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探访穿越时空的小城,时光和心情好像都被搁置了。如果你喜欢慢悠悠的生活节奏,不妨来建水。</h3> <h3> 知道建水是看第一季的《舌尖上的中国》,认识了建水烧豆腐一一建水县旧称临安府,临安城豆腐的历史极其悠久,早在清代中后期就享有盛名,所以临安豆腐的名称一直沿用至今。</h3><div> 进城第一件事便是吃豆腐。拖着行李便钻进了一家豆腐店,坐在烧豆腐桌旁大快朵颐起来。外酥里嫩,有发醇的味道,喜欢吃的就觉得好吃,比如我。有趣的是,在烧豆腐摊上吃豆腐,每吃一块豆腐,店主便用一颗玉米计数,最后再根据玉米的数量结账,这可不就是古老的“数豆(子)法”吗~</div> <h3>临安客栈。在网上订的,相当满意,古色古香,位于古城的中心,朱家花园旁边,出入便利,离各景点也很近。</h3> <h3>[朝阳楼] </h3><h3> 位于建水城中心,建筑宏伟,咋一看有点像天安门。城楼里陈列着百年前的老照片,是当时法国驻云南总领事方苏雅(奥古斯特·费朗索瓦)1900年拍摄,呈现了建水城的历史、人文及古城的兴衰,值得一看。</h3> <h3> 朝阳楼正面悬挂清代书法家石屏人日卓书写的“雄镇东南”巨匾,“雄镇东南”为清代云南著名的四大榜书之一,也是唯一幸存下来者,每字大近两米,结构笔力冠绝于世。</h3> <h3> [百年火车站] </h3><h3> 与一般城市打造的怀旧小火车不同,这可是货真价实的老火车站。这栋有着近一百年历史的法式建筑,因离车站不远的乡会桥得名。</h3><h3> 1915年,在滇越铁路通车5年后,仅有0.6米轨距的云南个碧临屏寸轨铁路开始修建,历经21年修筑,是中国铁路史上修建时间最长的铁路,也是中国的第一条民营铁路。<br></h3><div> 1970年寸轨改为米轨,一直运营到2010年。云南现保存米轨铁路全长656.6公里,是迄今世界上运营时间较长的极少数的窄轨铁路之一,被称为铁路的“活化石”。</div><div> 为了让米轨在旅游中重焕生机,2014年,昆明铁路局、建水县双方投资对沿线车站房屋进行修缮,开通旅游观光列车。</div> <h3>小火车分软座和硬座两种,这是软座车厢,票价100元/人。</h3> <h3>这是硬座车厢,票价80元/人。</h3> <h3>小火车第一站:双龙桥站,停站30分钟。</h3> <h3>小火第二站:乡会桥站,停站30分钟。</h3> <h3>[团山村]</h3><h3> 小火车的终点站是团山村,进入团山村门票50元,凭小火车票可以省20元。</h3><div> 团山村至今完整保存了十九世纪滇南乡村的特色风貌与社会人文环境,村中现存的古建筑由传统的汉族青砖四合大院、彝族土掌房和汉彝结合的瓦檐土掌房三类建筑组成。被称为“拥有云南最精美的古民居群”而入选2006年世界纪念性建筑遗产名录。</div> <h3>[文庙]</h3><h3> 建水文庙是一座全国屈指可数的大型文庙,其现存规模、建筑水平和保存完好程度,仅次于山东曲阜孔庙和北京孔庙,在全国大型文庙中名列前茅。</h3> <h3>[学政考棚]</h3><h3> 建水的云南提督学政考棚,是集中临安、元江、开化、普洱四府生员进行院试的考场。为国内保存完整不可多得的大型学院考棚。<br></h3> <h3>[朱家花园]</h3><h3>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h3><div> 朱家花园的故事:朱家三代人30年的创业史,由最早开油坊,经商,到开采个旧锡矿当矿老板财富剧增,再到贩烟土财富暴涨。随后17年,家庭成员的主心骨参与政治,在军阀混战中站对或站错队伍,三大起三大落,家业由鼎盛走向衰败。家人散落各地,老宅或转买或无人打理,最后收归国有,成为解放军驻地。正因如此,文革期间免遭破坏,得以保存下来~~</div> <h3>[回龙村]</h3><h3> 到建水的第一天路过,看到一座穆斯林清真寺的圆顶和一片漂亮的房顶,问当地人,得知回龙村是一个回民村。</h3><h3> 返程前一天专程打车进村看看。不看不知道,大多村民靠经商有钱,一幢幢的别墅随处可见。而且是民族团结示范村,村民也特别热情和纯朴。一个姐姐邀请我们去她家吃自己做的包子;一位大爷带我们去土豪儿子家喝茶……在这里生活,幸福指数很高。<br></h3> <h3>[古城随拍]</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