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草房

鄒編輯

<h3>  (散 文)</h3><h3><br /></h3><h3> 矮草房</h3><h3> 邹海夫</h3> <h3><br /></h3><h3> </h3><h3> 祖上给我们家留下了四间低矮潮湿的碎石矮草房,房屋没有院墙,父亲用玉米秸秆、刺槐棍等编成篱笆,把它围成一圈,算是院墙,用来挡一挡鸡狗什么的。</h3> <h3><br /></h3><h3><br /></h3><h3> 我们兄弟四个都出生在这几间低矮的小草房里,儿时,由于家境贫寒,常常是饿的肚皮贴在脊背上。那时,我们做梦都在想,什么时候才能吃上一顿猪肉,穿上一双象样的绿球鞋,我们也就知足了。</h3> <h3><br /></h3><h3><br /></h3><h3><br /></h3><h3> 我的母亲勤劳、善良、淳朴,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妇女。她的生活准则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再三年。宁肯顿顿缺,不可一顿无。"一件新衣,依次是从大哥身上到我身上,再是三第,最后到四弟身上早已不见了原来的模样。吃饭时,我们谁掉了饭粒,她用筷子逼着,非让你用舌尖沾起来吃了不可。那时,每顿饭吃完,母亲还给我们定下规矩,饭碗要用清水冲干净,喝到肚子里。</h3> <h3><br /></h3><h3> 在那个贫困的岁月里,父亲痩弱的身躯象背负着沉重的永远也卸不掉的大山,弯弯的弓着,黑黑的面庞上布满了皱纹。为了全家人能填饱肚子,他每天捶着脊背,劳作在贫瘠的土地上,可是在那个年代,任凭父亲怎样不停的耕耘,母亲怎样的勤俭持家,贫困就象一个黑洞,终年在里面爬行,总也见不到光明。</h3> <h3><br /></h3><h3> 记得一年春节,我们看到在村里帮猪铺里打杂工的"巴叔"家的饭桌上放着一碗粉条。就跑回家嚷着向母亲要粉条吃,母亲看着我们兄弟四个,摸摸眼角的泪,然后,抚摸着我们的头,心疼的说:"等到明年春节,一定让你们饱饱的吃一顿粉条。"第二年,过春节的时候,母亲又心疼的看着我们,重复着那句话:等明年春节,我一定会让你们吃上粉条的。"可是到来年,我们仍然没有吃上那顿向往已久的粉条。</h3> <h3><br /></h3><h3> 父母亲在贫困中艰难的支撑着这个家,打发着日子。为了让我们兄弟几个长大成人,他们紧衣缩食,供我们上学读书。记得一个扬着纷纷白雪的日子,在读中学的哥哥跑回家里,哭着对父母亲说,他要下学帮家里干活,父母亲为了我们兄弟几个吃尽了苦,操碎了心,说自己已经长大了,应该为家里分忧了。当然,父母是不会通意的。</h3> <h3><br /></h3><h3><br /></h3><h3> 山那边的姑姑给送来了几个猪蹄,说父亲过于劳累,脸色苍白,是缺乏营养,早该补补身体的。父亲低着头说,欠姑姑家的太多,姑姑、姑父的身体也不好,也该补的。看到那场面,我们的心里阵阵发酸,流出了内疚的眼泪。我呆呆的望着灰朦朦的天空,任凭雪花在脸上溶化,暗下决心,将来一定好好读书,报答他们。</h3> <h3><br /></h3><h3><br /></h3><h3> 第二天,父亲领着我来到哥哥读书的学校,把十元钱和一本字典、一支钢笔㩙在哥哥手里说:你姑姑给的那几个猪蹄我在镇上卖了,父亲捶着弯弯的脊背,强装笑脸的说:爹才四十几岁,腰板儿硬哩。</h3><h3> 几个猪蹄值几个钱,我们是知道的。当父亲看到哥哥裹着草褥子在读书时,便把身上仅有的一件旧绒裤脱给了哥哥。突然,从他那件补钉加补钉的旧夹袄里,掉出一张卖血单。此时,泪水一下子盈满我们的眼眶,我和哥哥走向前,心疼的摇着瘦弱的父亲,透过䑃胧的泪眼,上下打量着父亲,最后,我们把目光停在了父亲差不多全露在外的让十多里崎曲山路和风雪折磨成紫色的脚趾上⋯⋯</h3> <h3><br /></h3><h3><br /></h3><h3> 破旧的矮草房,父亲瘦弱的身躯,母亲善良忧郁的眼睛,兄弟们破旧的衣衫,乡亲们田间不停的劳作,贫穷的年代,把一个个永恒的画面,铸刻在我的脑海里⋯⋯</h3><h3><br /></h3><h3><br /></h3><h3><br /></h3><h3> 2017年7月23日于夏村</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