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南京,是一座古老的城市,它历史悠久,拥有许多名胜古迹。 但来到南京,一定要去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走走看看,这是世界十大“黑色旅游”景点之一。在这个地方,你会有不一样的感受,你会真真切切地触摸到痛苦与愤怒。</h3><h3> 铭记历史,不忘国耻,看看当时灾难深重的中国曾经经历了什么?我们的民族曾经有过什么样的创伤?</h3> <h3> 据说,开发房地产的时候挖地基,挖出了无数的人骨。实在是不忍心了,在原地盖起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这是当年日军大屠杀的一处主要地点和遇难者丛葬地。</h3><h3> 我们去的时侯,适值部分场馆维修,只能在临时场馆参现。</h3> <h3> 走进雕塑广场,就有一种逼迫感,每一座雕像都在控诉日本鬼子的暴行,那残忍的场面,让人不忍直视。最大的一座雕像是遭受鬼子强暴的母亲,抱着被杀害的幼子,向苍天控诉......</h3> <h3> 外墙,遇难者数字墙作黑色处理。黑色,往往更具力量,更能打动人。而墙上那令人触目惊心的数字,令人悲愤。</h3> <h3> 日军屠杀南京人民的手段层出不穷,砍头、刺杀、枪击、活埋、火烧,还有惨无人道的“杀人竞赛”。</h3><h3> 一张张图片,控诉着杀人者的罪行。有图有真相,容不得日本帝国主义抵赖。</h3> <h3> 日本侵略者的罪行无从抵赖,外国友人用铁一般的事实证明着。</h3><h3> 面对这史无前例的惨象,有良知的人按捺不住自己的义愤填膺,不揭露,对不起自己的良心,对不起人类共同守护的正义。</h3> <h3> 在这场大灾难中,许多外国友人伸出了援助之手,救助了中国的难民。灾难时才显出友情的珍贵,他们用各种方式保护了中国的难民。</h3><h3> 在保护难民生命财产、抗议和阻止日军暴行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将永远为世人所铭记。</h3> <h3> 当时,世界各地的媒体及记者报道了这一惨状。</h3><h3> 在日本侵略者的屠刀下,南京这座和平繁华、名闻遐迩的大都市,变成了惨不忍睹、阴森可怖的人间地狱。</h3><div> <br></div> <h3> 幸存者们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控诉着那场惨绝人寰的杀戮。</h3><h3> 日军在南京的暴行,为现代世界文明史留下最为黑暗的一页。</h3> <h3> “让白骨可以入睡,让冤魂能够安眠,把屠刀化铸警钟,把逝名刻作史鉴,让孩童不再惊恐,让母亲不再泣叹,让战争远离人类,让和平洒满人间。”这是冥思厅的照壁上的8句话。</h3> <h3> 12秒厅的墙体上有一个犹如镶嵌在江水中的汉白玉花环,花环前面是象征生命的“长明火”,每隔12秒,一声悠远的钟声就会响起,然后花环里出现一个遇难者的照片,花环的边上一万多张小照片时隐时现,像江水中不断浮沉着的人。而尾厅也有以遥相呼应的设计,每隔12秒,就会有一滴水从空中落下,滴答一声,一个生命从此消失;同时,侧面墙上贴有一个遇难者遗像前的灯,会同时亮起之后又熄灭。象征南京大屠杀中,平均每十二秒就有一个中国同胞遇害。這個“12秒”厅给参观者留下理性的思考和理念:我们要谴责战争,祈祷人类持久和平。</h3> <h3> 走过万人坑时,我屏住了呼吸,脚步也异常沉重,想象着当年的同胞在面临死亡时的心情,无法想象当初日本人在进行屠杀时是怎样的情景,为何有的人能如此残忍,如此漠视生命。30多万同胞的血好象就在我的面前淌着…</h3><h3> 走进紧紧相连的冥思厅,那墙上贴满了遇难者的相片,我竟不敢直视;中间过道两旁是铺贴黑色花岗岩的水池,满贮清水的池内点点烛灯闪烁摆动,如同黑暗中的光明指引。</h3><h3> 走过这些地方,我没有拍照,让逝者安息吧。</h3> <h3> 行走在纪念馆中,有种想哭却哭不出来的窒息感,有些地方,不由得加快步伐,因为不忍,因为悲怆。这个地方,唤起了我们的痛苦,也唤起了我们深重的记忆。</h3><h3> 南京这座城市,有中华民族抹不去的伤痕,深入骨髓,是民族的耻辱民族永恒的记忆。1986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美国犹太裔作家伊利.威塞尔警告人们:“忘记屠杀,就是第二次屠杀。”这段历史,将永远铭记。</h3><h3> </h3> <h3> 和平,是永恒的追求。但在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只有被挨打的份,和平成了遥不可及的梦。历史告诉我们,只有强大才会实现和平梦。 我们也不能整天沉湎于历史的愤恨和苍白无力的呐喊中,而是要脚踏实际,为祖国的腾飞提供一份动力。</h3><h3> 希望历史悲剧不要重演,愿和平永驻人间。</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