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梵高

Raymond

<h3>是金子总会发光!梵高是荷兰最伟大的具有世界性影响的画家。</h3> <h3>梵高美术馆紧邻阿姆斯特丹国家博物馆,正面的雄伟红砖建筑就是国家博物馆</h3> <p>梵高美术馆收藏了梵高的200多幅油画,580幅素描,900多封书信,还收藏了梵高同时代的艺术家和一些当代画家的作品。第一层依梵高作画年代和画风发展的顺序展出,第二层有特殊展区,第三层是梵高后期的名作展出。</p> <p>荷兰政府于1973年在阿姆斯特丹建了这座以梵高名字命名的美术馆,从梵高美术馆奠基的那天起,荷兰人开始投入大量的资金到处收购梵高的画作,但收获不大,无论出价多高,许多杰作是难以买回来的。</p> <p>现在,我们在梵高美术馆能看到梵高的200多幅油画、500多张素描和一部分书信。就油画来说,梵高在短暂的一生中共创作了800多幅,这里的收藏量占四分之一。</p> <p>在世界艺术史上,没有任何一位画家像梵高一样得到世人如此的崇敬和热爱。 但这一切,对梵高来说来得太晚。在生时他从未感受过被崇敬和被热爱的滋味。他所感受的,是孤独的滋味,被人鄙视的滋味。所以他留给这个世界的遗言是:" 痛苦便是人生。"</p> <p>购买门票有两种方式:当场排队购买,一般要排2-3小时,还有一种就是网上购票,方便不用排队了,但是进入美术馆还是要排队票价为17欧元,约130元人民币。</p> <p>一早赶来梵高美术馆门口排队,等候进入展馆亲眼一睹大师的作品。</p> <p>即便如此,美术馆还是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们,开放时间一延再延,仍满足不了需要。从早到晚,馆外总是排着长长的队伍,翘首期盼里面的人早点出来;而在馆内,在梵高的每一幅画作前,人群分成里中外三层,有序而悄无声息地慢慢向前移动,好像要安慰一下梵高生前的孤独,这样的情景每天都在重复着。</p><p><br></p><p><br></p> <p>文森特·梵高(Vincent van Gogh,1853年3月30日-1890年7月29日)荷兰后印象派著名画家。梵高出生于荷兰乡村的一个新教牧师家庭,梵高在家中是老大,他还有三个妹妹和两个弟弟。他早年做过职员和商行经纪人,当过矿区的传教士。生活中屡遭挫折和失败,梵高一生纪历了好几次恋爱挫折,前几次是一厢情愿爱情无果(第一次是恋上房东的女儿,第二次恋上了他的表姐),第三次是与妓女热恋并共同生活了一段时间,但是由于梵高经济拮据,卖不出画,养不起她而致使爱情告吹,这对梵高精神上是很大的打击。1880年,在巴黎画廊工作的弟弟提奥给予哥哥经济援助,支持当时已27岁的梵高去学画。绘画让梵高暂时忘记了失恋的痛苦,从此他真正投身于无怨无悔的绘画事业。</p> <p>梵高早期以荷兰的灰暗色系进行创作,直到他在巴黎遇见了印象派与后印象派画家以及日本浮世绘艺术,梵高融入了他们的鲜艳色彩与画风,创造了他独特的个人画风,梵高的画风在法国南部的阿尔勒和圣雷米的那段时间,发展已臻成熟。梵高最著名的作品多半是在他生前最后2年创作的,梵高最为人熟知的是其极具个性的系列作品,如《向日葵》,《夜间露天咖啡馆》,《黄房子》,《阿尔勒卧室》,《星夜》,《鸢尾花》和《麦田鸦群》等。