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7月15日,7月16日,营里镇全体党员教师一行多人在沂蒙山区开展了红色教育活动,怀着崇敬的心情我们参观了山东省政府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孟良崮战役遗址以及红嫂革命纪念馆,同志们深受教育。</h3> <h3> 1938年9月,毛泽东在会议上做出了派兵去山东的决定,于是沂蒙山抗日根据地成立,一张张照片,一个个老物件反映了当时的时代背景,正是他们,在那段风雨如磐的斗争岁月里,用鲜血和生命为我们今天伟大的沂蒙山精神铸就了震撼人心的内涵。</h3> <h3> 在山东省政府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同志们在解说员的带领下重温了当时的峥嵘岁月,去感受了革命先辈在当时艰苦的条件下依然为革命斗争不已。</h3> <h3> 在抗日根据地纪念馆,一张张字板和一幕幕还原的场景,见证了日寇在中国所犯的滔天罪行,更见证了抗日英雄们和人民群众是如何在那样的艰苦环境中用粗陋的武器将敌人赶出祖国,这一切让人无时无刻不感受到它所流经的是怎样一段中国抗日革命的峥嵘岁月,给后来人以警醒与力量。 </h3> <h3> 在孟良崮战役纪念馆,一进门厅,正面是一个巨大的孟良崮战役沙盘,解说员介绍了当年的战役形式和战役决策,华东野战军在敌重兵密集的态势下,从敌阵线中央割歼其进攻主力,取得了战役的胜利,转变了华东的战局。</h3><h3> 展厅内生动再现了沂蒙人民踊跃支前的情况。一幕幕母送子、妻送郎、妹妹送哥上战场的感人场景,沂蒙六姐妹主动挑起拥军支前重担,为部队当向导、送弹药,带领全村为部队烙煎饼,洗军衣,做军鞋。在冰冷的汶河中,30多名妇女一字排开架起了“人桥”,保证部队战士从她们的肩头踏过成功渡河,正如陈毅元帅所说:“我陈毅就是进了棺材也忘不了沂蒙人民,他们用小米给养了革命,用小推车把革命推过长江”。 </h3> <h3> 接着我们参观了沂蒙红嫂纪念馆,踏着石板铺成的小路我们不时为一位位“沂蒙红嫂”的事迹所感动、所震撼,“沂蒙红嫂”用诚挚纯洁的心灵、勇敢聪慧的胆识、勤劳灵巧的双手,甚至鲜血与生命,昭示了执著而深沉的爱党、爱军队、爱家乡的“沂蒙红嫂精神”。</h3> <h3> 最后一站我们来到了孟良崮战役的旧址,观看了张灵甫击毙之地,同志们沿着革命先辈的足迹登上了孟良崮山顶峰,怀着崇敬的心情参观了孟良崮战役纪念碑,再次认真聆听了解说员对这次战争意义的讲解,大家内心都特别“燃”,对革命先辈用自己的生命和献血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倍感珍惜!</h3> <h3> 为期两天的红色之旅结束后,大家不仅学到了革命历史知识,灵魂更是受到了洗礼,来到了当革命先辈曾经战斗的战场后,才真正体会到幸福生活真是烈士的鲜血换来的。我们将会把汲取到的沂蒙精神发扬到以后的工作中,继承先辈们的遗志,真正起到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