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李清照

古风夭夭

<p class="ql-block"> 走近李清照</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来一次世间容易吗?</p><p class="ql-block">有一次相遇容易吗?</p><p class="ql-block">叫一声朋友容易吗?</p><p class="ql-block">仍然是那句话——</p><p class="ql-block">学会珍惜,小心翼翼。</p><p class="ql-block"> —— 题记</p> <p class="ql-block">  第一次读《霜冷长河》是在八年前,读完后,我只是向别人极力推荐这本书。今天,再一次读依然有种被震撼的感觉。或许,以前的我未能有中年人的情愫,而今已是人到中年。</p> <p class="ql-block">  给我印象深的是书的序,如这段:惊人的安静,但这种安静使它成了一条最纯粹的河。清亮、冷漠、坦荡,岸边没有热闹,没有观望,甚至几乎没有房舍和码头,因此它也没有降格为一脉水源、一条通道。它保持了大河自身的品性,让一件件岸边的事情全都过去,不管这些事情一时多么重要、多么残酷、多么振奋,都比不上大河本身的存在状态。 </p><p class="ql-block">  它有点荒凉,却拒绝驱使;它万分寂寞,却安然自得。很快它会结冰,这是它自己的作息时间表,休息时也休息得像模像样……</p> <p class="ql-block">  这是作者心中的至高美景,也是令所有读者为之动容的画面。作者之所以无法在热带定居,一个显而易见的理由,是看不到霜冷长河的雄伟长卷。看不到这个,作者的生命就被抽走了一份本源性的气质,即便走向了精致,也会琐碎和疲塌。正由于此,当作者读到罗素把人生比作长河的文章时,贴心之感可想而知。在这个天才比喻的鼓励下,作者以霜冷长河的图景为背景,来谈谈人生,特别是谈谈因经霜而冷峻了的中年人生。 本书描写叙述了几个中年人的人生。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他们的人生被霜冻、被冷却了,这样霜冷的人生却是那样的成熟,那样的深邃,那样的凄美。阅读他们的人生使人安静,也会引发我们的一声长叹。</p> <p class="ql-block">  我所熟识的李清照就是其中一位。</p> <p class="ql-block">  初识李清照是在上小学前。成天爱“打打杀杀”的我偶然听到酷爱文学的姐姐吟诵:“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诗句,懵懵懂懂中感觉诗里写的是一种了不起的英雄气慨,又得知写诗的是女的,顿时兴致大增,破天荒跟着背起来,这是我会背的第一首古诗,也是三十多年来时时跳跃在喉间的诗句。</p> <h3>  中学时,读到了她的“誓将血泪祭河山,去洒青州一抔土。”仰慕之情油然而生,一个心系民族命运甘为“人杰”“鬼雄”的人,一个不图回报“一抔黄土掩风流”的女丈夫,怎能不令人为之动容?“血泪祭”“一抔土”是一个生活在没落时代,倍受封建教条束缚弱女子的千古绝唱。吟到她的“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是在师范时,有幸见到了她温婉、高雅、清新、奇丽的一面。她的诗情、她的才情通过一个“瘦”字倾吐得淋漓尽致。这个婉约的女子,是在用心感受生活,用她的才情诗情真情, 捕捉到了人间最美的词眼,留给后人无限情思。</h3> <h3>  及至读了余秋雨先生的《关于名誉》,看到她为了证明亡夫赵明诚的清白,携带家中珍藏追赶东躲西藏的南宋政府,历尽了颠沛流离,兵败马乱,即便如此,安逸的生活可以不要了罢,珍世的古董可以舍弃了罢,可家呢?不论家,国已逝,家何存!我不知道她一个柔弱的女子怎样奔走在丛林荆棘中,怎样躲避乱军的疯狂杀戮,怎样排遣内心的悲苦与愁苦,而她的晚年更无幸福可言与第二任丈夫的不和睦,公堂上,强忍羞辱,满怀悲愤地对离婚事由进行陈词,默默接受着世人对她不忠的议论,这一连串的打击使她尝尽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独自抱肩而泣的苦痛。一切的一切,需要这样一个"人比黄花瘦"的女子有多大的勇气来面对呀。</h3> <p class="ql-block">  曾看过这样一幅照片:在苏丹荒凉贫瘠的土地上,一个正爬向救济站的女童无力地瘫倒在路旁,旁边一只秃鹰虎视耽耽。</p><p class="ql-block"> 这张出自南非摄影家凯特﹒卡文的照片引起舆论的一片哗然,有评论说:“这张照片展示了整个非洲大陆的人性颠覆。”也有评论说卡文缺乏人道主义精神,于是,这位摄影家便纵身一跃跳入蔚蓝色的大海永恒长眠。同样的压力,一个现代社会的男性尚不能承受,那么,一位生活在最为封建时期的弱女子,她是忍受着怎样的苦痛,在纯粹的忧伤和艰难的环境中求得生存呢? 但她毕竟更知道生命的珍贵。于是,我们有幸读到了: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样的千古绝唱。</p> <h3>  我们沉醉其中,我们心荡神驰,这皆是因为李清照她本人已用她东方女性的高雅人格流成一条安静的小河,从南宋流至当下乃至千秋。</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