</p> <p>梵高就是在巴黎期间开始把自画像作为创作的题材之一,其实梵高画自画像也是出于无奈,当然有几个原因:一是经济拮据,请不起模特,干脆买了一面镜子,自己就是免费的模特,穿什么衣服做模特都无所谓,而且坐得比请来的模特儿更有耐心;二是如果天气不佳,无法在室外写生,在室内画自画像也是一个选项,不浪费练习绘画的时间;三是梵高希望成为一名专业肖像画家,像他的荷兰画坛前辈,肖像画大师伦勃朗一样开一个画室招生,可以有固定的收入养活自己,而不要总是依赖弟弟提奥提供的经济资助;同时,画自画像为他提供了一条将自己融入巴黎艺术家团体的有效途径,他急切希望能够尽快融入巴黎艺术家的朋友圈,所以梵高在巴黎时期勤奋绘画,共创作了20多幅自画像系列,后来又在法国南部城市阿尔勒和圣雷米创作了9幅自画像,这些自画像系列可以说也是他客居法国的另一种形式的绘画日记,看梵高的自画像会有一个从不顺眼到顺眼,最后到赏心悦目的自我提高的欣赏过程。</p><p><br></p><p><br></p> <p>培养艺术灵感,从娃娃抓起,学校组织小学生来梵高美术馆看展览,美术馆雇有业余讲解员给学生们作生动形象的比喻和讲解,小学生们听得有滋有味。记得我曾经在纽约大都会美术馆参观时遇到过一位讲解员,她手指着一幅名画,讲得眉飞色舞,休息期间我与她交谈,得知她的职业是律师,每月来美术馆当一次义务讲解员,看得出来她很享受讲解世界名画的过程。</p> <p>小学生看梵高画展图景之一</p> <h3>小学生看梵高画展图景之二</h3> <p>来荷兰阿姆斯特丹梵高美术馆参观,一定不能错过的十幅镇馆之宝:《卡米尔·鲁林肖像》,《吃土豆的人》,《朱阿夫兵》,《黄房子》,《梵高的卧室》,《向日葵》,《麦田收割者》,《鸢尾花》,《杏花》和《麦田群鸦》。</p> <p>梵高作品之一【卡米尔·鲁林肖像】Portrait of Camille Roulin</p><p>卡米尔是梵高的好朋友邮递员鲁林的儿子,从小男孩无助的眼神中看到了他的羞怯,梵高在卡米尔的蓝帽子和绿外套中,加了一枚红色纽扣,平衡了画面的色彩,梵高不愧为色彩大师。这幅画作于1888年。</p> <p>与卡米尔肖像画合个影,无意中发现我从梵高美术馆租用的解说器耳机的吊带颜色与我的衬衫匹配,巧合了。</p> <p>梵高作品之二【吃土豆的人】</p><p>这是一个俭朴的农民之家,当你适应了灰暗的色调后,各种细节都从画面里呈现出来:画上面有肮脏的亚麻桌布和熏黑的墙,那盏吊灯挂在粗陋的檩梁上,右边的母亲在给大家倒清咖啡,而在他们所有人的脸上都流露出一副安于天命,逆来顺受的神情。从他们的面部和双手肤色可以反映出他们是从事体力劳动者,梵高在农民丑陋的面容发现了人的尊严和美。梵高追求一种沾着泥土的土豆色彩和未加修饰的自然,梵高成功地以这幅 "吃土豆的人" 展示了真实的农民形象,强调土里土气的蒜头鼻、突出的颚骨和耳朵,此画作于1885年。</p> <p>梵高作品之三【朱阿夫兵】The Zouave</p><p>梵高浓墨重彩描绘了小脸庞,牛一样的脖颈,虎视眈眈目光的士兵肖像画,给人以难以驾驭的神态;他通过背景的绿色衬托出红帽子,红绿色彩形成的强烈反差,一下子吸引了观众的眼球;梵高用背景绿色反光染色了虎兵的眼皮,恰到好处;黑色的朱阿夫军装和背景的色彩相互融合,梵高用两种彼此不协调的色彩平衡了画面;朱阿夫兵是法国军队的步兵,此画作于1888年。</p><p><br></p> <p>梵高作品之四【黄房子】</p><p>梵高一直向往在阿尔勒建立一个南方艺术家工作室,供志趣相投的画家共同生活与创作,他在黄房子的右侧租了几间房子,邀请了好友保罗·高更入住黄房子一起合作绘画。在阳光照射下的黄房子与湛蓝色的天空相得益彰,立体感很强;黄房子左侧的杂货店坐着一个人,走着的人就是梵高自己,梵高经常光顾这家杂货店,购买一些日常生活用品,此画作于1888年。