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永远的怀念------纪念父亲张述尧诞辰九十周年</p><p> 在我们的生命中,有种宝贵的东西叫做——父爱。父爱如山啊!我们永远怀念父亲,怀念父亲对我们子女如山之爱!</p><p><br></p><p>青年时期的父亲</p> <p>父亲与堂弟张光礼(前排左1)</p> <p>父母亲与姑妈、姑爹、大表姐合影</p> <h3>父亲与我</h3> <h3>五十七年前全家福(妹妹还在妈妈肚子里)</h3> <h3>今年8月1日是父亲诞辰九十周年的日子。此日此时,我们兄弟姊妹怀着无限思念之情,深深缅怀亲爱的父亲。</h3> <h3>书法作品展出</h3> <p>父母亲到丹东探望二儿子时合影</p> <h3>父亲因患脑梗阻症,于2009年元月12日19时35分与世长辞, 永远地辞别了我们,辞别了生他养他的土地。享年82岁。</h3> <h3>书法作品展</h3> <h3>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父亲早年毕业于湖北师范学院,1949年7月参军任中南警卫团文教干事、湖北省荣军学校教员,转业后在武汉市纺织业中、武汉市六棉子弟中学任教,从事教育工作34年。离休后,又在老年大学从事书法教育近20年,被聘为武汉老年大学书法教授。他一生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犹如一个尽职尽责的园丁,年复一年,用尽他毕生的精力,培育出了数千灿烂花朵。他高尚的师德、渊博的学识,受到人们的尊重。</h3> <h3>父亲与自己得意学生徐宏根(武汉市京剧团京胡琴师、著名少儿京剧培养导师)在一起。</h3> <h3>老有作为、老有所乐</h3> <h3>书法作品被湖北省图书馆收藏</h3> <h3> 湖北省著名书法家、九十一岁高龄陈义经老先生为父亲的书法作品选集和书法作品展题字。</h3> <h3>书法作品选</h3> <h3>中国书法家协会举办的首庙全国老年人书法作品展,父亲作品入选参展并被收藏。</h3> <h3>参展作品</h3> <h3> 父亲爱好广泛,尤其热爱国粹——书法和京剧。父亲是个认真执着的人,父亲更是个有灵气的人,即便这两项业余爱好,他也做出了不俗的成绩,今人敬佩。</h3><div> 父亲离休后,开始有大量时间用于他的书法爱好。他学习前贤今人,临池不辍,成为了省、市书协会员。他的书法作品在全国牧野杯书法大赛和省书法大赛中获奖。2007年中国书法家协会举办首届全国老年书法作品展览,父亲的楷书作品入展并被收藏。</div> <h3>书法作品展出</h3> <h3>父亲受聘担任武汉老年大学书法教授</h3> <h3>父亲受聘担任湖北省老年文化大学书法教授</h3> <h3>父亲受聘担任清江书画院院士</h3> <h3>书法教学</h3> <h3>老友叙谈</h3> <h3>书法理论讲解和指导</h3> <h3>教学示范</h3> <h3>讲课中……</h3> <h3>京剧是父亲的第二爱好,工麒派。曾获得文化部群众文化系列京剧比赛二等奖、民政部全国老同志京剧大赛金奖、全国首届京剧票友大赛优秀奖、武汉市京剧比赛一等奖。作为武汉市代表参加《湖北省离休干部老有所为成果展览》。中央电视台曾将他的书法和京剧艺术摄制成专题节目播放。</h3> <h3>转发1995年夏中央电视台《夕阳红》节目组对我父亲的京剧、书法艺术的专题片报道,缅怀纪念。</h3><h3>(片长8分23秒,因从网上下载、片头有广告)</h3> <h3>京剧《徐策跑城》剧照</h3> <h3>参加全国比赛的部分证书</h3> <h3>参加全国比赛的部分证书</h3> <h3>1991年参赛合影</h3> <h3>转发1991年父亲代表湖北省参加文化部、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的“和平杯”首届全国京剧票友邀请赛的参赛节目“徐策跑城”的实况录像,缅怀纪念。</h3><h3>(片长12分15秒,因网上下载片头有广告)</h3> <h3>鉴于父亲在京剧和书法艺术等方面的成绩,祖籍黄陂横店镇决定将我父亲作为横店历史名人编辑入镇志,作品也一并展出。</h3> <p class="ql-block"><b>2007年春节期间父亲80年庆典活动照片</b></p> <p class="ql-block"><b>父亲与他的家姐</b></p> <p class="ql-block"><b>父亲、母亲和姑妈</b></p> <p class="ql-block">在父亲诞辰九十周年之际,父亲生前的好友也发文来缅怀。抄录如下:</p><p class="ql-block">《回忆张述尧老师》</p><p class="ql-block">今年8月1日是张述尧老师诞辰九十周年纪念日。</p><p class="ql-block">我和张老师是忘年之交,他年长我20岁,我们相识于特殊的年代,即1966年。由于我们有共同的爱好,他喜欢京剧,工麒派,我为他操琴,他嗓音宏亮,韵味浓厚,一招一式学得有模有样,又得到京剧名家张国威的指点,经常掛衣演出,当时在武汉票界中很有名气,并扮演现代戏《红灯记》中李玉和,《沙家浜》中郭建光,都取得圓滿成功。</p><p class="ql-block">张老师的爱好,特长很广泛,他的书法水平在武汉市乃至全国也是一流的。</p><p class="ql-block">我记得他原来学中文,功底雄厚。后来又自学数学,并把微积分全部学完并运用到教学实踐中。</p><p class="ql-block">张老师为人谦和忠厚,给我印象很深!他是我的益师良友,我将永远怀念这位受人尊敬的朋友,谨作此文纪念他。</p><p class="ql-block"> 武汉一中退休教师.陈正谊</p> <p class="ql-block"><b>好友们共同构思,精心撰写了一副嵌名对联(在对联中嵌入父亲的名字)来纪念。语言精练,工稳贴切。赞赏我父亲的两大爱好,感情真挚,发之肺腑。</b></p><p class="ql-block"><b>述翁去书法颜鲁公笔力雄健写下一身正气</b></p><p class="ql-block"><b>尧声留戏宗麒麟童声韵清扬唱出满腔真情</b></p> <p> 父亲对我们子女,既是严父,也是慈父。教导我们的学习和为人,他一丝不苟,从严从难;生活中的父亲,却是关怀倍至,体贴入微。我们从小就看熟了父亲指点的点横撇捺、间架结构;我们从小就听惯了父亲的古戏今曲、浅呤高唱。日久天长,耳濡目染,我们兄弟姊妹对书法和京剧这些父亲的爱好也都有了一种偏爱。楷行草篆隶,生末旦净丑,如数家珍。有些便成为了我们自己的爱好,并能应用于工作。</p> <h3>长子张敏受父亲书法影响最深,贴几张他代表单位参赛的硬笔书法作品。</h3> <h3>张敏自作小诗几幅</h3> <p class="ql-block">次子张捷中学时也曾学演过《红灯记》片断中的李玉和,他1977年高考后,远赴北方求学,后成为技术管理人才。</p><p class="ql-block">三子张聪、小女张慧皆子承父业教书育人,从事中学教育数十载,也继承了父亲严谨认真、尽职尽责的作风。</p> <p class="ql-block">天地有爱,岁月无情。父亲离开我们已经八年多了。父亲的离去,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悲痛和遗憾,但父亲爽朗的笑声、父亲温暖的目光,永远永远地伴随着我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