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之行—探寻古丝绸之路

听雨

<h3>古丝绸之路,指西汉(前202年-8年)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和洛阳为东起点(一说以洛阳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这条道路也被称为&quot;西北丝绸之路&quot;以区别日后另外两条冠以&quot;丝绸之路&quot;名称的交通路线)。因为由这条路西运的货物中以丝绸制品的影响最大,故得此名。其基本走向定于两汉时期,包括南道、中道、北道三条路线。</h3> <h3>阳关、玉门关是目前敦煌地区最古老的一座城池。它是开拓西域的前沿堡垒,又是古丝绸之路通商口岸,负责征税、缉私、保护商旅的安全。阳关是南线,玉门关是北线,从这两道大门西去,就踏上了著名的丝绸之路中道……</h3> <h3>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h3><h3><br /></h3><h3>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h3><h3><br /></h3><h3>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h3> <h3>反弹琵琶是敦煌绘画中艺术表现手法最具特点的画面。也代表了敦煌艺术的最高绘画水准。其绘画色彩和舞蹈动作明显带有西域少数民族的特点。是盛唐时期对外交往的友好见证。</h3> <h3>敦煌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一颗明珠,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在敦煌市西北约165 公里的大漠深处,分布着一片大自然巧夺天工的天下奇观--敦煌雅丹地貌地质遗迹自然景观。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位于玉门关西北边,园区面积约400平方公里,分南、北两区,主要是风蚀作用而形成的第四纪地质遗迹和自然地理大漠景观。</h3> <h3>敦煌雅丹地貌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由湖底沉积、地壳变化、雨水冲刷、劲风侵蚀而成,形成颇具规则的沟谷、高矮不等的土岗和如刀刻斧凿过的雕塑&quot;街道&quot;、&quot;城堡&quot;、&quot;战舰&quot;、&quot;金字塔&quot;等造型千姿百态、维妙维肖。敦煌雅丹地貌是迄今为止在世界上发现的规模最大、地质形态发育最成熟、最具观赏价值的雅丹地貌群落, 属世界罕见,是宝贵的、不可再生的自然遗产,具有重要的科研、科普和旅游观光价值。</h3><h3><br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