</p> <p>梵高和高更一起讨论绘画及交流创作想法,但是他们之间的观点不同,矛盾与日俱增,经常发生争执,加之长期的心理压抑,让梵高的精神到了崩溃的边缘,一个夜晚梵高拿起剃须刀自残了左耳,后来还是在弟弟提奥和邮差鲁林的帮助下,梵高被送进阿尔勒的医院做了治疗。梵高康复出院后画了这幅传世之作《缠着绷带的自画像》。</p> <p>梵高作品之五【阿尔勒的卧室】</p><p>梵高靠他弟弟提奥提供的生活费,搬入了"黄房子",他选择了式样普通的松木家具来布置,床边的墙上挂着他的作品:比利时诗人布赫的肖像画和军人米列耶的肖像画;他运用鲜明的黄色和淡蓝色展现了卧室的空间效应,梵高是这样描绘卧室的:"这幅画要由色彩来当家……就是说要通过色彩,表现出休息或睡眠的氛围。" 卧室是梵高很重要的作品之一,它表现了梵高内心世界中的孤独感,其中所突出的宁静与睡眠把这幅画与梵高疲惫与不稳定的精神状态联系了起来。空荡荡的卧室,表明了他的孤独和希望有人陪伴的愿望。此画作于1888年。</p> <p>如果展墙在画作旁边印上耳机🎧标志的,那一定是梵高的名画,观众都会驻足倾听,有的还情不自禁拍摄,虽然展览馆规定是不容许拍照,但是 "太热情" 的观众还是有的……毕竟千里迢迢来一次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馆也不容易,不留下几张梵高的名作照片,一定会遗憾的。</p> <p>梵高作品之六【向日葵】</p><p>梵高为了欢迎高更的到来,专门画了这幅《 花瓶里十五朵向日葵》静物油画,作为装饰画挂在高更卧室的墙上;并使得此画与他在阿尔勒的黄房子内部蓝色与黄色的色调搭配十分和谐;梵高充满热情地开始作画,因为花瓶里的向日葵很快就会枯萎,他满怀激情在绘画,就如一个马赛人乘热喝着浓味的普鲁旺斯鱼汤那样,所以他必须快速作画。这是梵高最著名的世界名画之一,梵高笔下的向日葵花瓣,像闪烁着熊熊的火焰,是那样艳丽华美,同时又是和谐优雅甚至细腻,那富有运动感的和仿佛旋转不停的笔触是那样粗厚有力,色彩单纯而强烈;在这种粗厚和单纯中却又充满了智慧和灵气。此画作于1889年。</p> <p>梵高一生共创作了11幅《向日葵》,有10幅是在他去逝后被世界各地的美术博物馆或私人收藏;荷兰阿姆斯特丹梵高美术馆仅有一幅《向日葵》展出;梵高认为黄色代表太阳的颜色,阳光又象征爱情;因此具有特殊意义。他以《向日葵》中的各种花姿来表达自我,有时甚至将自己比拟为向日葵,他的《向日葵》系列作品,有十二株向日葵和十五株向日葵的两种构图,对于梵高而言,向日葵这种花是表现他思想的最佳题材:夏季短暂,而向日葵的花期更是不长,梵高亦如像向日葵般结束自己短暂的一生;因此称他为向日葵画家也是恰如其分。</p><p>1978年,伦敦拍卖会上,凡高的另一幅未签名版《向日葵》以59亿日圆的天价被日本人买走,这个消息震惊了全世界!</p> <p>梵高作品之七【麦田收割者】</p><p>梵高从小就是在麦田里长大的,他对麦田的热爱无人能及,《麦田收割者》这幅画描绘的是梵高疗养院房间窗外的景色:太阳/远山/围墙/麦田,梵高以长而粗重的油彩笔触,呈螺旋状地勾画出熟透了的麦穗,麦浪随风翻滚着,太阳用它纯金的光芒普照万物,一派丰收景象,但却只有一个农民在收割;梵高想成为农民画家,他说为农民作画,你就得像一名农民,要像农民一样感觉和思考,挖掘者,播种者和耕种者都是他要画的主题。梵高将天空画成绿色,将山丘画成蓝色,咸蛋黄色的大太阳,与大面积金黄色的麦穗遥相呼应,对于这样天才式的颜色组合,能做的只有赞叹!此画作于1889年。