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图.文岳玉根</h3> <p class="ql-block">与妻子在天安门前合个影</p> <h1> 万水千山总是情</h1><h1> 萝卜白菜,各有所爱。退休老人,闲暇无事,摆脱了碌碌案牍劳形,卸掉了养儿育女的艰辛,抛弃了恩恩怨怨的烦恼,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安度晚年。有的发挥余热;有的含饴弄孙;有的书法绘画;有的养花养鸟;有的歌舞逍遥;有的钟情麻将……而我,则偏爱写作与旅游。</h1><h1> 写作可以锻炼脑力,从那苦思冥想的构思中探访博大精深的文学渊源,体味妙趣横生的文字魅力。旅游可以陶冶情操,从那万水千山的美景中寻求游山玩水的愉悦,品味沧海桑田的神奇与厚重。如果把写作与旅游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触景生情,情景交融,寄情山水间,抒情笔墨里,那必然是老年人人生之快意。那山那水在你的笔下竞秀,那景那情在你的墨里流淌。将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美好瞬间定格在游记里,融化在文字间,那万水千山都是情的印痕将在你的脑海里留下挥之不去的永恒记忆。</h1><h1> 草活几十天,人活几十年。人生苦短,转眼就是百年。老年人都经历过坎坷曲折的人生,品味过酸甜苦辣的历练。年迈了,退休了,也该潇洒潇洒了。有句俗语说“哭着活是一辈子,笑着活也是一辈子。”那我们老年人何必要纠缠于没完没了的儿女琐事中自找烦恼呢?说实在的,退休老人有充裕的时间,有固定的收入,如果自己喜欢,趁自己还能走动的时候,出行旅游也是安度晚年的不错选择。</h1><h1> 有好多老同志退休后好像更忙了,自己的身子不由自己支配了。给儿女们当起了倒贴钱的保姆。更有甚者,活生生把老两口拆开。各自伺候一个在不同城市工作的儿女。我很不赞称这种做法,父母二老在工作时忙忙碌碌,为了儿女苦苦打拼。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照顾自己。好不容易退休了,没有工作压力了,儿女长大成人了,也该减负了,也该为自己活几天了。作为儿女就不应该牺牲父母的自由支配时间,让他们承担照顾孙子的杂务。别以为二老今天很结实,今后有的是时间,谁知道疾病哪天会不请自来。别以为过了今天还有明天,谁知道死亡和明天哪个会来的更早些。作为老人,也不应该一览大包干,孙子的第一监护人是孩子的父母,你没有责任。况且,爷爷奶奶一般都过分溺爱孫辈,不一定能教育好孩子。儿女的事儿不要过分插手,人的一生很短暂,退休老人已经过了大半辈子,剩下的时间不多了,剩下的能自由活动的时间更不多了,也就那么十来八年的时间。人生只有此生,没有来世,应该出去走走看看,放松放松自己。</h1><h1> .我是一名普通的退休干部,银子不多也自足,囊中羞涩也感恩。不羡慕权高势重的前呼后拥,不眼红纸醉金迷的奢华生活。抱定知足常乐的理念,觉得平平淡淡才是真,平平安安即为福。</h1><h1> 耕田种地,回归自然。感受‘汗滴禾下土’的艰辛,品味‘秋收万颗子’的愉悦;书法撰文,寻觅‘挥毫落纸如云烟,’的感觉,享受‘墨池春暖笔生花’的快意;旅游观光,观赏‘淡妆浓抹总相宜’的美景,回味‘残碑遗墨话沧桑’的厚重。偕妻留恋于宽广壮观的天安门广场,感受中国人扬眉吐气的自豪;陪姐漫步于流光溢彩的上海外滩,回味中华民族沧桑巨变的厚重;携孙嬉戏于水秀石奇的云台山,尽赏祖国如诗如画的河山……</h1><h1> 锦绣中华的大好河山是一幅永远赏不完的精美画卷,华夏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精品典籍;炎黄子孙的精神风貌是一首永远飞扬的激情诗篇……我游览过的景点只不过是祖国秀美山川的沧海一粟。但足以愉悦我的心灵,震撼我的心情。心中迸发出一种发自肺腑的激情‘我爱您,中国!’</h1><h1> . 感慨之余,好想把在旖旎美景里看到的每一处景、经历的每一件事,遇到的每一个人都淋漓尽致的描绘。不是流水账式的记忆,而是情景交融的游记。不是照猫画虎的复制;而是叙议结合的感悟。可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可叹自己文化底蕴浅薄,才疏学浅,词穷句匮,实在无法入木三分地描述那令人难忘的旖旎美景,无法感人肺腑地抒发那灵魂深处的感慨与激情。不过,尽管自己的游记文拙句笨,毕竟是自己的美好记忆,自己的亲身体验,自己的心灵感受。我已经撰写了整整100篇游记,共计169943字,照片没有统计,少说也有一万余张。闲暇时,翻开看看,回忆那美好的瞬间,咀嚼那厚重的人文,品味那震撼的心灵。也会迸发怒放的心花,启迪爱国的激情,慰藉孤闷的情绪…… </h1><h1> .. 岳玉根作</h1><p class="ql-block"><br></p> <h3>于二零一二年和老伴去北京旅游</h3> <h3>于二零一七年和二姐以及外甥女去海南旅游</h3> <h3>于二零零六年和三姐去华东五市旅游</h3> <h3>于二零一四年和孙女一起到山东半岛旅游</h3> <h3>于二零一三年和孙女到云台山旅游</h3> <h3>和孙子游榆次古城</h3> <h3>平遥古城游览</h3> <h3>和外甥女同游雁门关</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