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放眼望去滿世界的绿</h3> <h3>踏进连队第一眼,新建米厂硕大的礶</h3> <h3>曾经睡过六年之久的房前来一张</h3> <h3>只找到二位老人,可喜当年都在一个排</h3> <h3>和队长、书记合影</h3> <h3>离连队公路边上不远处有个农用飞机场,正巧二台飞机工作完毕刚回来,进去和飞机合个影</h3> <h3>路过原团医院,现已废弃,卖给了两个鸡鸭养殖户</h3> <h3>在曾经最高建筑物,现在己当仓库的大剧场,也留个影</h3> <h3>团商店还在继续发辉它的余热</h3> <h3>当年农场分配给我们的二屋一厨总算又找到了,可惜屋里无人住不能进屋里去看看</h3> <h3>来到太平湖,满山找,就是没有找到当年打眼放炮採石头现场,还好太平湖湖色山景真不错。</h3> <h3>採个野杏尝尝</h3> <h3>野百合</h3> <h3>返回路上在拉甘公路海洋段路边小店打打尖,小店老板娘热情好客厨艺也不赖。一交谈她爸就是50团汽车连原连长。不知道是烧的菜太好吃还是太饿,吃完饭了才想起来照张相。</h3> <h3>这样的巧合事还真不少,住店遇上老板娘,听说是知青来了,二话不说房价立马从每天一百二十元给减二十元。一交谈老板娘原来也是50团修理厂的,和我们木厂就隔一道铁絲网。吃个早餐碰到一对小夫妻老板,一交谈又是50团13连老职工的子女,特意给我们加蒸一个鸡蛋糕。进面馆吃完面条,知道我们是知青也硬要给我们减一元。</h3> <h3>回场部路上司机师傅说认识水稻研究所所长,就到水稻基地去逛逛</h3> <h3>最后游一游场部机关区,别墅区,接持区</h3> <h3>今天下午已回到哈尔滨。匆匆三天,走马观花新立,丰收,太平湖,三个分场。总体感觉:房子虽在,人气渐少。和场部人气旺盛,高楼林立形成鲜明对比。但是无论男女老少对当年知青都有非常强烈的好感而且是发自内心的,真诚的,想想在当今社会真是不容易。由于是一拍脑袋的行程,谁也沒有联系。但是一到连队,就有年轻的书记和队长出来相迎,了解情况后,热情相邀到队部办公室小息。坐下后又主动介绍现在连队人员情况和生产情况,完全不把我们当外人,真有一种到家的感觉。碰到当年同在一个排里工作的当地老战友,他陪着我沿连队里的小路慢慢走,细细唠,一点一点回忆过去的时光。谈到了我们共同的排长彭德权,也谈到他的班长卢建津,也谈到了沈行正一根鞋带的故事登上了兵团战士报,还谈到了11年重新认识的王静妹张军长夫妇。临别时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代他向各位问好,盼望大家有机会一定要常回家看看,看看!</h3>