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有病就得吃药,你不能坏了规矩……

肖申克的九叔

<h3>  昆明已连续下雨半月,生活在传统火炉城市长沙、武汉等地的朋友在微信圈刷屏,诉说当地气温已突破40℃大关,与此同时昆明气温成功降到了18℃,凉爽异常。</h3> <h3>  在大部分国人无论喜不喜欢,全天多数时间都必须免费桑拿的日子里,昆明人傲骄地穿上了长袖衬衫漫步在雨后凉爽的街头。</h3> <h3>  难怪昆明人有“家乡宝”的绰号,这个绰号说不清褒义亦或贬义,九叔觉得多少还是含点贬你的意思,潜台词仿佛在说:“没出息、没闯劲!你看看人家湖南人、四川人,多勤劳,钱都让他们赚了……”。</h3><h3><br></h3><h3> 昆明人不为所动,还是我行我素,依然那样慵懒地生活在这座号称“春城”的城市……</h3><h3><br></h3><h3> 话说回来,生活在昆明这样一座免蒸桑拿、免戴雾霾口罩的城市,有多少人又愿意出去走南闯北、到北上广深打拼呢?要怪只能怪Jesu、Śākyamuni……,太偏爱这片土地。</h3> <h3>  在这水深火热的季节里,跑到网上来show昆明有多ice爽?如此炫耀,如此自恋!九叔你这是要找抽的节奏?</h3><h3><br></h3><h3> 为了说真话,九叔这次也算是豁出去了!</h3><h3><br></h3><h3> 生活在水深火热的北上广深或是长沙、武汉等火炉城市,要到昆明来怼九叔的朋友可能已在组团……</h3><h3><br></h3><h3> 九叔在这里友情提示:要到昆明来怼我的,请提前预约,电话预约成功的朋友,可享受VVVVVIP服务!</h3><h3><br></h3><h3> 九叔会在昆明备好鸡枞、见手青、干巴菌、牛肝菌、松茸……侯着大家,当然还会有一坛54度的包谷酒,绝对不含甲醇、塑化剂……,百分百纯粮酿!没错,这不止是个凉爽的季节,还是个享受美食的季节!</h3> <h3>  </h3><h3> 自恋那么多,得罪了那么多人,还是言归正传讨个好,为大家奉上几个小故事、熬点鸡汤解解闷吧……😆</h3> <h3>  大家应该都还记得,咱们的国宝级大导张艺谋,十年前曾拍过一部“满城尽带黄金甲”,这几天下雨没出门,闲在家没事,又翻出来看了一边。</h3> <h3>  艺谋导演确实是一位值得尊敬的导演,当年这部电影刷新过国内票房记录,获得过服装设计等多项奥斯卡提名,虽然和好莱坞的真正好片相比,中间还差了100个韩国电影,但毕竟凝结着中国电影人的努力,也算是为中国电影长了些面子。</h3> <h3>  而且奇特的是,大导确实名不虚传,每次看这部电影都有不同的感受。</h3><h3><br></h3><h3> 十年前,九叔看过电影之后曾在豆瓣讨论区留下过几句青涩的影评,以为这就是一个宫廷阴谋、权斗的故事。但这次看来,我觉得艺谋导演其实要给我们讲的是一个“吃药”的故事……</h3><h3><br></h3><h3> 影片中,发哥饰演的皇帝,从出征回来就一直端着个碗,对着巩俐饰演的皇后说道:来,把药喝了……</h3> <h3>  当年看这个桥段的时候,感觉是捧腹的,这药真的那么好喝?看着也不咋滴啊。</h3><h3><br></h3><h3> 但十年后的今天再看,九叔却笑不出来了!原来老谋子在这部电影里,要给大家讲的主旨,就在发哥的那句台词:有病就得吃药,你不能坏了规矩……</h3> <h3>  我们来假设一下,如果皇后这个挣扎在爱中痛苦不堪的女人,能够有母仪天下的忍耐和持重,克制住自己的私欲,懂规矩,又怎会有本该灿烂辉煌的菊花台上,那鲜血遍地的人间悲剧,正所谓“欲生于无度,邪生于无禁”!</h3> <h3>  在中国文化里,规矩真的太重要了,有很多成文的规矩,还有很多不成文的规矩!一句“你不能坏了规矩……”,足见老谋子对中国文化独到的见解与深刻的认识!</h3> <h3>  如果大家觉得影视作品有艺术夸张,不足以说明“懂规矩”的重要性,九叔给大家讲另一个故事,这是记录在明史中的史料,读史犹有明镜照骨!