</p> <p>梵高作品之八【鸢尾花】</p><p>这幅画是梵高在离开法国南部圣雷米的圣保罗精神病院之前所作的最后一幅静物画。鸢尾花为草本植物,五月开花,画面中灿烂的蓝紫色鸢尾花十分突出,它的花形恰似一群翩翩起舞的蝴蝶;藏青色的鸢尾花在鲜丽的柠檬黄背景衬托下显得栩栩如生,与放置花瓶的台面,形成了对比,表现出不配衬的补色效果;梵高偏爱黄色,在这幅油画大背景中用颜料之多油彩之重,要等一个多月才能干透!由于这个原因,当两周后他出院到巴黎小住时,没能将此画带走,后来还是委托圣保罗精神病院的一位工作人员给他寄去的。1988年在拍卖会上,有人叫出了5390万美元的天价,此画被视为全世界最昂贵的十幅画之一,由此可以看出人们对"价值"的认识及衡量。梵高的画,也是对经济规律现象作了诠释,此画作于1890年。</p> <p>梵高作品之九【盛开的杏花】</p><p>这幅画是有故事的:1890年的春天,梵高得知他最亲爱的弟弟提奥和妻子乔安娜生了一个儿子,并以梵高的名字命名 Vincent (文森特),非常开心,于是他画了这幅象征新生命的杏花,作为贺礼送给自己的侄儿。杏花是春天里最早开花的果树,它向人间预告新生命的开始。《盛开的杏花》就是象征着新生命。那三个露出一小点红色的花蕾,正是新生命之心;八十多朵杏花盛开了,一片片薄薄的粉白色,柔嫩如梦,本色纯洁,没被任何一丝邪恶所污染。每一朵杏花的颜色都不完全一样,这一朵白中透着淡粉,那一朵乳黄微微,又一朵乳白色与水青色交融在一起。整幅画面上,只有左下部树干上的两朵杏花是纯白色:这一朵五个花瓣正对着看画人;另一朵三个花瓣侧立着。梵高还将这白色涂得厚了一点,让那纯净中沉淀着厚重,但又加了一点点旋转的波痕,它们似乎要飞。它们俩斜对着上面的三个花蕾,花蕾很小,在整个这幅画中,只有在这三个花蕾上露出一点红,非常纯正的红色,像一棵小小的心,全部的生命,由此而生。从上到下,向东,向南,向西,向北,向着天空。而含苞待放的花蕾,或三三两两,或五六成群,或一朵独占枝头,在红白粉白的交织中流动。此画作于1890年。</p> <p>梵高作品之十【麦田群鸦】</p><p>麦田群鸦(Wheat Field with Crows)是梵高生命中一幅逼真的油画作品,画面极度骚动,绿色的小路在黄色麦田中深入远方,大地在乌云的倾压下,有种恐惧感,预示着灾难的风暴即将来临。三条道路伸往三个方向,道路的尽头是一片迷茫与阴森。画中的道路像是摊开的手脚,愤然伸进麦田里;一群乌鸦骤然飞起,好像被枪声惊吓到一般,这种画面处处流露出紧张和不祥的预兆;《麦田群鸦》中,梵高只采用了红、绿、蓝、黄、黑五种颜色,虽然简洁,但是整体看起来却一点也不单调,反而有着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在完成《麦田群鸦》之后的两个星期,1890年7月27日下午梵高背着画架去麦田作画时,用左轮手枪开枪自杀却未致命,他挣扎着走回拉乌客栈,第二天早上弟弟提奥从巴黎赶来奥维尔,陪伴梵高最后一程,7月29日凌晨,梵高告别了人世,享年37岁,此画作于1890年。</p> <p>梵高其它作品欣赏1</p> <p>梵高其它作品欣赏2</p> <h3>梵高其它作品欣赏3</h3> <h3>梵高其它作品欣赏4</h3> <h3>梵高美术馆展出的其它画家作品之一</h3> <h3>梵高美术馆展出的其它画家作品之二</h3> <h3>梵高美术馆猎影</h3> <p>梵高美术馆还免费提供了参观者与梵高自画像合影的场景,非常亲民。</p> <p>与梵高的自画像合影</p> <p>与梵高在巴黎时期创作的最后一幅自画像合影</p> <p>参观结束时,梵高美术馆再用大视频回放一下梵高生平及与他同时代画家的一些作品,让观众加深印象。