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这是小时候家里的橱子!</h3> <h3>这里面会放着馒头,窝窝</h3> <h3>播种麦子的疆子</h3> <h3>饭屋的排气窗子</h3> <h3>放着碗筷,盘子</h3> <h3>拥有这样大门的一定是那时候的土豪!</h3> <h3>每年的打麦子时候,少不了它!</h3> <h3>即便拥有这样的大门也是家庭殷实的,我们家那时候是没有大门楼子的寨门(用树枝编的)!</h3> <h3>埠上村是埠上管区第二大村(罗庄最大),有十一个生产队!村里经商意识浓厚,最早从东海用小推车推来盐,从博山推来罐子盆瓮,造酒酱油醋,铁匠石匠木匠,养育地瓜芽子,买布,贩鱼,额等。</h3> <h3>这叫二龙骑虎</h3> <h3>砖房相邻的抷房就是我的第二个老家(第一个老家在大街上,后来搬过来的),这房子承载了我小时候很多很多很多的记忆,个中滋味个中滋味只有自己体会到,好像这是八零年盖的房子。现在早已经卖给别人家了。</h3> <h3>这估计就是埠上最早盖房子地方,房东有湾,房前有井,房后有排水沟</h3> <h3>这房子还是木头凌子的,一定年代久远,很早时候,一定是草房,后来屋顶换的瓦!</h3> <h3>学校后面,每到棒槌子快成熟时候,我们这伙学生午休时候,就会翻过窗子去偷玉米桔吃,记得查出来会被老师扇耳光,罚站!</h3> <h3>学校两边的路,每年都有逝去的人的骨灰和灵魂经过!长长的送葬队伍一年又一年的出现在这里!</h3> <h3>这是西路同学上放学的道路!</h3> <h3>这是第五生产队的场院,高洪刚,高翠杰高钦杰,高钦利,高伟,高民,高伟,李铜合,高松山大爷家的哥哥想起来了,叫高松林(他那时候身体很柔软,能自己圈起来身子,脖子夹在腹股沟,头从后面探出来),高钦泉,李延庆等同学就是第五生产队的。</h3> <h3>红色建筑是新建的庙,原来的庙在大街上,有正厢房,东厢房,西厢房,大门。我小时候,正厢房已经改做供销社,刘忠国的爸爸就在里面卖东西,东厢房改为卫生室,里面经常传来捣药声,有个远近闻名的老中医孙茂迎,小时候的我经常感冒发烧,一次次的我娘背着我去打针!</h3> <h3>树的左侧的树林,雨水过后经常有杨树根上长的蘑菇。采回家,熬了很香很香!</h3> <h3>原来学校没有院墙,这是第五生产队的场院,相当于我们学校的西操场!84年中国奥运夺得15枚还是八枚金牌就是在这里刘学昌老师告诉我们的!</h3> <h3>小时候的乐园,土滑梯!娘给新买的一身将军服,就在着滑梯中变成了烂铺衬,冬天在里面的冰上滑冰,摔的头一个证一个证的,也不好意思叫疼!憋住泪在心里!!!</h3> <h3>照片中我们三人后面的背景是第六生产队的场院,高风华高云高杰高增明高建国王凤莲李红云李献云兄妹俩等都是第六生产队的,是我们的东操场,每天早上在这里跑步!每年收获玉米或者麦子时候,这里异常热闹!照片三人是我,杨树强和毕玉国!</h3> <h3>后面的背景是埠上小学的东面的一排树,记得那时候过麦时候,六队的社员就在树下忙完以后,喝生产队的绿豆汤!当时高建国用手放到对面的另一个腋窝出,使劲使劲,配合胳膊发出一阵阵的放屁声,但是没有屁味,嘎嘎嘎,我也慢慢学会了!照片两人是我和孙合庆。