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形色色百子图

沧海一粟

<h3>传说周文王有100个儿子。中国古人的观念是生得越多越好,"子孙满堂""多子多福"被认为是家族兴旺的最主要的表现,"周文王生百子"被认为是祥瑞之兆,所以古代有许多"百子图"流传至今。</h3> <h1><i>壁塑百子图</i></h1><h3>泸州市真如寺,始建于唐(618907),清康熙七年(1668)重修,乾隆五十三年(1788)维修。寺壁塑有"文王百子图"。现寺已不存,壁塑现收藏在市博物馆内。</h3> <h1><i>摩崖百子图</i></h1><h3>济南市长清区归德镇麒麟村有座山叫虎头山,山上有一个山洞叫百子洞,洞内两侧石壁上刻有明代摩崖造像,传说为《文王百子图》。</h3><h3>虎头山百子洞石窟造像,雕刻手法古朴,浮雕人物充满灵性,形象各异,富有生活气息,应为民间所造。可惜保护不力,损毁严重,令人可惜。(祥见本人美篇《寻古虎头山》)</h3> <h3>绘画百子图</h3><h3><br></h3> <h3>宋代苏汉臣《百子图》<br></h3><h3>作者苏汉臣(公元十二世纪),南宋开封(今河南开封市)人,生卒年不详。曾任宋徽宗画院待诏,南宋孝宗隆兴初年补承信郎。师从画院待诏刘宗古,工画人物、仕女、释道神仙,尤精绘婴儿嬉戏,亦善民间风俗画。笔法工整细劲,人物造型富有装饰风格。"其写婴儿,着色鲜润,体度如生,熟玩之不啻相与言笑者,可谓神矣。"</h3><h3><br></h3> <h3>宋代《百子戏春图》</h3> <h1>明代杨寿平《百子图》<br></h1><h1>作者杨寿平,明朝崇祯年代人,擅长画人物,学承唐寅,笔墨流动爽利.转笔方劲,线条抑扬起伏.画风简逸。此画,孩童各个栩栩如生,面部表情无一相同,表现了作者极高的绘画水平和艺术功底,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和欣赏艺术价值。</h1><h1><br></h1> <h3>清代朗世宁《百子图》</h3><h3>作者郎世宁(1688-1766)是意大利人,原名朱塞佩·伽斯底里奥内,生于米兰,清康熙帝五十四年(1715)作为天主教耶稣会的修道士来中国传教,随即入宫进入如意馆,成为宫廷画家,曾参加圆明园西洋楼的设计工作,历任康、雍、乾三朝,在中国从事绘画达50多年。</h3><h3>郎世宁《百子图》创作于清雍正时期。</h3><h3>  </h3><h3><br></h3> <h3>清代冷枚《百子图》</h3><h3>作者冷枚(约1670-1742年),清初宫廷画家,字吉臣,别号金门画史,胶州(今属山东省)人。师从清初宫廷画家焦秉贞,擅长画人物、仕女、山水、花鸟,画风工整细致,色彩浓厚。康熙后期至乾隆七年间供奉内廷,并受到西洋绘画的一定影响。</h3> <h1><i>缂丝百子图</i></h1><h3>明代缂丝艺术瑰宝 《百子图》,高210厘米,宽170厘米,是一幅大型缂丝作品。遗憾的是,在经历了400余年的时光更迭后,这幅艺术珍品也受到了较大程度的破坏, 不同的破损区域达50余处</h3><h3>《百子图》高210厘米,宽170厘米,是一幅大型缂丝作品。画面上有100位栩栩如生的童子,他们或颦或喜,或博弈抚琴,或玩耍谈天,形态各异,生动传神,中间还辅之葫芦、牡丹、仙鹤、麒麟等喻意吉祥的吉物珍禽,体现了古代缂丝极高的工艺水平和艺术价值。</h3> <h3>年画百子图</h3><h3>由于《百子图》吉祥喜庆,深爱广大人民的喜爱,所以也成了年画惯常的题材。</h3> <h1><i><b>剪纸百子图</b></i></h1><h3> 张长俊,中国剪纸学会会员、中国民间剪纸研究会会员、山东省民协研究会会员、宁津民间工艺家协会主席,全国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著名的剪纸艺术家。他以其精湛的技艺,在杨寿平百子图的其础上进行二次创作,将其创新为剪纸艺术,与原作有同曲异工之妙,堪称珠连璧合。欣赏今古两幅作品,仿佛进行了一次艺术的时空穿越之旅,妙哉妙哉!</h3><h3><br></h3> <h1><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b>谢谢欣赏,再见!</b></span></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