</h3> <h3>  解缙,具有国家认可的初中以上文化水平的中国人,我相信大部分都应该听说过这个名字,明朝三大才子之首,另两个是徐渭和杨慎,都是有故事的人,每个都可以写本书。</h3><h3><br></h3><h3> 解缙作为才子之首,在当年那是相当的牛,由他主编的《永乐大典》堪称是明朝百度。而且他还是个神童,5岁就能诵读诗文,12岁已经把当时的高考指定教材四书、五经背得烂熟,在民间的知名度相当高,和现在的网红、大V比起来,他可以算是明代的超级网红。</h3><h3><br></h3><h3> 解缙不但在民间是个传说,在庙堂之上也是获得认可的。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中进士,官至内阁首辅、右春坊大学士,参预机要事务。明成祖朱棣特喜欢解缙,带在身边当百度百科用,聊到解缙简直让人肉麻:“天下不可一日无我,我则不可一日少解缙”。</h3> <h3>  时间到了几十年后的1415年,一天朱棣在翻阅锦衣卫送来的在押犯花名册的时候,看到了这位一日都不可少的老朋友的名字,淡淡问了一句:“缙犹在耶?”,意思是“解缙居然还活着?!”,锦衣卫都指挥佥事纪纲何等聪明的人物,迅速领会了领导的意思,回到诏狱就买了酒请解缙吃饭。</h3><h3><br></h3><h3> 以解缙的聪明,应该是意识到自己的大限将至。在1415年那个寒冷刺骨的雪夜里,解缙一杯接一杯地喝着酒,最终醉倒在桌旁,纪纲手一挥,解缙被架出屋外埋在了冬夜的雪地里……</h3> <h3> 这怎么回事呢?反差也太大了,从“一日不可少”的明朝百度,到被埋在雪堆里搞行为艺术?朱棣是个死变态?</h3><h3><br></h3><h3> 应该不是……</h3> <h3>  解缙作为一个神童,虽然聪慧过人、才高八斗、智商爆表,但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做事不太讲规矩。</h3><h3><br></h3><h3> 最早看到解缙这个毛病的人还是朱棣他爹朱元璋,那时候解神童刚进入职场,但刚上班没两天,就把整个兵部告了,说兵部存在十分严重的玩忽职守现象,建议进行整顿!</h3><h3><br></h3><h3> 其实解缙当时看出的问题,在人才济济的明代朝廷,能看出来的人,九叔认为至少应该有一个排,但事情非常复杂,并不是一两个整顿就理得清的。尚书沈潜差点气晕,这哪跑出来的小科员,宫里的路都认清了吗?就敢告我!</h3><div> </div><div> 事情搞到朱元璋那,老朱也苦笑了,把解缙叫过去,让他注意言论,言论可以自由,但不可以散漫。</div><div><br></div><div> 老朱话音刚落,解缙就接上一句:领导,我感觉你杀李善长这件事情,审判上有点事实不清呢。</div><div><br></div><div> “妈蛋, 滚远点!”</div><div><br></div><div> 朱元璋直接让解缙同学喊了家长,对他老爸说了一段话:“大器晚成,若以尔子归,益令进,后十年来,大用未晚也。”,意思是你领回去吧,等十年后我们再用他。</div><div><br></div><div> 朱元璋再没有召唤过解缙。</div> <h3>  又过了些年,朱棣做了皇帝,解缙还是得到了重用,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你发你的光,原来的教训还是要总结一下吧?做事该讲点规矩了吧?</h3><h3><br></h3><h3> 好像没有!</h3><h3><br></h3><h3> 也不知道是不是朱棣故意整蛊,有一天,朱棣列了一个名单,请解缙点评一下大明集团公司的这些员工们。一般讲点官场规矩、识相点的,遇到这种命题作文,说声“呵呵,今天小孩放学没人接,我先接孩子去……”,也就差不多了,但解缙不是。