我上初一的那年寒假,有一段时间家庭意外没饭吃,我娘出去要饭,期中腊月二十七这天晚,很晚了我娘去远处村子可能是角西村要饭还没回来,我兄弟俩拿着棍子,就是这排树下等我那背着尼龙袋子回来的娘!里面的馒头大小不一!可能是有这段经历吧,我很同情我们最底层的人!其实我也是生来心软,敏感性!</h3> <h3>还有一张和李红刚拍的照片,找不到了,真可惜!</h3> <h3>里面的胖子是高洪刚,我的从小到大一起长大的哥哥!上午我俩吵嘴,打架,中午他用自行车带我回家,也不和我记仇。真没男人味!😭😭😭😭</h3> <h3>这种捋竺一直不知道咋用?</h3> <h3>小时候,我兄弟俩,和军叔,合勇叔,还有孙家小女儿毕家女儿等我们经常玩耍过家家就在这周围,最喜欢谁家没人,我们就去过家家。</h3> <h3>这个滑出崖子边有很多枣树,经常去树下捡着吃,有时候这家老人会用鞋底给我们榔下来一些!</h3> <h3>埠上村,最早是桂姓因为得罪朝廷,被抄家,从天津避难至此,这是埠上村历史底蕴最早的滑出崖子!不远处有口井是埠上村第一口井。就在桂家大门口,到现在如果长时间不下雨,仍然需要属大龙的下去掏井,烧香祭奠秋雨!</h3> <h3>这就是最早的那口井,记得小时候,很久没有下雨,村里很多属大龙的(时间久了,现在只能回忆起来,一个叫李仲表的长者当时他是我村电工)轮流下去掏井,杀了一头猪,还有鸡啥的!</h3> <h3>这是井的近照!以前没有自来水,冬天打水,勺系都粘手(水遇到零下的铁成冰瞬间把手指连成一体了)!我初中时候家里做豆腐,每天要去村南外机井跳水五六挑子,每天在埠上联中上学,中午饭空回来要推着小推车卖一圈豆腐,周末是全日制卖豆腐。经管过去了很多年,所以我对村子很熟!</h3> <h3>黑色的石墙斑驳了多少岁月,见证了多少代村人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多少故人生于斯,逝去斯!</h3> <h3>埠上村姓氏很多14姓分别是孙高刘王齐桂别唐毕李姜朱杨等据说李姓是从莱芜八里沟搬迁而来,张姓是从彩山水库里的圈里村搬迁而来,其他有待考查</h3> <h3>这是埠上村最早的弯崖,小时候经常在这里洗澡,大人在边上,用棒槌洗衣服!</h3> <h3>五年的小学时光就在这里度过!我的老师分别是高荣香老师,高琴老师,高增珠老师,李玉芝老师,刘学昌老师,李灿河老师,孙成刚老师!我的同学有李双海,李根海,李勤海,桂永军,李明合,李明合的大妹妹,李正芬,李红刚,高翠杰,高云,李凤玲,李凤兰,李雪峰,高杰,高钦杰,高钦利,刘增强,李铜合,高风华王风莲,李群海,高洪刚,高建国,高民,高伟,高增明,高荣,高强,李艳合,毕玉国,李正昌,李伟,李正玲孙霞,李霞,李宾,高增延,唐炳军,李晓慧唐萍,唐炳刚,俩孙立国,李宝春家三女儿,李正校老师家女儿,俩孙承国,孙合庆,孙立新,毕玉香(已故)(触心了,抒情一下忙来忙去,免不了一死,活着就要活出真实疼孩子家人和用爱去对待相识的每个人,尽量把认识的每人真善美激发出来),毕德亮,李正圆,李正田,李合兰,杨树杰,李云,孙秀丽,李洪云,李献云,李献云的妹妹,李风兰,李艳庆,高洪军毕得亮,毕德明,高洪群,高钦松,高钦峰,别化英,李峰,张安合,李永正,李俊正,杨树强,孙加永,孙加勇,孙承和,刘忠国,(年代久远有些可能名字记错了)等等我在班里是卫生委员,连续五年每个组早上下午打扫完卫生,我给人家用铁撮子,倒垃圾,现在想想真傻,咋还有这样的班干部!