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家的故事 -——也谈家风

人淡如菊

<p class="ql-block">翻看文档,看到了去年写的有关家风征文的这篇文章,忽然想到了今春故去的二姑。去年写好后,曾经发给二姑让她提提意见,二姑说了一点,说“经常给爷爷送饭的是我,因为我比较机灵”。后来二姑在微信上说想把这篇文章分享到她的朋友圈,让她的朋友了解了解自己的大家庭。那时我没有同意,说投稿参加征文比赛了,等出来结果再分享吧。结果参加比赛并未获奖,而永远的遗憾是姑姑没来得及分享。现在用这篇文章纪念为大家庭鞠躬尽瘁的二姑。</p><p class="ql-block"> 婆婆家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也谈家风</p><p class="ql-block">早就有这个想法,想写写我们两个家庭,两个婆婆家的故事,今天趁这个征文的机会,讲讲我们两个家庭的故事。</p><p class="ql-block">因为我很小母亲就去世了,所以在生活中老是觉得有一种缺憾,就是觉得没享受够母爱,于是曾和同事说,我若是找对象,一定得找一个有婆婆的,也许是老天想补偿我这个心愿,在和我先生处对象时了解到他有两个家,我有两个婆婆,于是同事开玩笑说:“你不是嫌没婆婆吗,这下好了,两个婆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ns3n8b1" target="_blank">借几棵老树忆一抹乡愁</a></p> <p class="ql-block">两个婆婆和她们的儿女</p><p class="ql-block">县城的婆婆生了三个儿子,老家的婆婆生了五个女儿,因为县城的婆婆想要女儿,老家的婆婆想要个儿子,于是两个素不相识的家庭,因为孩子,结成了亲戚,这边有了女儿,那边有了儿子。于是我的先生就有了两个家,我就有了两个婆婆。</p><p class="ql-block">我们结婚后,和老家的婆婆相处的过程中,每次提起县城的家,婆婆说的最多的就是他们对咱们这个家的帮助,从言语中流露出对县城婆婆一家的感激。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一家人那种毫不掩饰的自然流露的对孩子们的亲情。婆婆对她所有的孩子那种甘愿付出,对女儿们以及她们的孩子,尤其是对她的儿子,他的孙子的那种爱,有时我都觉得嫉妒。每个周末的下午,早早地就会一次次在家门口出来进去的,接了一次又一次,远远的听到摩托车的声音响,就会走到大门外接我们,只要是回来了,就会高兴的把我们迎到屋里,赶紧拿出姐姐们看他们时买的,她舍不得吃的好吃的,嘴里不停地说着:“吃吧,吃吧这个好吃,你们赶紧吃吧”,每个星期天我们家都会吃饺子,因为在两位老人心里,饺子是最好的,是他们儿子最喜欢的饭食。一直到两位老人去世,我们每个星期天都会回家,每个假期都在老家过,虽然那时县城已经买了房子。</p><p class="ql-block">孩子小的时候我们在老家住,孩子上幼儿园后我们每个周末回家,回家后我们娘俩做饭,婆婆会把这一周村里的新闻都讲给我听,我也会把学校里一些开心的事讲给她听,于是常常出现这种情况,我们回学校后我先生给我说起村里的新闻,我说早就知道了,他说:”你回家后又不串门,你是怎么知道的?”我说:“我们家有咱妈这个播报员呢”他笑。直到婆婆去世,和婆婆之间从来没有隔阂,婆婆曾对我说:“我觉得有时不愿意和你姐姐她们说的话愿意和你说说,觉得和你比和你姐姐她们还有话说。”</p><p class="ql-block">现在写这篇文章的过程中,和婆婆相处的点点滴滴在脑海中浮现,婆婆的感恩之心,婆婆的宽容,婆婆的大度,婆婆对她的儿子、孙子,对我们这种视如己出的爱,这大概就是她留给这个家的家风。