杯子之后的一分钟内,酒杯里de泡沫像云一样。</h3> <h3>爱尔兰凤凰公园这个欧洲最大的城市公园又一次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大,除了大还是大。视野辽阔,满眼都是绿色。据说凤凰公园原为奥蒙德公爵于 1663年所建的鹿园,历经几个世纪的变迁,仍保持着17世纪鹿园的特性。由于当初所建鹿园名为凯尔特语Finniskk(意为水清草绿),读音同英语中的“凤凰”相似,英国人就将其称为“凤凰公园”,此名称以后逐渐被人们接受。位于其间的都柏林动物园建于 1830年,是欧洲第四古老的动物园,有 28 公顷大,里面生活着近千种动物。</h3> <h3>12天的英国旅游结束了,仿佛上了12天浅浅的课程,每天都在涨知识。登机前,机场出现一道彩虹。</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