</p> <p>梵高生前卖出的作品只有《红色葡萄园》一幅,这是一幅凭想象创作的作品,是1888年11月梵高与高更一起合作绘画时创作的。比利时的收藏家安娜·博赫以400法郎的价格买下了这幅画,她是梵高的朋友诗人尤金·博赫的妹妹,此画作现馆藏于莫斯科的普希金博物馆。</p> <p>我于2015年1月上旬参观过纽约的现代艺术博物馆,该博物馆收藏了梵高的《星夜》名作。</p> <p>油画《星夜》,展现了一个高度夸张变形与充满强烈震撼力的星空景象。那巨大的、卷曲旋转的星云,那一团团夸大了的星光,以及那一轮令人难以置信的橙黄色的镰刀弯月,大约是画家在幻觉和晕眩中所见。这幅《星夜》现珍藏于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此画就是当时拍摄的。</p> <p>我于2015年1月上旬参观过底特律美术馆,看到了一幅梵高的自画像。</p> <h3>底特律美术馆也收藏了一幅梵高于1887年画的自画像</h3> <p>参观结束出展厅的旋转门时,可以对参观美术馆作评价,按钮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和不满意,十分便捷,不用填写满意表,很人性化,国内的美术馆同行是否也可以借鉴呢?</p> <p>人们都对参观梵高美术馆表示非常满意!</p> <p>在奥维尔的一个小墓地园中,安葬着梵高与弟弟提奥,他们兄弟倆还是像生前那样肩并肩手腕手,安然长眠在一起,浓绿的常春藤像一条温暖的毯子,妆点着小墓园,不时有来自世界各地梵高爱慕者献上的一束束向日葵或一把把麦穗,表示来过了!</p> <p>持续一个世纪的伟大道歉:梵高割耳事件,使得阿尔勒小镇居民们不乐意了,他们认为梵高是个疯子,怕他随时干出危害居民的事来,希望他离开阿尔勒,还小镇居民们正常的生活环境。在梵高看来,阿尔勒小镇美轮美奂的田野美景,让他心爱不已、欲罢不能,是他作画很好的灵感与素材,著名的《向日葵》作品就是在这段时间画成的,他怎么能舍得离开呢。看到梵高没有要走的迹象,阿尔勒居民们便联合起来向镇长请愿,在巨大的压力下,阿尔勒警察局只好把梵高住的那间黄色屋子给封了起来,并强行将他隔离在阿尔勒医院,后来梵高在弟弟的安排下,““自愿”去普罗旺斯圣雷米的一家圣保罗精神病院寻求庇护。虽然梵高在阿尔勒小镇生活只有一年多时间,当他离开阿尔勒时,梵高真的舍不得离开这个给他创造源泉的地方,这种不舍只有他自己心里最明白 !</p><p>梵高去世后,他的画作逐渐被认可而一举成名!阿尔勒小镇也因为梵高曾在这里生活过而声名远扬,成了法国的旅游名镇,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梵高迷来小镇朝拜这位艺术大师。</p><p>阿尔勒小镇每年的旅游收入都成上升趋势,这时,阿尔勒居民开始感到十分内疚,他们过去做了对不起梵高的事。于是阿尔勒居民派人到荷兰找到了梵高的侄子文森特,向他表示了阿尔勒小镇人民真切的歉意 !</p><p>又一百多年后,阿尔勒小镇的晚辈们,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先辈们的所作所为时,认为仅仅向梵高的亲人致歉是不够的,应该向全世界热爱艺术的人们道歉。</p><p>阿尔勒小镇的后辈们采取了一项长期、永久性向世界公开道歉的措施:今天,当世界任何一个民族的人民来阿尔勒小镇旅游,都会在当地的旅游手册上看到阿尔勒政府部门对当时驱赶梵高事情所作出的道歉信,最后一句是这样写的:我们希望通过对您的热情招待、来弥补当年先辈们的愚昧和错误。