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7月14日-17日,我有幸参加了教师技能提升培训班。这是一场听觉的盛宴,一次思维的碰撞,一场见证教育光芒的机缘,也激起我对教师这份职业的思考。尤其是南京麦穗团队的名师课堂让我泉思如涌、记忆犹新。</h3> <h3>教研室王菁华主任诲人不倦地娓娓道出教育的"三心",他提到李镇西所讲的"如果你对自己的职业不满意,要么改变职业,要么改变心态"这句我特别欣赏!回想自己身为特岗教师的这三年,好的心态在工作之中尤为重要。王主任用高高举起你的左手的事例说明教学中要让学生获得学习的乐趣与成功的喜悦。他讲到公民的第二个身份证--诚信,引申出老师应该蹲下来面对面的平视与孩子的对话,这点是我一直忽略的地方。伟大师魂张丽莉、田霞、洋从军、高玉华等老师的事迹让我体验精神的洗礼。</h3> <h3>快乐英语教学工作坊的金小玲老师传输给我们很多新颖的理念,详细的给我们介绍网络工作研修的定义、方法和步骤。希沃白板、微课宝对我来说是个新鲜词。</h3> <h3>城厢小学的谭晶华老师用温和甜美的声音引领我们探讨怎样让课堂更有效,这对我们今后的工作开展相当实用,尤其是教师如何在课堂中成长的五条建议。她提到江苏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让我耳目一新。</h3> <h3>同为特岗老师入行的莲花中学的刘圣华老师和我们分享交流三年的收获,他从艰难困苦中逐步克服挑战发展成现在的辉煌成绩,着实让我钦佩。教知困激励他"戒机"自律的阅读,这点我将以他为榜样来鞭策自己。</h3> <h3>南京市秦淮区的朱一峰书记的课堂幽默风趣,好似一个""老顽童",润物细无声般地让我们在快乐中度过了一个充实的上午。他的思维总是打破常规、标新立异。他讲到教师应该是一个全面发展和终生学习的人。如果我能像他一样时不时尝试另一种完全不同的方式,我的这份职业乃至我的生活是不是将别样多彩呢!</h3> <h3>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的聂雁云老师是我非常欣赏崇拜的一名老师,她说选择教师和写作,三个理想实现了两个,她是幸福的。是啊!我还记得自己小时候作文上写的愿望也是当一名老师,从没变过,能从事自己愿望的职业,我也是幸福的!聂老师是一名很有理想和情怀的老师,她说的每句话都能让我产生深刻的共鸣!她的课堂让我知道什么叫做腹有诗书气自华,什么叫做诗意的栖息。还记得她推荐的三本书,接下来我就从李雪的《当我遇见一个人》读起。我将以她作为我终生学习的活教材。</h3> <h3>南京市的俞莉老师,自主研修了心理学,所以同时她也是南京市陶老师工作站的心理咨询员。俞老师的课堂非常舒缓轻松,她教给我们许多解压和释放负面情绪的方法,原来提笔写写也能让我们重生正能量,我的写日记这个习惯是不是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呢!她讲的冰山效应让我印象深刻,作为老师很有必要了解心理学,才能帮助我们更好分析留守儿童行为背后的感受和观点。</h3> <h3>南京市秦淮区教师发展中心的聂永春校长从万亩荷塘的所观抛砖引玉,从宏观到微观,从概括到具体地给我们讲述校园(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具体建议。聂校长给了我们一盘信息大餐,从读书圈到各网站资源,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让我受益匪浅。她也提到夫子庙小学的校园文化建设,那一张张精美的幻灯片瞬间吸引我的眼球,特别是南京市各校独特的课间操,那画面太震撼!</h3> <h3>接近尾声的最后一个下午,由南京市电化教育馆教研员王昊老师教给我们实用的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有效运用。他的职业成长经历对我来说就是一个传奇。怎一个"牛"字了得!</h3><h3><br></h3><div>短暂的四天培训白驹过隙,但课堂的精彩我依然铭刻在心。托尔斯泰说:成功的人都是相似的,不成功的人,各有各的失败。听了这些优秀的名师课堂,我发现他们身上都有独特的个人能力和人格魅力,这或许正是一般人所缺乏的。他们的成功决不能简单地归结为机遇好,因为机遇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因为成功绝非偶然。教育没有捷径,只有用心教,全身心投入达到忘我的境界,才会探到教育幸福的秘诀。如聂雁云老师所讲,我该有个教育信念,来作为我职业生涯的座右铭,指引我坚定勇敢向前;如刘圣华老师所讲,教知困就丢下手机去阅读吧,书籍会帮你答疑解惑;如朱一峰书记所讲,当你的工作别人无法替代,你才算是专业技术人员;如聂永春校长所讲,不要伸手要,自主学你总能学到的。他们是成功的案例、优秀的典范,也是我的榜样!见贤思齐,在以后的日子,我将立足岗位、用心教书、不断阅读、不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实践。</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