一点也不客气,一点评就止不住:</h3><div> </div><div> 吏部尚书蹇义,嗯,这个人老成是老成,就是没有什么决断力。</div><div><br></div><div> 户部尚书夏原吉,人品不错,也有气量,就是他身边小人太多了。</div><div><br></div><div> 兵部尚书刘俊,才能是有的,但就是不知道义字怎么写。</div><div><br></div><div> 刑部尚书郑赐,他算是个君子,可就是一个混日子的,没啥本事。</div><div><br></div><div> 礼部郎中李至刚,是有点才华,但喜欢拍马屁。对了,还有李至刚的领导宋礼管理太严苛,搞得部下意见很大。</div><div><br></div><div> 宋礼同志可能给朱棣送礼了,并不在这次考核范围之内。但没关系,做为明朝答题第一小能手,解缙同志超范围答题那是张口就来,宋礼同志就不幸躺枪了。</div><div><br></div><div> 后面就不一一贴出了,感兴趣的可以去查资料,反正六部的正副职都评论了一遍,全是带病上岗的!</div> <h3>  如果穿越到明朝,九叔肯定要抽他,让他住嘴!我也是服了你了,解缙!智商爆表就不能有点情商?做事讲点规矩行吗?在大明公司,这些实权派今后还不弄死你?……</h3><h3><br></h3><h3> 其实事情到了这份上,也还有救,毕竟老朱家的人都还是爱才的!当时明成祖打了越南,占了一些地方,就把解缙派去驻外了。朱棣也许在琢磨:嗯……这样耿直的同志还是要保护一下的,你走远点避避吧……</h3> <h3>  但这中间发生的一件很不讲规矩的事情,彻底葬送了解缙的前途,还最终让他送了命。</h3> <h3>  究竟是什么事呢?</h3><h3><br></h3><h3> 话说解缙在越南吹了两年海风,悠哉悠哉,也没再出什么事,事情好像很顺利。这一年,到了该回京向朱棣汇报工作的时候,解缙进京了。到了首都很不巧,朱棣去北方打仗去了。老板不在,你要么等一下,要么回去得了,他偏偏选了一条死路,去见了备胎:太子朱高炽。</h3><h3><br></h3><h3> 解缙和太子的关系一直很好,当年朱棣立储举棋不定,还是解缙一句“好圣孙”一语定乾坤,帮了太子的忙。以解缙的情商,他应该没考虑太多,大老远回北京一趟不容易,去看看朋友吧。但这个事情在明代是很有规矩、很讲究的!性质很严重!太子是你随便看的吗?老子还没死呢!</h3><h3><br></h3><div> 完了,彻底完了。朱棣大怒!</div> <h3>  永乐八年!专注呛声老板跟同事十余年的解缙终于倒霉了,明成祖朱棣给解缙量身定制了一款罪名:“无人臣礼”,下了诏狱!在礼仪等级制度森严的明朝,这款罪可是一个爆款,爆头的款!</h3><h3><br></h3><h3> 五年后的那个雪夜,解缙被灌醉,着飞鱼服、佩绣春刀的一群锦衣卫,把他当成行为艺术做成了雪人……</h3> <h3>  历史可以照鉴现实,智商爆表如解缙者,在规矩面前也显得如此渺小,如果你不想像解缙一样被做成雪人,那就记得做事一定要懂规矩,包括成文、不成文的。</h3><div><br></div><div> <b> “有病就得吃药,你不能坏了规矩”!</b></div><div><br></div><div> 希望九叔讲的故事能让你有所收获,谢谢……</div> <h3><br></h3><h3><br></h3><h3 style="text-align: right;">黄金甲剧照及部分</h3><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片资料引自网络</h3><h3 style="text-align: right;">转载请注明来源</h3> <h3><br></h3><h3><br></h3><h3><br></h3><h3>更多精彩请关注<br></h3><h3>九叔微信公众号</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