</p><p>阿尔勒现任镇长说 : "如果当年我们没有世俗和偏见,不蛮横地驱赶梵高先生,在这个小镇上,他无疑会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这都是人类社会共同的艺术瑰宝,我们为自己曾经的无知和偏见真诚向世界道歉,是为了尊重一颗对艺术执着而又崇高追求的灵魂 !希望这件事引以为戒,警醒后世 !" 道歉的语言虽然晚,但是道歉的文字依然可以触动人的灵魂!</p><p>如今,阿尔勒小镇还成立了一个梵高艺术基金会,专门用来帮助那些有艺术天赋、有梦想追求、生活艰难的 "后梵高" 艺术追求者们。</p><p><br></p> <p>在梵高去世后不久,社会上才开始评定他是一流画家。可惜的是,梵高本人却在还未获得正确评价之前,就拉下了人生的帷幕;梵高的大部分作品之所以能完好地保存下来,这与他的家人(梵高的弟媳和侄子)一直妥善保管和经营管理分不开的。真得要感谢他们,使得我们后人有眼福,梵高的作品目前主要收藏在荷兰阿姆斯特丹梵高美术馆,荷兰奥特洛的库勒·穆勒美术馆,和法国的奥赛美术馆。</p><p><br></p> <p>梵高花絮:我收集了报刊杂志上发表有关评论梵高的文章,点点滴滴都在纪念梵高这位伟大的艺术家。</p> <p>梵高的五幅《向日葵》,分别被收藏于五个美术博物馆:伦敦国家美术馆,荷兰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馆,慕尼黑新美术馆,费城艺术博物馆以及东京日本损保东乡青儿美术馆,通过Facebook网上直播一次看完梵高的五幅《向日葵》杰作。</p> <p>在中国深圳的大芬村,出了一个赵小勇画师,他专门临摹梵高的向日葵及其它作品,并出口到世界各地......</p> <h3>这是中国画家创作的梵高作品</h3> <h3>这是新民晚报上关于梵高的随笔</h3> <h3>这是梵高动画电影的报道</h3> <p>去看一场梵高动画电影,非常精彩!</p> <h3>2017年10月21日-2018年1月28日在日本上野国立西洋美术馆和東京都美术馆分别举办了葛飾北斎的作品展和ゴッホ (梵高) 的作品展,画展的主题是北斎的作品对当时欧美西洋画的影响。</h3> <p>日本的上野国立西洋美术馆和東京都美术馆分别举办了葛飾北斎的作品展和梵高(ゴッホ)的作品展。</p><p><br></p> <p>梵高非常喜欢日本的浮世绘,曾经临摹过三幅浮世绘大师的作品,因此日本艺术家对梵高也是情有独钟。</p> <p>都说来而不往非礼也,日本当代艺术家看到梵高在上世纪临摹了前辈浮世绘大师的画作,就梵高对浮世绘艺术的诠释敬佩有加。有一位日本著名的版画艺术家奥山仪八朗于1952年也勇敢地把梵高于1887年创作的《唐吉老爹》的油画肖像翻译成了日本的版画,他没有对梵高的原画作任何改变,非常中规中矩,当然版画的色彩表现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与油画的厚重靓丽颜色相比,时隔65年,梵高在天之灵看到《唐吉老爹》油画被翻译成浮世绘版画会有什么感想?他一定会认同浮世绘是点亮东西方志趣相投艺术家之间合作与理解的一盏明灯!</p> <p>希望《走近梵高》介绍了一个几乎完整的梵高美术馆以及梵高的生平和梵高的主要作品,谢谢观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