嘎嘎</h3> <h3>西河崖,现在叫书上淘河发源于徂徕山彩山水库,因为洗东西啥的以前叫淘!小时候夏天经常从午饭后泡到两点多,或者洗澡无聊了,在沙滩打扑克,河西边很多大柳树,上坡时候,大人干活,我就用上面的柳树枝编制成床直接在上面睡觉凉快!(我们村还有一条河叫大汶河,小时候和高洪刚高建国偶尔去逮鱼)</h3> <h3>左侧是李峰同学家,右侧是孙加勇同学他大爷家。</h3> <h3>这个地方原来是一个老太太的房子,无儿无女,都叫她三老麻麻,我们一伙小屁孩子,经常不懂事的跑到她家,一起喊,鸡根根,天明了,老头子起来喂牛了,老麻麻,吃巴巴,老麻麻补衣服一补补到牛#上,她老人家就拄着八棍,把我们溜出去!</h3> <h3>这房子后面以前是一个闲置的院落,我们经常在沦子上,佤个炉子,昂窑,用石板做锅炒菜吃!</h3> <h3>看的见的家还有一个五保户,是我和我桂杰四姐曾经学雷锋的地方,我姐弟俩给她打扫卫生,抬水,做饭,烧水等等</h3> <h3>童年的乐园,对面看到的山是苏庄山,左面的叫玉皇山,也叫饿狼山有传说哈,右面的叫猪山!也有美丽的传说!</h3> <h3>远处的树林是晚上摸肉蛋(知了猴)的地方,曾经和高洪刚,高民,高松山他大娘家哥哥,再此处埋过一条死去的毛毛虫🐛,我们几个还立上石碑纪念,小孩的心思我们永远猜不透!</h3> <h3>房子的后面是一条大沟,夏天经常在里面洗澡,扎猛子,偶尔蚂蚂蜱会钻进身体,要用鞋底搧,我们经常在这里用自制的钓具,钓鱼水平最高的几位是李玉,李群海,和李根海,李文河等,高洪刚同学在这里下过覆盆子,</h3> <h3>房子的前面,是一个叫小寨的老者的房子,他经常不在家,石头院墙都开了,是我们小孩的晚上的乐园,经常晚饭后,藏老么守(捉迷藏),有一次晚上我跑到王家胡同的王茂林叔叔的老家,把他家麦帐垛瓦了一个大窝,钻进去,人家谁能找到啊,自己不小心睡着了,半夜醒来,人家大门插了,拨开大门,让他家大门四场八开的。我就回家了,第二天家人根本不知道我啥时候回来的,那时候的孩子就是野,大人也习惯了,因为我们每天晚上都不知道啥时候回去!</h3> <h3>这小门是小时候的磨坊,是我高风华二姑家的</h3> <h3>我兄弟俩和孙立国孙立新(村西的)兄弟俩,孙承国(村西的那个)孙立国(村东的)高洪刚高民等没少在这里洗澡,</h3> <h3>远处的两座山,是小时候的我们心中的泰山,和桂传永大叔等经常爬,雨后拾过地鸡蛋皮(一种菌类植物),有一年的正月十四上午还和我李云三姐小风姐一起去山上拔过黄蒿(十五蒸灯当灯芯)!</h3> <h3>这是高琴老师家的大门,也是高云姐姐和高杰姐姐的家!</h3> <h3>这是王凤莲二姑和李红云同学家的胡同</h3> <h3>高老师家有颗枣树,中午饭空我们会自发去她家扒带皮的棒槌子!她不忍心就给我们吃枣,她家还养了两箱蜜蜂!他家我大爷是当时的支书,高干家庭耶!</h3> <h3>这是唐炳刚同学家的场房吧!</h3> <h3>这样的茶壶还有黑色的温瓶,估计现在的九零后也很少见到过!</h3> <h3>这叫小杆子,从井下向上取水的</h3> <h3>这是栏,那时候几乎家家户户都在里面喂着猪!</h3> <h3>这种独轮车估计90后很少能推的走!</h3> <h3>小时候很调皮,很调皮,和人家小姑娘在这里面干过坏事!汗颜!</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