</p><p class="ql-block">其实两家因为孩子成了亲戚,两个家庭也因为经常走动成了一个大家庭。</p><p class="ql-block">我先生在儿子还上小学时就对孩子说:“我们这是个大家庭,你姑姑们和你伯伯们一样亲。”儿子每次放假回家后,不用我们交代,第一件事就是去奶奶家看望爷爷奶奶。</p><p class="ql-block">做自己能干的,做自己应该做的,这是现在我们的做事原则。这就是我们这两个家庭,或者说一个大家庭,一直都有来往。</p> <h3>大家庭聚会</h3> <p class="ql-block">奶奶和她的孙子们</p><p class="ql-block">在县城的婆婆家先来讲讲我所了解的我们的奶奶的故事。我先生的奶奶,也就是我们的奶奶,1911年出生,一生养育了八个儿女,五个儿子大,三个女儿小,我的公公排行老三,他是这个家庭中学历最高的,大学毕业,和婆婆自由恋爱,在那个年代是很时髦的。我们的奶奶年轻时漂亮,能干。公公曾给我们讲过,奶奶在八个孩子小时候,因为那时衣服都是手工一针一线的做,所以要强的奶奶为了过年时每个孩子都有一身新衣服穿,每个孩子都有一双新鞋子,从进了腊月,就晚上睡觉不脱衣服,做活做累了就合衣眯一会,醒了接着做,到大年初一每个孩子都会穿上新衣。而且在那样的年代,每个大年初一都会想方设法让老人和孩子们吃上一顿饺子。奶奶对待老人很是孝顺,在那个缺吃少穿的年代,每次会在一大锅菜汤中,在笊篱里给我们的老爷爷下一碗挂面,孩子们都抢着给爷爷送饭,因为他们盼着爷爷剩下一两口可以吃了解解馋。</p><p class="ql-block">随着孩子们的长大,给孩子们一个个成了家,五个儿子都成家生了孩子,那时还没分家,每顿二十多口子的饭,奶奶让各屋看各屋的孩子,他和小姑姑做饭,小姑姑经常烧火,于是哥哥们笑称小姑姑为“烧火丫头”。所以后来哥哥姐姐们都很照顾这个小妹妹,因为这个小妹妹最小,但是为哥哥们付出了很多。孩子多,媳妇多,当地的,外地的,各有各的脾气,各有各的性格,奶奶都能接受,都能包容。奶奶就曾对我讲过那时候我婆婆在公公出差不在家的情况下执意要换孩子的事,她说:“有人说,你就让把孙子换孙女呀。我说‘闺女小子不都是喊我奶奶吗?’因为那时我怕你娘月子里闹了病,她说怎么着怎么着吧”。而且奶奶对待这个换过来的孙女比其他孙女更亲。</p><p class="ql-block">奶奶从贫困时代过来,但是公公说你奶奶每次出门,衣服虽然是旧的,但从来都是干干净净的。奶奶在90多岁后,每次家庭中有重要的事或者是重要的节日,奶奶就会让给她拿出二姑给她买的小羊皮皮鞋(因为奶奶是裹过脚的,所以她的小皮鞋是姑姑给她特意定制的)穿上,换上她的新衣服。奶奶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活着真好,能见好些个新东西”</p><p class="ql-block">奶奶活了102岁,在2012年腊月去世的。在她100岁生日时,五世同堂,儿孙们一百一十多人为她庆生,共祝老人生日快乐。</p><p class="ql-block">这就是我们的奶奶,除了具备中国妇女都有的勤劳善良的传统美德外,孝敬,包容,以人为本,思想开明,与时俱进,这就是她留给这个大家庭的精神财富,也影响着这个大家庭的家风。</p><p class="ql-block">在奶奶的影响下,这个大家庭团结,孝敬,不张扬。整个大家庭中对老人都是抢着孝敬,姑嫂、妯娌之间都亲如姐妹。</p> <p class="ql-block">奶奶和她的孙女,孙子媳妇们</p><p class="ql-block">大家庭传承下来的家风:对老人孝敬,对家人包容,以人为本,亲情为重,团结务实,与时俱进,懂得感恩,尽力而为。</p> <h3>奶奶和她的重孙子辈的孩子们</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